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伤弹道学与外科临床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熟悉各种武器的杀伤性能、致伤特点及创伤弹道学的基本知识,对提高战伤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现将60例脊柱脊髓火器伤创伤弹道资料较完整者,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弹道学组定于1999年11月下旬在重庆召开第五届全国创伤弹道学学术交流会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征文内容:创伤弹道学研究,包括各类弹头、破片的致伤机制和效应,新型杀伤武器、警用武器的致伤机制,单兵防护及有关的实验模型、方法等。爆炸武器致伤机制的研究。特殊环境下(高原、高寒、海上)创伤弹道学研究。冲击伤研究。冲击波的致伤机制与防护的研究。火器伤救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包括部位伤的伤情特点及救治、火器伤初期外科处理的措施、脏器并发症及远达效应的防治等。(2)投稿截止19…  相似文献   

3.
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弹道学组和中国兵工学会轻武器学会创伤弹道学组联合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承办的第4届全国创伤弹道学学术交流会,于1993年11月22~26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医学界和兵器界的32个单位,88名代表。开幕式上,总后卫生部科训局王谦局长代表张立平部长讲了话,肯定了上届会议后创伤弹道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第五届全国武器创伤学及创伤弹道学会议论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弹道学组和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武器创伤学组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武器创伤学及创伤弹道学学术会议,于1999年12月6~8日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召开。会议共交流论文110篇,并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现将会议论文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专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在会议上做了题为“创伤弹道学研究的思考”的报告,指出未来战争将广泛采用高新技术,空袭和反空袭将成为重要的战争形式,火器伤仍是主要伤类,创伤弹道学研究应向武器创伤学方向扩展,研究各种新型的特殊武器(如激光、微波…  相似文献   

5.
创伤弹道学与外科临床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介绍我院收治的624例四肢炸伤弹道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
创伤弹道学是研究投射物(弹丸、破片)击中机体的致伤效应和致伤原理的科学,熟悉创伤弹道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外科医生在处理火器伤时,正确判定投射物的种类,损伤类型和范围,确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本文介绍创伤弹道学的基础知识,并结合肌组织投射物伤的典型伤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非战时颅脑火器伤和非火药弹伤的创伤弹道学特点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颅脑火器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投掷物类型、伤情及处理。其中颅脑贯通伤2例,盲管伤29例,切线伤1例,颅骨头皮伤4例。根据伤情给予不同的手术处理。结果痊愈35例、死亡1例(2.8%)。结论不同投掷物具有不同的创伤弹道学特性。在对颅脑火器伤处理中应分析创伤弹道学特点和伤情,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由军医进修学院创伤外科研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二所,机电部轻武器研究所组成的北京创伤弹道学研究协作组,近日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举行了成立大会。总后卫生部科训处和有关兄弟单位的领导到会祝贺。创伤弹道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由弹道学,创伤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组成。协作组集各学科技术人才、仪器设备之优势,联合协作,共同攻关,对提高我军战伤救治水平及新武器的研制,为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9.
由第三军医大学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兵工学会轻武器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创伤弹道学学术交流会于1985年12月2~5日在重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总后卫生部、兵器工业部等单位的军内外知名专家和代表共120余人;瑞典专家、国际创伤弹道学术讨论会副主席Janzon博士和秘书长Berlvn博士应邀出席并作了学术报告。会议收到论文70余篇,内容涉及弹丸、弹片的致伤效应和机理、战伤特点及用创伤弹道学理论指导战伤救治的体会等,学术水平标志着我国创 伤弹道学研究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会议期间,瑞典专家称赞我国的研究水平很高,并希望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争取第六届国际创伤弹道学术讨论会在中国举行。与会代表还参观了野战外科研究所的实验靶道和有关实验室。会议讨论了这一学科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研究课题。会议号召医学和兵工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我国创伤弹道学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中华创伤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承办的 ,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专业学术期刊。本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 ,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部位伤救治、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及内分泌学 ,以及创伤弹道学、冲击伤研究等。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经验交流、新技术、病例报道、综述、讲座等栏目 ,对从事创伤医学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征订启事     
欢迎订阅《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承办的 ,国内惟一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 ,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部位伤救治、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及内分泌学 ,以及创伤弹道学、冲击伤研究等。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经验交流、新技术、病例报道、综述、讲座等栏目 ,对从事创伤医学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  相似文献   

12.
创伤弹道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创伤弹道学是研究武器致伤效应和致伤机制的一门分支学科。在以往的一百多年中 ,除纵火武器外 ,枪炮是最基本的致伤武器。因此 ,创伤弹道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枪弹和破片等投射物击中人体后在体内的运动规律、致伤效应和作用机制 ,这已成为指导火器伤救治的理论基础[1] 。一、历史粗略地划分 ,可将创伤弹道学研究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本世纪 6 0年代以前 ,另一是 6 0年代以后。前一阶段可以追溯到上一世纪中叶 ,如 184 8年法国学者Hugier就曾研究了子弹对软组织的爆裂效应 ;1935年 ,Callender和French发表了著名的“创伤…  相似文献   

13.
第7届国际武器创伤学和创伤弹道学会议论文综述630038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王正国中图法分类号R826.51994年9月20日~23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了第7届国际武器创伤学和创伤弹道学会议。出席会议的共有23个国家的170余名医学和工...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兵工学会轻武器学会与三医大科技委员会联合发起,第二届全国创伤弹道学学术交流会于1985年12月2日至6日在重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军内外兵工学界和创伤学界的专家、教授、科研和临床工作者共90余名。会议还邀请了瑞典专家、国际创伤弹道学会副主席B.Janzon博士及秘书长RH.Berlin博士,他们分别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交流了自1981年首届全国创伤弹道会议以来的研究成果等。我院附属医院外科华益慰及二所实验病理室王德文同  相似文献   

15.
常用的火器伤实验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赖西南 《创伤外科杂志》2003,5(5):400-400,F001,372
本文综述了火器伤研究中常采用的动物肢体、胸、腹、颅脑、脊髓实验模型,并对相关的创伤弹道学的基础知识、武器和弹药以及测速装置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颅脑弹片伤的伤情特点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弹片所致颅脑损伤在致伤特性、创伤弹道学特点和损伤范围上有其特殊性。结合本组病例就该伤特点和处理原则作一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均为男性。年龄6~48岁,平均27.3岁。临床主要表现:昏迷8例,偏瘫4例,双瞳散大1例,病理征阳性5例,脑...  相似文献   

17.
枪弹致伤力和致伤机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美国学者Fackler[1]不久前以“国际创伤弹道学会主席”身份,发表了一篇题为“枪弹伤综述”的文章,其基本观点与他本人[2]1988年发表的“创伤弹道学—常见错误概念综述”相一致,但又有所展开。他的论文特点是指名道姓地批评别人,旗帜鲜明地表述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速度和长径比破片的创伤弹道学特点,为高速破片伤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肥皂靶20块,分别在速度1 900m/s、1 100m/s、500m/s下用长径比为1的破片和速度1 100m/s下用长径比为0.5、1、2的破片对其进行正向冲击试验,观察各组破片侵彻肥皂靶的弹道学特点,分析其差别和弹道规律。结果破片长径比为1时,随着破片飞行速度增大,其弹道入口直径、弹道深度和弹道容积均不同程度增大,但弹道深度增大程度较小;速度为1 100m/s时,随着破片长径比增大,其弹道入口直径减小,弹道深度增大,弹道容积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破片飞行速度和其长径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弹道直径、弹道深度和弹道空腔容积,这对由其导致战创伤的诊断和救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颅内异物是否需要摘除,过去持慎重态度。近十年来,由于创伤弹道学的研究,脑立体定向术的迅速发展,手术的准确性明显提高,损伤大为减少,故手术指征有所放宽。现将我院采用脑立体定向术摘除颅内金属异物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能被邀请参加这次重要的学术会议并有机会介绍我们肤浅的研究工作深感荣幸。1985年6月在瑞典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创伤弹道学会议上,中国学者曾作出重大贡献,由此使我深信,在座的诸位都是在这方面有丰富知识的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