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防粘连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防粘连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防粘连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小承气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承气汤,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积液积气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腹围减小程度、24 h引流量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的中转手术率为1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小承气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陕大治  赵正杰 《中外医疗》2013,32(26):23-24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自该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中筛选出140例进入研究,按照给予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给予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鼻胃管胃肠减压术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及治愈率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如胃肠减压量、呕吐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和液气平面消失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较传统胃肠减压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刘建军 《中外医疗》2013,32(5):60-60,62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9月—2011年10月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1例,观察组在综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无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中转开腹手术3例,总有效率为77.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部症状平均缓解时间、气液平面平均消失时间、平均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使用传统鼻胃管置入胃肠减压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中转开腹手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病人,女,32岁。曾因"宫外孕"术后1年"肠梗阻、肠坏死"行肠切除术。嗣后多次因"肠梗阻"住院,对症治疗后缓解。15 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腹痛。查体:腹平,上腹及下腹部可见2处分别约15 cm手术瘢痕,全腹压痛,可疑反跳痛及肌紧张。WBC 14.1×109/L,N 0.917。腹平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治疗组20例置入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对照组17例行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每天减压量,治疗第3天腹围缩小幅度,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腹部X线平片液气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每天减压量、治疗第3天腹围缩小幅度大于对照组,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液气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保守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良好,优于传统鼻胃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郑州市阳光男科医院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传统鼻胃管置入胃肠减压术,观察组行DSA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液平面消失与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引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效果确切,可快速解除梗阻,提高疗效,缓解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徐志刚 《当代医学》2014,(11):62-63
目的分析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老年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患者均给予进食进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鼻胃管行胃肠减压,观察组行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减压。观察记录2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腹部疼痛不适症状消失起效时间、排便排气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腹部疼痛不适等症状缓解消失所用时间、排便排气功能恢复时间、气液平面完全消失时间及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较常规胃肠减压治疗,疗效更为肯定且更加安全,一方面可以缓解老年患者再次开刀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开刀后再次粘连的可能性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患者在治疗肠梗阻过程中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治疗后患者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腹胀痛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间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腹胀痛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4.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有效降低患者肠梗阻的复发率,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45%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效果可靠,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对腹部术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206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5组.(1)胃管组(55例):为传统的经鼻胃管减压治疗;(2)胃管+泛影葡胺组(60例):为传统经鼻胃肠减压联合泛影葡胺治疗;(3)导管组(38例):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4)泛影葡胺组(23例):为单纯口服泛影葡胺治疗.(5)导管+泛影葡胺组(30例):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治疗.应用泛影葡胺组,口服或经鼻胃管以及肠梗阻导管注入60~100 mL 76%的泛影葡胺注射液,注药后夹管2 h,观察临床症状,并结合腹部X线摄片、螺旋CT动态观察梗阻加重和缓解情况.比较5组的腹部疼痛缓解时间、给予治疗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要求置管成功.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有效率等情况明显优于传统鼻胃管、传统鼻胃管联合泛影葡胺、单纯泛影葡胺以及单纯肠梗阻导管组(P<0.05).结论 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可成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新手段、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徐辉  于静  陈虹彬  吕勇 《西部医学》2013,25(8):1234-1236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安置技术,评价其治疗小肠梗阻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例小肠梗阻病人(治疗组)将放置了导丝的肠梗阻减压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助手固定导管,术者经口腔插入胃镜,在胃镜辅助下将肠梗阻导管送至十二指肠降段,助手再次固定导管,术者退出胃镜,再将导管送入空肠上段,实施肠梗阻减压治疗;同时给予禁食水、灌肠等基础治疗。另选择32例小肠梗阻病人做对照(对照组),实施禁食、胃管减压、灌肠等传统治疗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28例病人安置导管均首次成功达到预期位置,成功率100%。安管时间8~30min,留管时间5~20天,术中均无相关并发症出现。治疗组病人的腹痛、腹胀、呕吐、肛门排便、排气等症状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为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辅助下安置肠梗阻减压管简单,成功率较高,在肠梗阻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应大力推广肠梗阻减压管安置术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疗效及部分改进方法的实际意义。方法 总结1998~2003年期间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2例,分析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 1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腹腔镜确诊后,11例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1例辅以小切口开腹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中转开腹率为8.3%。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仔细操作,腹腔镜是现阶段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为理想的、最小的侵入性手术方法,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符合现代外科的微创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58例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予奥曲肽(0.2mg,皮下注射,每8小时一次),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缓解率(完全缓解+好转)为93.9%,对照组则为68%,缓解率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出现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早;能更好地纠正电解质失衡;治疗后的胃肠减压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腹围减少比对照组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曲肽治疗肠梗阻有良好的效果,适用于各型肠梗阻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胎儿肠道梗阻性病变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产前超声及产后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胎儿肠道梗阻的1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图像特征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15例孕妇9例超声诊断为胎儿空肠梗阻,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空肠远端闭锁3例、空肠闭锁4例、空肠狭窄2例;3例超声诊断为胎儿回肠梗阻,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2例回肠远端闭锁、1例回肠首部近端闭锁;1例超声诊断为胎儿多发梗阻,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完全闭锁,乙状结肠狭窄;2例超声诊断为胎儿结肠梗阻,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乙状结肠增宽;产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高度一致.结论 产前超声是筛查胎儿肠道梗阻性病变的重要手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02-105
目的 探讨针灸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床边鼻肠管置管成功率及置管中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重症医学科及神经外科60例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床边徒手置入螺旋型鼻肠管,摄片观察置管后24、48、72 h管端的位置。按照在置管过程中有否针灸分为对照组、针灸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24、48、72 h对照组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6.7%(2/30)、40.0%(12/30)、80.0%(24/30),针灸组分别为 40.0%、86.7%、9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反流的发生率为36.7%(11/30),针灸组为10.0%(3/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灸可显著提高螺旋型鼻肠管的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邢丽  吴宁  李斯锐  林福煌  陈峰  袁婵娟 《海南医学》2013,24(22):3423-3424
目的 探讨在DSA监视下使用亲水导丝辅助困难鼻空肠营养管的置入方法.方法 采用介入技术以亲水导丝引导对29例常规置管未成功患者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结果 置管成功率为93.1%,所置营养管位置均符合临床要求,操作时间为15-40 min,留管时间为7-40d,所有成功置管患者耐受良好,未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未发生堵管.结论 应用介入技术以亲水导丝引导困难鼻空肠营养管的置入为解决肠内营养途径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奥曲肽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奥曲肽(Octreotide)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晚期癌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常规治疗,即禁食、鼻胃管胃肠减压、镇痛、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n=30)除常规治疗外,使用奥曲肽治疗,剂量为0.1 mg,皮下注射,3次/d。观察两组治疗开始前1 d、治疗第4和第7 d的鼻胃管引流量。当鼻胃管引流量≤100 ml/d时,拔除鼻胃管,同时观察两组的鼻胃管拔除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第4 d胃液引流量显著减少[(527±217)ml/dvs(900±249)ml/d,P<0.05)],治疗第7 d进一步减少[(60±143)ml/dvs(525±163)ml/d,P<0.01)];治疗组患者鼻胃管拔除率显著提高(83.3%vs16.7%,P<0.01)。结论:奥曲肽可显著减少胃液的引流量,使大部分患者摆脱胃肠减压,在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邢喆  赵莹  朱佳  孙婷  高娜  向国卿  刘欣 《吉林医学》2012,33(7):1374-1375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入院诊断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鼻肠管组,n=20)、鼻胃管(鼻胃管组,n=20)减压治疗,分别观察腹围、胃肠减压量、排气排便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的腹围减少(15.5±5.2)cm较鼻胃管组(5.8±3.4)cm更明显,胃肠减压量(1036.5±258.8)ml/d较鼻胃管组(658±315.2)ml/d明显增多,排气排便时间(4.8±3.1)d和气液平消失时间(10.7±8.3)均较鼻胃管组排气排便时间(8.2±4.1)d和气液平消失时间(15.8±10.6)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保守治疗中较鼻胃管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魏娜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12):1268-1269
目的探析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肠排列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肠粘连松解术疗法,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参数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改良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促进患者病情迅速康复,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