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对颅脑外伤致面神经、听神经损伤的影响,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颅脑外伤致面神经、听神经损伤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HBO组在此基础上加用HBO治疗.结果:面神经损伤HBO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4%(P<0.05);听神经损伤总有效率HBO组68%,对照组48%(P>0.05).HBO组面神经损伤有效率与听神经损伤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综舍治疗能明显提高颅脑外伤致面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且面肌功能恢复较听觉功能好.  相似文献   

2.
面神经由于其解剖关系的特殊性,头面部外伤及医源性损伤均可导致面神经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神经损伤后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神经恢复方面特别重要。由于电生理、电镜、图像分析仪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飞速发展,随着神经生理及神经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面神经损伤后修复迅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面神经损伤的分度面神经周围支是周围神经的一部分,造成其损伤的原因很多,不同原因造成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波及范围也不同。目前临床常用的则是Sunderland所提出五度分类法。(1)I度损伤:为神经失用性…  相似文献   

3.
颅脑战创伤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战创伤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3例颅脑创伤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相关功能训练,做好病情观察并预防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结果11例患者恢复良好,后组颅神经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结论对吞咽障碍患者及时进行训练,对恢复其进食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功能训练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面肌功能训练用于治疗创伤性面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62例因手术所致创伤性面瘫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量化面神经功能评价、神经电图检查及面神经功能的主观评价。结果 面神经损伤轻度者,训练组与对照组临床开始恢复时间(Ti)、临床完全恢复时间(Tf)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出现;面神经损伤中度者,训练组Ti、Tf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仅一例有并发症;面神经损伤重度者,训练组损伤神经一年内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神经轻度损伤者,功能训练不能缩短其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所需时间;神经损伤中、重度患者,功能训练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减少后遗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手术引起面神经损伤的发生概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腮腺肿瘤并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出现面神经功能损伤12例(损伤率为40.0%),单纯下颌缘支损伤9例(30.0%),下颌缘支合并颊支损伤2例(6.7%),神经总干损伤1例(3.3%)。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术中损伤面神经概率小,病程短者较病程长者术中损伤面神经概率小,浅叶切除较全叶切除术中损伤面神经概率小。全部病例于术后2~个6月逐渐恢复神经功能。结论: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引起面神经主要分支功能损伤,以下颌缘支发生率最高,且为暂时性、可逆性损伤,损伤与肿瘤性质、病程长短、手术方式与范围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切断面神经模拟外伤性面神经损伤即刻进行神经端端吻合,观察治疗后表情肌有氧代谢能力、神经递质传递、线粒体及运动终板超微结构变化,为面神经损伤的功能性恢复提供基础研究.方法 制作面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神经端端吻合,应用光学显微镜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面神经吻合后口轮匝肌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果 面神经损伤进行神经吻合术后1周口轮匝肌SDH和AchE酶活性减弱,8 周后有所恢复,而没有进行神经吻合组口轮匝肌SDH和AchE酶活性继续减弱.结论 面神经损伤后,口轮匝肌SDH和AchE酶活性减弱,神经递质传递减少,有氧代谢能力降低,运动终板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破坏.即刻修复能恢复面神经的功能,提示面神经损伤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对周围性面神经损伤修复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面神经损伤修复的不同方法,探讨自体静脉套接吻合口在临床上修复面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96例面神经损伤患者,其中14例59支神经断裂均采用手术显微镜下神经端端吻合或耳大神经移植同时应用自体静脉套接吻合口,并注入神经生长素,与82例单纯行神经端端吻合进行疗效比较观察,术后进行1~24月随访。结果 未采用静脉套接的82例患者功能恢复最短的时间为20周,最长为72周,5例完全没有恢复。采用静脉套接的14例59条神经功能恢复最短时间为8周,最长为26周。结论 面神经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治疗比较困难、疗效又很长的疾患,自体静脉套接的应用有效的缩短了治疗时间,比传统的神经端端吻合方法有突出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江澜 《中国康复》2010,25(4):288-289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肌电图的变化。方法:选取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等外周神经损伤患者共计95例,均给予红外线、功能性电刺激、针灸及康复训练等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前后均进行肌电图检测,评定康复疗效。结果:治疗前,95例患者肌电图检测阳性率100%;平均治疗(2.5±0.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各部位自发神经电位、插入延长电位、随意运动动作电位及神经传导速度(MCV)均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根据肌电图确定外周神经损伤部位、类型及损伤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损伤部位的神经电生理,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背景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如何加速面神经的功能恢复是该领域正在研究的课题.目的比较面神经损伤修复的不同方法,探讨自体静脉套接吻合口及脑细胞生长肽在临床上修复面神经损伤的效果.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01/2001-12收治44例面神经损伤患者和1999-01以前收治面神经损伤患者30例.干预对44例创伤后和腮腺区恶性肿瘤切除造成的面神经损伤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行神经断端对位吻合,将自体静脉管套入吻合口并在管套内注入脑细胞生长肽.对30例面神经损伤患者采用传统神经端吻合法修复,术后不同时间观察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及肌电图的动态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观察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的时间,检测面神经传导速度的动态变化.结果30例创伤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最快9周,最迟13周,平均(11.1±1.1)周,与传统方法(25.8±1.8)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4.875,P<0.01);14例肿瘤切除面神经立即修复的患者,功能恢复最快13周,最迟15周,平均(13.8±0.8)周,与传统方法(34.8±2.9)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336,P<0.01).肌电图检测面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呈递增趋势,表情肌功能恢复时两种方法传导速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静脉管套入吻合口并注入脑细胞生长肽的方法均比传统方法效果显著,是一种临床效果比较突出的面神经损伤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针甩钩方法为主综合治疗颅脑损伤后面神经瘫痪(面瘫)患者 30例,结果在 3种类型面瘫中,周围性面瘫总有效率为 100%,中枢性面瘫为 88%,混合性面瘫为 83%.提示面神经损害平面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颅脑损伤后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11.
低频电穴位刺激并功能训练等治疗面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先柄  杨全兴 《中国康复》2006,21(5):333-333
目的:探讨低频电穴位刺激并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面神经损伤患者92例,随机分为低频组和针刺组各46例,均口服神经营养药并进行面肌功能训练,低频组同时接受超短波、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针刺组接受针刺治疗。结果:经过40d的治疗,低频组痊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中度损伤患者开始恢复及完全恢复时间亦早于针刺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均P〈0.05)。结论:低频电疗并功能训练能显著提高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效果。方法:根据其面神经损伤定位检查结果,分别采取经外耳道、乳突、颅中窝等不同入路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5a,33例中面神经功能恢复达H-B Ⅰ级和Ⅱ级者共24例,其中手术时间30d者11例中,术后面神经功能达H-B Ⅰ级10例。结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应尽早施行面神经减压治疗术,早期手术者其术后恢复效果明显好于晚期手术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抢救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抢救治疗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高血糖患者45例,血糖正常者37例.入院后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监测血糖及评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同时对合并高血糖患者积极降糖治疗,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采取积极的抢救护理措施,82例患者中死亡25例,存活57例,死亡率为30.49%.高血糖患者经积极降糖措施后,抢救成功率为64.44%,恢复良好及中残19例占42.22%.结论 应激性高血糖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经积极降糖及加强护理等措施后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腮腺手术与面神经功能损伤及术后恢复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神经电图和临床H-B系统方法联合评价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对面神经的损伤的程度;并按照手术方式、肿瘤大小、术中面神经暴露时间、面神经牵拉程度分组对照比较其与面神经损伤的关系;同时观察神经电图各相关指标在评价面神经损伤中的特定意义。方法:选择2001-07/2003-10山东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单侧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①使用神经肌电图机于术前12~24h及术后3,10,20,80,100d评价面神经功能状态,根据H-B评价体系的理论和方法观察面神经受损状况。②按照手术方式、肿瘤大小、术中面神经暴露时间、面神经牵拉程度分组,观察各组术后面神经损伤情况。③检测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幅、潜伏时和电位持续时间并计算出神经损伤的变性率,以术前健侧结果作正常对照值,评价在面神经损伤中的意义。结果:①H-B系统显示术后3~20d为面神经麻痹的进展期,40d为面神经麻痹逆转的高峰期,60d后面神经麻痹恢复的机率明显减少。②腮腺全切、浅叶全切及功能性浅叶切除3种手术方式术后波幅值、潜伏时、改变程度依次减少。面神经功能减低程度随术中暴露时间增加而增高。③手术后3d起神经损伤的变性率、波幅值、潜伏时、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均较正常水平有显著性改变,并在10d时达到高峰,20~40d神经功能开始逐渐明显恢复,60d后修复变化明显减少[术后3d变性率(47.20±14.35)%、波幅值(0.98±0.36)mV、潜伏时(6.33±1.58)ms、动作电位持续时间(9.55±1.82)ms,P<0.05或0.01]。结论:①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对面神经的损伤可恢复。面神经的损伤在术后10d表现最明显,20~40d为神经修复的活跃期,60d后为神经修复的缓慢期或静止期。②神经损伤程度随腮腺切除范围增加而增高,面神经解剖前提下的腮腺浅叶局限性切除最有利于保护面神经功能,面神经损伤与术中暴露时间、面神经牵拉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③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潜伏时的变化对反映早期严重的神经结构损害较敏感,神经损伤的变性率、波幅值主要显示原发性损伤后的神经失用水平以及变性与修复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鹏  李浩  郭淑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489-8489
颅底骨折在颅脑损伤中较常见,易并发颅神经损伤,但因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有意识改变对颅神经的检查往往有困难或不易发现,而面神经麻痹有明显体征,临床中较易被发现。我科2000-01~2008—12共收治颅底骨折致面神经麻痹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病人的手术治疗情况、发病原因、手术方法和随访(2~7年)结果进行分析.疗效评价按Masato标准.[结果]24例患者中优5例(20.8%),良13例(54.2%),好转4例(16.7%),差2例(8.3%),优良率为7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恢复程度与马尾神经的原始损伤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式的运用和手术中的操作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面神经减压术对颅脑损伤致面瘫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勇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1):1943-1945
【目的】探讨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所致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999-2006年间来本科因颅脑损伤所致面瘫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内科治疗组(n=21)和面神经减压术组(n=24),根据House-Brackmann(H-B)面瘫分级法,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结果】面神经减压术组手术治疗后1周、1个月,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内科治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995,P=0.046;Z=-2.103,P=0.035),面神经减压术组优于内科治疗组;面神经减压术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40,P=0.000),但与内科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30,P=0.667)。【结论】与内科治疗相比,面神经减压术能迅速缓解因血肿或损伤引起的水肿压迫而导致的面神经麻痹,效果明显、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主要集中在外周神经干,但面神经损伤后会导致部分中枢运动神经元凋亡.现阶段关于干细胞植入面神经损伤大鼠脑后对面神经核团内凋亡神经元的影响相关报道甚少.目的:观察大鼠面神经损伤后,脑内移植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胎鼠的神经干细胞的成活和迁移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7/12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材料:孕14~16d的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蛋白小鼠1只,用于制备转基因神经干细胞.清洁级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面神经损伤转基因细胞组12只、面神经损伤细胞培养液组6只、面神经正常转基因细胞组6只.方法:面神经损伤转基因细胞组、面神经损伤细胞培养液组大鼠建立面神经切断模型.造模后1周,行转基因神经干细胞立体定向移植,注射点为前囟后方11.30 mm、背侧9.00 mm、正中线位置.面神经损伤转基因细胞组、面神经正常转基因细胞组各注入10 μ L转基因神经干细胞悬液(含5×106个细胞),面神经损伤细胞培养液组注入10 μL神经干细胞培养液,4周后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主要观察指标:荧光显微镜观察移植部位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神经干细胞的存活情况,及其向损伤侧面神经核团周围迁移的情况.结果:①移植处:面神经损伤转基因细胞组、面神经正常转基因细胞组均可见数量不等的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其中部分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位于血管内;面神经损伤细胞培养液组未见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②面神经核团周围:仅面神经损伤转基因细胞组可见数量不等的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迁移于损伤侧面神经核团周围,而健侧面神经核周围未见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余2组双侧面神经核周围均未见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③移植处与面神经核团周围之间:未见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相连.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入面神经损伤大鼠脑内后,可以向损伤侧面神经核周围迁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盐酸钠洛酮治疗颅脑损伤合并呼吸骤停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在院前急救中,对71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气管插管(或口咽管)后静脉注射盐酸纳洛酮0.8~8.0mg;对照组22例只行气管插管(或口咽管),畅通气道。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17例、2例恢复自主呼吸。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结论:盐酸钠洛酮对颅脑损伤合并呼吸骤停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汶川地震伤员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地震伤员医疗康复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包括运动疗法、针刺疗法、功能性电刺激及作业治疗(感觉训练、矫形器的佩戴为主)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30次后,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级及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等级评定、上肢功能活动的评定及电诊断检查评价疗效,同时记录合并损伤情况。结果治疗后24例BMRC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等级及感觉功能恢复等级评价的疗效优良率为41.66%;简易上肢机能检查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评定治疗前后疗效有效率87.50%。合并损伤越多,恢复越差。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汶川地震伤员周围神经损伤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