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作为一种能够下调基因表达的新的基因治疗方法,RNA干扰在神经科学疾病的治疗中有很大的潜能.通过引入与内源靶基因具有相同序列的小干扰RNA,可以人为地诱导序列特异性的mRNA降解,达到阻止该基因表达的目的.目的:针对RNA干扰在神经科学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探讨小干扰RNA在哺乳动物脑组织中的递送情况.方法:以"siRNA,delivery,brain"和"siRNA,delivery,vivo"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 home,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共纳入27篇文章.从小干扰RNA合成、脑组织中的递送及其抑制效率和不良反应3方面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近来RNA干扰研究中,高精度预测小干扰RNA的方法能合成出高特异性的小干扰RNA;小干扰RNA在脑组织中的递送主要采用局部注射的方式,并且在递送载体的帮助下,抑制效率在不断地提高:随着RNA干扰技术研究的深入,其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总之,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RNA干扰在神经科学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很大的潜能,并可能给药物研发带来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的诊断及治疗已趋于规范化,但手术及放、化疗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痛苦。RNA干扰技术是新兴的体外基因沉默技术之一,RNA干扰技术在宫颈癌发病、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较多,以此为基础开发有效抑制宫颈癌发病及治疗相关的基因、细胞因子等逐渐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新领域。本文对RNA干扰技术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证实RNA干扰现象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抵御病毒感染和外源基因的特异性进化保守机制,这一结果开拓了RNA干扰研究与运用的新领域。现RNA干扰技术已在功能基因组学、疾病治疗、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分析等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随着传统药物治疗耐药性病毒和细菌感染越来越困难,RNA干扰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现就RNA干扰技术及其在抗病毒和细菌感染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RNA干扰是外源性或内源性双链RNA诱发的mRNA水平上的基因沉默机制,该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最近将RNA干扰技术应用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简述了RNA干扰技术的作用机制、在胚胎干细胞研究中的试验方法等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RNA干扰 ( RNA inferference, RNAi)现象是指由与靶mRNA序列相互补的双链RNA介导的使mRNA降解,致转录后基因沉默的一种机制。RNA干扰技术可高效、特异地抑制癌相关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虽然这一技术应用于临床尚不成熟,但它在抗肿瘤治疗和基因药物的研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近些年RNA干扰现象的发现、作用机制和作用特征及其在肝癌研究中的进展、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金岚芸  林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8):136-138
目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是人类神经系统的严重疾病之一,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本文探讨RNA干扰技术运用于该病动物模型中的有效性,从而为进一步运用于临床提供可能。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0—01/2006—03期间的有关神经退行性病变和RNA干扰的文献,检索词“RNAinterference,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functional recovery,mouse model,transfec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研究对象为进行RNA干扰治疗的各类型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动物小鼠模型。 资料选择:选取试验包括各类型神经退行性病变RNA干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脑内致病基因的表达,细胞组织形态学,行为学变化比较的相关文献,进行初审,删除明显不符合动物模型试验的研究,然后查找余下的文献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动物模型试验。纳入标准:①随机动物模型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平行对照组,即未进行RNA干扰治疗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小鼠动物模型或健康对照;治疗组为进行RNA干扰治疗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小鼠动物模型。排除标准:明显不随机的动物模型试验或非动物模型研究。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试验设计是否合理,观测检验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有说服力。 资料提炼:共检索32篇关于研究RNA干扰治疗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试验,3类4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共22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篇是重复的同一研究,4篇不符合小鼠模型试验。 资料综合:3类4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共69个动物模型,分别对进行RNA干扰治疗或未治疗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小鼠动物模型进行脑内致病基因的表达,细胞组织形态学,行为学变化的比较分析。 结论:RNA干扰对神经退行性病变的3类4种小鼠动物模型均有效,为RNA干扰治疗进入临床铺垫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抑制或阻断基因表达的基因治疗技术主要有三种:反义寡核苷酸、核酶和RNA干扰技术。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里,反义核酸及核酶技术在抑制或阻断基因表达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它们封闭蛋白质表达的效果仍难于达到治疗疾病的水平。RNA干扰作为一种基因治疗技术的研究虽然才刚刚开始,但与上述技术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相信随着该项技术的稳定和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疾病和疾病相关基因被列入RNA干扰基因治疗的行列。  相似文献   

8.
肿瘤的多药耐药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而RNA干扰技术则是针对肿瘤多药耐药的划时代基因工程研究方法,它可在肿瘤的发现、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肿瘤治疗过程中产生多药耐药现象的机制,以及逆转该现象的RNA干扰方法。  相似文献   

9.
RNA干扰(RNAi)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保守反应,双链小分子干扰RNA所引起的RNAi可序列特异性地使相应mRNA降解。作为一种能使靶基因表达下降的有效工具,RNAi已用于功能基因组学和许多涉及异常基因表达疾病的研究。许多血液肿瘤产生的分子基础是染色体易位所致的融合基因异常表达,运用RNAi技术对融合基因进行靶向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小分子干扰RNA和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的作用机制、作用靶点、设计方法和临床应用的异同。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7-02相关小分子干扰RNA和反义寡核苷酸方面的文献,检索词"siRNA;accessible site;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RNA Interference;mechanism;chemically modified siRNA;chemically modified oligonucleotides",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小分子干扰RNA和反义寡核苷酸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关于RNA干扰和反义寡核苷酸作用机制的研究;探讨如何在mRNA上寻找小分子干扰RNA和反义寡核苷酸作用靶点的论文;解释反义寡核苷酸化学修饰和小分子干扰RNA分类的文章;应用小分子干扰RNA治疗肿瘤的探索性研究。排除标准:非原创性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200多篇关于小分子干扰RNA和反义寡核苷酸的文献,最终纳入4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尽管小分子干扰RNA和反义寡核苷酸作用机制不尽相同,但两者在很多方面如选择mRNA的作用靶点、化学修饰和应用等方面,是相通的。研究反义寡核苷酸的经验可以使小分子干扰RNA的研究事半功倍。本文对小分子干扰RNA和反义寡核苷酸技术进行了比较,这将有助于小分子干扰RNA的研究与应用。结论:研究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的经验对小分子干扰RNA的研究有指导意义,小分子干扰RNA是非常有希望被用于肿瘤治疗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1.
SiRNA四种制备技术的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NA干扰是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大量研究证明siRNA可有效触发RNA干扰,现主要介绍siRNA的四种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12.
RNA干扰(RNAi)是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内的一种自我保护现象,是由双链RNA(dsRNA)介导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是在mRNA水平抑制相应序列基因表达的过程。RNAi作为一种新的基因治疗的工具,有着诱人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RNA干扰技术是本世纪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焦点之一。肿瘤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异常表达的基因,这些异常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互相影响,但其因果关系目前尚不清楚,因此在肿瘤的RNA干扰治疗中,学者针对不同的靶基因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不同的结果。本文就目前用于肿瘤RNA干扰靶基因的体内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是人类神经系统的严重疾病之一,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本文探讨RNA干扰技术运用于该病动物模型中的有效性,从而为进一步运用于临床提供可能。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3期间的有关神经退行性病变和RNA干扰的文献,检索词“RNAinterference,neurodegen-erativedisorders,functionalrecovery,mousemodel,transfec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研究对象为进行RNA干扰治疗的各类型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动物小鼠模型。资料选择:选取试验包括各类型神经退行性病变RNA干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脑内致病基因的表达,细胞组织形态学,行为学变化比较的相关文献,进行初审,删除明显不符合动物模型试验的研究,然后查找余下的文献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动物模型试验。纳入标准:①随机动物模型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平行对照组,即未进行RNA干扰治疗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小鼠动物模型或健康对照;治疗组为进行RNA干扰治疗的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小鼠动物模型。排除标准:明显不随机的动物模型试验或非动物模型研究。质量评价主要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试验设计是否合理,观测检验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有说服力。资料提炼:共检索32篇关于研究RNA干扰治疗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试验,3类4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共22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篇是重复的同一研究,4篇不符合小鼠模型试验。资料综合:3类4种神经退行性病变共69个动物模型,分别对进行RNA干扰治疗或未治疗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小鼠动物模型进行脑内致病基因的表达,细胞组织形态学,行为学变化的比较分析。结论:RNA干扰对神经退行性病变的3类4种小鼠动物模型均有效,为RNA干扰治疗进入临床铺垫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端粒酶在肿瘤细胞特异性高表达,一直都是肿瘤靶向治疗很好的靶点,其亚基hTERT因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差异表达而成为研究热点。在众多肿瘤靶向治疗方法中,RNA干扰技术由于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已有研究证明用RNA干扰技术抑制hTERT表达会引起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但不会影响干细胞生长,说明该方法对正常细胞无毒。目前在多种肿瘤细胞中的实验结果都说明干扰hTERT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法有效。如将该方法应用到,临床上,则需改进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16.
RNA干扰(RNAi)是指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dsRNA)诱发的、同源信使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1].RNA干扰其效应因子是小分子干扰RNA (siRNA).由于使用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因具有高特异性、高效性、细胞穿透性等特点,已成为靶向基因治疗的又一有力工具,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本文就近年来siRNA干扰技术及其在乳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RNA干扰(RNAi)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种保守反应,双链小分子干扰RNA所引起的RNAi可序列特异性地使相应mRNA降解。作为一种能使靶基因表达下降的有效工具,RNAi已用于功能基因组学和许多涉及异常基因表达疾病的研究。许多血液肿瘤产生的分子基础是染色体易位所致的融合基因异常表达,运用RNAi技术对融合基因进行靶向治疗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酪氨酸激酶跨膜受体,人类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过度表达有关。EGFR已成为阳性表达肿瘤的重要治疗靶标。在哺乳动物细胞中,RNA干扰是通过与目的基因特异互补的21-23个硷基的小双链RNA来抑制该基因的表达。有研究表明表达小发夹RNA的载体能诱导产生更好的RNA干扰效果。本实验通过向pSIREN-Shuttle质粒插入一段可被转录成小发夹RNA的双链寡核苷酸序列(其中含有于EGFR基因序列相同的19nt序列)重构了RNAi质粒表达载体。通过细胞转染评价该载体对人鼻咽癌细胞株(HNE1)EGFR基因的mRNA表达抑制效果。结果显示HNE1细胞的EGFR基因mRNA被明显抑制。提示shRNA质粒表达载体介导对EGFR基因的RNA干扰可能是鼻咽癌干预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HCV RNA定量与丙型肝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及判断疗效。方法 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5700型荧光定量PCR仪,对665例丙型肝炎病毒单纯感染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行HCV RNA定量检测,对部分患者行血生化及肝穿刺病理检查,用不同类型干扰素治疗。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的HCV RNA定量值比肝炎肝硬化高(P〈0.001)。20例患者的HCV RNA定量与肝脏病理分析,HCV R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但肝组织炎症程度与血清生化指标有一定相关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的高低与肝组织的炎症程度成正相关。32例用不同干扰素治疗,疗效与HCV RNA值可能有关,HCV RNA值越低,效果越好。结论 HCV RNA定量慢性丙型肝炎比肝炎肝硬化高,HCV R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关系,干扰素治疗疗效与HCV RNA值可能有关。HCV RNA定量是丙型肝炎诊断和观察抗病毒治疗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AcDaRNA干扰对前列腺癌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ACCa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前列腺癌干细胞系,通过Westernblot检测RNA干扰对ACC—α表达的影响,并使用MTT法检测RNA干扰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荧光染色法分析前列腺癌干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siRNA干扰96h后可见ACD-α表达显著下调,转染96h后前列腺癌干细胞增殖状况显著下降,通过荧光染色观察发现,s.RNA干扰造成癌细胞的大量凋亡。结论siRNA干扰ACC—α可以通过诱导凋亡显著的抑制前列腺癌干细胞的增殖,ACC—α是前列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