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Q—T间期延长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81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者的Q—T、Q—S_2间期,发现Q—Tc冠状动脉中度以上(≥50%)狭窄组较冠状动脉正常组、轻度(<50%)狭窄组明显延长(P<0.01);Q—T>Q—S_2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Q—T间期延长、Q—T>Q—S_2对预测中度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Q—Tc间期离散度(Q—Tcd)是反应心肌复极离散度程度的指标。自从Comp—bell最初报道Q—Tc离散度是不同部位心肌复极差异在体表心电图的反映、而非记录技术伪差所致以来,许多研究表明Q—Tcd与心肌复极局部不同步有关,Q—Tcd对预激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速、室颤、心肌梗死后猝死的价值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评估的作用得到公认。本文旨在观察运动试验结果阳性、阴性时Q—Tcd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运动试验中的临床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Q Tc间期的延长值 ,评估急性心肌梗塞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患者的预后。方法 将 6 5例AMI患者与 4 6例无心肌梗死的冠心病 (Coronaryheartdisease ,CHD)患者作对照分析 ,并根据AMI患者是否发生室速、室颤或心脏猝死 ,将其分成严重心律失常组及无严重心律失常组 ,观察Q Tc间期。结果 AMI组与CHD组的Q Tc间期分别为 0 .4 4± 0 .0 4s与 0 .4 2± 0 .0 3s,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Q Tc≥ 0 .4 4s的发生率分别为6 0 % (39/ 6 5 )与 30 % ,(14 / 4 6 )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严重心律失常组及无严重心律失常组的Q Tc间期分别为 0 .4 6± 0 .0 5s与 0 .4 3± 0 .0 4s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 ;Q Tc≥ 0 .4 4s的发生率分别为 84 % (16 / 19)与 36 % (17/4 6 )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AMI患者Q Tc明显延长时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对6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30例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正常对照组),依据Baztt’s公式计算Q—Tc间期。其中,室性过早搏动(VPB)组48例和室性心动过速组(VT)12例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结果VPB组Q—Tc延长者为14.55%,VT组Q—Tc延长者为25%,显示对照组与室性心律失常组(观察组)均有一定例数的Q—Tc延长,但未见直接引起室速,可能与Q—Tc轻度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5.
ST段平直延长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ST段平直延长与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间的相关性 ,评价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早期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延长组 (ST段平直延长 0 .12 s)和对照组 (ST段 <0 .12 s)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采用 Bruce方案。结果 :延长组 (90例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 5 2例 ,其中 18例 ST段平直延长 >0 .16s,对照组 (110例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 10例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ST段平直延长是预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参考指标 ,提示 ST段平直延长对冠心病 ,尤其是早期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QTcd、JTcd在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判断中的价值 ,对 10 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及 80例阴性者运动前后的心电图QTcd、JTcd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 :运动前两组QTcd、JTcd差异均无显著性 ( P〉0 .0 5 ) ;运动后 2min运动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 ,QTcd、JTcd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阳性组运动试验后 2minQTcd、JTcd均较运动前显著延长 ( P <0 .0 1) ;阴性组运动后 2minQTcd、JTcd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认为运动试验后QTcd、JTcd延长可作为判断运动试验结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茅志成 《现代医学》1989,17(1):9-10
作者测量100例妇女心电图运动试验后即刻QTc间期。冠心病组50例运动后即刻QTc间期比静息时明显延长(P<0.001),比正常配对组50例则明显缩短(P<0.001)。以QTc间期延长≥0.01秒力阳性指标,与ST段压低比较,其敏感性可从42%提高至70%,特异性从66%提高至76%;如综合QTc间期与ST段标准加以判断时,可使敏感性、特异性分别增至74%、88%。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冠心病患者及其对照组食道调搏前后S -Tc段间期变化 ;方法 :采用S1 S2 分级递增法进行食道调搏 ,测量即刻、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 5个时刻ST段间期 ;结果 :食道调搏后冠心病S -Tc段间期明显延长 ;结论 :食道调搏后S -TC间期延长>12 0ms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和Tp-Te离散度(Tp-Ted)进行测定,探讨心肌缺血与Tp-Te间期、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关系,寻找一种便捷的观察指标。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平板运动试验阳性,并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56例(冠心病组)及健康体检者(行平板运动试验阴性者)56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量2组Tp-Te间期和Tp-Ted。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p-Te间期显著延长,Tp-Ted明显增大(P<0.05)。结论心肌缺血时,Tp-Te间期和Tp-Ted均增大,Tp-Te间期和Tp-Ted可作为反映跨壁复极离散度的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患者 53例,均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5d行 TET检查,分析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阴性原因.结果 53例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19例 (35.8% ),可疑阳性15例(28.4% ),阴性19例 (35.8% ).TET阳性、可疑阳性者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于TET阴性者(P<0.01),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低于TET阴性者(P<0.01).TET阳性者冠状动脉重度病变发生率高于可疑阳性及阴性者及冠状动脉轻、中度病变者(P均<0.01).结论 TET对冠心病患者诊断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但存在一定假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STc(ST段长度)变化对平板运动试验(EET)结果为可疑阳性的患者诊断为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EET结果为可疑阳性的患者,依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冠脉造影正常组,测定其EET运动前、运动高峰及运动后恢复3 min的STc值.结果与运动前比较,冠心病组内运动高峰STc有非常显著的延长(P<0.01),而恢复3 min时S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正常组STc在运动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运动高峰时冠脉组STc延长患者比例高于冠脉正常组(82.1%vs68.4%),恢复3 min时2组间STc延长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5.4%vs 14.3%).结论 测定运动实验中运动高峰时STc的延长将能提高EET结果为可疑阳性患者为冠心痛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报告6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伴Q—T间期延长(0.56~0.72秒)。5例后天性者分别为高—冠心病2例,冠心病2例(1例为急性心肌梗塞),化脓性胆囊炎感染性休克1例。6例中5例伴有低血钾,3例演变为较长的室扑、室颤,需用电击去颤。5例属停歇依赖型,其中4例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不同程度窦性停搏,最长达12秒。1例为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属肾上腺素依赖型。4例存活,2例死亡。  相似文献   

13.
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是通过运动增加心脏负荷,揭示潜在的心肌缺血的一种方法,是目前冠心病诊断和评价其预后的简便、实用而且安全无创的方法之一[1].但长期以来,临床工作者对TET结果为可疑阳性的患者是否可以诊断为冠心病仍然十分困扰.QT间期是反映心室肌除极与复极的全过程,是时间上不一致的多个分散的复极向量形成的一个总的单一向量的表现.有研究[2-3]发现,冠心病患者心脏负荷运动试验时QT间期延长、离散度增大.据此,本研究测定TET结果为可疑阳性的患者在运动前、运动高峰及运动后恢复3 min 时的QTc及QTc变化差值(QTcd),探讨TET结果为可疑阳性时,QTc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任永林  张树学 《医学文选》1999,18(5):709-711
目的 了解潘生丁试验过程中 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 对 1 1 4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潘生丁药物负荷试验 ,由专职人员单盲手工测定试验前后 QT离散度。结果 阳性组 5 2例运动后 QT离散度明显延长 ( P <0 .0 1 )且≥ 60 ms;阴性组 62例运动前后 QT离散度无变化 ( P >0 .0 5 ) ;阳性组中按男女性别比较 ,男性组 3 0例 QT离散度≥ 60 ms( P <0 .0 1 ) ,女性组 2 2例 QT离散度 <60 ms( P <0 .0 1 )。结论 潘生丁试验阳性指标结合运动后 QT离散度延长且≥ 60 ms可提高其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正> Schamroth 认为,休息心电图S—T 间期在等电位线上水平延长,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心电图表现之一。并提出正常临界值为0.12秒。本文对我院255例Master 双倍运动试验(以下简称运动试验)的对照心电图的S—T 间期作初步观察分析,并讨论有关问题。一般资料及方法255例运动试验心电图,按1979年修订标准,运动试验阴性177例,其中男性155例,女  相似文献   

16.
单自琴 《医学综述》2015,(2):317-319,32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QTc间期对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诊治的有症状或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可疑冠心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监测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阳性组(56例)和阴性组(32例)。测量比较两组QTc间期等心电图指标的改变。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糖尿病比例高于阴性组(P<0.0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和阴性组在ST段严重压低时各心电图指标中QT和QTc间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显著长于阴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时,动态心电图上除ST段发生特征性变化外,QTc也会发生延长等相应的变化,联合ST段和QTc变化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Q Tc离散度对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有效性。方法和结果:前瞻性研究比较77例神经介导的心源性晕厥(N M CS)患者(男性29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13.4±0.78岁)的QTc离散度,并加以评价。头向上倾斜试验(H UT)结果为38例阳性,39例阴性。H UT阳性组患者早上和深夜的Q Tc离散度显著高于H UT阴性组(P<0.001)。H U T阳性组的QTc离散度有昼夜节律性,而H U T阴性组Q Tc离散度在一天中没有改变。H U T阳性组的高Q Tc离散度与他们的高交感神经兴奋性相一致。而且,深夜和早上的QTc离散度高于一天中的其他时间。结论:这一结果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可疑阳性的原因及提高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66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患者,其中36例在行平板试验检查后1~2周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这36例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36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者中有9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其中男6例,女3例,27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其中女20例,男7例.9例阳性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6例,双支病变2例,三支病变1例.结论 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例中男性占66%以上,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病例女性占74%以上,若能进一步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还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意义及病变程度的评估.方法:选择10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运动平板试验,择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其中31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15例运动平板试验可疑阳性,59例呈阴性.结果:31例平板阳性结果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阳性27例,阴性4例;其中三支病变16例,二支病变7例,单支病变4例.15例可疑阳性结果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11例,阴性2例,管壁不规则1例,心肌桥1例;其中二支病变2例,单支病变9例.59例平板阴性患者在冠脉造影结果7例阳性;其中1例二支病变,6例单支病变,52例阴性.结论: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结果及可疑阳性结果对冠心病的诊断,病变程度的评估都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时QT间期离散度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后1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其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3例和非冠心病组27例,测量两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前、中、后12导联心电图的QT间期,将QT间期离散度≥50 ms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结果:冠心病组QT间期离散度平板运动试验前、后与平板运动试验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运动试验前与平板运动试验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冠心病组平板运动试验前、中、后QT间期离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T间期离散度≥50 ms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2.59%。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时QT间期离散度≥50 ms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