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 ,发病率约为 1%~ 5% [1],但并发动脉栓塞极其罕见。我科于 2 0 0 2年 9月收治了 1例红细胞增多症并发左侧股动脉栓塞的患儿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 ,男 ,出生 76h ,因呼吸暂停 2次 ,口唇发绀 2 0h ,于2 0 0 2年 9月 3 0日入院。患儿系G3P+ 213 6+ 2 孕周 ,因其母胎盘老化行剖宫产娩出 ,出生无抢救史 ,Apgar评分为 10分 ,出生体重 2 3 0 0g。入院时反应较差 ,唇周发绀 ,轻微三凹征 ,双肺呼吸音粗 ,偶闻及少许痰鸣 ,RBC 6× 10 12 L ,…  相似文献   

2.
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1%~5%,但并发动脉栓塞极其罕见。我科于2002年9月收治了1例红细胞增多症并发左侧股动脉栓塞的患儿,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康复治疗前、后红细胞的扫描电镜形态定量宋继志,齐纶,洪大蓉,林炳夫,万美玲,许维刚,于奕,马素霞,柏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高原居民(尤以移居者)为改善缺氧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继而引起全身性损伤的慢性高原病。随海拔升高,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细胞单采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血液成分分离机对12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治疗性红细胞单采术,患者在行红细胞单采术的同时采用药物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引起的并发症。结果 12例患者经红细胞单采术后配合药物治疗,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接近正常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患者的面色及肢端绛紫色好转。结论红细胞单采术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病例】男,64岁。因双下肢乏力2年,双下肢支架置入术后3个月,右下肢发凉2 d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3个月前左足第3、4和4、5趾间溃疡久不愈合,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于左髂总、髂外动脉各置入支架1枚,右髂总动  相似文献   

6.
7.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一类因机体对高海拔缺氧环境适应失代偿而导致的红细胞(RBC)异常增生的慢性高原病,其发病机理与缺氧后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常密切相关,亦与群体先天的易感基因存在联系.HAPC的治疗重点是针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升高和RBC增殖应用相应的药物.同时,支持治疗、改善其并发症的药物治疗以及中成药物治疗也十分重要.针对HAPC的治疗,立足于现有的对症支持、降低RBC、改善缺氧等基础之上,一些新的药物如植物类激素、EPO靶向治疗是未来HAPC治疗的重要方向.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HAPC诊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9.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丽萍  阿祥仁 《临床荟萃》2003,18(6):316-317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体内氧自由基代谢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和含量,是否存在失衡以及在HAPC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在海拔4080米地区选择51例HAPC患者进行SOD、GSH-Px活性和血清MDA含量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HAPC患者体内存在严重的氧自由基代谢失衡,代表机体自由基含量的MDA明显升高(P<0.01),具有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SOD、GSH-Px活性显著。结论:HAPC患者存在有明显的自由基代谢失衡,这可能是他们体内组织和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肾移植术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相关原因及护理措施,采用对照的方法对105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临床随访。结果:肾移植术后性别、移植前血红蛋白、肾功能情况均对肾移植术后继发性的PTE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闫军  曹红 《齐鲁护理杂志》2001,7(3):196-197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较少见 ,但临床表现复杂 ,如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及时 ,可导致不良后果。我院 1998年至 2 0 0 0年收治 5例 ,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例中男 2例 ,女 3例。体重 <2 5kg 2例 ,>2 5kg 3例 ,日龄 12~48h。胎 -胎间授血 2例 (双胎 ) ,胎位不正 (横位 ,臀位 )致宫内窘迫 2例 ,延迟结扎脐带 1例 ;临床表现青紫、躁动 2例 ,四肢轻微抽搐 2例 ,呼吸暂停 1例。 5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见表 1。表 1  5例新生儿外周血液检查结果例序日龄(h)RBC(1 0× 1 2 1 2 /L)Hb(g/L)HCT(% )1 2 0 8 6…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机体长期处于高原环境中,由于缺氧导致红细胞过度增生、血液粘滞度增加,并引起一系列头昏、头痛、气促等临床症状[1],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根据2004年第6届高原医学国际会议的标准,对于长期居住于海拔>2 500 m的人,男性血红蛋白(Hb)>210 mg/dL,女性>190 mg/dL者应考虑为HAPC[2].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m,素有"世界屋脊"之称,该地区HAPC患病率为1.05% ~5.70%[3],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APC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手段等方面作了广泛研究,以期减少HAPC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术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一种介入治疗方法,是经股动脉插管子宫动脉注射栓塞剂,栓塞肌瘤血管,以缩小瘤体,缓解症状,要保证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的顺利完成,护理配合至关重要,我院2003年05月~2006年05月收治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83例,整个手术过程采取安全、有效的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2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红细胞单采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采集前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重点评估患者静脉并选择合适的静脉途径;采集中保持静脉采集通畅,保证足够的血液流速,观察不良反应;采集后复查血常规并输液,安全将患者送入病房。结果本组20例患者红细胞单采治疗过程顺利,均未发生低血钙综合征。采集治疗后,患者头痛、头胀、头昏症状明显改善,颜面部皮肤紫红缓解。结论做好采集前后的心理护理、采集中密切观察,积极处理出现的问题,是采集顺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是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下肢,阻塞下肢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临床表现为特征性的“6P”征,即疼痛(pain)、苍白(pallor)、脉搏消失(pulselessness)、麻木(paresthesia)、运动障碍(paralysis)和皮温变化(polikilothermia)。目前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Fogarty导管取栓术加静脉溶栓法。Fogarty导管取栓强调取栓应在栓塞发生6~8h内。  相似文献   

16.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的发生与高原缺氧、低气压、紫外线辐射强等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 ,其机制比较复杂 ,目前尚未完全明了。诸多研究确定其为红细胞增殖性疾病 ,且对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尚未见HAPC细胞凋亡的有关临床研究资料。我们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测定HAPC患者、高原世居和移居健康人群血清sFas和其配体 (sFasL) ,与对照人群比较分析。初步探讨HAPC患者和慢性高原缺氧环境下细胞凋亡变化及其在HAPC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1 0…  相似文献   

1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指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超过正常值,Hb、HCT亦相应增高的一种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骨髓造血活性普遍亢进的疾病.属于骨髓组织异常增生的肿瘤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红紫和血管及神经系统为特征[1].  相似文献   

18.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系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粒系、巨核细胞持续过度增生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红细胞量及全血总量绝对增多,主要表现为特有的紫红色皮肤、脾肿大、血液粘滞度增高等,形成血栓或出血,晚期可发生骨髓纤维化、骨髓衰竭,也可发展为急性白血病[1].目前通过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红细胞单采的方法治疗,可以快速降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明显改善症状,而且比传统采用静脉放血的方法更方便、安全、有效.现对采集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是以红细胞系统异常增多为主的一种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病人体内的红细胞及全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常伴脾肿大。病人皮肤红紫、头昏、头痛、高血压、肝脾肿大,还可有血管与神经系统症状。静脉放血是真性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措施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患者,以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不同为依据分组,对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0%(21/40)(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2.50%(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加强护理风险评估与管理,优化完善护理流程和环节,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性和警惕性,有效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