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焦荣芳 《现代医院》2005,5(8):119-119
冠状动脉造影对鉴别冠心病有无冠脉狭窄和缺血性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方案起到决策性作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脉旁脉移植术(又称冠脉搭桥,CABG)仍是“金标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于PSVT射频消融术是一有效和根治性的治疗手段心脏起搏技术对患有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反复出现阿-斯综合症的病人来说往往起到应急治疗作用。心脏介入诊疗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仅大城市中心医院开展这一技术已满足不了医疗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张老伯患高血压多年,半年前出现反复胸痛,运动后加重。医生怀疑他得了冠心病,建议他做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张老伯的冠状动脉有好几处严重狭窄,必须尽早进行冠脉搭桥术。然而,当张老伯听医生说这手术要开胸,要在心脏上动刀时,一下子懵了。怎么在心脏上“搭桥”呢?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搏动心脏体模模拟左心室和不同内径、不同程度狭窄的冠状动脉,使用LightSpeed容积CT作为扫描设备,针对动态心脏体模,应用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并实现对冠状动脉狭窄率进行准确稳定的客观评价方法。应用两组不同的对比剂增强效果参数对具有两种不同管径和三种不同狭窄程度的体模进行心脏成像,使用客观评价方法计算冠状动脉狭窄率并分析两种增强效果对冠状动脉成像准确度的影响,进行成像质量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的不断发展,超高端CT的出现,CT心脏成像已成为一种理想的无创心脏和冠脉疾病诊断工具。本文从CT心脏成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低剂量辐射和心电门控等关键技术方面对其进行详细探讨,并呈现其在冠脉病变诊断、心肌灌注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和早期预防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最后阐述了现阶段超高端CT心脏成像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早期识别和急诊处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在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或术后发生的3例心脏压塞病例,均在床旁超声心动图的指导下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急诊心包穿刺引流处理.结果 3例在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或术后出现心脏压塞的患者,均在床旁超声心动图的帮助下及时明确诊断并急诊处理,抢救成功2例,死亡1例.结论 床旁超声心动图对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早期识别和指导心包穿刺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心脏超声、冠脉造影检查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50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心脏超声、冠脉造影检查,按心肌梗死类型分为观察组(3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对照组(2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分析其检查结果及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单支血管病变率(20.00%)低于对照组(50.00%),多支血管病变率(53.33%)、侧支循环率(36.67%)、冠脉狭窄≥70%(83.33%)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左心房内径≥39 mm、左心室内径≥50 mm、LVEF、左心房内径(left atrium diameter,LAD)、左心室的短轴缩短率(short-axis shortening rate of left ventricle,F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心脏超声与冠脉造影检查后均可显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心脏结构变化情况,通过对心脏功能的评估及病...  相似文献   

7.
体力活动评估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环节,由于体力活动评估的金标准心肺运动试验需要昂贵的设备和特殊训练的专业人员,因此探讨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替代评估方法对于我国心脏康复技术的普及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美国心肺康复协会发布的《美国心脏康复和二级预防项目指南》所推荐的替代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开展体力活动替代评估提供适宜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脉CTA)与冠脉造影(CAG)的结果,探讨其评估冠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先行冠脉CTA筛查,经其诊断为重度狭窄或闭塞的31例患者在1个月内行CAG检查,分析比较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评估其精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获得良好的三维重建。冠脉CTA对于评估正常或重度狭窄的冠脉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判断的精确率达73.4%。结论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比较可靠、简便而且安全的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手段,对冠脉病变的评估较准确,可以作为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筛查与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持续闭塞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不可逆的病理过程,心肌收缩性下降,心搏出量降低,心脏收缩舒张功能下降的一组临床症侯群。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的药物疗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本文报告3例心脏梗塞患者应用PTCA术,即经皮用球囊扩张加压的方法直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使冠脉内腔达到解剖学扩张,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  相似文献   

10.
心脏建模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生物医学技术、材料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心脏建模仿真在心脏数据的获取、建模方法的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从几何/解剖学、电生理学和机械动力学角度对心脏模型进行了介绍.并综合分析了心脏建模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心脏电生理、运动周期及多排CT采集原理出发,探讨如何使用多排CT冠脉扫描,使得图像最优化,满足于临床诊断要求。方法从2009年3月开始至今,使用最优化螺距、最优化机架转速进行冠脉CT成像,并随机收集100例(为A1组)与2007年12月~2009年2月100例患者的固定螺距、固定机架转速冠脉CT成像(为B1组)进行比较;另外,2010年2月期间使用机器默认固定螺距14.4、固定机架转速0.4s/rot,对60例疑似冠脉病变患者进行CT检查,其中有8例图像质量欠佳,对这8例图像质量欠佳患者,使用优化螺距、优化机架转速再次CT成像,进行前后对比,后者为A2组,前者为B2组。结果 A组评分明显高于B组,结论最优化螺距,最优化机架转速可使冠脉CT成像成功率大大提高,图像优秀率提高。  相似文献   

12.
董琳  周素红  李洪艳  赵丽 《中国校医》2020,34(1):13-15,30
目的 探讨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12月冠心病住院患者75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虚拟情景心理和运动康复训练的内容,康复训练6周后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6周后,试验组生活质量总评分(66.2±8.5)高于对照组(62.4±5.3)(P<0.05),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度5个维度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评价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拟情景训练技术的心理和运动康复训练方法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在医院的冠心病患者15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量表(information need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INCR)对纳入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并采用多元回归线性分析探讨冠心病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与导管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3例患者共299个节段中,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满足临床诊断的为291个节段,8个节段因钙化、运动伪影而不能评价。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7%、98.2%、94.0%、96.4%。结论:64层螺旋CT虽不能取代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但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还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新设备——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系统(CSWT)。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功能、工作原理及治疗冠心病的机理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参照,评价64排冠脉CT (CTCA),即64排多层螺旋CT (MS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临床46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分别进行CAG和MSCT检查,以CAG为参照标准,对MSCT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CAG发现狭窄92支,其中轻度狭窄6支,中度狭窄38支,重度狭窄34支,闭塞病变14支;MSCT发现狭窄116支,其中轻度狭窄52支,中度狭窄24支,重度狭窄38支,闭塞病变2支.MSCT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2.8%,82.5%,88.7%,74.2%,82.6%,与冠脉造影结果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MSCT检出软斑块32处、混合斑块42处、钙化斑块30处.结论 MSCT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特别是阴性预测值较高,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一种无创筛查手段:同时可以准确显示各种粥样斑块的病理性质,并对斑块的稳定性做出判断,评估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1种用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血管边缘提取的新算法.该算法首先检测血管的路径,然后再沿与血管路径垂直的方向检测血管的边缘.实验证明,血管边缘检测算法在血管交叉、分支较少的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中对血管边缘的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入院时肌钙蛋白-I(cTnI)阴性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cTnI水平变化及其与冠脉病变、介入操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择期行PCI的ACS患者106例,术前和术后24 h测定血浆cTnI水平,记录手术操作中的各项指标,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糖尿病、分叉病变、多支病变、支架长度、球囊扩张总时间和总次数在cTnI升高组及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上述指标列入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球囊扩张总时间、UAP及糖尿病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nI升高组MACE发生较多。结论:①UAP、糖尿病、分叉病变、多支病变和球囊扩张总时间、总次数及支架长度等因素与PCI相关心肌损伤有关;②cTnI对ACS患者行PCI术后早中期发生MACE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不溶性微粒的定义、分类、危害、来源及控制,列举了冠脉支架产品的不溶性微粒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冠脉支架产品的不溶性微粒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关于不同放射线检验方法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将本院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所有患者在进行确诊以前分别为患者应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和放射线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同时对两种不同检验方法检验的正确率和患者的满意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确诊患者76例,诊断准确率为76.00%,而选择采用放射线检验方法进行诊断患者正确诊断96例,诊断准确率为96.00%,后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选择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患者的满意人数为75例,满意度为75.00%,而选择放射线检验方法进行诊断的患者满意97例,满意度为97.0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通过放射线检验方法进行诊断的价值要明显的高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