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订基于证据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接头管理方案,开展临床护理质量改进项目,并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依据循证护理PIPOST方法结构化临床问题,建立证据应用项目小组,制定检索策略,检索证据,并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形成输液接头证据总结4条,审查标准7条依据证据制定,选择两个病区,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通过基线审查、实践变革、应用后变革效果的再审查,评价PICC输液接头最佳证据的应用效果。结果:项目开展后护士PICC输液接头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维护规范化程度提高,PICC输液接头管理质量安全得到保障。护士工作体系中融入实践方案确立的流程、制度、工具等,并形成以循证为依据的PICC输液接头证据应用项目的标准化教育培训体系。结论:PICC输液接头管理合格率得到了很大提高,今后对PICC输液接头的最佳实践方案需要不断地进行质量审查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新技术“唯赢”式法原位置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方法对104例在使用PICC过程中证实导管堵塞的患者先行血管评估,再实施“唯赢”式法原位置换导管术。结果104例患者中95例原位置换成功,9例置换失败。在95例置换成功的患者中,1次成功者88例,2次成功者5例,4次成功者2例;其中第1例置换成功的患者使用PICC达32个月;有5例患者置换后出现静脉炎,但无一例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结论应用“唯赢”式法置换PICC导管效果良好,是PICC置管技术的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4例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6周。比较两组并发病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及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 <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知识问卷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 <0.01),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预防并控制置管期间的相关并发症,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4.
5.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为病人提供长期化疗、静脉营养及用药的很好途径。PICC导管是肿瘤患儿化疗输液的安全通道,能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导致的静脉炎和静脉损伤,给患儿带来安全、舒适的感觉,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1]。由于导管材质柔软,患儿好动,自我防护意识差,较成人易发生导管破裂、脱管等并发症。按照常规,导管均为一次性使用,一旦破损后只能拔除[2],造成导管浪费。再次置管会带来穿刺的痛苦并增加病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我中心于2013年6月28日用导管连接器为1例B细胞性淋巴瘤患儿实施PICC导管破裂修补术获得成功,追踪1个月,患儿无不适,导管留置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在肿瘤病人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保证化疗药物的顺利输入。[方法]对32例化疗病人先置管后给药,观察PICC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做好防范措施。[结果]应用PICC置管的32例肿瘤病人,30例顺利完成了化疗,2例置管失败。[结论]PICC置管为肿瘤病人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最佳的长期输液途径,减轻病人痛苦,同时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8.
了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采取正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延长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推导一种成人B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最佳留置长度测量公式,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2月肿瘤科在B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病人287例分别使用传统横"L"法(传统法)以及推导的公式(公式法)进行置入长度的体外预测,置管后根据胸片结果确定PICC导管尖端位置,得到一个最佳长度(实际长度)。将传统法、公式法得到的长度与实际长度进行比较,误差在1cm以内判定为准确。[结果]287例病人中采用传统法测量准确207例,准确率为72.1%;公式法测量准确264例,准确率为92.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公式法进行PICC置管长度体外测量可提高B超引导下置管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接受PICC置管的成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置管。比较两组导管尖端位置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到位率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68.3%%;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67%、对照组为15.00%。结论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置管导管尖端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了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采取正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延长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理想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体表测量方法,提高体外测量的准确性。[方法]将142例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2肋间,B组采用从穿刺点至颈静脉切迹右侧加3cm~4cm、左侧加4cm~5cm所得长度为置管长度。置管术后根据其拍摄的胸部X线片,利用统计软件分析两组尖端位置、理想深度与体外测量长度的关系。[结果]A、B两组体外测量值分别为(45.82±5.68)cm、(44.53±5.87)cm,与理想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分别为63.89%和85.71%,B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将B组测量方法矫正为在先前测量值的基础上多延长1cm的情况下,尖端位置到达理想位置的成功率提高,B组测量方法体表标志明显、操作简便、准确性高,且避免了反折时的人为误差。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后PICC闲置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PICC化疗的621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化疗结束后PICC闲置363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后PICC闲置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PICC闲置时间7~30 d者发生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入部位、医疗付费方式、化疗次数及人际交往为导致PICC闲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后PICC闲置发生率较高,且可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需注意对影响PICC闲置发生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80例接受PICC置管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儿采用风险管理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风险管理调查结果。结果研究组事故/差错、不良事件发生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及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服务态度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管理前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定量表评分(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及疼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管理后QOL评分(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及疼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PICC护理中发生堵管、液体外渗及可疑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管理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管理15 d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管理30 d、45 d后疼痛评分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取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早产儿PICC护理过程中风险的发生率,护理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增强了院内医护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流程管理在PICC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PICC培训及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持续改进的PICC管理流程,并进行质量监控。结果通过实施PICC流程管理,在18个月中,使PICC在全院13个临床科室中得到较快的推广和应用,其中行PICC置管706例,674例置管成功,提高了置管成功率(P〈0.01);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P〈0.01)。结论将流程管理应用于PICC培训及安全管理中,能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并能使此项技术在临床中较快推广。它是一种安全、有效、持续改进的护理质量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