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中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20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参附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参附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CPB前及主动脉开放10分钟内分别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20ml、40ml和40ml,于CPB前、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阻断30分钟,主动脉开放15分钟和60分钟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血心中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阻断30分钟、主动脉开放后15分钟和60分钟,对照组TNF-α值均明显高于参附组(P<0.05),各时点IL-6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降低主动脉开放后血浆TNF-α的含量,具有对抗CPB所致的炎性反应的作用,而对CPB中IL-6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对心脏直视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CPB)心脏直视手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择期CPB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C组不给药,U组给予乌司他丁100万U(其中30万U为麻醉诱导前给予,40万U预充体外循环机内,30万U为开放升主动脉后给予),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阻断升主动脉30分钟(T2),再灌注1小时(T3),再灌注2小时(T4)及再灌注3小时(T5)各时间点取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样本中下降各指标的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两组血清中TNF-α,IL-6,IL-8的浓度,都是在再灌注后与手术前值及阻断主动脉30分钟的值相比有明显的增加(P<0.05),在T3,T4,T5三个时点C组的TNF-α,IL-6,IL-8的释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PB过程中乌司他丁可以通过抑制炎性介质TNF-α,IL-6和IL-8的释放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抑肽酶对小儿体外循环术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小儿体外循环术中,术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的变化,评价抑肽酶对体外循环炎 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19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儿,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例,于转机过程中加入凶肽酶4-5万KIU/kg;对照组9例,未用抑肽酶,分别于麻醉后,升主动脉阻断后10min,停机后10min,停机后24h共4个时点采取动脉血,酶标免疫放射法分别测定IL-6,IL-8,TNF-α。结果:对照组IL-6,IL-8,TNF-α于体外循环开始后升高,IL-8,TNF-α于术后24h恢复至基础值,试验组TNF-α各时间点升高不明显,IL-6,IL-8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抑肽酶可能降低体外循环术后IL-6,IL-8,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CD14(sCD14)、E-选择素、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平均动脉压(MAP)在内毒素血症病理变化过程中的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复制兔内毒素血症模型,分别于模型制作后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240min及300min取血测定E-选择素、IL-10、sCD14及TNF-α含量,,同时八导生理记录仪记录MAP。结果 内毒素血症组中TNF-α及sCD14含量30min后即开始增加;E-选择素和IL-10含量120min后明显增加;MAP则于120min后明显下降。对照组中各指标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sCD14、TNF-α、E-选择素及IL-10在内毒素血症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CD14和TNF-α是反映感染病理变化早期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E-选择素和IL-10可能与该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和比较检测胸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腺苷脱氨酶(ADA)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化学发光酶免分析法和改良的Martinek‘s法检测30例结核性、27例恶性胸腔积液和14例漏出液中TNFα、IL-8t ADA的水平。结果 结核性胸液中TNFα、IL-8和ADA水平均显著高于恶性胸液和漏出液患者(P<0.05)。恶性胸液中TNFα、IL-8水平高于漏出液(P<0.05),但ADA在这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NFα、IL-8和ADA检测可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尤以ADA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6.
非心肺转流冠脉搭桥围术期IL-2和IL-4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种复合全麻下,非心肺转流冠脉搭桥(OPCAB)围术期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激反应,方法:24例患者随分入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组)和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Ⅰ组),于诱导前,术中打开心包和旁路血管开放时及术后2h采集血标本,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IL-2两组均减少,P组术中、术后均较诱导前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Ⅰ组打开心包时降低明显(P<0.05),旁路血管开放时降低更显著(P<0.01)。两组相比,Ⅰ组IL-2于旁路血管开放时比P组下降更明显(P<0.01)。旁路血管开放时,P组IL-4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行OPCAB术对抑制免疫应激反应有益,是有利于机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L-1、TNFα对白细胞与EC间粘附的影响。方法:分3组,(1)^51Cr标记白细胞+EC+M199培养液;(2)^51Cr标记白细胞+EC+TNFα或IL-1;(3)^51Cr标记白细胞+人重组TNFα抗体预处理的EC+TNFα。放免法测定TNFα和IL-1以及拮抗后EC与白细胞粘附率。结果:不同时间、不同浓度TNFα和IL-1作用下白细胞与EC间粘附率明显增加,具有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但具有时间差异性,TNFα引起的粘附率增高3h达到高峰,而IL-1是在6h,拮抗后EC与白细胞粘附率明显下降。结论:IL-1和TNFα均明显增加了白细胞与EC间粘附率,人重组TNFα单抗可消除TNFα引起的粘附。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10与器官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近年发现的细胞因子网络中为数不多的抑制性细胞因子,主要由TH2细胞产生,能够抑制IL-2,IL-1。,IFN-γ,TNF-α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合成及活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器官移植后产生免疫耐受出现IL-10的高表达,而移植后发生排异反应时则表现为IL-10的低表达,移植后应用IL-10或将IL-10基因转染移植物能够延长移植物的存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免疫干预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0(IL-10)与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SD大鼠91只分成4组:手术对照组(n=7)、ANP组、PGE2前干预组和PGE2后干预组(每组n=28),后3组又随机分1h、3h、6h、12h时段,每时段7只。大鼠ANP模型用5%牛磺胆酸钠诱导制作,PGE2前干预组和后干预组分别在ANP模型制作前2h和模型完成时肌肉注射150μg/kg和150μg/kg PGE2。采用ELISA检测各时段大鼠血清的TNF-α与IL-10含量,观察PGE2前干预、后干预对大鼠血清TNF-α与IL-10含量动态变化,同时随机取NAP组和PGE2干预组6h和12h时段肺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PGE2前、后干预组IL-10含量峰值分别在3h和6h时段,比ANP组显升高(P<0.001),所有时段(1h、3h、6h、12h)TNF-α均比ANP组大鼠显降低(P<0.001),IL-10上升幅度随PGE2给予的早晚而不同,TNF-α亦随IL-10上升而下降。PGE2免疫干预组与ANP组相比,6h时段的肺组织病变有所减轻,12h时段明显改善。结论:PGE2在上调大鼠血清IL-10、降低TNF-α含量的同时,使肺组织损伤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Wu H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858-859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一氧化氮(NO)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男性不育症患者80例精浆中NO2^-、TNFα、IL-6、IL-8含量,并同健康已育男性对照。TNFα、IL-6、IL-8测定用ELISA法,二氧化氮离子(NO2^-)测定用萘乙胺盐比色法。结果: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NO2^-、TNFα、IL-6、IL-8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NO2^-与TNFα、IL-6、IL-8呈正相关。结论:NO、TNFα、IL-6、IL-8参与男性不育症的发病,监测不育症患者精浆中NO及TNFα、IL-6、IL-8在诊断及治疗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NS)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加黄芪注射液对IL-1、IL-6、IL-8和TNFα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四组:①治疗前组;②激素组;③黄芪组;④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IL-6、IL-8和TNFα的水平。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原位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激素加黄芪注射液对IL-1、IL-6、IL-8和TNF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NS患儿外周血IL-1、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有显性差异(P<0.01);mRNA的表达增加。激素治疗后IL-1、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mRNA的表达下降。激素加黄芪注射液对上述细胞因子和mRNA表达其降低更加显(P<0.01)。结论:NS患IL-1、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增高,激素对IL-1、IL-6、IL-8和TNFα的产生与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黄芪具有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辅助性部分异位肝移植后两肝功能竞争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分3组:正常对照组(A组)(n=10):抽下腔静脉血0.5ml做为正常对照,另两组为手术组,均采用Hess法。手术实验组(B组)(n=10),切除受体大鼠肝的左外叶(32%)和乳头叶(10%)行辅助性部异位肝移植(APHLT)手术,移植肝门静脉与受体的肠系膜上静脉行端-端吻合。手术对照组(C组)(n=10):切除受体右肾,保持受体原肝完整无损,移植肝手术同手术实验组。观察关腹时和手术后1-4d下腔静脉和门静脉血IL-6含量变化以及术后4d的移植肝脏病理变化。结果:(1)IL-6水平手术实验组明显升高,手术对照组升高不明显,两组间存在显性差异(P<0.05)。(2)术后手术实验组移植肝组织增生,手术对照组移植肝萎缩。结论:移植肝的增生与IL-6的水平密切相关。当辅助性肝移植受体肝脏部分切除后IL-6水平升高,刺激移植肝增生;当辅助性肝移植肝脏完好无损,IL-6水平不升高,移植肝因缺乏增生刺激而萎缩。APHLT的两肝功能竞争的本质可能是由肝脏增生的不同刺激途径诱导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失血性休克前后血浆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失血性休克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观察大鼠休克前后血浆和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8改变。结果:失血性休克90min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TNF-α,IL-1β,IL-6和IL-8显著减少(P<0.01),而血浆中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失血性休克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组织中TNF-αmRNA、IL-10mRNA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牛磺胆酸钠诱导20只大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模型,20只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术后12h各处死10只大鼠,检测血清和胰腺组织中的TNF-α和IL-10水平,分析两者在胰腺组织中的mRNA较录水平,检测胰腺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正常、AEP和ANP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98%、17.29%和8.39%。制模后TNF-αm和IL-10增强ANP大鼠TNF-α表达增强。结论 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中的TNF-α和IL-10的表达与其在血清和胰腺中的浓度成正比,胰腺本身可能就是产生细胞因子的主要器官。胰腺细胞凋亡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凋亡是对胰腺损伤的良好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体外循环(CPB)诱发的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20例择期瓣膜替换术病人,随机分成氯胺酮组(n=10)和对照组(n=10)。氯胺酮组于麻醉诱导和转流开始时按1mg.kg^-1静注氯胺酮,对照组则采用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分别于术前(T1)、CPB60min(T2)、CPB结束后2h(T3)、4h(T4)及24h(T5)各时间点测定动脉血中下列各项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心肌肌酸酶同工酶(CK-MB)。结果 与术前(T1)比较,两组TNF-α、IL-6、IL-8、LPO、CK-MB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但氯胺酮组T2-T5TNF-α、IL-6、IL-8浓度、T3LPO浓度和T3、T4、CK-MB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能有效抑制CPB诱发的促炎细胞因子反应和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大鼠腹腔粘连模型血TNF-α、IL-8的影响,探讨血TNF-α、IL-8含量与腹腔粘连级别的关系及合剂预防术后腹腔粘连的机理。方法:将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TNF-α、IL-8含量,术后第14d记录大鼠腹腔粘连级别,并作血TNF-α、IL-8含量与粘连级别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中药治疗组血T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血TNF-α含量与术后腹腔粘连级别存在线性正相关(r=0.424,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IL-8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腑泻热灌肠合剂能降低术后腹腔粘连级别和TNF-α含量。血TNF-α可能成为预测术后腹腔粘连严重程度有意义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脾 -肾静脉分流联合手术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 -6(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检测联合手术组患者术前 1d和术后 7d血浆IL 6,IL 8和TNF α含量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联合手术组术前IL 6,IL 8和TNF α水平分别为 ( 2 3 0 .4± 10 .3 )ng/L ,( 2 0 1.5± 7.8)ng/L及 ( 2 61.5± 2 8.3 )ng/L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联合手术后 7d ,IL 6,IL 8和TNF α水平分别为 ( 13 5 .8± 11.4)ng/L ,( 10 8.2± 8.7)ng/L及 ( 2 11.8± 3 6.5 )ng/L ,与术前比均有明显降低 ,但仍高于对照组 ( P <0 .0 1)。结论 IL 6,IL 8和TNF α的活性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联合手术降低门静脉压力 ,血浆IL 6,IL 8和TNF α水平显著下降 ,表明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BCG-CWS联合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介苗细胞壁骨架(BCG-WCS)+白细胞介素2(IL-2)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浅表性膀胱癌局部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分别采用BCG-CWS加IL-2和单用丝裂霉素C(MMC)进行膀胱灌注。结果:56例随访12-30个月,平均22.9个月,BCG-WCS+IL-2组有1例肿瘤复发,MMC组有5例肿瘤复发,两组肿瘤复发率判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MMC灌注组的毒副反应较BCG-WCS+IL-2组多。结论BCG-CWS联合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副反应少,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下胃癌根治术中血糖、部分糖代谢激素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方法 30例选择性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G+E)和单纯全麻(G)两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切皮后30、60、90、120、150和180min、拔管后10min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结果 术中G+E组血糖升高迟于G组,但两组均于拔管后10min达高峰(P<0.01);整个术程血糖水平仅于切皮后60minG+3组低于G组(P<0.05)。血皮质醇升高G+E组也较G组迟,切皮后180min时两组均达高峰(P<0.01),拔管后10min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皮质醇升高幅度于切皮后30minG+3组比G组小(P<0.05);胰高血糖素和白细胞介素6在两组均于切皮后90min时明显升高,于拔管于10min时达高峰,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中胰岛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血糖与胰高血糖素和IL-6密切相关(r=0.72和0.63,P<0.01);白介素6与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44(P<0.05或0.01),与胰岛素变化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胃癌根治术程早期的伤害性刺激消除效果比单纯全麻好,但术程后期均不能消除由IL-6等体液介质介导的应激性内分泌和代谢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术前止痛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细胞因子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拟于全麻下全胃或胃次全切除的患者,单盲随机分成两组。(1)术前止痛组;术前1h口服桐洛酸10mg和可乐定4μg/kg;(2)对照组:术前1h口服等量安慰剂。分别于术前24h、全麻诱导后20min(术前)、诱导后90min(术中)、术后0、1、2、4、6和24h测定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1)术前止痛组血清IL-6的水平于术后0h有显著上升,术后4h达高峰,而对照组于诱导后90min(术中)即有显著上升,术后2h达高峰;两用IL-6的水平于术后0、1、2h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术前止痛组的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TNF-α及IL-10的水平均于术中即有显著上升,术后2h达高峰,但两组TNF-α和IL-10的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两组IL-1β的浓度在围手术期处于较低的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术前口服桐洛酸和乐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术后患者促炎症因子IL-6的水平,对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潜在的治疗意义;(2)创伤后促炎症因子IL-6、TNF-α升同时机体启动内源性抑炎症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