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院新生儿科利用外周静脉营养佐治新生儿硬肿症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997年 9月 1 999年 3月住院新生儿硬肿症 2 0例作为治疗组 ,其中男 1 2例 ,女 8例 ,双胎 2例 ,早产儿 1 0例。出生体质量 1 2 5 0 30 0 0 g ,发病日龄 0 .5 8天 ,硬肿程度 :轻度 1 5例 ,中度以上 5例。选择同期住院新生儿硬肿症 2 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 1 6例 ,女 4例 ,早产儿 8例 ,出生体质量 1 30 0 35 0 0g。发病日龄 0 .5 8天 ,硬肿程度 :轻度 1 7例 ,中度以上 3例。两组新生儿在日龄、出生体质量、入院体温、心率、硬肿面积等方面资料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我院新生儿病房从1994年1月~1997年1月,3年共收治新生儿621例,其中新生儿硬肿症52例,占同期住院患儿总数的8.5%。现将52例新生儿硬肿症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共52例,其中男38例,女14例。温热季节(4~10月)发病17例,占患儿的32.7%;寒冷季节(1~3月)发病35例,占患儿的67.1%。日龄:生后2小时至28天不等,7天以内发病最多47例,占患儿的90.4%;早产、低体重儿49例,占患儿的94.3%;住院天数5~20天不等。治愈42例占患儿的的sl.9%;未愈自动出院3例占患儿的5.9%;死亡7例占患儿的13.5%;平均硬肿在一周…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89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62例,其中32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以《实用儿科学》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为标准,共收治62例,男42例,女20例;发病日龄最小3天,最大12天,79天36例(占58%);发病至就诊时间,6天以内45例(占72.4%);其中早产儿3天以内发病37例(占64.9%),≥12天17例(占35.1%),早产儿54例(占94.7%),足月儿8例。硬肿面积均>50%,62例患者体温均<35℃。按原发…  相似文献   

4.
<正> 回顾分析近4年来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89例,以了解浙北地区造成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可能原因,以指导硬肿症的防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91~1994年本院共收治新生儿872例,其中新生儿硬肿症89例,占10.2%。参照1990年第二届新生儿疾病诊断标准,轻度硬肿44例,中度硬肿28例,重度硬肿17例。其中男61例,女28例,男:女为2.18:1。日龄<3天52例,3~7天23例,>7天14例,其中24小时之内发病32例,占35.9%,  相似文献   

5.
我院儿科自 2 0 0 1年至 2 0 0 3年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患儿 2 6例 ,通过控制感染、复温、抗凝及支持疗法 ,同时外用药物配合按摩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6例患儿中男 1 8例 ,女 8例 ;足月儿 6例 ,早产儿 2 0例 ;出生后 3天内发病者 1 4例 ( 1 2例为早产儿 ) ,6天内发病者 1 0例 ( 7例早产儿 ) ,1周发病者 3例。治疗方法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在暖箱内进行以下按摩法 :患儿皮肤清洁后 ,用维生素 E1粒和云南白药胶囊 3粒中的内容物 ,加复方丹参液 2 ml,调成糊状 ,涂在硬肿部位。医者以拇指指腹由内向外作环形按摩 ,力度适…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5例中,男3例,女2例。发生硬肿时间:1天以内者1例,1~3天4例。硬肿面积:<30%2例,<50%2例,>50%1例。体重:3000~3300g 2例,1900~2400g3例。足月儿2例,早产儿3例。Apgar 评分:0~3分1例,4~7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95- 10~ 2 0 0 0 - 10采用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3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硬肿症 6 5例 ,随机分成丹参治疗组 30例 ,单纯西医治疗 35例 ,均符合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治标准。6 5例中男 2 7例、女 38例 ,孕周 <37W4 5例 ,≥ 37W2 0例 ,发病日龄 <3d35例、~ 7d2 5例、>7d5例 ,病程最短 4 8h ,最长 7d。新生儿硬肿症病情分度 :轻度 ,体温 >34℃ ,硬肿范围 <30 % ,心率 >12 0次 /min至正常 ,占 4 3例 ;中度 :体温 <34℃ ,硬肿范围在 30 %~ 50 % ,心率在 10 0~ 12 0次…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于出生3~8天的婴儿,以早产儿为多,生后受凉、保暖失宜等为诱因,死亡率较高。我们自1990~2001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例患儿中,男7例,女13例;发病在3天内者1例,4~8天14例,9~20天5例;合并脐炎3例,肺炎6例,上感10例;体温35℃以下8例,35.1~36.5℃12例;住院分娩2例,家中分娩18例。硬肿程度:轻度8例,中度7例,重度5例。2诊断标准根据硬肿范围、吸吮、体温、皮肤颜色等情况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硬肿范围<30%,体温低于36.5℃,能吸吮,…  相似文献   

9.
周玉琴 《光明中医》2003,18(6):60-61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多发病 ,早产儿尤甚 ,属中医“胎寒或五硬”范畴。如不及时治疗 ,或诊治不当 ,预后较差。我院儿科自 1 992年至 2 0 0 2年 ,以附子汤加味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IVIG)为主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6 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 1 993~ 2 0 0 2年新生儿硬肿症 1 2 4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2年 2月份国家卫生部《新生儿硬肿症诊断标准》(试行草案 )。按此标准评分分度 ,轻度 4 4例 ,中度 6 8例 ,重度 1 2例。其中男 79例 ,女 4 5例 ,年龄最小者 1 5h ,最大者 1 4d ,体重小于 2kg1 4例 ,2kg~ 2 5…  相似文献   

10.
1995年以来 ,我们应用丹参、东莨菪碱、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硬肿症 6 8例 ,疗效较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中、重度硬肿症 137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8例 ,对照组 6 9例。治疗组中男 4 1例 ,女 2 7例 ,按临床症状分为中度 5 3例 ,重度 15例 ;其中早产儿 5 1例 ,占 75 % ;体重 1.2~ 3.2kg ,多数为双胞胎 ,常发生在冬春季节 ,入院时年龄 1h~ 7d。并发症 :产时窒息 15例 ,败血症 7例 ,肺炎 10例 ,缺血缺氧性脑病 4例 ,呼吸窘迫综合征 2例。对照组男39例 ,女 30例 ,其中早产儿 4 7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参附注射液配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受寒、早产、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皮下脂肪变冷、变硬与水肿的一种疾病,l周内的新生儿较易发病,其病情重,病死率高。笔者在西医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治疗本病1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按西医《儿科学》新生儿硬肿症诊断标准,选择住院病儿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早产儿14例,足月轻体重儿5例,过期产地1例;发病日龄1天以内5例,2~7天14例,超过7天1例;合并肺炎7例,败血症9例,鹅目疮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5依袁氏分度,轻度12例,中度6例,重度2例。标以上病地随机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受寒、早产 (低体质量 )、感染、窒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近年来 ,随着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的增加 ,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相应增加。我科于 2 0 0 0年 1月—2 0 0 2年 1月共收治极低体质量早产儿患新生儿硬肿症者 1 3例。此病治疗及转归与护理是否得当有很大关系 ,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儿中男 9例 ,女 4例。胎龄最大 31周 ,最小 2 8周 ,平均 (30± 0 .5)周。出生体质量最大 1 50 0g ,最小 1 2 50g ,平均 1 30 0 g。G1 P1 1 0例 ,G…  相似文献   

13.
1995年10月~1997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4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至一般资料:本组59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诊断及硬肿分度以《实用新生儿学》中有关标准为依据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日龄2~18天,平均5~7天,全年均有发病,以冬季最多(24例),早产儿22例,足月儿12例;轻度8例,中度21例,重度5例。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日龄3~21例,平均65天。亦以冬季最多(l例),早产儿17例,足月儿8例;轻度6例,中度16例,重度2例。1.2治疗方法:对照组以保温、抗…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重症硬肿多伴有出血倾向 ,是导致本病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我院于 1997年 8月~ 1999年 6月收治 5 4例新生儿硬肿症。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联合治疗 ,现将效果报道如下。1 诊断与标准所有入院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硬肿常规》”标准。2 一般资料共 5 4例均为住院患儿。治疗组 30例 ,男 19例 ,女11例。日龄 8小时~ 2 8天 ;早产儿 18例 ,足月儿 12例。出生体质量 :2 0 0 0 g以下 10例 ,2 0 0 0~ 30 0 0 g 15例 ,大于 30 0 0 g 5例。 度硬肿 15例 ,…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原因 (受寒、早产、窒息及感染等 )引起的皮肤及皮下脂肪水肿 ,常伴有低体温和多脏器功能低下 ,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西医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包括复温和保暖、支持疗法、液体疗法等 ,其病死率 30 %~ 4 5% [1] ,笔者自 1992年 2月以来 ,应用自制的散瘀活血膏在硬肿部位局部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4 2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4 2例中 ,男 2 9例 ,女 13例。早产儿 10例 ,足月儿 2 4例 ,过期产儿 8例。日龄最小 2天 ,最大 2 8天。体质量 <2 0 0 0 g6例 ,~ 2 50…  相似文献   

16.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硬肿症在基层医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近年我科在部分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中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点 ,收到显著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6例患儿均符合 1 990年沈阳会议制订的《新生儿硬肿症诊疗常规》中的诊断标准 ,并按此标准分度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36例 ,男 2 6例 ,女 1 0例 ;年龄平均 5 .3d ;早产儿 2 1例 ,足月儿 1 5例 ;主要合并疾病 :肺炎 1 9例 ,败血症 4例 ,有窒息史 7例 ,单纯寒冷损伤所致 6例 ;轻度硬肿 1 6例 ,中度硬肿 1 4例 ,重度硬肿 6例。对照组 30例 ,其性别、年龄、胎龄、合并疾病及病情轻…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 1995年~ 1999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新生儿硬肿症共 2 0 0例 ,均符合 1990年全国第二届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诊断标准。并按比分度 ,随机分成治疗组 10 0例 ,对照组 10 0例。治疗组中男 5 8例 ,女 42例 ;足月儿 6 5例 ,早产儿 35例 ;体重大于 2 5 0 0 g 72例 ,小于 2 5 0 0 g2 8例 ;起病日龄 3d内 5 4例 ,3d~ 7d 46例 ;轻度 2 5例 ,中度 5 3例 ,重度 2 2例 ;单纯寒冷因素 2 1例 ,感染性疾病 32例 ,窒息 47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 995 - 0 1~ 1 999- 1 2对新生儿硬肿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新生儿硬肿症共 2 0 0例 ,均符合 1 990年全国第 2届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诊断标准。并按此分度。随机分成治疗组 1 0 0例 ,对照组 1 0 0例。治疗组中男 5 8例 ,女 42例 ;足月儿 6 5例 ,早产儿 35例 ;体重大于 2 5 0 0 g者 72例 ,体重小于 2 5 0 0 g者2 8例 ;起病日龄 3d内者 5 4例 ,3~ 7d者 46例 ;轻度 2 5例 ,中度5 3例 ,重度 2 2例 ;单纯寒冷因素 2 1例 ,感染性疾病 32例 ,窒息 47例。对照组男 5 …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995年 1月~ 1999年 1月收治危重新生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 34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 2 4例 ,女 10例 ;胎龄 <37周8例 ,≥ 37周 2 6例 ;体质量 <2 5 0 0 g 6例 ,≥ 2 5 0 0 g 2 8例 ;日龄 <2 4小时 3例 ,~ 7天 2 6例 ,~ 2 8天 5例。原发病 :新生儿窒息 17例 (合并 HIE12例 ) ,吸入综合征 5例 ,颅内出血 4例 ,败血症 5例 ,重度硬肿症 2例 ,肺透明膜病 1例。临床表现 :呻吟、反应差、面色苍白、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其中呕血 2 2例 ,黑便 2 6例 ,腹胀 12例 ,其胃液隐血均…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的发病率占新生儿的 5 %~ 10 % ,且病死率较高。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我院儿科共收治 12 5例早产儿 ,笔者对早产儿的护理总结出一些经验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 5例早产儿 ,护理过程中出现硬肿症 2例 ,感染3例 ,经治疗痊愈 ;有 3例颅内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死亡。住院时间 10~ 2 0d ,平均 15 .6d。本组治愈率 >95 % ,高于平均水平 ;死亡率为 2 .4 % ,低于平均水平。2 护  理早产儿发育不成熟 ,其生理特点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为此笔者根据早产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制订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措施。2 1 一般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