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黄连粉针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志彩  王学蕾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6):2211-2212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系数倍率法[1]测定双黄连粉针在5种输液中的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结果:双黄连粉针与复方葡萄糖配伍含量明显降低,而与其他4种输液配伍均无变化。结论:双黄连粉针能与其中4种输液配伍,不宜与复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在玻璃瓶、聚氯乙烯软袋、聚丙烯可立袋、非PVC复合膜软袋4种不同材质包装常用大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方法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分别配制于4种材质的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中国药典》附录光阻法测定配伍前,配伍后Oh,4h,及通过输液器后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结果配伍后混合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均显著增加,不同材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双黄连粉针在4种材质包装的常用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比空白输液显著增加,不同材质输液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择合格的输液器具,可大大减少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灯盏花注射液分别与10%葡萄糖和0.9%氯化钠配伍时的微粒变化。方法:利用微粒分析仪测定两种中药注射液和两种大输液体以及两种中药注射液分别与两种大输液液体配伍后的微粒。结果:混合液中≥10μm、≥5μm、≥2μm的微粒均有显著增加,不同中药注射液溶于不同输液液体中微粒增加数目不同。结论:同种输液比较,复方中药注射液对微粒的影响较单方中药注射液显著;同种中药注射液比较,在10%葡萄糖注射液中微粒变化比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证中草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用WJ-2E型智能微粒检测仪分别计数中草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前后≥2μm、≥5μm、≥10μm、≥25μm的微粒数目.结果:配伍溶液中不溶性微粒明显多于配伍前.结论:应重视药物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多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双黄连注射液和双黄连粉针与输液配伍前后以及配伍后的混合溶液经一次性输液器终端药液过滤器滤过后的微粒变化情况。方法用GWJ-4智能微粒检测仪测定不溶性微粒。结果各批双黄连注射剂、输液剂的不溶性微粒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双黄连与两种输液配伍后以及混合液经输液器终端滤过后均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双黄连注射剂不溶性微粒质量有很大提高,但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显著增多,以及能够通过输液器终端滤过器的10um以下微粒,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四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分别与上述4种输液进行配伍,在0-6 h内测定pH值、微粒变化、细菌内毒素含量及含量变化。[结果]分别与上述四种输液配伍后,每毫升中粒径分别≥10μm和≥25μm以上的微粒数均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小粒径的微粒数有明显增加;细菌内毒素含量:0 h及6 h均〈3.0 EU.mL^-1,且随放置时间的增长有明显增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含量下降约10%,而与其他3种输液配伍后含量下降不超过5%。[结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使用,但不能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低浓度(5 mg.mL^-1 L)在0-6 h内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单建国 《当代医学》2011,17(20):23-24
目的观察三种中药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6h内≥10μM和≥25μM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模拟临床用药,将三种中药注射液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测定配伍液中6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三种中药注射液与两种输液配伍后6h内≥10μM和≥25μM的不溶性微粒数均有增加,但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对静脉注射液的要求。结论三种中药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比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使用更为适宜,但配伍后的微粒数量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西丁钠与三种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变化的观察结果。方法:通过对临床输液配伍进行模拟,分别在0.9%氯化钠注射液、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头孢西丁钠,对其配伍液中6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进行针对性测定,观察分析其变化。结果:经观察分析得出,头孢西丁钠与以上三种输液配伍后,各配伍液外观在配伍后的6h内无明显变化,但配伍后≥25μm和≥10μm的不溶性微粒增加显著,且其变化情况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结论:经研究分析得出,对头孢西丁钠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随之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针对此,为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当合理选择头袍西丁钠与注射液的配伍方案。  相似文献   

9.
郭冰 《中外医疗》2013,(36):19-20
目的 探讨观察头孢西丁钠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 模拟临床输液配伍,将头孢西丁钠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测定配伍液中6h内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 头孢西丁钠与以上输液配伍后6h内,各配伍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配伍后≥10μm和≥25 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明显增加,但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 对头孢西丁钠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加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
双黄连注射液在不同输液中的微粒观察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些年来,双黄连注射液广泛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临床应用时大多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但在实际应用中时有沉淀堵针现象发生,给临床用药带来不便.为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与不同输液混合后的微粒变化情况,探讨其原理,分别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将双黄连注射液稀释成临床常用浓度,测定微粒变化情况,并与<中国药典>注射液控制微粒(D≥10 μm和D≥25 μm)列表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与5%葡萄糖注射液以不同浓度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在常温下分别测定注射用双黄连与葡萄糖注射液8种配伍浓度混合液的微粒数.结果:注射用双黄连与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30min后不溶性微粒随注射用双黄连浓度增大而增加.结论:二药混合后在常温下500ml:0.6~3.6g其不溶性微粒符合规定,当增加到500ml:4.2~4.8g时不溶性微粒即超标.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系数倍率法测定10%葡萄糖注射液中双黄连粉针中的活性成份:黄芩甙、绿原酸、连翘甙与VitC配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绿原酸、连翘甙含量无明显变化,黄芩甙含量明显上升,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表明双黄连粉针可与VitC针配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的适宜配伍浓度。方法用10、20、25、30、35、40 m L双黄连注射液,分别与2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观察其在4 h内的微粒、p H值及紫外吸收的变化。结果 30 m L双黄连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3 h以内,25 m L及以下注射液配伍后4 h以内,微粒符合药典规定;p H值及紫外吸收无明显变化;35 m L及以上配伍液微粒不符合药典规定。结论 25 m L及以下双黄连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4 h内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4.
肿节风注射液具有抗病毒、抗菌、镇痛消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由于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往往会增加[1],为探讨肿节风注射液与不同输液配伍时微粒变化的情况,分别将其用5%、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临床(儿科)常用浓度,测定微粒数,选择出最适宜与肿节风注射液配伍的输液,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作用。方法:双黄连粉针3.0g加入5%GNS或10%葡萄糖500m l静脉滴1/日。7~10天为1疗程。结果:46例患者,痊愈43例,好转3例。痊愈率93.47%。结论:双黄连粉针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燥湿的作用并无毒副反应,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红花注射液与2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红花注射液与2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对配伍液进行pH值、微粒数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剂量红花注射液配伍液的含量、pH值无显著变化,微粒数有显著变化,与剂量、时间有关。结论20ml红花注射液与250ml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4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剂量红花注射液与2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琳莉 《柳州医学》2006,19(2):96-98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的红花注射液与2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对配伍液进行pH值、微粒数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剂量红花注射液的配伍液的含量、pH值无显著变化,微粒数有显著变化与剂量、时间有关。结论20ml红花注射液与250ml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4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5种中药静脉注射液与葡萄糖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用微粒分析仪分别测定配伍前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其与中药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香丹注射液)配伍后的微粒数目,并考察配伍后不同时间测得的微粒数目。结果: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数显著多于配伍前(P〈0.05)。结论:输液与中药注射液配伍后微粒数目明显增多,在临床应用中应重视此现象,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双黄连粉针剂与抗生素激素类药物配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研究双黄连粉针剂与临床常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是否可以配伍使用。我们对双黄连粉针与抗生素、激素类及几种常用的急救用药配伍实验进行了研究。方法与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双黄连粉针剂在输液中与氨苄青霉素、头孢唑琳钠、地塞米松 ,按常规剂量配伍后 ,在 8h内无理化配伍禁忌现象 ,药液稳定 ,可以配伍使用 ;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等按常规剂量配伍立即产生沉淀 ,不可配伍 ;同乳糖酸红霉素配伍与浓度有关 ,浓度 <0 6g时不产生沉淀 ,如按临床常用日剂量 1 2g时配伍即产生沉淀 ;与尼可刹米、山梗菜碱、阿拉明、多巴胺、速尿按常规剂量配伍后 ,在 5h内无理化配伍禁忌现象 ,药液稳定 ,可以配伍应用。结论 双黄莲粉针剂与偏酸性药物配伍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利巴韦林在50g/L葡萄糖注射液中分别与头孢唑啉钠、苯唑青霉素钠、乳糖酸红霉素、酒石酸柱晶白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妥布霉素、维生素C、维生素B6、地塞米松等10种静脉注射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操作,将50g/L葡萄糖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混合,再按临床常用量分别将10种静脉药物加入到混合液中,放置0h,1h,2h后,观察各混合液的澄明度,测定pH和不溶性微粒数。结果:混合液外观澄明,pH闪药物性质不同而有所变化;≥25μm微粒数变化不大,个别配伍有少量发现;≥10μm微粒增加明显。但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利巴韦林与该10种常用药物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