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6、MMP-9在10例正常宫颈组织(NCE)、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37例宫颈浸润癌(I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CD44v6、MMP-9二者的相关性。结果:CD44v6与MMP-9的表达在ICC中最高,CIN中次之,NCE中最低;CD44v6、MMP-9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O5),间质浸润深组明显高于间质浸润浅组(P<0.O5);CD44v6与MMP-9两者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其共同高表达者发生间质浸润深层和淋巴结转移的几率明显高于仅其中之一阳性表达或皆为阴性表达者。结论:CD44v6、MMP-9阳性表达率随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转化而增加;CD44v6、MMP-9的过表达可能促进宫颈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且二者在宫颈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相互关联、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CD 44 v 6的表达与其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宫颈癌、3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15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CD 44 v6的表达,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同时对术前留取21例宫颈癌活组织也进行了CD 44 v 6的检测。结果:宫颈浸润癌中CD 44 v 6的阳性表达(68.75%)显著高于正常宫颈(13.33%)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45.45%)(P<0.05)。CD 44 v 6的表达在有淋巴转移组中(94.7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1.72%)。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CD44v6的表达增强,其Ⅰ级、Ⅱ级、Ⅲ级的CD 44 v 6阳性率分别为40.00%、61.90%、94.12%(P<0.05)。术前组中CD 44 v 6阳性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64.29%)高于CD 44 v 6阴性组(14.29%),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D 44 v 6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CD 44 v 6的表达与宫颈癌的进展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D 44 v 6的表达有助于预测浸润转移,并可能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肾细胞癌中CD44v6及E-钙粘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v6及E -钙粘素 (E -cd)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 2 0例正常肾组织、72例肾细胞癌组织中CD44v6和E -钙粘素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正常肾组织、肾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5 0 0 %( 3 /2 0 )、66 67%( 4 8/72 )。二者之间相差显著 (P <0 0 1)。而E -cd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 0、5 1 3 9( 3 7/72 ) ,两者之间相差显著 (P <0 0 1)。CD44v6阳性表达及E -cd异常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分期、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CD44v6及E -钙粘素可反映肾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 ,是预测其侵袭转移潜能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44v6和P16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CSA法检测110例胃癌组织中CD44v6和P16蛋白表达。结果110例胃癌中CD44v6和P16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72.7%(80/110)和47.3%(52/110)。CD44v6蛋白高表达及P16蛋白低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胃癌中CD44v6表达与P16表达呈负相关(r=-0.589,P<0.05)。结论CD44v6和P16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二者基因表达产物均可作为预测胃癌浸润、转移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CD44v6、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CD44v6和E-Cadherin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CD44v6及E-Cadherin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75例乳腺癌组织、40例癌旁乳腺组织、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D44v6、E-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CD44v6与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Cadherin表达率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P<0.01)、癌肿>2 cm者<癌肿<2 cm者(P<0.01);Ⅲ期乳腺癌<Ⅱ期乳腺癌<Ⅰ期乳腺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CD44v6表达率乳腺癌组织>正常乳腺组织(P<0.01)、癌肿>3 cm者>癌肿<3 cm者(P<0.01);Ⅲ期乳腺癌>Ⅱ期乳腺癌>Ⅰ期乳腺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CD44v6与E-Cadherin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CD44v6及E-Cadherin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可能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和CD44v6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方法,检测骨桥蛋白和CD44v6蛋白在40例宫颈癌、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和60%,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在不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中骨桥蛋白和CD44v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7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桥蛋白和CD44v6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相关,且二者有协同作用(rs=0.74),在高表达骨桥蛋白的宫颈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也较高,其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宫颈癌恶性程度、评价预后及指导治疗的一项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表达,用CD34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对癌组织中MVD进行计数.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49.2%,MVD为28.7±12.9.在肿瘤坏死区周围或肿瘤浸润边缘VEGF表达较强,MVD较密集.VEGF表达及MVD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高血管密度组(MVD>29)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浆膜和肝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血管密度组(MVD≤29).VEGF阳性表达组MVD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 VEGF表达和MVD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有关,可作为反映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整合素α2β1和CD44V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诊治的宫颈鳞癌标本36例(宫颈鳞癌组)、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切除的良性病变宫颈黏膜组织标本36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检测宫颈组织中的整合素α2β1、CD44V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整合素α2β1mRNA的表达值(0.09±0.03)低于宫颈鳞癌组(0.52±0.08)(t=30.197,P=0.000),整合素CD44V3mRNA的表达(0.13±0.02)低于宫颈鳞癌组(0.65±0.11)(t=27.906,P=0.000);整合素α2β1和CD44V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率(66.7%、72.2%)均高于对照组(27.8%、38.9%)(χ~2=10.923、8.100,P=0.001、0.004);整合素α2β1和CD44V3的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P0.05),但与宫颈鳞癌患者的PTNM分期、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均存在相关性(P均0.05)。整合素α2β1和CD44V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369,P0.05)。结论:整合素α2β1和CD44V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PTNM分期、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整合素α2β1和CD44V3联合检测可为宫颈鳞癌患者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wist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远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有完整资料的宫颈鳞癌标本中Twist表达情况。结果 Twist表达与宫颈鳞癌患者年龄、FIGO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首次 SCC值无相关性(P>0.05),与局部淋巴结转移、治疗后远处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时间有相关性(P<0.05),远处淋巴结转移癌组织Twist表达强度高;癌旁正常宫颈组织Twist表达强度低于癌组织,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Twist强表达可能是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后远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与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关系及其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P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CD34检测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20例正常宫颈组织未见11P表达,2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35.0%)和50例宫颈鳞癌组织(71.4%)均有TP表达,表达率随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宫颈鳞癌中TP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1),与宫颈鳞癌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TP高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宫颈鳞癌的侵袭与转移有关。即可以作为判断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E-cad和PTEN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宫颈20例、C INⅠ~Ⅱ21例、C INⅢ22例及宫颈鳞癌20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标本中E-cad与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在正常宫颈、C INⅠ-Ⅱ、C INⅢ及鳞癌中膜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90.5%、45.5%和35.0%。PTEN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表达于细胞核为强表达,在正常宫颈、C INⅠ-Ⅱ、C INⅢ及鳞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90.9%和85.0%。PTEN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cad可作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早诊指标。作为抑癌基因的PTEN,在宫颈病变各组中的表达,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PTEN与宫颈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selectin、CD44、α6β1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及其淋巴转移灶中L-selectin、CD44、α6β1的表达。结果:L-selectin淋巴转移灶中阳性率明显低于原发灶(P<0.05);CD44淋巴转移灶中阳性率与原发灶无明显区别(P=1.230 5);α6β1淋巴转移灶中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灶(P<0.01);L-selectin与CD44、L-selectin与α6β1在原发灶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873 7,P<0.01和r=0.795 7,P<0.01),CD44、α6β1在原发灶中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58 3,P<0.01);淋巴转移灶中L-selectin、CD44、α6β1表达水平之间均不存在相关;L-selectin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753 4,P<0.01),CD44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α6β1原发灶与淋巴转移中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536 1,P<0.01)。原发灶中L-selectin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r=0.842 0,P<0.01和r=0.768 9,P<0.01);CD44表达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r=0.678 2,P<0.01和r=0.863 4,P<0.01);α6β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r=0.654 8,P<0.01)。结论:L-selectin、CD44、α6β1都与宫颈癌淋巴转移相关,其中L-selectin、CD44在淋巴转移的始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type plasmivnogen activator,UPA)和细胞粘附因子标准型(Cell coheresive factor,CD44s)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宫颈癌标本86例、瘤样变36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UPA和CD44s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它们与癌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44s在瘤样变中阳性率为19.44%(7/36),在宫颈癌阳性率为45.35%(39/86);UPA在宫颈癌和CIN中阳性率分别为56.98%(49/86)和27.78%(10/36);CD44s和UPA在宫颈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瘤样变中的阳性率(P0.05),在Ⅲ、Ⅳ期组明显高于Ⅰ、Ⅱ期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UPA和CD44s高表达与癌发生及转移有相关性,检测癌UPA和CD44s对提示患者预后和开展靶向化学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病变中HPV-16E6/E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MVD的变化,分析三者与宫颈癌变及其发展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5例宫颈鳞癌组织(SCC)、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Ⅰ~Ⅱ30例,CINⅢ30例)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NCE)中HPV-16E6/E7、HIF-1α的表达,并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MVD。结果: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HPV-16E6/E7与HIF-1α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MVD逐渐增大。MVD在以上4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E6/E7与HIF-1α在宫颈鳞癌、CINⅢ、CINⅠ~Ⅱ、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66.67%、46.67%、10.00%与84.44%、63.33%、33.33%、20.00%,且两者在正常组与CINⅠ~Ⅱ组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与HPV-16E6/E7、MVD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HPV-16E6/E7与MVD也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HPV-16E6/E7与HIF-1α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协同作用,HPV-16E6/E7增加、HIF-1α蛋白的表达和稳定性促进宫颈癌血管生成,可能在子宫颈癌变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及粘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CD44splice variant 6,CD44v6)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7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及同期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7例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4v6、MMP-2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EC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P<0.05);CD44v6与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增高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P<0.05);MMP-2仅与肌层有无浸润有关(P<0.05)。CD44v6和MMP-2在E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s=0.268,P<0.05)。结论 EC中CD44v6及MMP-2高表达的患者更易发生浸润、转移,且二者有正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D44v6、MMP-2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预测转移和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CD44v6和nm23H1表达与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HCC组织中CD44v6和nm23H1表达.结果 99例HCC中CD44v6和nm23H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1.4%和76.8%.CD44v6表达与nm23H1表达呈负相关.CD44v6和nm23H1表达均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和预后相关.结论 检测CD44v6和nm23H1表达可以作为HCC侵袭转移和预后判断的病理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