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前瞻性的实验,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促排卵治疗后MMP-9、TIMP-1在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收集8例正常妇女和13例PCOS妇女促排卵后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TIMP-1的表达。对比在MMP-9、TIMP-1的表达上是否存在差别。结果MMP-9和TIMP-1在着床窗口期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胞浆中,腺上皮呈中-强阳性表达,间质为中等强度表达,血管内皮细胞中呈阴性一弱阳性表达。PCOS病人促排卵治疗有排卵的着床期子宫内膜MMP-9与TIMP-1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的表达可能与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后低妊娠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异性组织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变化,探讨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的机理。方法:取药物流产(简称药流)后和吸宫术后子宫出血〉14天妇女各20例以及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14天20例妇女的子宫内膜,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测定子宫内膜MMP-9和TIMP-1的表达,对3组子宫内膜MMP-9和TIMP-1表达进行组织学积分测定。结果:药流非出血组、药流出血组和吸宫出血组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的表达依次下降(P〈0.05),TIMP-1表达3组间无差异,3组子宫内膜中MMP-9/TIMP-1组织学积分比值分别为1.47、1.00、1.14。MMP-9/TIMP-1比值药流出血组高于其它两组(P〈0.05),而药流出血组和吸宫出血组之间子宫内膜MMP-9/TIMP-1比值无差异。结论:子宫内膜MMP-9的下降和MMP-9/TIMP-1比值降低与人工流产术后的子宫出血有关,并非是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所特有的内膜局部因子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着床窗口期glycodelin、galectin-3表达评价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简称IVF)子宫内膜容受性。方法:接受IVF治疗患者,前一月经周期HCG日,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采用RT-PCR技术检测glycodelin mRNA、galectin-3mRNA表达,评价其与妊娠的关系。结果:185例IVF患者,90例妊娠,95例未妊娠,比较妊娠组HCG日内膜厚度和三线型比例与IVF未妊娠组无统计学差异,妊娠组子宫内膜着床窗口期glycodelin、ga-lectin-3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妊娠组。结论:子宫内膜着床窗口期glycodelin、galectin-3的表达可用于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不能完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 CG注射对子宫内膜厚度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将所有周期以35岁为界,分为组1(35岁)、组2(≥35岁);并按照h CG注射日经阴道超声测量的子宫内膜厚度将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A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8 mm,B组8~10 mm,C组10 mm且14 mm,D组≥14 mm。在A1、B1、C1、D1组及A2、B2、C2、D2组中,比较在相同年龄段下子宫内膜厚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h 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Gn的天数呈正相关(P0.05),与Gn量、h CG注射日E2水平以及获卵数无相关性(P0.05)。在相同年龄段中各亚组间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子宫内膜厚度的增加,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呈上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率、生化妊娠率及宫外孕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 CG注射日子宫内膜的平均厚度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的改变,当子宫内膜厚度8 mm时其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MP-9、TIMP-1和VEGF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子宫内膜组20例和子宫内膜腺癌组84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两组子宫内膜中MMP-9、TIMP-1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分析其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比较,子宫内膜腺癌组MMP-9和VEGF的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高,TIMP-1蛋白阳性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3种蛋白的阳性表达均与分期、分级、浸润深度及转移程度有关。结论 MMP-9、VEGF蛋白的高表达和TIMP-1蛋白的低表达说明这3种蛋白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畸形合并不孕患者进行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结局,以及移植胚胎的数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8月行IVF/ICSI-ET助孕的子宫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子宫畸形的类型分单角子宫组(24例)、纵隔子宫组(45例)、双子宫组(17例)、双角子宫组(9例)、鞍状子宫组(4例),比较各组基本资料及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结局。同时对助孕周期按照移植胚胎1、2、3枚分为3组,分析妊娠结局。结果:子宫畸形合并不孕患者共99例,行IVF/ICSI-ET治疗周期151个,周期妊娠率、种植率分别为32.45%、19.93%,流产率为40.82%。5组妊娠率、种植率、多胎率、出生率、出生孕周、出生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鞍状子宫组无流产、早产发生,2例妊娠均为足月产。单角子宫组、纵隔子宫组与双角子宫组、双子宫组相比,流产率增高(66.67%、55%与25%、20%),足月产率降低(38.46%、40%与50%、6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不同胚胎数组妊娠率、种植率、出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1枚组无流产,2枚组与3枚组的多胎率、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畸形患者行IVF/ICSI-ET助孕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低于普通不孕患者,流产率高于普通不孕患者。鞍状子宫患者助孕后临床结局较好,而单角子宫、纵隔子宫患者助孕后临床结局不佳。建议对子宫畸形的不孕患者行ART助孕应该限制移植胚胎数,对多胎妊娠进行早期减胎术,以减少流产、早产的发生,提高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表达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而分析其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了IVF/ICSI-ET病例36例,其中11例临床妊娠者作为妊娠组,25例未妊娠者作为非妊娠组。于黄体中期取内膜,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整合素β3和Cx43表达情况。结果: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子宫内膜腔上皮整合素β3表达的HSCORE平均分数分别为0.55(0.00~1.60)和0.07(0.00~1.10),差异有显著性(P=0.02);而子宫内膜腺上皮整合素β3表达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Cx43表达在两组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子宫内膜腔上皮整合素β3表达水平可能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置宫内节育器(IUD)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局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MMP-9与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未上环妇女,24例上环正常患者,25例上环出血患者子宫内膜(正常部位、出血部位)MMP-9、TIMP-1、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在出血部位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部位及其他两组,TIMP-1在出血部位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部位及其他两组,ER、PR在出血局部间质的表达降低,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局部MMP-9的表达与ER、PR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局部MMP-9的表达升高、TIMP-1表达下降可能是导致IUD异常出血的直接原因,ER与PR在出血局部间质的表达下降可能与IUD出血有关,MMP-9的表达变化不是由ER或PR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正常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月经正常者37例,子宫内膜组织分为增殖期、分泌早期、分泌中期,所有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技术检测MMP-2、MMP-9和TIMP-1的表达,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MMP-9、MMP-2及TIMP-1在各组子宫内膜中均呈阳性表达,在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胞浆均可见棕黄色颗粒沉着,以腺上皮细胞表达为著。分泌中期MMP-9、MMP-2及TIMP-1在子宫内膜腺上皮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殖期和分泌早期(P0.05);分泌早期MMP-9、MMP-2及TIMP-1在子宫内膜腺上皮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殖期(P0.05)。子宫内膜间质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类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腺上皮中MMP-9、MMP-2及TIMP-1的表达呈周期性变化,其表达与子宫内膜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中卵巢低反应妇女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9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治疗,共122例卵巢低反应妇女取卵周期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妇女的临床结局分为妊娠组(n=26)和非妊娠组(n=96);根据妇女年龄分为35岁组(n=21)、35~40岁组(n=36)和40岁组(n=65)。结果: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年龄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有差异(P0.05);高龄妇女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子宫内膜厚度与临床结局有关。结论:年龄和子宫内膜厚度是影响卵巢低反应妇女IVF-ET/ICSI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在输卵管粘膜上皮中的表达,探讨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病理图像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12例正常输卵管壶腹部标本、12例输卵管炎标本、6例宫内早孕标本、16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标本中MMP-9及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宫内早孕组与正常组比较、输卵管炎组与输卵管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而输卵管炎组、宫内早孕组与正常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输卵管妊娠组、宫内早孕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MMP-9/TIMP-1参与妊娠的生理过程,但妊娠在本实验中不是一个混杂因素;MMP-9/TIMP-1可能由于慢性炎症导致其表达失衡而参与输卵管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轶英  邹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465-2467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 atrix m etalloprote inases,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h ib itor of m etallo-prote inases,TIMP)-1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妊高征(轻度10例、中重度38例)胎盘组织中MMP-9及TIMP-1的表达情况;同时做HE染色观察妊高征时胎盘的病理改变。结果:MMP-9、TIMP-1主要表达于滋养细胞、绒毛间质血管壁及蜕膜组织中。轻度妊高征MMP-9呈阳性表达,TIMP-1蛋白呈强阳性表达;中、重度妊高征MMP-9和TIMP-1蛋白均呈弱阳性表达,分别与正常妊娠和轻度妊高征相比表达均减弱,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中重度妊高征时胎盘组织绒毛数及间质血管数减少,出现典型的纤维素样坏死。结论:母胎界面MMP-9/TIMP-1表达异常与妊高征发病及胎盘病理改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服用米非司酮后的非孕妇女宫颈扩张度的改变及MMP-9、MMP-2、TIMP-1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米非司酮是否具有促非孕妇女宫颈成熟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①把90例要求行诊断性刮宫的非孕妇女随机分为A1、B1、C1三组各30例,分别为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组及服用米索组;所有患者均用扩宫棒先进行非用力宫颈最大扩张度的测定,48 h后行诊断性刮宫术,并于手术前再次测定宫颈非用力最大扩张度,观察三组不用力宫颈最大扩张度的变化。②A1、B1、C1组诊刮术前取部分宫颈组织作为标本(共56例),分别作为B2、C2、D2组,同时取17例非诊刮行全子宫切除患者A2组的部分宫颈组织作阴性对照,显微镜下观察四组宫颈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Elivison二步法检测宫颈组织的MMP-9、MMP-2及TIMP-I的表达。结果:①C2组用药前后宫颈扩张的差异与A2,B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与D2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C2组和D2组镜下显示组织水肿疏松,间隙增宽,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中及周围可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A2组未观察到此改变,B2组可见轻度组织水肿改变,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C2组宫颈组织中的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A2组及B2组,而与D2组无明显差异;MMP-2、TIMP-1在四组中的表达差异均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有促进非孕妇女宫颈成熟的作用,MMP-9参与了此过程,而此药对MMP-2及TIMP-1的表达没有影响,米非司酮能促宫颈成熟可能与它的抗孕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在胎盘和妊娠期疾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胎盘(妊高征27例,糖尿病15例,胆汁淤积症7例,对照11例)中MMP-9及MMP-2、TIMP-1、TIMP-2和38例(妊高征27例,对照11例)血浆中MMP-9、TIMP-1的表达。结果:正常妊娠胎盘中MMP-9和MMP-2表达最为明显,而妊娠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MMP-9、MMP-2表达都偏低,且MMP-2更为显著,而胆汁淤积症患者,虽然MMP-9表达与正常胎盘中无差异,但MMP-2、TIMP-1、TIMP-2表达都明显偏低。妊高征患者血浆MMP-9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浆TIMP-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MMP-9/TIMP-1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MMP-9、MMP-2、TIMP-1、TIMP-2的协同偏低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MMP-9和TIMP-3在早孕、先兆流产和药物流产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及平衡在维持正常妊娠中的作用。方法:选取90例早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负压吸宫术者30例为对照组,行药物流产术者30例为药物流产组;自愿行吸宫术的先兆流产妇女30例为先兆流产组,均留取绒毛和蜕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MMP-9和TIMP-3在不同早孕流产绒毛和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MP-9和TIMP-3在3组绒毛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蜕膜的蜕膜细胞、腺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呈不同程度的阳性染色。通过定量分析,药物流产组绒毛和蜕膜MMP-9的表达高于先兆流产组,先兆流产组高于对照组(P<0.05);3组绒毛和蜕膜TIMP-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和蜕膜中MMP-9/TIMP-3药物流产组高于先兆流产组,先兆流产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P-9表达水平的升高在流产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MMP-9和TIMP-3的平衡对维持正常妊娠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2及其抑制因子-1、-2在胎膜早破孕妇的胎膜中的变化及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上述两组胎膜组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的表达.结果 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胎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00%、87%,差异有显著性(P<0.01);胎膜早破组胎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的表达较正常孕妇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胎膜早破孕妇胎膜中高表达,可能是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之一,需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胎膜早破的发生;人工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或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含量以防止胎膜早破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胎膜早破预防及治疗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