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胃癌BGC 82 3细胞系的遗传不稳定性。方法 :应用染色体G 分带、核型分析和PCR及银染技术。结果 :BGC 82 3细胞系染色体众数为亚三倍体。规律性出现 3个标记染色体 ,1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部分核型出现双微小体。微卫星位点D9s171为纯合性缺失 ,D9s16 0 4为杂合性缺失。结论 :BGC 82 3细胞系在染色体水平和DNA水平均表现遗传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威灵仙多糖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威灵仙多糖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应用RT-PCR技术检测Survivin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威灵仙多糖具有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降低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论:威灵仙多糖促进BGC-823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白藜芦醇对BGC823细胞凋亡、活性氧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BGC823细胞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对胃癌BGC823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31.25~500.00 μmol/L白藜芦醇作用24 h和48 h可诱导BGC823细胞凋亡,500 μmol/L作用24 h和48 h,细胞凋亡率分别达(40.42±2.64)%和(75.02±2.36)%。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白藜芦醇作用24 h后可使BGC823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多;与对照组相比,62.50~500.00 μmol/L白藜芦醇作用细胞24 h后,细胞出现了显著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 <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以浓度依赖方式上调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显著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细胞凋亡与ROS增多、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调节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城疫病毒在体外抗胃癌细胞尖性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NDV在体外对BGC-823的抑制和杀伤作用,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胃癌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分裂周期各时象的变化。结果:NDV在体外可使BGC-823胃癌细胞形成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细胞生长抑制及细胞凋亡,且细胞凋亡率与感染时间呈正相关。G2、S期细胞减少,增殖指数(PI)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DV具有显著的抗BGC-823胃癌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和他莫西芬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活力及ER-α3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给予17β-雌二醇及他莫西芬干预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后,采用WST-1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R-α36的表达水平。对照组不加药物干预。结果 WST-1实验结果显示,17β-雌二醇可显著增加BGC-823细胞活力,且随着干预时间增加,其作用效果更加明显;他莫西芬干预可减弱细胞活力,且与作用时间相关,随着干预时间增加,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17β-雌二醇作用于BGC-823细胞24 h后,药物浓度为1×10-11 mol/L和1×10-10 mol/L时,ER-α36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17β-雌二醇作用48 h后,ER-α36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他莫西芬处理24 h后,ER-α36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他莫西芬作用48 h后,ER-α36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和他莫西芬干预可影响BGC-823细胞活力和ER-α36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并且细胞活力的改变与ER-α36的表达情况有关,ER-α36可能在BGC-823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系常规及高分辨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系染色体畸变及其核型特征,认识吕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与其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P应用常规和高分辨G显事方法进行核型分析。结果:Hep-2细胞系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于54~84条之间,众数为69~745要,可识别其结构的稳定的标记染色体为13条,部分核型中存在双微体,是基因扩增的细胞遗传学标志。结论:喉癌Hep-2细胞系属超三倍体细胞,存在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并具有稳定  相似文献   

7.
三株新建人膀胱细胞系染色体畸变特点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应用G-显带技术对来源于同一膀胱癌手术标本的三株新建的克隆性膀胱癌细胞系(BLZ211,BLX211和BLS211)的核型进行分析,发现所有的核型均为超二倍体,染色体众数分别为63,62和69,每个细胞都缺失一条9号染色体,7号染色体多为三条或四系;每个细胞系都有五人固定出现的异常染色体,其中四条是三个细胞系共有的:(1)4号染色体的结构重排,4pter→4q35;(2)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  相似文献   

8.
温热对BGC—823细胞抑制作用及Hsp70、Bcl—2、Ba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温热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的抑制作用及Hsp70、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MTT法,测定41℃100min、42℃100min对BGC-823细胞的抑制作用;运用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42℃100min作用后0、8、16、32h,BGC-823细胞Hsp70、Bcl-2、Bax的表达。结果(1)BGC-823细胞在41℃及42℃温热作用后,均受到一定抑制;42℃温热比41℃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且持久(P<0.01);(2)42℃温热作用后细胞Hsp70、Bcl-2表达均明显增加,16h表达达到高峰,且主要分布于核区;Bax表达也增加,但低于Bcl-2。结论 温热对BGC-823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Hsp70、Bcl-2表达增加可能与细胞自身修复或自身保护有关,Bcl-2的胞核分布与温热对细胞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蛋白酶体抑制剂DCI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3,4-二氯异香豆素(DCI)对人胃癌细胞系BGC823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DCI加入BGC823胃癌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Annexin Ⅴ/PI法及电镜观察DCI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DCI可明显抑制BGC823细胞体外增殖,随着DIC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流式细胞术显示DCI可诱导胃癌细胞早期凋亡,细胞被阻滞在G1期;电镜观察发现,经DCI处理后的部分细胞具有凋亡细胞的典型形态特征。结论:DCI可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Vc-獭兔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Vc-獭免染色体核型与G-带核型。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制片和染色体G-分带技术,对Vc-Ⅰ系、Vc-Ⅱ系獭免的染色体组型、G-带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与结论Vc-Ⅰ系、Vc-Ⅱ系獭兔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4,即2n=44,21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常染色体分为4组:A组,1~8号,为中着丝点染色体;B组,9~11号,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C组,12~17号,为近端着丝点染色体;D组,18~21号,为端着丝点染色体。X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体,Y为端着丝点染色体。Vc-獭兔的公兔染色体组型为44,XY。G-带核型表明:Vc-Ⅰ系、Ⅱ系免的染色体G-带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脱氧胆酸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培养、MTT法、HE染色、Giemsa 染色、Hoechst33258荧光染色、AO/EB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法,检测脱氧胆酸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抑制效应和凋亡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脱氧胆酸可明显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0.7 mmol/L脱氧胆酸处理48 h后抑制率达81.5%;经脱氧胆酸处理后,细胞发生皱缩、细胞体积变小、核染色质浓缩、核碎裂、细胞出芽以及凋亡小体形成等显著的凋亡特征。细胞周期检测出细胞被阻滞在G2/M期;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出细胞凋亡率达40.35%。结论脱氧胆酸能够有效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发生凋亡,且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可为胃癌等相关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和凋亡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盲肠未分化腺癌细胞系(HCe—8693)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盲肠未分化腺癌细胞系HCe-8693第23代(早代)及125代(晚代)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发现其染色体的数量分布比较集中,呈近二倍体核型,早代与晚代差别不大,染色体众数为49。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本细胞系比较接近于正常二倍体核型,异常染色体较少而有规律,易于进行核型分析。较明显的改变是第1号染色体短臂远端缺失及第13号染色体三体性或部分三体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R NA干扰技术下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实验组(转染EGFRshRNA组)。构建针对EGFR基因的s和R 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胃癌BGC823细胞中,运用R 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GFR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学变化。实验重复3次。结果成功构建表达质粒pGenSil-EGFR并转染BGC823细胞,shRNA下调EGFR的表达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GFR在mR 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下降,抑制率分别为58.6%和75.2%。shR NA转染24、48、72 h,WST-1法检测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情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4 h后三组差异不明显(F=0.326,P>0.05),48 h及72 h后,细胞增殖明显下降(F=68.25及274.45,P<0.001),有统计学意义。EGFR shR NA作用BGC823细胞72 h后,经Hoechst33258染色发现,实验组细胞核染色质边集,出现凋亡小体。结论靶向EGFR基因RNA干扰能够阻抑胃癌细胞BGC823细胞的EGFR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EGFR基因有望成为胃癌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4.
人胃癌细胞株抗脱落凋亡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HGC27,BGC823,MGC803,SGC7901抗脱落凋亡的特性,为研究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DNA ladder检测,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观察胃癌细胞脱落培养后细胞生长状况的改变。结果:对照组细胞MDCK(狗的正常肾脏上皮细胞系)在软琼脂中不生长,没有形成细胞集落;悬浮培养15h后,可见有细胞凋亡特征性的DNA ladder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悬浮培养24,48h可见有凋亡峰出现,而HGC27等4种胃癌细胞系在软琼脂中均形成大小不等的细胞集落,脱落培养15h后,没有细胞凋亡特征性的DNA ladder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与贴壁培养的对照组相比细胞周期没有显性差异。也没有凋亡峰的出现。结论:MDCK细胞属于锚着依赖性细胞,可出现脱落凋亡,胃癌细胞HGC27,BGC823,MGC803,SGC7901属于抗脱落凋亡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和分析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变异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基因组变异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8例来源于头颈部不同位置的鳞状细胞癌细胞系进行细胞培养,收集分裂中期细胞,进行染色体"G"带染色,分析核型.并以4例来源于头颈部正常上皮组织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4例对照组上皮细胞均表现为人正常染色体核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系核型主要表现为大量复杂的染色体结构重排和数目改变.(1)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染色体核型主要表现为染色体成分/数目的丢失;(2)染色体/臂成分的失衡主要表现为:2q,3p,4,8p,9p,13,14,15,17,18,21,22染色体成分的缺失;及3q,7,8q,11q13,20染色体成分的增加;(3)大部分的染色体断裂点位于着丝粒区域. [结论]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染色体畸变是非任意性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染色体数目、结构的不断变异可能造成癌基因活化、扩增,抑癌基因的抑制和缺失;这种多基因改变的不断积累促进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本实验室克隆的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抗维甲酸分化亚系HL-60/RA进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分布和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两者在倍增时间和细胞形态上基本一致。在细胞周期分布上,两者都具有肿瘤细胞的周期分布特征,但HL-60/RA细胞的S期细胞群少于HL-60细胞。两者染色体数量分布比较集中,染色体众数分别为45±3(HL-60)和45±1(HL-60/RA),呈近二倍体核型,G-显带核型分析表明两者都接近正常二倍体核型,都含较多的异常染色体。上述结果说明HL-60和HL-60/RA细胞的遗传学来源一致。  相似文献   

17.
对人盲肠未分化腺癌细胞系HCe-8693)第23代(早代)及125代(晚代)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发现其染色体的数量分布比较集中,呈近二倍体核型,早代与晚代差别不大,染色体众数为49。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本细胞系比较接近于正常二倍体核型,异常染色体较少而有规律,易于进行核型分析。较明显的改变是第1号染色体短臂远端缺失及第13号染色体三体性或部分三体性。  相似文献   

18.
斑蝥酸钠诱导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斑蝥酸钠体外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斑蝥酸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斑蝥酸钠作用24 h均可使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明显抑制(P<0.01),并出现典型的凋亡峰,细胞增殖阻滞于G1期。结论斑蝥酸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应用高分辨RBG(BrdU-Ultraviolet-Giemsa-R-band,RBG)技术对5例患Turner综合征的患儿进行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研究,分析了X染色体复制特征及失活类型。结果表明:5例患者中3例核型为46,X,i(Xq),另2例核型为46,X,del(X)(P21);结构异常X染色体均为非随机失活,等臂X染色体两臂带纹基本对称出现,短臂缺失的X染色体DNA复制顺序改变,P11·4、P11·2复制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女性迟复制X染色体;提示X染色体结构改变及复制特征与表型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细胞黏附肽(RGD)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探讨RGD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 BGC823细胞分为12.5、25.0、50.0、100.0 mg·L-1RGD处理组和对照组,RGD处理BGC823细胞24、48、和72 h后,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GD作用不同时间对BGC823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分别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法、流式细胞术和凋亡细胞的DNA片段方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及定性、定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MTT检测,RGD各剂量组在作用24、48和72 h时, BGC823细胞的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RGD浓度增加BGC823细胞的抑制率增加;50.0 mg·L-1 RGD处理BGC823细胞48 h后,光镜下显示,细胞体积变小,胞核深染,胞浆发红,出现很多的凋亡细胞;透射电镜显示,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异染色质趋边凝聚、聚集在核膜上,形成新月形帽状结构,甚至核膜消失,细胞核碎裂,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检测,BGC823细胞发生凋亡,且凋亡峰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高;电泳结果显示,BGC823细胞内的DNA片段断裂为大小不等的小片段,呈现出很清晰的梯状降解条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50.0 mg·L-1RGD处理BGC823细胞48 h后 Survivin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经图像分析检测,实验组平均灰度值
高于对照组(P< 0.01),提示实验组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RGD通过诱导BGC823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RGD诱导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线粒体引发这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