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讀1962年第5号《中医杂志》盛爕蓀、凌煦之二位医师有《試論針灸处方配穴禁忌》一文。盛、凌两医师結合临床經驗体会,提出了前人从未提过的配穴禁忌問題,敢想敢說,十分欣佩。对于一个針灸工作者来說,能够懂得正确的配穴处方,一定能够了解其禁忌之处;然而事实上并不如此,有些穴位的互配抵触,往往出于偶然的不經意所造成,茲举我在临床上遇到过的两个病例,由于配穴不当,影响疗效。由此觉得配穴禁忌,确是一个值得重視的問題。例1:小学教师沈×、女性、41岁。素有胃病,自入春以来,心悸怔仲,头暈困倦,通夜失眠;而左目流泪,不能自主。脈来两关弦滑,寸尺  相似文献   

2.
針灸能治病,既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就必然有構成这一事实的內在根据。我們祖国医学对于针灸治病,是有一整套理論解釋的。一、经络将人体各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是針灸治病的反应途徑。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就在于人体的各部組織、器官之間,有着紧密的联系。祖国医学認为,担負这种联系的,乃是經絡系統。按着祖国医学的論述来看,經絡除了作为一个荣养系統把气血运送到周身以外,它又是联系人体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一个反应系統。由于有着这样一个反应系統的存在,才使得人体各部連成一气,才得以保証人体各部活动的协調与統一,  相似文献   

3.
钻骨风症是以肢体疼痛,痛有定处,且疼痛较剧,得热则舒,遇冷则增,关节不可伸屈,伸屈则更加痛甚,关节肿痛处皮色不红,触之不热甚则发冷等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种土家族病名。自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笔者以土家医烧灸疗法合以土家药物治疗该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灸与方药     
內經移精變氣論上說:「毒藥治其內,鍼石治其外」;異法方宜論又舉出砭石、毒藥,灸焫、微鍼,導引按蹻等,說明當時已有多種治療方式或工具,隨着不同的病症選擇應用。這些都是勞動人民在生活與疾病鬥爭中得來的勝利果實,也是發揮高度智慧創造的實踐經驗。在多種的治法裏,有的經過改進,有的因應用不便而歸於淘汰,就現階段論,只有藥物與針灸最爲普遍。考新唐書,唐朝的醫生都以本草、甲乙、脈經爲基本醫學,分爲體療、瘡腫、少小、耳目口齒和角法五門,因歷代醫政的變更,體療傳爲大方脈,即现在的內科,瘡腫即現在的外科;少小傳爲小方脈,即現在的兒科;耳目口齒一部分即現在的眼科,角法即現在的拔火罐,可併入針灸科,宋後又分出婦産科及增加咽喉科,所以最早的内科範圍是包括了婦、兒、外、咽喉以及眼科和灸法的一部分,而且大都用藥物治療,故方藥始終在臨床方面佔着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灸感与灸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举隔药灸和艾条灸验案三则,说明只要“火足气到”灸感明显,灸法可起到针,药所不具备的作用和疗效。  相似文献   

6.
汉方药与骨质疏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汉方药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并从实验方面对汉方药某些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7.
浅谈实按灸与按摩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帅州  王飞 《光明中医》2010,25(7):1237-1238
按摩灸又称点按灸,系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王民集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理论、将传统的实按灸法和按摩手法巧妙结合起来创立一种全新的灸疗方法。文章就从按摩灸的渊源、机理、适应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探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督祛瘀方药灸联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针灸,俯卧位,双侧华佗夹脊穴每隔2寸刺银针1根,将艾炷套于银针柄处,燃完止,1次/d,日中时分进行。治疗组24例通督祛瘀方药灸(当归、淮牛膝各15g,狗脊40g,熟地15g,鹿衔草12g,红花20g,细辛6g,续断15g,乳香30g,白芍15g,黄芪30g,鹿衔草12g,草乌60g,桂枝15g);磨粉,与艾绒混匀,取背部华佗夹脊穴,药物灸,2次/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C反应蛋白水平值、血沉值、Schober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0.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祛瘀方药灸联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灸法是中医治疗手段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疗法。目前临床治疗中,灸法主要用于虚证、寒证、阴证。热证可灸与否,则是针灸学术界长期存在的一个争议。解决这一争议,有利于明确灸法适应证,提升灸法发展空间,丰富临床治疗手段。通过整理热证禁灸学说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及其学说产生背景,分析学说形成原因,发现热证禁灸学说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另通过研究灸法作用机理与灸法治疗热证的主要机制,表明在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对热证进行适当的灸法治疗。通过对热证禁灸学说与热证可灸学说的探讨,不难发现:医学研究中应辨证认识问题,客观评价学说,把握学说本质,为医学发展寻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古医籍中关于灸感、灸温、灸量及灸效的记载,探讨其相关关系,提出艾灸的温通作用与灸感、灸温、灸量、灸效等密切相关,灸感、灸量和灸温相互影响,艾灸临床要严格操作,控制好灸量、灸温、灸感,才能取得最佳灸效。  相似文献   

11.
神阙与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灸法治病,<内经>中早已提出,并认为它与针刺治病一样的重要,而且往往能弥补针刺治病的不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官能>).古代医家有丰富的用灸法壮阳补虚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视神阙穴灸法的应用,该神阙穴为人之生命根蒂,灸之可温阳、防衰、延年.  相似文献   

12.
中医所称的“痢疾”,是以下利脓血赤白、里急后重为主证的疾病,它既包括现代医学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也包括某些肠道疾患等。痢疾,古称肠癖,又称滞下。其因有风寒暑湿、疫毒秽浊、积滞生冷。其证有表里虚实寒热、伤气伤血、耗阴损阳。在小儿则易见内陷厥阴昏厥之证。其治疗有疏表、攻里、清热、散寒、消导、利湿、调气、和血、升提、补涩等,治法方药甚多,今择其要者,加以分析归纳,以利临床参考应用。一、解表疏邪法适用于痢疾初起,表证较重者,临床上常见风寒、风热、暑湿三种情况: 风寒束表:证见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头痛体  相似文献   

13.
仲景方药与肿瘤临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以小柴胡汤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化疗后发热 (少阳病 ) ;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肠癌术后 ,或腹盆腔灌注化疗后所致粘连性肠梗阻 (燥屎内结证 ) ;抵当汤加味治疗膀胱癌 (癃闭证 ) ;大黄虫丸并鳖甲煎丸治疗腹腔脂肪肉瘤 (疒徵 瘕 )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认为 ,只要辨证准确 ,用药得当 ,选用仲景方药治疗恶性肿瘤临床中的某些病证 ,也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其作为天时、农时与人时合而为一的时间刻度的文化内涵。因时制宜治则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并指导中药取收、方药选用。二十四节气贯穿中医治病疗疾过程始终,根据节气,辨证应时取药,择时用方,以期为临床方药选择、运用提供新思路,使临床疗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16.
陈滨砫 《新中医》2006,38(4):83-84
外感表证每因六淫之邪侵袭人体肺卫肌腠,正气奋起抗邪所致。临床表现以恶寒、发热、苔白、脉浮为主要症状。六淫邪气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别,人体体质又有阴阳强弱之异,且邪气常有兼夹,所中部位不一,故证型颇多,治法也不同,治法大多沿袭伤寒或温病理论,方剂学虽有辛温、辛凉、扶正解表等常法,但也难以窥视全貌。笔者临证为了准确辨证论治,根据外感表证不同病机特点进行分型别类,归纳为10法与10方,易于临床掌握和应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方药症与方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08,7(3):19-20
研究“药症”与“方证”有何本质不同,药症为什么不用“证”,而方证又为何不用“症”,药症与方证有何特殊含义及临床意义?研究经方药与症的对应关系以及方与证的辨证关系,探索与总结其中的规律性和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现代临床实践,这是研究、学习经方又一的主题和目的。  相似文献   

18.
概述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精气、基本证候、治则治法、中药作用靶点、中药毒性研究、复方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中医药与蛋白质组的结合可以实现两者的科学发展与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20.
方药验证     
编辑同志: 读贵刊1987年第2期李笔怡《硫磺在内科临床应用举隅》一文之(五)“足跟痛”方后,采用该文经验,临床连续治疗3例足跟痛患者,均获痊愈。择一例介绍如下,以资佐证。那某某,男,50岁。分局干部。患右足跟痛1年余。求治外地名医均罔效,10月份回西宁后,痛肢无任何骨质改变,要求服中药治疗。当时患者跛行,步履艰难,且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健忘失眠,诊其舌淡胖、苔薄白、质润,脉沉细。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