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确康复护理在颈椎病针刀治疗后的作用.方法 根据针刀医学康复护理学理论,对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后,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和康复指导. 结果 60例患者中痊愈50例,有效8例,无效2例.结论 正确的康复护理可以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针刀治疗疗效及预防治疗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分型,也是现代上班族高发病之一,笔者探讨针刀配合颈舒颗粒在临床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骨伤三科门诊确诊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药物组和治疗组,治疗观察两周,运用SPSS 19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药物组和针刀组。结论针刀配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刀或服药,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甘文  刘华文  袁艳辉 《中外医疗》2010,29(26):25-26
目的 观察牵引、针灸、手法、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采用牵引、针灸、手法、针刀治疗;对照88例,采用针灸、牵引、手法治疗.比较各组治疗1个疗程(2周)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场症状及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牵引、针灸、手法、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针刀治疗具有特异性,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的针刀诊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20年临床应用,针刀治疗以其疗效好,价格低,操作简单,低复发率,正逐渐成为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将通过分析针刀医学理论在颈椎病诊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提高颈椎病的针刀治愈率提供理论依据。1发病机制1·1西医学对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1)机械压学说,该学说通过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提出发育性椎管狭窄是造成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骨性压迫是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1]。(2)生物力平衡失调学说[2],该学说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切除动物颈部的软组织后可造成颈椎病,提出颈部软组织缺损是颈椎病发病的原因之一。(3)炎性介…  相似文献   

5.
吕春云   《中国医学工程》2009,(12):59-60
目的:通过针刀治疗颈5横突综合症,探讨颈椎病的诊断及发病机理。方法:针刀重点松解挛缩的前、中斜角肌。结果:疗效满意。结论:方法简便、安全,便于操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针刀为主治疗颈椎病63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以及颈椎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方法:对各型颈椎病63例行针刀闭合手术,并随机选择30例作为针刺对照组,对治疗前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刀组治愈率55.56%,针刺组治愈率36.70%,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针刀组与针刺组有效率分别为95.22%,90.00%,P〉0.05,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针刀联合整脊手法治疗以眩晕为主的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针刀松解剥离结合针灸、推拿对256例颈椎病眩晕患者治疗1~5疗程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90人1疗程达临床治愈,56人经2~3疗程治愈,8人经3~5疗程显效.总有效率99.2%.结论 针刀联合整脊手法治疗以眩晕为主的颈椎病,疗效高、安全、无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根据影像资料找出相应治疗点或以敏感压痛点按针刀常规方法对37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基本痊愈23例,占62.2%;显效8例,占21.6%;有效5例,占13.5%;无效1例,占2.7%,总有效率97.3%.结论 针刀治疗颈椎病,见效快,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朱宏伟  李明 《当代医学》2012,18(25):153-154
目的 观察针刀和手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并对颈椎病的病因和治疗机理进行探讨.方法 先进行针刀松解,术后实施手法矫正治疗.结果 对860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优650例,占75.6%;良165例,占19.2%;可30例,占3.5%;差15例,占1.7%.优良率94.8%.结论 针刀松解与手法矫正互补,可提高优良率.运用针刀闭合性手术结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病,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用针刀行枕下三角松解术治疗门诊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人45例.结果 临床治愈34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结论 针刀松解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11.
针刀疗法作为一种闭合性中医微创技术,针与刀的功能并用,既能通过针刺手法对穴位进行刺激,又能起到切割、剥离的作用.较之松解颈椎病变节段,针刀治疗点以颈椎周围相关穴位及相关软组织为主,减少了损伤神经、血管的风险,更具安全性.随着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研究开展,治疗过程中配合他法及术后辅助治疗等,充分调整了颈椎的动静力平衡,有助于疗效的巩固,亦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针刀加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针刀加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分析用针刀闭合手术仰卧提拉旋扳手法治疗74例资料.结果 ,治愈36例,好转34例,无效4例.表明针刀配合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方法简单,值得临床参考验证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任振山  付爱丽 《中外医疗》2008,27(35):177-177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治疗及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针刀颈后软组织松解、小关节旋转复位加自拟中药枕治疗各型"颈椎病"150例,其中86例随访6个月~3年;通过临床治疗体会,从软组织损伤理论角度上分析、推理、总结"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结果 150例病人近期治愈有效率100%;远期疗效,各型总治愈率52.3%,显效率28%,好转率15% ,无效4.70%.结论 从理论上认为颈后软组织损害是引发"颈椎病"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颈脊柱的骨性病理改变是软组织长期受损后的继发性改变.  相似文献   

14.
杨义靖  杨霞 《医学综述》2011,17(13):2041-2044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常由于不良体位、劳损等原因所致。外力造成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使得颈椎周围软组织变性、粘连、变硬、钙化,从而压迫颈椎的颈神经根和血管,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的根本原因。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为松解肌粘连,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刺激,重新建立颈椎生物力学平衡。临床报告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传统疗法好,这一疗法不足之处是执业人员科研意识较低,总体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运用针刀、牵引、手法、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患者均为三甲医院明确诊断且需手术的病例.结果 有效率100%.结论 针刀牵引加手法等综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枕下三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针刀针刀组以针刀松解枕下三角;针刺针刺组以针刺颈3~6夹脊穴,配双侧天柱、双侧风池穴.结果:针刺组和针刀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CD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前针刀组和针刺组各项血流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针刀组VS、VD及VM值显著上升(P<0.01),PI及RI值显著下降(P<0.01);针刺组仅VS及VM值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参数值均有所改善,但针刀组改善更明显,针刺组与针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O1,P<0.05).结论:针刀组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改善患者脑部供血方面明显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骨质增生移位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刀松解棘间韧带及后关节囊结合手法牵引复位治疗(有统计价值者)82例患者.结果 治愈67例,占总例数的81.7%;好转11例,占13.4%;无效4例,占4.9%.总有效率95.1%.平均治疗次数为2.3次.结论 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见效快,疗程短,方法简单,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斜方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针刀组和美洛昔康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刀治疗和口服美洛昔康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颈部疼痛评分及斜方肌张力变化。结果:针刀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两组肩颈部疼痛以及斜方肌张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针刀组改善优于美洛昔康组(P<0.05)。结论:针刀治疗可通过改善斜方肌肌张力、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9.
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30例和普通针刺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针刀组在症状与主诉的缓解程度上及总体临床疗效的显愈率上优于普通针刺组,影像学变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刀疗法适合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关节松动法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并比较其疗效是否优于传统推拿联合针刀治疗。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关节松动法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联合针刀治疗。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 VAS)、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各对应时间点上的VAS评分、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2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中的症状、工作生活能力及总分三项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征、手的功能两项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症状、工作生活能力、体征、手的功能及总分五项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改良关节松动法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优于传统推拿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