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控制南京市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方法对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流动人口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作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除“接受未筛选的血液及血制品可传播艾滋病病毒”外,其余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正确知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态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特别是“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交往”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3.2%(504/1168)上升到干预后的69.7%(798/1145)。求医行为以去公立医院看医生为主,干预前75.3%(879/1168),干预后上升到93.3%(1068/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居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改变汕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效果。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出租屋、工业区厂房宿舍暂住人口实施干预,对照分析干预前后结果。结果干预后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达到76.1%,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绝大多数人掌握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技能,但干预后人群对艾滋病仍存在恐惧心理,性观念也无根本上的转变。结论对流动人口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流动人口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今后要根据人群特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私营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8家私营企业中的流动人口开展自主学习和科普讲座为主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共调查流动人口815人,干预后共调查728人。干预后,调查对象知识点晓率大部分在75%以上,除“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共用牙刷剃须刀会传播”以外,各知识点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调查对象对“每次性行为后都用药水冲洗生殖器不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46.3%)。干预后,调查对象正确态度持有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但“认为艾滋病患者不应该被隔离”(55.0%)和“同情和关心艾滋病患者”(61.1%)的比例仍较低。干预后,调查对象知识题目全部的比例由干预前的0.9%上升为15.8%(x^2=117.84,P〈0.01),态度题目全部正确的比例由3.2%上升为12.9%(x^2=50.67,P〈0.01),知识与态度题目全部正确的比例由0上升为2.3%(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流动人口知识具有明显效果,但对态度转变的效果则较差,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应注重知识和态度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不同方式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针对从事不同职业的流动人群,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逐级整群抽样选定5组人群,其中一组为当地人群(空白对照),另4组为流动人群(流动人口空白对照组、一般干预组、积极干预组、综合干预组)。结果干预前,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当地人群;干预后,3个干预组人群的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流动人群中的建筑工人和工厂务工者,采取一般干预措施(如发放知识手册)的效果最佳;流动人群中的五小企业和娱乐行业从业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发放知识手册 专题讲座与当面咨询)效果最佳。干预后流动人群与艾滋病相关的态度方面有明显好转,而行为方面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时,不同行业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改善相关的态度,而相关行为的改变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外来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寻求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随机抽取5家单位,把调查期间一直在该单位工作的非永康籍外来人员列为调查对象,进行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作比较,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方面的知识,安全套对预防艾滋病的作用及正确使用的方法等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但仍有1/3的人认为得艾滋病是不光彩的,愿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交往的人仍不到40%,说明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很重;且大部分被调查者对自身感染性认识不足,对安全套存在认识与行为相分离,安全套使用率低,提醒我们工作重点应放在“百分之百”使用上。结论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采取深入浅出、易懂、实用,既有基础性知识,又有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基本方法的多形式健康教育,效果是明显的,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不同的干预措施对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雨花区2家工厂、1个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共438人,采取播放录像、健康讲座等形式进行干预,了解干预前后该人群AIDS知识知晓情况。[结果]流动人口干预前AIDS一般知识知晓率偏低(56.3%),干预后明显提高。以采取综合干预(播放录像+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手册)效果最好。[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对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有明显效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提高AIDS知识知晓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金湖县流动人口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孙道宽 《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2):797-798
金湖县属血吸虫病轻度流行区,1969年首次发现钉螺,1997年通过江苏省消灭血吸虫病达标考核,达到传播阻断标准.流动人口是传播阻断地区巩固监测的重点人群,其作为输入性传染源对达到基本消灭和消灭标准地区造成了严重威胁[1].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不同目标人群的血吸虫病防治知识,促进其接触疫水行为的改变;而且有助于提高血吸虫病查病和治病的依从性[2].为了解传播阻断地区流动人口血吸虫病感染情况及其防护技能,并探讨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该县血吸虫病防治站于2001~2002年对流动人口开展了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湖南永顺县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永顺县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随机选取200名吸毒人员、600名娱乐场所从业人员(CSW)8、00名学生及800名村民为样本,调查健康教育前后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结果吸毒人员、CSW、学生及村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9.5%、25.0%、70.5%、48.5%提高到98%、79.5%、94.5%、85.0%;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6.5%、70.5%、0、4.5%提高到64.0%、94.0%、3.5%、88.0%;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接受率和对艾滋病朋友的友善态度的比例前后也有较大提高。结论永顺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对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改变高危行为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流动人口性病 /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对 1 0 2 3名浦东区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其中 ,男性 5 1 2人 ,女性 5 1 1人 ,大部分为 1 5~ 2 5岁的青年。以基线调查中流动人口所在街道、工厂和工地为单位 ,将调查对象分为 4组 ,3个干预组和 1个对照组。采用小媒介宣传、同伴教育和综合干预的方式对 75 0名干预组的调查对象进行为期 6个月的干预。干预后 ,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除了对待婚前性行为这一问题外 ,3个干预组对艾滋病 /性病的相关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中安全套的使用率、就医相关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除外接受同伴教育的干预组对就医相关行为这一问题。 3个干预组间的知识、信念、行为无明显差别。结论 在流动人口中采取小媒体宣传、同伴教育的方式进行艾滋病 /性病教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参与式方法在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在参与式教学前后采用相同问卷对昆明市一所中等医学专科学校267名二年级学生进行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对比调查。结果参与式教学前后:①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有变化,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9.53,P<0.01);②性病知识认知变化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3.09,P<0.01);③艾滋相关态度有不同程度地改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与式方法应用于课堂对学生的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相关态度作用明显,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邹城市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预防艾滋病信息的可及性及知信行的调查。结果社区居民艾滋病知晓率为97.41%,熟悉艾滋病传播途径的87.78%,62.78%的认为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和正常人享有一样的入学/就业权,38.70%的人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同事继续共事,60.19%的人愿意与感染艾滋病的家人继续共同生活,最近3次性行为100%使用安全套者为26.48%,82.04%的人有医疗用血安全意识,64.81%的人有医疗器械安全意识。最想获取艾滋病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理知识、症状表现、治疗方法、检测途径及检测方法、疫情信息,新闻、电视公益广告、专题报道、反映艾滋病病人生活的电影或电视剧、科普材料、大型公益演出人们最喜欢。结论政府重视,多部门合作,组织机构健全,宣传教育广泛,干预措施到位,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对干预对象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1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在艾滋病传播途径方面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其中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干预前为32.9%,干预后为53.3%)、安全套能降低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干预前为45.0%,干预后为60.1%)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在态度方面干预后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掌握安全性行为的观念和技能是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农民工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态度、意愿及性行为的现状和对艾滋病防治需求,探索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模式. 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经济水平不同地区及不同工种的1012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农民工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0.00%和66.26%.调查者中近三个月与固定性伴、非固定异性性伴、男男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中开展同伴教育的效果,为寻找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卧龙区3个乡镇的179名艾滋病患者作为干预组,卧龙区其余196例艾滋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开展由病人自己担任教育者的同伴教育活动,对照组未采取同伴教育干预措施。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同伴教育干预前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开展同伴教育后,最近1个月服用了全部抗病毒药物剂量无漏服现象的遵医行为较好,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达到了81.40%和72.09%;感到生活很充实的比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达到了74.42%和58.14%,最近1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达到了73.68%和5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病人中开展同伴教育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在安徽省金寨县初中二年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方法在初二学生中发放载有艾滋病防治信息的作文簿并要求以艾滋病为主题写作文。干预前后采用同样的抽样方法和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分别有437和432个学生参加了基线调查及效果评估。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27.9%提高到干预后的74.0%(P<0.01)。干预后,2个与性有关的知识点知晓率仍然低于80%;无偿献血和艾滋病治疗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提高,但仍然不到80%;美沙酮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但仍然低于50%。结论通过发放作文簿及写作文活动,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但仍需要增加针对性的讲解活动或对作文内容提出具体要求,以提高对某些知识点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农村妇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农村妇女中开展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社会实验研究设计,在干预及对照社区对农村妇女(干预前776人、788人,干预后804人、803人)进行知识、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农村妇女传播途径知晓率、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一般知识知晓率、自我保护正确态度持有率、对待艾滋病人/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持有率比干预前分别提高24.38%、29.69%、28.80%、16.27%、21.08%;对照组分别为4.85%、0.14%、3.86%、-0.13%、3.13%。干预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农村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模式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山西焦煤集团男性下井工人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煤矿工人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煤矿工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西焦煤集团4个煤矿的595名男性下井工人作为调查对象,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正确率由51.1%(304人)上升到84.3%(502人)。对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持有歧视态度的比例由61.2%(364人)下降为16.3%(97人),非婚性行为发生率由32.4%(193人)下降为11.3%(67人),最后一次和三次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煤矿工人最希望获得信息途径为发放宣传扑克牌。结论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提高煤矿工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危险行为的发生,减少社会歧视;贴近煤矿工人自身文化、生活和生产实际的传播方式易于接受,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