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陈旧性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我科采用以功能锻炼为主要方法治疗陈旧性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肩关节脱位13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例患者经过两个月治疗后,其功能均恢复良好,生活完全可自理,无不良并发症和骨折重新移位发生。结论基层医院对陈旧性肱骨外科颈骨折伴肩关节脱位患者采取功能锻炼治疗,可避免肩关节活动障碍或僵硬,明显减轻局部肿胀,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牵引甩肩法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采用皮牵引甩肩法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36例,并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34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8.9%,对照组优良率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皮牵引甩肩疗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基本不受条件的限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达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明显,不仅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而且患者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到本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5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观察组NEER肩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60.00%、90.63%;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5±1.8)月、(7.2±1.6)月;观察组在肩功能恢复评分及骨折愈合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显著,肩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晓梅  周会菊 《河北医药》2014,(19):3019-30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骨科确诊并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服务。记录2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护理满意度及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达“优”等级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屈曲度“差”等级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康复训练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预防下肢骨折患者膝关节僵硬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古子文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162-2163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骨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就传统的肩关节前内侧切口入路(对照组,n=50)与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观察组,n=50)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无切口感染,无旋肱血管损伤和腋神经损伤。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肩外侧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关节功能,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和小组制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关节屈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中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后护理干预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8例,年龄62~78岁,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给予早期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未给予早期系统的护理干预。分别在伤后4、8、12、24周对2组患者进行回访,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在8周、12周和24周时,实验组的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后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人肩关节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其中56例行锁定加压钢板法手术治疗(手术组),50例予皮牵引甩手法非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随访6~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优良率:手术组83.9%,对照组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1,P〈0.01);并发症:手术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P〈0.05)。结论手术治疗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恢复具有更好的疗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张丹 《中国处方药》2014,(11):139-14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肱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诊治的肱骨颈骨折患者91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12周后采用Constant评分法评定肩关节功能,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情况,分析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67.1±6.3)分,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3.5±8.6)分;对照组疼痛评分为(5.3±0.7)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为(3.1±0.4)分;对照组满意度为84.8%,观察组满意度为9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肱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疼痛状况,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5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0%,对照组为80.7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可注射型人工骨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可注射型人工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3.03%,对照组优良率为74.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60 3,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11.78 &#177;3.64)周,肩关节功能评分(96.87 &#177;4.23)分;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9.65&#177;6.27)周,肩关节功能评分(78.73&#177;8.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182、12.793 4,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23%(x2 =7.678 6,P<0.05).结论 采用可注射型人工骨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可靠,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轻微,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陆根华  谢国华  牟晓峰  薛峰  杨建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058-3059,3061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采用手术并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Neer骨折分类:Ⅱ型6例,Ⅲ型10例,Ⅳ型10例.随访8~30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 26例患者均骨性愈合,按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为68~94分,平均85.5分;其中优12例,良10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84.6%.患侧肩关节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平均为(0.4±0.6)分,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外旋活动度均略低于健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固定可靠,恢复满意,便于早期康复锻炼,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桥接钢板结合重建钢板在肱骨多段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肱骨多段骨折32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研究组行微创经皮桥接钢板结合重建钢板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2组围术期指标及骨折愈合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治疗后肩关节评分(Neer评分)、肘关节评分(Mayo评分)及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eer评分及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桥接钢板结合重建钢板治疗肱骨多段骨折可改善骨折愈合效果、促进肩肘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肱骨骨折术后实施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康复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参与康复治疗训练,实验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训练。观察比较手术后第2、4、6个月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评估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GEPI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肱骨骨折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愈合伤口,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骨折术后治疗中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状况及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在心理状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2.3%(48/52)显著高于对照组71.1%(37/52),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外科手术患者的不良情况,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王磊  余灿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43-45,47
目的 评价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人院的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20例采用传统钢板交叉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治疗评分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本研究中40例患者X线片显示均解剖复位,术后无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和畸形愈合发生.全部患者均达到骨折一期愈合,愈合时间8~24周,平均(10.5±2.5)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平均患肩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具有防止复位丢失、保护板下血运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手术中掌握良好复位技术,选择合适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栾琳 《中国医药科学》2012,(19):131-132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对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普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术后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