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祖虹  刘琦 《中国康复》2013,28(5):361-362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10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上肢部分(FMA-L)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FMA L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较好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OTOmed运动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平衡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20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9例,对照组106例,观察组卧床期,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 MOTOmed 713.4/W41a型进行床边训练,能达坐位平衡后采用MOTOmed viva2上下肢型进行训练。经过康复训练后分别对两组进行Berg平衡量表( BBS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四肢瘫功能指数( QIF )评定表。结果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BBS评分、QIF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4,8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BBS评分分别为(12.2±2.8),(17.6±2.8)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17,2.651;P<0.05);康复训练4,8个疗程后两组患者QIF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OTOmed训练后颈髓损伤患者平衡控制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治疗前和治疗 6 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与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和ADL能力。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 ADL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平衡功能与ADL呈正相关。 结论MOTOmed训练系统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较好的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康复组由同一康复医师进行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社区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组均于入组后第1天(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和MB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康复组的FMA评分和MBI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分为机器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机器人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于训练前后通过 Fugl-Meyer运动及平衡功能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患者的下肢康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训练60d后,2组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机器人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急性期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另外给予 M 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仪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FMA)、Berg平衡量表(BBS)和Bar-thel指数评价(BI)进行评测。结果:治疗8周后,2组FMA、BBS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3项评分指标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仪可提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常规康复治疗联合MOTOmed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65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MOTOmed训练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MOTOmed训练)及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时进行疗效评定,包括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定步行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结果2组患者Fugl-Meyer、FAC及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rt;0.05),治疗2,4,8周时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MOTOmed训练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各观察时间点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OTOmed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进一步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IHSS(卒中量表)评分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ADL、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泌尿系感染、肩手综合征、抑郁症、下肢屈曲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ADL,提高患者肢体、语言、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能力,明显减少脑卒中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芳  张敏  蒋慧  唐婵  肖红  姜颖  张丹 《中国康复》2014,29(5):368-369
目的:观察系统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住院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2组均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 A )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BI)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以及ADL能力。结果:2组出院时FM A和BI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末时随访,2组FMA和BI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时(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康复训练能促进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ADL ,且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朱勤贤  周湘明 《中国康复》2019,34(11):563-566
目的:探讨分析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2组患者训练前后评估Fugl-Meyer评定量表运动功能部分(FMA)、Barthel指数(BI)、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站立走计时测试(TUG)。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FMA、BI、BBS、F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1),并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2组TUG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时间更少(P<0.01)。结论: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全面系统的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评分。结果观察组4周后和8周后运动功能及ADL评分同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4周后运动功能及ADL评分同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ADL及运动功能评分同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后两组运动功能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两组运动功能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护理和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均有影响,但中西医综合康复护理长期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恢复期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日2次。训练前、训练3个月后(治疗后),采用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MI)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缺失1例,缺失率为4.76%,对照组缺失2例,缺失率为9.52%,缺失率均<20%。与组内训练前比较,2组患者训练后WMFT、FMA、MBI评分均较高(P<0.05)。与观察组训练后比较,对照组训练后WMFT[(46.58±3.90)分]、FMA[(31.95±2.89)分]、MBI评分[(79.74±9.81)分]均较低(P<0.05)。 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常规康复训练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康复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在治疗8周后对2组受试者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F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8周治疗后,2组F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FAC评分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在抑制偏瘫侧肢体痉挛的同时进行肌力训练,可有效恢复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对出院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在出院时随机分成家庭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n=35),出院后家庭康复训练组给予规范康复训练,对照组自行功能训练。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1,2,3个月对2组进行评定,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法评定ADL能力。结果经过3个月家庭康复训练,2组的Barthel指数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家庭康复训练组患者的ADL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出院后家庭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ADL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空气压力波治疗联合MOTOmed下肢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干预(包括偏瘫肢体训练、转移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电针刺激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MOTOmed下肢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runnstrom分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予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同时按照Brunnstrom分期分别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床上体位摆放、简单运动疗法、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于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采用Brunnstrom评价肢体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并进行秩和检验。结果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及ADL能力的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按照Brunnstrom分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毕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8月-2006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8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03年8月以前收治的8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rus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rus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发生率为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精细化康复训练。根据脑梗死患者(卧床患者、可坐立患者、借助辅具可站立患者和无辅具可挺直站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给予相应的运动康复训练(如肢体关节训练、身体转移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5 d/周,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被动运动模式、有助力运动模式和主动训练模式的上肢/下肢运动康复训练),1次/d,45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痉挛的影响。 方法:脑卒中躯干肌痉挛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全身振动训练。训练前、训练8周后,采用统一肌张力障碍评定量表(UDRS)、姿势控制能力评分(PA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躯干肌痉挛、姿势控制能力及ADL能力进行评估。 结果:治疗8周后UDRS评级,PASS及MBI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痉挛,并提高患者的姿势控制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上肢机器人系统对于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训练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脑卒中康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上肢机器人训练。结果实施上肢机器人训练后,治疗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机器人训练能加速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