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文结合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的特点,以及在基层疾控中心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工作经验,探寻目前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完善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生物致病物所致疾病的危险评估规则BuchananRL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建议下,1988年成立了国家食品微生物标准咨询委员会(NACMCF),用以解答农业部、卫生和人类服务部、国防部及贸易部提出的有关食品微生物安全的问题。该委员会受农业部的领导和...  相似文献   

3.
核酸杂交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介了核酸杂交技术的原理,阐明了利用核酸杂交技术进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指出了核酸杂交技术目前在食品微生物检验应用中的优点和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GB 4789.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设备和材料、培养基和试剂、检验程序、操作步骤、结果与报告、乳酸菌的鉴定、培养基及试剂等章节逐条进行分析解读。讨论了标准变化的依据以及存在的问题,对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正确实施使用该标准提出了技术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食品微生物危险性分析的原则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东征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097-1099
来自食品微生物危害的危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而危险分析是确保以完善的科学知识建立起有关食品安全的标准、指南和提出建议,来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为国际贸易创造便利的一个重要手段。以保护公众健康为总体目标的微生物危险性分析包括三部分:危险评估、危险管理和危险信息交流。食品微生物危险性分析过程应该尽最大可能地收集所有能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并通过运用危险性分析的基本原则进行推广应用。本文对食品微生物危险性分析的原则和应用讨论。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微生物的分布是决定食品是否引起健康危害的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微生物采样和检测的结果。正确认识食品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做出科学的决策。人们在实际应用中习惯将微生物分布看作对数正态分布或者泊松分布,而事实上食品中的微生物更多时候呈不均匀、不规则分布。本文重点介绍了食品中微生物的空间分布、频率分布和统计分布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食用者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工作中需将重点放在降低和避免微生物导致食品污染。依据微生物引起食品污染的不确定性及广泛性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需加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环节在于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同时影响检验工作质量。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采集过程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选择的样品要具有代表性,维持良好的密封性,并做好标识工作;在保存和运输期间,要维持样品的完整性。此外,为提高检验质量,检验技术的选择要恰当合理,易有效辨别食品污染的不同种类微生物。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探讨仪器法、代谢法、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相似文献   

8.
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是食品卫生检验的重点,对评价食品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饮食卫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各种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均设有化验室,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此外,在食品质量监测部门,如各级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检疫局等,为了监督监测食品生产销售单位的食品卫生质量,也都设有专门的微生物检验室,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以及对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和调查研究工作。 但是,目前从事食品微生物的人员,一般都来自医学、兽医专业毕业或短期培训,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不十分了解…  相似文献   

9.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多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此,对基因芯片技术及该技术在转基因食品、食品微生物、食品原料、食品营养成分检测研究中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与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1]。近年来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是在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时,均需要给出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而这方面报道文献较少。该文举例对食品微生物检测常见项目菌落总数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1检验方法在微生物检测中,各类食品菌落总数通常采用GB4789.2-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标准进行检测。该  相似文献   

11.
1 藉二甲亚砜还原作用快速及灵敏的检测食 品样品中的微生物活力 Alef报道(1994),采用检测土壤中微生物活力的新方法,以分析食品。该方法基础于加二甲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于食品检样中,藉气相色谱仪法检测微生物从DMSO产生的二甲硫[Dimethylsulphide  相似文献   

12.
文摘     
阿平  孟孟 《健康》2008,(10)
多吃发酵食品可抗衰老日本的保健医师们建议:现代人应该提醒自己每天摄取一种发酵食品,这样可以维持健康、促进长寿。食品发酵后热量会变低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  相似文献   

13.
张玉凤  王頔 《药物与人》2014,(10):372-373
为推测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程度,我国把食品被污染微生物列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但是,随着食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食品中所含微生物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现用的检验方法会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某些种类造成漏检,如厌氧菌类群、低温菌类群等。检验结果影响了微生物对食品污染程度做出评价的客观性。依照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理论和现用检验方法,对造成污染食品微生物种类及数量漏检因素进行探讨,与专家和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4.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是食品卫生检验的重点,对评价食品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饮食卫生有着极为重点的作用.为此,在各种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均设有化验室,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此外,在食品质量监测部门,如各级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检疫局等,为了监督监测食品生产销售单位的食品卫生质量,也都设有专门的微生物检验室,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以及对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检测和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食品卫生执法力度,了解我县饮食店的卫生现状,提高食品卫生管理水平,我们在1999年5月9日至14日对县城建设一路、工业路的47户饮食店卫生现状作了一次详细调查分析,并对我县搞好饮食店卫生管理提出建议。1 内容与方法1-1 内容调查47户饮食店的流程布局、厨房餐厅比例、食品原料处理、食品烹调卫生、食品存放、具洗消、食具周转量、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和餐具微生物检查。1-2 方法餐具微生物调查采用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检验法。其余各项采用普查法。1-3 评价标准餐具微生物按GB14934-94,其余各项按…  相似文献   

16.
尹凤娟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685-1686
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也有些微生物的存在可引起多种应变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会对人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还会使食品及原料腐烂和变质。在空气或液体中,对于微生物的采集,选择合适的试验仪器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1微生物检测的必要性1.1食品因含有微生物可依赖生长的营养成分,因此食品会受到微生物不  相似文献   

17.
预测食品微生物学就是通过对食品中各种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受各种因子影响程度的研究,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微生物数据库,将这些特征输入计算机,编制各种细菌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繁殖、残存、死亡的数学模型,从而使我们在食品的不同加工、贮藏和流通条件下不通过实验室检测即可运用模型预测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并对食品的安全性做出快速判断的学科研究。目前微生物预测技术正在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而建立完善的数学模型则是预测微生物学的核心。食品品质和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解决微生物生长与食品安全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面对玲琅满目的进口食品,我们该如何辨别真伪呢?对于挑选进口食品,我们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如果是没有通过规范程序及合法渠道进口的食品,在原材料使用、加工过程、储存、运输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一些食品可能存在微生物、重金属超标,色素、防腐剂不合格等问题。有些甚至是质量不合格的"三无产品"。所以,大家在挑选进口食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聪明购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食品生产方面不断出现问题,而且食品问题无小事,所以目前迫切需要对食品安全保障提供相应措施。笔者通过总结自己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方面的工作经验,结合目前国内外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先进经验以及方式,对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方式进行简要分析,并且针对其中部分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娄丽琼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857-485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这给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质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在现实生活中,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也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强化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有助于完善食品微生物的质量检测体系,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