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出生体重儿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焕新  李德亮  薛海荣 《医学信息》2006,19(11):2007-2008
目的 研究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血清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情况;了解早产儿、足月小样儿与足月适于胎龄儿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0例低出生体重儿(其中早产儿30例,足月小样儿30例)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乃、T4、TSH水平检测,并与对照组同期产科3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作比较。结果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足月小样儿乃、T4水平明显高于早产儿(P〈0.01).结论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与出生体重和胎龄有关,但无论早产儿还是足月儿垂体一甲状腺的负反馈调节通路都是良好的,早产儿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瘦素来源及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I)和生长激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新生儿静脉血和脐血瘦素水平,根据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分为大于胎龄儿组28例,适于胎龄儿组36例,小于胎龄儿组16例;采用Rohrer's指数=出生体重(g)×10/身长(cm)3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早产儿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0.66±1.03ng/ml vs 3.59±2.16ng/ml,P<0.01=;适于胎龄儿血清瘦素水平(3.06±0.96ng/ml明显低于大于胎龄儿(4.03±2.22ng/ml),而高于小于胎龄儿(1.13±1.98ng/ml);足月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与Rohrer's指数、新生儿体重、胎龄、血清IGF-Ⅰ、生长激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新生儿体内瘦素主要来源于自身脂肪组织,它反映新生儿的生长营养状态,推测瘦素可能通过IGF-Ⅰ、生长激素共同调节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在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新生儿血糖、胰岛素、皮质醇水平与临床的影响。方法 对 14 4例妊高征母亲所生新生儿及健康对照组 11例 ,于出生 2 4~ 4 8小时内采取股静脉血 ,测定血糖、胰岛素、皮质醇水平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  (1)妊高征母亲所生新生儿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未受母妊高征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2 )妊高征组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3)妊高征母亲所生新生儿血糖、胰岛素、皮质醇水平不因母亲妊高征程度不同而发生变化 ,均为P >0 0 5。结论 妊高征母亲所生新生儿血糖、胰岛素水平并依母亲疾病程度不同而改变 ;而皮质醇水平明显增高 ,说明此即妊高征母亲所生早产儿较其它同胎龄儿少发生RDS的重要机理之一。且一但发生妊高征 ,不论其程度如何 ,新生儿血糖、胰岛素、皮质醇水平变化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瘦素来源及其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和生长激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80例新生儿静脉血和脐血瘦素水平 ,根据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分为大于胎龄儿组 2 8例 ,适于胎龄儿组 36例 ,小于胎龄儿组 16例 ;采用Rohrer’s指数 =出生体重 (g)× 10 /身长 (cm) 3 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 早产儿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 (0 .6 6± 1.0 3ng/mlvs 3.5 9± 2 .16ng/ml,P <0 .0 1=;适于胎龄儿血清瘦素水平 (3.0 6± 0 .96ng/ml明显低于大于胎龄儿 (4.0 3± 2 .2 2ng/ml) ,而高于小于胎龄儿 (1.13± 1.98ng/ml) ;足月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与Rohrer’s指数、新生儿体重、胎龄、血清IGF -I、生长激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新生儿体内瘦素主要来源于自身脂肪组织 ,它反映新生儿的生长营养状态 ,推测瘦素可能通过IGF -I、生长激素共同调节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在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不同体重早产儿hs-CRP的水平及与正常足月儿的差异,探讨新生儿hs-CRP检测结果分析的注意事项。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出生24h内的早产儿290例(男178,女112),胎龄(29~35)周,按出生体重分为4组:B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干血片苯丙氨酸(Phe)水平与不同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从2018年收集的标本中选出早产儿标本1824份,采用荧光法测定干滤纸血片苯丙氨酸含量,结合胎龄和出生体重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早产儿低体重儿Phe水平高于足月儿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延迟2w采血后,Phe水平整体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龄和出生体重都会影响Phe的检测。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应充分了解新生儿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足月小样儿的出生和围产期胎儿的监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足月小样儿的出生常常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IUGR)未能得到有效的监护和治疗 ,其结果直接影响出生人口的先天素质 ,预防足月小样儿的出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总结了 1997年 5月~ 2 0 0 1年 11月本院出生的 5 9例足月小样儿及其母亲围产期胎儿监护的状况 ,探讨监护失败的原因 ,结果如下。资料与分析1.对象  1997年 5月~ 2 0 0 1年 11月在我院出生 ,出生体重 <2 5 0 0g ,胎龄≥ 37w和 <4 2w的新生儿 ,胎龄根据母亲的孕周结合简易胎龄评估法[1] ,共 70例。 1998年 15例 ,占年出生数 184 1的 0 81% ,1999年 16例 ,占年出生数 16 6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与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hypot hyroidism,CH)筛查各个阶段筛查结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9月间进行新生儿筛查的干血片209860例,按照胎龄分为早产儿组、对照组1(足月儿组)、对照组2(过期产儿组)用免疫酶荧光法测定新生儿干血片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值,筛查阳性患儿及时召回测定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并作出诊断,并对早产儿组与对照组初筛阳性结果和确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组的初筛阳性率要低于足月儿组和过期产儿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儿组CH发病率要高于足月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早产儿的CH发病率存在线性相关,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CH发病率越高。结论为了防止早产儿TsH延迟升高所带来的筛查假阴性,在新生儿筛查阶段对早产儿宜推迟采集测定足跟血TSH,加强围生期的保健和管理,减少早产儿的出生对于降低CH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血清可溶性CD163(serum soluble CD163,sCD163)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择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10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及其所生新生儿纳入研究组,按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巨大儿组(A组)和非巨大儿组(B组),同时纳入同期100例健康产妇及其所生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脐血和母血可溶性CD163水平及相关血清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母血及脐血sCD16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脐血sCD163、INS、PG、TG、TCH、LDL-C、HDL-C、HCT及新生儿VAI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同时A组母血sCD163和INS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脐血sCD163表达与身长、出生体质量、出生重量指数PI、脐血TG、新生儿VAI和脐血HCT显著相关(P<0.05),而与胎龄、脐血INS和母血sCD163无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出生重量指数PI、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200例低出生体重儿,其中早产儿102例,占51%,.小于胎龄儿98例,占49%.发生低出生体重的原因常见为母亲因素占54.5%,胎儿因素占28%,子宫及胎盘附属物因素占17.5%.新生儿的体重是胎儿发育的综合指标,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双胎妊娠辅助生殖技术出生新生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IVF)或冷冻胚胎(IVF-ET)术后出生的双胎新生儿与自然受孕双胎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以了解第一代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方法观察2001年11月至2005年11月间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76例体外受精(IVF)或冷冻胚胎(IVF-ET)术后出生的双胎妊娠儿与同期出生的198例自然受孕双胎儿在新生儿期的健康状况,比较两组母亲产前孕期情况及其新生儿的胎龄、体重、身长、Apgar评分、畸形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结果IVF组与自然妊娠组母亲孕期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新生儿在胎龄、出生体重和身长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在出生时窒息发生率、畸形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体外受精(IVF)或冷冻胚胎(IVF-ET)术后出生的双胎新生儿与自然受孕双胎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无差异,第一代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新生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1例正常分娩或剖宫产的新生儿脐血清瘦素水平.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44例,大于胎龄儿(LGA)组28例和小于胎龄儿(SGA)组19例.结果91例新生儿脐血清瘦素范围为1.8-40.5ng/ml,平均为9.9±7.4.男性为1.8-35.5ng/ml,平均为5.3±5.6.女性为2-42.5ng/ml,平均为15.0±8.0.两性新生儿出生体重、体重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脐血清瘦素男性显著低于女性(P=0.011).LGA组、SGA组脐血清瘦素水平、出生体重、体重指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脐血清瘦素水平与出生体重、体重指数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9、r=0.37.结论瘦素是胎儿生长调节系统的重要因子,与胎儿出生大小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早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为临床管理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婴儿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出生的398例糖尿病母亲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同期产科正常孕妇所生新生儿428例作为对照组,对其早期临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母亲新生儿易发生多种临床问题:大于胎龄儿、巨大儿、早产儿、红细胞增多症、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畸形。其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25.1%、8.8%、6.5%、5.5%、4.5%、4.0%、2.5%,对照组分别为6.8%、2.6%、2.3%、0.5%、0.2%、0.5%、1.9%。其中观察组中大于胎龄儿、巨大儿、早产儿、红细胞增多症、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有较大的危害,孕期应及早诊断,严格控制血糖,分娩后应对婴儿及时监测,早期发现并治疗相关合并症。  相似文献   

14.
宫内生长迟缓新生儿脐血瘦素及甘油三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宫内生长迟缓(IUGR)新生儿脐血中的瘦素(leptin)、甘油三酯(TG)水平,分析这些指标变化程度与胎儿生长的关系,探讨IUGR新生儿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 77例新生儿脐血标本分为3组:(1)小于胎龄儿组( SGA):17例;(2)适于胎龄儿( AGA)组:41例;(3)大于胎龄儿( LGA)组:19例.采用高敏酶免疫分析法测定新生儿脐血中瘦素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G水平.各组间均数比较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指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的关系采用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1)脐血瘦素水平AGA、SGA、LGA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5,P<0.01);SGA组(0.7147±0.5761)ng/ml显著低于AGA组(2.710±0.4329)ng/ml(P<0.01),而AGA组低于LGA组(5.687±0.3916)ng/ml(P<0.05).脐血瘦素水平随胎龄及出生体重增加而增加(r分别=0.332和0.654,P均<0.01).(2)脐血TG水平AGA、SGA、LGA 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5,P<0.05);SGA组(0.7141±0.1576)mmol/l显著高于AGA组(0.5027±0.1330)mmol/l(P<0.01), 而AGA组与LGA组(0.4907±0.1397)mmol/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与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320,P=0.050),与胎龄无相关性(r=0.129,P>0.05). (3)脐血瘦素与TG呈负相关关系(r=-0.280,P<0.05).结论 IUGR新生儿脐血瘦素明显降低,瘦素与胎龄及出生体重呈正相关.IUGR新生儿脐血TG偏高,TG与出生体重负相关,与胎龄无相关性.脐血瘦素与TG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母婴间血清前白蛋白 (PA)、白蛋白、IgG、总蛋白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单向检测法测定 4 0对早产母婴及 14 8对足月健康母婴血清PA、白蛋白、IgG及总蛋白的含量。结果  4 0例早产儿母亲血清PA、白蛋白、总蛋白显著高于早产儿脐血血清PA、白蛋白、总蛋白 (P <0 .0 0 1)。母亲血清IgG低于新生儿脐血血清IgG(P <0 .0 5 ) ;14 8对足月儿母亲血清PA显著高于新生儿脐血血清IgG(P <0 .0 1) ,母亲血清IgG显著低于新生儿脐血血清IgG(P <0 .0 1) ,母婴间血清白蛋白及总蛋白无明显差异 ;各孕周母婴间血清IgG、总蛋白相关分析呈正相关 ,母婴间PA无相关性 ;早产儿组血清白蛋白、IgG、总蛋白、PA均非常显著低于足月儿组 (P <0 .0 0 1) ;新生儿体重与前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早产儿、足月儿体重与PA水平分别呈中度 (r =0 .4 1)和高度 (r=0 .5 8)相关。结论 孕妇的全面营养尤其是蛋白营养状况与其胎儿及新生儿的营养状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PA的测定可以作为评估新生儿宫内或宫外蛋白营养状况的敏感生化指示。  相似文献   

16.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和足月儿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G水平差异。根据胎盘病理活检结果,选母亲为绒毛膜羊膜炎68例,其对应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也为68例,再收集正常母亲及正常出生的婴儿20例作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和足月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细胞数量,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和足月儿血清中IgG含量。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外周血CD3~+、CD4~+、CD19~+、CD4~+/CD8~+等T细胞、NK细胞数量明显低于足月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略高于足月儿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血清IgG含量明显低于足月儿血清IgG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CD4~+T细胞数量和胎龄呈正相关(P0.05,r=0.619)。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免疫在新生儿免疫中占主导地位,提高新生儿免疫功能将对降低新生儿疾病感染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抵抗素(Resist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抵抗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0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0例,子痫前期患者20例,选取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并记录每个患者新生儿出生体重。应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抵抗素在其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免疫组化切片采用Tanaka等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应用studengt t检验,分别对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免疫组化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双变量相关法,估计胎盘抵抗素的表达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本研究发现抵抗素表达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细胞浆中;对免疫组化切片应用Tanaka等级评分法进行评分,经studengt t检验发现子痫前期组抵抗素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抵抗素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正相关(r=0.883,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推测其表达下降是由胎盘功能减退引起的,这可能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抵抗素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其具体机制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变化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瘦素来源及其与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80例新生儿静脉血和脐血瘦素水平 ,根据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分为大于胎龄儿 (LGA)组 2 8例 ,适于胎龄儿 (AGA)组 36例 ,小于胎龄儿 (SGA)组 16例 ;采用Rohrer′s指数 =出生体重 (g)× 10 0 /身长 (cm) 3 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 早产儿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 (0 6 6± 1 0 3ng/mlvs 3 5 9± 2 16ng/ml,P <0 0 1) ;AGA儿血清瘦素水平 (3 0 6± 0 96ng/m1)明显低于LGA儿(4 0 3± 2 2 2ng/m1) ,而高于SGA儿 (1 13± 1 98ng/m1) ;足月新生儿血清瘦素水平与Rohrer′s指数、新生儿体重、胎龄 ,血清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新生儿体内瘦素主要来源于自身脂肪组织 ,它反映新生儿的生长营养状态 ,推测瘦素可能通过胰岛素、生长激素共同调节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在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农村壮族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儿性别、胎龄、孕母年龄的关系,为农村壮族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农村住院分娩的66798例壮族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壮族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值五年无变化(P〉0.05),平均值为(3.00±0.41)kg,其中五年间壮族男婴平均出生体重大于壮族女婴(P〈0.05);出生体重随胎龄增长而增加,早产儿组平均体重只有(2.32±0.44)kg;孕母的年龄〈20岁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低于其他组。结论进一步研究广西农村壮族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减少早育和早产,提高农村壮族地区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质量,是广西"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孟玉芹 《医学信息》2010,23(2):487-488
目的了解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探讨低血糖病因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及危害性措施,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的1026例高危新生儿在生后3d内进行血糖监测。结果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6.53%;早产儿组较之于足月儿组、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组较之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小于胎龄儿组较之于适于和大于胎龄儿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对高危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很有必要,并尽旱喂养,及时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