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既要乐于又要善于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何冰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2(7):57-58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尤其像我们疗养院,收治的对象都是在职和离退休的中、高级干部,而且年龄普遍偏大,老年病多特点决定他们对心理方面的需求比医院更高,对疗养员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工 相似文献
3.
建立人工气道的患无法用语言表达自身的感受及需求,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此类患的身心需要,作提出了临床护士如何与建立人工气道患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沟通是架起人与人之间思想、态度、观念、情感、信息交流的桥梁。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护理程序的基础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对于儿科护士沟通对象是0岁~14岁的儿童,如何与他们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进行沟通,有着特殊之处,现介绍如下。1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沟通1.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倍加关爱,并随社会经济、文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掌握各种沟通技巧并正确使用,让病人处于最佳治疗状态。方法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做到护患的有效沟通,并且有效沟通要贯穿护理过程的始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灵活应用,把沟通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有效的沟通不仅是护士良好素质和较强护理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观察了解病人病情的手段,是患者顺利康复的不可忽视的条件之一,在避免医患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儿科护理对象为心理、生理、言语、行为、理解能力等发育不够完善的小儿,与这些病人的言语沟通主要针对其家属。但由于孩子生病后家属过于紧张、担心、心情急躁等,致儿科护患沟通困难,其护患矛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2000年我院开展整体护理工作的同时,要求儿科护士对每项精细程度高,难度大的护理操作技术不但要精益求精,还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家属的咨询、解释、取得配合和健康教育上,经过努力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逐年提高,由2000年的72.11%提高到2004年的94.5%,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作为护士长经常要把上级的精神及自己的工作意图传达给护士,但因护士工作为倒班制,每天至少有二分之一的护士因轮休而不在岗,这样给工作的安排造成很大的不便。通过实践发现利用排班本把要传达的信息记录下来,可以有效地把这些信息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并贯彻下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9.
由于儿科病人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科护士同患儿家属需频繁接触。患儿的病情观察、治疗、护理等都要通过家属的密切配合,而患儿家属的需求又要通过护士来反映和解决。作为一名护士,要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根据实践体会,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11.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多数情况下,护士会把重点放在语言沟通技巧上,而忽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从而影响了护患沟通的效果。儿科所面对的病人主要是无法进行语言表达或语言表达能力差,而且缺乏认识、分析问题能力的小儿,特别是6岁以前很难与其进行语言沟通,所以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患交流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
影响术前有效沟通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解除术前病人的认识缺乏、恐惧与不安,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作者分析了影响术前有效沟通的因素:①病人对信息的感知能力。②巡回护士的素质。并对实现有效沟通的方法进行了探讨:①书面教育。②术前探访。 相似文献
14.
儿科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时,不仅要为患儿进行技术护理,更要做好心理护理及对患儿家长的解释、咨询、安慰等工作,所以,护士与患儿及患儿家长的有效沟通能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帮助患儿适应环境,从而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1沟通内容包括对病区环境、规章制度的宣传,对主管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的介绍。了解儿童患病后家长的忧虑和担心,及患儿、家长对治疗护理的特殊需要及愿望,与家长共同商量对个体护理所实施的护理措施,并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合作。2影响沟通的因素2.1家长的心理反应特点如沟通者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心理素质等,这些内部因素直接关系到沟通的成功与失败。2.2情绪反应孩子生病后,家属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对医院的期望值也过高。 相似文献
15.
沟通技巧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对儿科护士来说,与儿童或婴幼儿及其家长进行沟通有着特殊的工作含义,护士只有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儿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从而获得有关患儿的全面信息,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以满足患儿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笔者在工作中总结了几点:首先要了解沟通的概念,对概念理解了才会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沟通时要掌握沟通的过程,在沟通过程中要抓住六个主要内容:即沟通的事物、信息发出者、信息接受者、途径以及反馈的内容。把以上内容掌握了再选择常用的沟通技巧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7.
沟通是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将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沟通过程有失败和成功之分。儿科护士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要面对烦躁、焦虑、对患儿倍加疼爱、对医护要求过高的家属,易发生护患冲 相似文献
18.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有效沟通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或无效沟通可导致护患之间形同陌路或发生冲突,因此,理解沟通的特点、目的、方式与影响因素,对每位临床护士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有效沟通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或无效沟通可导致护患之间形同陌路或发生冲突,因此,理解沟通的特点、目的、方式与影响因素,对每位临床护士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I张永艳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3):66-67
语言是护士与患者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它象一面镜子在护理工作中反应护士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情操,语言交谈对患者来说有更重要的含义,患者常常处于陌生,恐惧,焦虑痛苦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种情况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每一句话都会洗耳恭听,即使是一句不注意的话,或者是一个无意识的表情,都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护士的语言可以给患者带来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绝望,由此可见,语言交流在护患沟通中对加速疾病的转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