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对大鼠椎间盘退变(IDD)的影响.方法: 36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PDGFs实验组、PDGFs加IGFs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3组,通过手术方法建立IDD模型.在术后不同时期对3组分别注射PDGFs、PDGFs加IGFs及生理盐水,于造模后1个月和2个月每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完整取出L3~4椎间盘测量蛋白多糖含量,取L4~5椎间盘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Ⅱ型胶原含量,取L5~6椎间盘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椎间盘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造模当日和术后1个月开始注射试剂的3组椎间盘蛋白多糖含量、Ⅱ型胶原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DGFs对大鼠IDD有预防和治疗作用,PDGFs与IGFs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椎间盘退变组和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每组12只,手术方法制作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在造模后4周,将RES超细粉末制成20mg.mL-1的溶液,按50 mg.kg-1,每天1次腹腔注射,持续2周。正常对照组和椎间盘退变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在造模后8周取腰椎间盘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椎间盘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MMP-9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可见不同程度的髓核的脊索细胞及软骨样细胞减少,周围基质和水分亦较少,但比椎间盘退变组退变程度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MMP-9阳性染色的灰度值分析显示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阳性染色弱于椎间盘退变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具有减轻实验性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的作用,抑制MMP-9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德胜  李燕  杨文君  金群华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4):299-301,F0002
目的观察四环素延缓和抑制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病理变化的作用及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四环素治疗组(造模后4周,每日皮下注射四环素25mg,持续2周)。大鼠在退变模型建立8周后处死,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腰椎间盘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记实验检测腰椎间盘组织MMP-3的表达。结果动物模型建立8周后除正常组外,其它各组椎间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退行性病理改变,四环素治疗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四环素治疗组椎间盘组织中MMP-蛋白表达呈弱阳性,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蛋白印记检测同免疫组化结果相同。结论MMP-3的增高可导致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降解,而四环素能降低MMP-3的表达,从而减轻椎间盘基质的降解,延缓和抑制实验性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生长因子对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对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 7日龄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仅分离右颈总动脉,治疗组和对照组分离右颈总动脉结扎,低氧2h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治疗组在成模后即刻给予PDGF50n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成模后即刻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于术后12、24、72h处死,取脑组织制备脑细胞悬液,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细胞凋亡率。结果假手术组各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24、72h对照组和治疗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均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F=130.35、78.83,q=5.07~19.46,P<0.01);各时间点对照组和治疗组较假手术组脑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治疗组较对照组脑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F=39.01~194.20,q=3.08~16.51,P<0.01)。结论 PDGF可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对新生鼠HIBD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表皮调节素(epiregulin)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 (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 ) 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CS-54细胞株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针对大鼠表皮调节素基因的mRNA序列合成siRNA,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染CS-54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检测PDGF-BB及siRNA转染对CS-54细胞表皮调节素蛋白表达的影响;用MTT法分析干扰表皮调节素表达对PDGF促进CS-54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结果: PDGF-BB促进细胞增殖,效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50 ng/ml PDGF-BB作用24 h时其效果最为明显;PDGF-BB可以刺激CS-54细胞表皮调节素蛋白的表达;表皮调节素siRNA转染细胞,可使表皮调节素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明显阻断PDGF-BB对CS-54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 PDGF-BB刺激CS-54细胞增殖的作用是通过诱导CS-54细胞表达表皮调节素蛋白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的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椎间盘退变组、LBP干预组,每组14只。采用手术方法制作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LBP干预组在造模后4周,每天上午8:00灌胃给药,80mg.mL-1,容量为1mL.kg-1,连续4周。假手术组及椎间盘退变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在造模后8周三组所有大鼠再次麻醉,取出椎间盘组织,分别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椎间盘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HE染色光镜观察假手术组髓核细胞丰富,形态不规则,集中成簇;椎间盘退变组髓核细胞稀少,细胞基质见大量的空泡;LBP干预组髓核细胞有变性、坏死,但较椎间盘退变组退变程度减轻。电镜下假手术组的髓核细胞多见,核膜完整,细胞器丰富;椎间盘退变组髓核细胞减少,细胞器缺失,见大量的空泡;LBP干预组髓核细胞减少,有变性、坏死,退变较椎间盘退变组减轻。结论 LBP可能对大鼠腰椎间盘髓核组织退变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退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导致腰腿痛等病症的主要原因。椎间盘的退变源于椎间盘细胞数量减少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目前尚无可以从根本上逆转椎间盘退变的方法。随着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长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所起的作用逐渐被发现,为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希望。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它可以通过促进椎间盘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外基质合成、抑制基质降解酶等方面影响椎间盘退变。作者就TGF-β超家族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常氧组 (n =12 )、低氧组 (n =12 )和低氧 +血红素加氧酶组 (低氧 +HO组 ) (n =12 )。以光学显微镜观测 3组大鼠肺中型动脉及小型动脉的相对中膜厚度 (RMT)。应用PDGF的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3组大鼠肺动脉PDGF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低氧组大鼠中型肺动脉及小型肺动脉RMT均高于常氧组和低氧 +HO组 (P <0 .0 1)。 3组大鼠各级肺动脉内皮细胞中均有PDGF的表达 ,低氧组高于常氧组和低氧 +HO组 (P <0 .0 1)。中型肺动脉内皮细胞中PDGF的表达与相应中型肺动脉RMT之间呈正相关(r为 0 .82 3 5,P <0 .0 1) ;小型肺动脉内皮细胞中PDGF的表达与相应的小型肺动脉RMT之间呈正相关 (r为0 8642 ,P <0 .0 1)。结论 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中PDGF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对SD大鼠腰椎间盘针刺退变的预防效果。方法: 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8只。实验组在术中透视引导下用27G针头对L4-5,L5-6椎间盘后侧针刺后以微量注射器向椎间盘内注射bFGF 50 μL, 对照组椎间盘穿刺后注射生理盐水50 μL,空白组椎间盘不予穿刺,术后8周3组SD大鼠统一行MRI检查,观察T2加权像腰椎间盘信号强度的改变,以Pfirrmann分级法对椎间盘退变程度进行分级,取出椎间盘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MRI结果显示,术后8周实验组及空白组髓核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Pfirrmann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实验组及空白组髓核细胞数量无明显改变,纤维排列整齐,对照组髓核细胞数量明显降低,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结论:bFGF注射对于后侧纤维环针刺术后SD大鼠椎间盘的退变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肾小球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最初是在血小板的α颗粒中发现的,具有强烈的促有丝分裂和细胞趋化作用,广泛表达于多种肾脏疾病当中.近来研究表明,PDGF 可以通过促进系膜细胞和成纤维的增殖、促进系膜细胞转分化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积聚,还通过趋化巨噬细胞浸润和其他细胞因子,进一步加重上述损伤,参与肾小球硬化的发展.现就 PDGF 与肾小球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80%以上的人一生中发生一次以上的严重腰腿痛,每年人口的15%~20%受到腰痛困扰,1%的人群因腰痛而永久致残.为此投入的医疗保健费用也颇为可观,如英国每年花费约120亿英镑用于诊治腰腿痛[1].在美国,每年约有1 300万人因下腰痛就医,花费约500亿美元.下腰痛是脊柱疾患中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症状,我们目前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仅占15%[2].尽管大多数下腰痛原因不完全清楚,但腰椎间盘已被认为是下腰痛的主要起源部位.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腰痛发病率平行增高,提示椎间盘退变可能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3].根据椎间盘退变影像学、组织学及其临床病理联系研究,对椎间盘进行分级,有利于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B)对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CCSM)细胞增殖、迁移及表型转化的影响并
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组织块培养法培养Wistar大鼠CCSM细胞,并用细胞免疫荧光法鉴定。利用CCK-8法
检测不同浓度的PDGFBB对培养的大鼠CCSM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PDGFBB作用浓度。分别用0 ng/mL PDGFBB
与最适浓度PDGFBB处理CCSM细胞,利用划痕实验检测PDGFBB对CCSM细胞迁移的影响,24 h和48 h时利用qRT-PCR检
测细胞中转录因子myocardin及收缩型表型标志物α-SMA、SMMHC mRNA表达水平;用最适浓度PDGFBB处理CCSM 细胞
0、24 和48 h 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细胞中myocardin 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原代培养的CCSM 细胞中α-SMA 和
smoothelin 阳性率分别约为96.5%和96%;不同浓度的PDGFBB均能明显促进CCSM细胞增殖,其最适浓度为12.5 ng/mL。
PDGFBB(12.5 ng/mL)能促进CCSM细胞迁移,下调CCSM细胞中myocardin、α-SMA和SMMHC mRNA表达水平(P均<0.01);
在48 h内myocardin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随着PDGFBB作用时间增加而降低。结论改良的组织块培养法可获得高纯的CCSM
细胞;PDGFBB可促进CCSM细胞增殖、迁移,使细胞从收缩型向合成型转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yocard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及其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大鼠模型肺组织分布及对血气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用福氏完全佐剂致类风湿关节炎后,选择24只分别在不同时期取其肺脏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观察PDGF配体及受体分布情况。同时采大鼠腹主动脉血用瑞士ALV OMINI5血气分析仪检测。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最强的细胞为增厚的肺间质细胞和肺血管周围成纤维细胞。PDGF配体及受体不仅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有表达,而且在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中均有表达。PDGF阳性细胞数与血氧分压、pH值呈负相关,与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结论:PDGF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刺激风湿肺内各种细胞的增殖变化,且影响血气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背痛的主要原因。将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介导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1,TIMP1) 双基因体外联合转染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后,再移植于退变椎间盘内,观察椎间高度、II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合成的变化,以探讨体外延缓或逆转椎间盘细胞退变的方法。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应用CT引导下的微创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以rAAV2-CTGF-IRES-TIMP1体外转染培养的兔髓核细胞,再将其显微注射于退变椎间盘内作为细胞移植组;退变椎间盘内注入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退变对照组;正常椎间盘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6、10、14周行X线和MRI检查观察椎间高度的变化及椎间盘信号的改变,Western-blot鉴定细胞因子CTGF和TIMP1在椎间盘内的表达,35S整合法测定兔髓核组织蛋白多糖合成率,RT-PCR检测II型胶原及蛋白多糖mRNA的表达。结果 MRI证实CT引导下经皮微创穿刺2周后椎间盘开始退变。与退变对照组相比,MRI显示细胞移植组椎间盘退变明显减轻,转基因兔髓核细胞移植可减缓椎间高度(DHI)下降的发生率,转基因细胞移植组较退变对照组相比,Ⅱ型胶原含量和蛋白多糖的生物合成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CT 引导下穿刺可成功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转双基因CTGF和TIMP1 髓核细胞移植可有助于椎间高度的维持,促进椎间盘内蛋白多糖和II型胶原的生物合成,明显延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5.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LDH)为临床常见病之一,是指椎间盘的髓核或部分软骨板通过它周围环状韧带的薄弱点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导致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综合征。椎间盘组织退变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基础[1],研究表明大约23%的腰腿痛患者的病因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有关。人们常常把LDH所出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已开始退变椎间盘细胞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采用去双上肢及折尾法建立大鼠退变椎间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实验组从造模3个月后给予腹腔注射IL-1Ra(50 ng·kg-1),隔日1次,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造模后4、5、6个月每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完整取出L4-5椎间盘后进行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椎间盘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Ⅱ型胶原的含量;取出L5-6椎间盘,使用间苯三酚法测量蛋白多糖含量.结果 实验组大鼠椎间盘Ⅱ型胶原灰度值低于对照组,蛋白多糖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Ra可以延缓已退变的大鼠椎间盘继续退变,本研究为IL-1Ra应用于临床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于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揭示PDGF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实验结果:缺氧培养时内皮细胞胞浆VEGF水平上升;不同剂量的PDGF在常规或缺氧培养条件下均能增加内皮细胞VEGF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PDGF可能通过直接促血管形成生长因子的介导作用间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陈德胜  李燕  张焱  黄凌燕  金群华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9):776-778,I000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影响的病理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将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椎间盘退变组和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各12只,应用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的病理改变,在电镜下对其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光镜下可见正常对照组较多的脊索细胞和类软骨细胞增殖活跃,椎间盘退变组髓核的细胞减少,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髓核细胞减少较椎间盘退变组程度轻;电镜下正常对照组的椎间盘髓核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不显著,而椎间盘退变组表现为髓核细胞减少,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坏死,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中退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通过光镜、电镜下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有延缓或抑制作用,可为白藜芦醇预防和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相关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模型,进行椎间盘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干预,评价影像学及组织学干预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PRP干预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注射组(B组)、造模对照组(C组)和单纯对照组(D组),每组4只。A、B和C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L4/5、L5/6 IDD模型。在造模后2周,对各组实验动物进行二次干预。A组取耳中央动脉血,采用Landesberg法制备PRP,于L4/5、L5/6椎间隙分别注入0.1 mL PRP;B组于L4/5、L5/6椎间隙分别注入0.1 mL PBS;C组暴露椎间隙后不作特殊处理。干预后2周,进行X线及MRI检查。处死实验动物,取椎间盘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番红O染色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结束。PRP血小板计数约为外周血的3.69倍。随着时间推移,B组和C组的椎间隙高度逐渐下降、椎间盘信号逐渐降低,各时间点组内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数(disc height index percentage,%DHI)和MR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D组的椎间隙高度、椎间盘信号无明显变化,在初次手术后4周的时间点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髓核软骨细胞退行性变、坏死,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匀,软骨基质逐步被纤维束取代,可见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减少;A组和D组的椎间盘组织形态变化不明显,在初次手术后4周的时间点与B组和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PRP注射治疗兔早期IDD模型的影像学及组织学评价满意,PRP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抑制IDD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