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8例浸润型胃癌的内镜结果,对其中22例行超声内镜检查,并分析其超声影像特征.结果:浸润型胃癌活检阳性率为52.63%.超声内镜显示病变胃壁弥漫性增厚,以2、3、4层为主,呈低回声改变,多数胃壁层次尚可见,部分仅见4层结构,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为95.45%.行根治性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下针吸活检与普通胃镜下取活检在皮革胃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最终经手术组织病理确诊为皮革胃的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超声内镜下针吸活检者46例,行普通胃镜下多方位深挖活检者51例,比较两种方法对皮革胃的诊断率。结果:46例行超声内镜下针吸活检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皮革胃的患者29例,检出率为63.04%;51例行普通胃镜下多方位、深挖取活检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皮革胃的患者9例,检出率为17.65%;两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下针吸活检较普通胃镜下深挖活检对皮革胃有着更高的检出率,是诊断皮革胃较实用、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部超声和超声内镜在胃间叶组织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和超声内镜在胃的间叶组织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46例胃平滑肌肿瘤和21例胃恶性淋巴瘤进行超声诊断,分析了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及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症状和声像图特点,并与手术随访结果作了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胃平滑肌瘤36例,符合率91.7%(33例/36例);平滑肌内瘤符合率90%(9例/10例),恶性淋巴瘤符合率71.4(15例/21例)。结论 腹部超声和超声内镜在胃的间叶组  相似文献   

4.
黄树刚  顾荣 《宁夏医学杂志》2022,(11):974-976+960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总结诊断价值高的影像特征,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MSCT检查资料,结合病理结果,总结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的影像特征。结果 病理证实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CT表现为胃壁增厚:其中胃壁弥漫性增厚14例,节段性增厚4例,局限性增厚2例,均为多部位受累。胃壁轻-中度均匀性强化:11例胃黏膜呈细线样强化,4例见血管漂浮征,1例见轨道征。1例胃黏膜破坏中断,2例胃浆膜面毛糙,9例胃周、腹膜后可见淋巴结肿大。结论 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中,CT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对提高诊断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诊断价值,观察R-CHOP方案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6例PGML患者使用R-CHOP方案化疗,在化疗前后分别行胃镜和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EUS探查肿瘤浸润深度?胃壁厚度和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26例PGML患者EUS检查诊断符合率84.61%,化疗后EUS检查结果提示浸润深度?胃壁厚度和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明显好转(P < 0.05),R-CHOP方案化疗的总有效率为96.2%,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EUS诊断PGML的准确率较高,可用于辅助诊断PGML,并可用于对其化疗后疗效的判断;R-CHOP方案化疗的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CT、X线、内镜、超声内镜下表现,以获得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8月4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痛、消化道出血。好发部位为胃窦,其次为胃体及胃底。内镜活检确诊率52.3%,超声内镜确诊率78.5%,CT确诊率47.6%,X线确诊率33.3%,超声内镜联合CT确诊率90.5%。免疫分型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95.2%)。结论CT联合微超声探头检查及深层次、多次、多部位活检可提高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确诊率。  相似文献   

7.
胰腺假性囊肿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胰腺假性囊肿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采用OlympusGF—UM30P穿刺超声内镜及18G穿刺针对胰腺假性囊肿病灶经胃壁穿刺活检及置入塑料支架行胰腺囊肿胃内引流术。结果:穿刺成功率、取样满意率、诊断准确率均为100%。胰腺囊肿穿刺后最大径缩小均超过.50%,2例囊肿完全消失,随访术后3—6个月5例囊肿仍较术前缩小50%,1例行囊肿胃置管内引流术者术后1周囊肿缩小,6个月无复发。10例穿刺者未发生任何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对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有较大价值,并发症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1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为胃壁不均匀增厚,其中弥漫性增厚9例,节段性增厚4例,局限性增厚3例;14例呈均匀强化,2例内见片状低密度坏死;12例胃壁黏膜完整,4例黏膜破坏;胃壁浆膜面模糊1例,浆膜面清晰15例; 5例胃周淋巴结肿大.结论 CT检查对原发性胃淋巴瘤诊断有较高价值,并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上腹部不适或黑便为PGML主要临床表现。术前胃镜下明确诊断15例(46.88%)。误诊17例(53.13%),其中误诊为胃癌12例(37.50%)、误诊为胃巨大溃疡5例(15.63%)。28例患者进行了胃癌根治术,手术切除率87.50%(28/32)。余4例患者行姑息性手术。均为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免疫组化分型为B淋巴细胞性淋巴瘤29例,T淋巴细胞性淋巴瘤2例,浆样细胞淋巴瘤1例。30例术后进行了1~8次辅助性CHOP化疗,总有效率90.2%。24例获得随访,随访率75.00%。5年生存率为43.75%。结论PGML易于误诊,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胃镜特别是超声胃镜下活检最有诊断价值。手术方式以彻底切除病变胃壁的胃大部切除术为佳,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术前术后化放疗及抗幽门螺杆菌是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1997年,作者共治疗3例低恶性结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 ALT)淋巴瘤。超声内镜(EUS)测定肿瘤浸润深度,3例均已扩展超出黏膜下层。尽管3例患者胃幽门螺杆菌检查阴性,但抗幽门螺杆菌根治后,肿瘤消退。一般而言,应用抗生素治疗胃M ALT淋巴瘤已达成共识。但是,抗生素治疗的一个前提条件是EU S评估浸润范围仅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表浅区域,对这种胃肿瘤治疗有效。对本文3例患者治疗结果的研究表明,抗生素可能是一种治疗结肠M A LT淋巴瘤的有效手段,也可能对晚期浸润性肿瘤有效,并非是一定浸润范围内的肿瘤才可用抗生素治疗。这种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治疗胃黏膜下肿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对胃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在超声内镜辅助下行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的意义。方法怀疑胃黏膜下肿瘤并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118例。根据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及性质决定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包括高频电切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肿瘤摘除术、黏膜剥离-肿瘤摘除术 钛夹封闭术。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6例良性间质瘤起源于黏膜肌层;脂肪瘤9例、异位胰腺17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囊肿3例起源于黏膜下层;52例良性间质瘤及16例恶性间质瘤起源于固有肌层。14例源于黏膜肌层及3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8例脂肪瘤及8例异位胰腺经内镜切除,3例囊肿行内镜下穿刺治疗;18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14例恶性间质瘤、1例脂肪瘤及2例异位胰腺经手术切除。病理符合率为98.53%。结论超声内镜能够对胃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对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内镜治疗是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的安全、有效的手段,对拟诊黏膜下肿瘤者术前均应行超声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报告和评价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EUS检查上消化道病灶67例,在EUS检查前均经胃镜检查并发病食管、胃内或十二指肠内有降起性病灶或其他病灶,部分患者并进行了X线钡剂检查,但诊断未能确定。结果EUS检查的67例患者中发现食管平滑肌瘤5例,食管静脉瘤1例,胃平滑肌瘤6例,胃平滑肌肉瘤例,胃脂肪瘤2例,胃淋巴瘤1例,胃息肉3例,胃溃疡1例,胃癌1例,胃外压迫18例,胰尾占位1例,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纵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纵轴超声内镜对145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检查,19例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术(EUS-FNA)。结果:经EUS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胃肠间质瘤54例,平滑肌瘤38例,平滑肌肉瘤1例,息肉6例,异位胰腺7例,脂肪瘤4例,静脉瘤4例,囊肿2例,壁外压迫29例。经病理证实61例。结论:超声内镜能清楚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与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拟进行手术的经活检证实为胃癌的患者79例,于手术前一周分别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与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内镜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9.87%较多层螺旋CT69.62%显著较高(P0.05);超声内镜对T3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0.91%较多层螺旋CT63.64%显著较高(P0.05);多层螺旋CT对胃癌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79.75%较超声内镜诊断准确率65.82%显著较高(P0.05)。结论超声内镜与多层螺旋CT检查在胃癌分期方面均有较高的准确性,超声内镜对胃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多层螺旋CT对胃癌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两者联合诊断对胃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评估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用超声内镜对7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检查。结果 息肉5例,平滑肌瘤25例,平滑肌肉瘤3例,脂肪瘤3例,异位胰腺3例,静脉曲张3例,并明确了起源层次,壁外压迫28例。对起源于粘膜层、粘膜肌层及粘膜下层的部分病变进行内镜治疗,对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部分病变进行手术治疗,其超声内镜与病理诊断一致。结论 超声内镜能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起源和初步定性诊断,对粘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对胃异位胰腺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近3年来经病理确诊并同时行超声内镜检查的12例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胃异位胰腺的超声内镜图像特征.结果 12例病理确诊的异位胰腺患者中,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75%(9/12).超声内镜下胃异位胰腺均表现为隆起性病变,可发生于胃壁任何一层或多层,以黏膜下层为多见,呈低、中或混合回声,其中不超过黏膜下层的10例均行内镜下切除,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超声内镜对胃异位胰腺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并可根据超声内镜所显示的病变深度决定下一步治疗,且内镜下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3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超声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超声内镜(EUS)对13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对其中44例手术探查及病理所见进行比较:癌肿浸润粘膜层或粘膜下层(T1)2例,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结果与EUS诊断相符;浸润固有肌层(T2)7例,4例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3例EUS判断过浅;浸润浆膜层或浆膜外(T3~T4)27例,二者均相符,但10例手术可切除,17例无法切除;总符合率92%,手术切除率53%。EUS对评价病变侵犯深度、范围及预测手术切除可能性较准确。  相似文献   

18.
超声内镜诊治胃癌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US)诊断术前胃癌浸润深度(T分期)的准确性,为胃癌手术和内镜下粘墨切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术前使用线阵型超声内镜对业经病理证实的胃癌52例进行检查,行TNM分期,将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2例均行手术治疗。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EUS的T分期总准确率为65.4%,T1、T2、T3、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4/5、7/12、7/19和16/16,其中EUS准确诊断早期胃癌4例,但1例胃黏膜下层癌,被诊断为固有肌层癌。EUS对手术可切除的预测为75.0%,但T4期胃癌手术切除率仅为25.0%(4/16)。结论EUS能准确判断胃癌浸润深度和早期胃癌,对指导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有很大帮助。对T4期胃癌患者,虽然诊断准确性较高,但对指导根治性手术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检查对胃异位胰腺的诊治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5月~2010年5月36例EUS诊断为胃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内镜(EUS)的影像特征。将EUS的诊断结果与内镜或手术切除的组织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1年状况。结果 异位胰腺好发于胃(29/36,80.5%),尤其是大弯侧(19/36,52.7%),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隆起性病变,中央见脐样凹陷(25/36,69.4%);其EUS主要特征为病变主要位于黏膜和黏膜下层(32/36,88.8%)的偏高或网格样混杂回声占位,内部回声不均匀(27/36,75%),7例(7/36, 19.4%)出现特征性管状结构样回声,29例(29/36,80.6%)边界清晰,27例(27/36,75%)病变边缘不规则。有12例(12/36,33.3%)患者在行异位胰腺切除术后,相应的症状消失。结论 胃镜结合超声内镜检查是判断胃异位胰腺范围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对于局限于黏膜层、黏膜浅层及黏膜下层的直径小于15mm的病变,内镜下治疗是最佳选择,特别是透明帽辅助法黏膜切除。累及固有肌层时,最好手术治疗。对有上腹痛和不适的患者,建议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