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前路减压和应用Z-Plate钢板内固定及钛网支撑植骨的优点。方法 对48例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均行前路椎管减压、钛网支撑植骨及Z-Plate钢板内固定。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术后椎体间均获骨性融合,95.8%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平均改善1.1级,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可充分利用切除的肋骨和减压碎骨块进行植骨,避免取自体髂骨,纠正脊柱后凸,提高椎体问融合率,以重新获得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双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相邻多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0~2004年采用前路减压、双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相邻多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6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5例,D级5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4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评定有1~3级恢复,随访期间无后凸加重及内固定松动、脱落等并发症,植骨融合。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双棒内固定因具有操作方便、矫形力强、固定可靠、利于植骨融合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段相邻多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不全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并脊髓损伤致不完全瘫痪的患者经胸或胸腹前路行一期病灶清除、椎间肋骨(钛网)植骨、椎体行内固定术.术后正规四联化疗方案治疗.结果 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16例均获随访,时间12 ~60个月.植骨部分融合时间为3~8个月,到末次随访时植骨全部融合.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无钛网移位及内固定松动发生.结论 经胸及胸腹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联合肋骨(钛网)植骨及内固定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不全瘫痪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颈胸段骨折、脱位前路减压、钛网、Codman/Slimlock钢板内固定重建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行颈胸段前路C7、T1、C6,7或C7~T1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及Codman、Slimlock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植骨均在3~4个月内完全融合,15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1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颈胸段前路减压、钛网、Codman、Slimlock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行之有效的手段,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重建和稳定颈胸段脊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技术或(和)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28例。结果共置入颈椎椎弓根钉72枚,胸椎椎弓根钉34枚,所有螺钉位置合适,未见神经、血管受损表现。一期后路椎弓根钉技术结合侧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椎间融合、钛板内固定术者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术后4~6个月,无置入物断裂、脱落等。脊髓神经功能平均恢复3.9个级别。结论采用该技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疗效好,但应熟知脊柱脊髓的解剖、熟练手术操作以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观察7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后的畸形矫正、神经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椎体前后凸高度分别由术前的4I.4%和90.0%恢复至术后的82.6%和95.1%;椎体后倾Cobb角由(16.8±4.4)°矫正为术后的(1.3±1.0)°(P<0.01);术前侧凸由(3.6±2.1).矫正为术后的(0.5±O.3)°(P<0.01).Frankel术前A级18例,B级32例,C级14例,D级14例;术后A级4例,B级8例,C级16例,D级30例,E级20例(P<0.001).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早期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能很好的恢复脊柱的解剖序列,减压充分,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前路减压及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的应用价值及其适应证。方法 对 3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35例术前后凸角 (Cobb法 ) 12°~ 4 1°,术后为 0°~ 16° ,植骨术后6个月骨性融合。 2 8例伴有神经损伤者中 2 4例Frankel分级有一级以上的改善 (E级 11例 )。结论 胸腰段脊柱爆裂型骨折经前路手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 ,固定可靠 ,植骨融合率高 ,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前路伤椎大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式与效果。方法41例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均行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及钢板内固定。对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局部脊柱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4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4.5年,平均(30±7.8)个月,椎体间均获骨性融合,时间4~8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7例恢复至B级5例,2例无恢复;B级15例恢复至C级10例、D级4例,1例无恢复;C级10例恢复至D级9例,1例无恢复;D级7例恢复至E级;E级2例无变化,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伴神经损伤,前入路手术直视下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恢复好,Ⅰ期植骨融合内固定前路重建脊柱稳定性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前路减压(前路组)或后路单一切口270°减压、钛网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路组)治疗A3.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上述方法治疗A3.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71例。结果 71例获13~66个月的随访;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神经功能评分、12个月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路组在Cobb角、椎体前后缘高度、椎管狭窄率等方面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前路减压或后路单一切口270°减压、钛网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均是治疗A3.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获得较好的神经功能恢复,但前路手术出血多,手术时间相对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8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胸膜外腹膜后入路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20~190min,术中出血量500~1 500 ml。85例均获随访,时间5~72个月。患者植骨均融合,椎体高度无丢失,钛网及钢板无移位断裂。术前59例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末次随访时37例ASIA分级有1~2级恢复,无加重病例。结论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彻底,固定牢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钛板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3月~2004年5月有68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接受前路减压、结构性植骨及钛板固定治疗。本组男45例,女23例,年龄14~61岁,平均36.7岁。骨折节段:T11 1例、T12 20例、L1 33例、L2 12例,为L1.2 1例和L2.3 1例。神经功能情况:完全性截瘫10例,不全性截瘫58例。固定器材:Z-PLATE钛板43例,PROFILE钛板19例,ALPS钛板6例。植骨材料:自体髂骨块45例和充填自体碎骨的钛网23例。采用Frankel分级和ASI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脊柱畸形角(Cobb角)的纠正、减压范围、骨块或钛网的位置及骨愈合情况。结果65例随访8~48个月(3例失访),平均15.6个月。61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提高了1.25级,ASIA评分明显提高。Cr及M砒检查示椎管减压彻底。髂骨块和钛网均无松动、移位等变化。三种钛板均无松动、移位及断裂。所有随访病例脊柱畸形均获得良好矫正和骨性融合,无畸形矫正的丢失。结论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行前路减压安全彻底,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钛板内固定和结构性植骨稳定性好,骨性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路椎管减压固定融合结合早期高压氧和中医针灸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89例患者采用椎管减压内固定融合结合术后早期高压氧和针灸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根据术后综合康复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A组27例,术后结合早期高压氧及针灸康复治疗;B组19例,术后结合早期高压氧治疗;C组21例,术后结合早期针灸治疗;D组22例,术后未予高压氧和针灸治疗。 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20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X线检查显示脊椎曲度恢复,椎管内无骨性压迫物,植骨块、钛网无移动,无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3个月X线片示植骨块或钛网内植骨块均与上下椎体融合。神经功能恢复A组好于其他3组。 结论 经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性,钛网植骨融合效果满意,结合早期高压氧及针灸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患者手术前后患椎后凸Cobb角、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 反应蛋白( C-reaction protein, CRP)、植骨融合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2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年,术后Cobb角无明显丢失,后凸畸形平均纠正4.12°,平均矫正率24.5%。末次随访ESR、CRP恢复正常,植骨大部分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7.8个月,原有症状大部分消失,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有效完成病灶清除、减压、矫正后凸畸形、恢复生理曲度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伤椎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伤椎椎体内自体植骨、椎管减压(或不减压)及相邻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26例。根据AO分型,A2型18例,A3型8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标准:A级2例,B级2例,C级5例,D级7例,E级10例。观察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患者椎管狭窄率、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以及ASIA评分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9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椎管狭窄率、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期间伤椎高度和矫正角度均无明显丢失。全组无术后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术后及随访期间患者ASIA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无断钉、断棒和内固定松动迹象。结论伤椎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可有效地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由于椎体高度丢失所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伴有脊髓损伤的多节段胸腰椎骨折(multiple—level spinal fracture,MSF)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8月至2010年2月,收治18例伴有脊髓损伤的MSF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20~56岁,平均37岁。其中Ⅰ型(相邻型)10例,Ⅱ型(非相邻型)8例。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B级各2例,C级5例,D级9例。18例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椎板减压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内固定取出前、后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和CT片。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4~3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加重,脊髓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椎板减压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MSF并脊髓神经损伤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例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行侧前方椎管减压、自体骨植骨融合、Kaneda器械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经1~6年随访,脊椎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25.1°提高到术后平均13°,平均椎管占位率由术前45%提高到最终随访的10%。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示,提高1级者有12例,2级者有4例;14例膀胱/直肠障碍者有5例完全恢复,8例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无变化。结论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伴不全性神经损伤患者经侧前路减压融合、Kane-da内固定器可较好地提供脊柱的即刻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有利于早期下床行走和防止继发性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大多数不全性神经损伤的患者,其神经功能至少可提高1级,而脊髓圆锥创伤的患者可表现为部分直肠和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钛网植骨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 方法 采用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7例,其中T11 5例,T12 27例,L1 25例,L24例,L32例,L44例.Frankel分级:A级14例,B级9例,C级19例,D级13例,E级12例.术前Cobb角平均30.0°±7.2°.结果 本组67例均顺利完成前路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8(3.5 ~6.0)h;术中出血平均800(380 ~3 000) ml,术中大出血4例,46例输血,平均输血600(400 ~2 400)U.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Cobb角平均3.0°±1.5°,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本组67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0(10~24)个月,Cobb角和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物未见明显松动及断裂,无钛网移位,椎体间全部融合,无假关节形成.术后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13例,C级4例,D级18例,E级30例.术后并发症:腹胀25例,神经根症状5例,胸膜破裂与气胸2例,脑脊液漏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 结论 运用前路减压、钛网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可直视下充分减压,矫正畸形,脊髓神经功能可获得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8.
应用Moss Miami系统前路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MossM iam i系统前路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1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MossM iam i系统前路固定,椎管前方减压后植入自体骨。结果术后随访9个月~3年。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等情况。12例神经损伤患者中,术后有11例Frankel分级得到改善,平均提高了1.42级。结论采用MossM iam i系统前路固定,椎管前方减压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MossM iam i系统前路固定可以为脊柱提供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AO Ventrofix前路钛金属圆棒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19例胸腰椎骨折伴椎管前方占位者进行前路减压和Ventrofix内固定.同时采用ASIA分级标准进行术前、术后的神经学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得到随访,随访3~11个月,平均7.4个月.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Ventrofix系统通用性强,安全、坚固、使用简单,具有良好的MRI兼容性,是目前理想的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器械之一.  相似文献   

20.
手术治疗胸腰椎非相邻节段脊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非相邻节段脊柱骨折(MNSF)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对36例MNSF患者采用经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选择性植骨,根据骨折椎体损伤程度、部位和伤椎比邻关系,15例选择长节段固定,21例选择分节段固定;其中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行椎管减压术。根据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主要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及ASIA分级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36例均获随访,时间24~48(36.5±9)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脊柱序列明显恢复,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椎体前缘高度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术后7 d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术后7 d ASIA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胸腰椎MNSF应根据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及骨折的类型采用个性化手术方式,可使受压迫的脊髓神经充分减压,恢复并重建脊柱正常解剖序列,保持脊柱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