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微血管并发症.中医理论认为,因虚致瘀、因湿致瘀、因燥致瘀、血瘀络阻滞是本病的重要病机,以活血化瘀通络类中药为主的药物在糖尿痛肾病的治疗中已得到普遍认可.目前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和自拟经验方在本病的治疗中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沈艳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9):640-641
介绍唐红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经验。论述了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清热活血法、益气活血法、理气活血法、养阴活血法、温阳活血法、化痰活血法等活血化瘀六法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瘀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机理,提出活血化瘀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途径,并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始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及病理研究,证实活血化瘀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之一,临床上较少见。我们遇到一家庭3代12人中有7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1.1先证者,男,41岁,工人。因走路不稳两年半,言语不清一年,于2000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二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在活动中突然出现跑步不能,走路不稳,向两侧歪斜,精细动作困难。一年前出现言语笨拙,饮水呛咳,反应亦逐渐迟钝。查体:血压150/90mmHg,意识清,计算力差,语言呈矜持样。双眼向上注视时有垂直旋转跟震。双侧咽反射差,左侧重。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目前认为多归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可谓渊远流长,早在<内经>就有“消瘅”、“消渴”等病名,并指出正虚与嗜食膏粱厚味是其病因,汉、隋、唐诸家对本病也多有发挥,宋朝以降,“三消论”一直占主导地位,从上、中、下三消分治,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进而以滋阴清热为大法,一直是正统.虽偶有论及血瘀,但未成大流.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肝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学"消渴"、"胁痛"等范畴。导师谢春光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本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独到的见解,认为该病以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在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中的运用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 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的理论依据 瘀血导致消渴(糖尿病)论 瘀血是导致消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灵枢·玉变》云:"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臆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金匮要略》中指出:"病者如热状,烦渴,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血证论》云:"瘀血在  相似文献   

8.
9.
桑绍绪 《山西中医》2009,25(2):53-54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是病因和病机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有很多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DN认识的逐步深入,中医活血化瘀法在DN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中医药在治疗DN中的进展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论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瘀血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对糖尿病的转归、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能够提高疗效 ,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尚斌 《吉林中医药》2005,25(12):32-32
近年来,笔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收到良好效果。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2.
延建红  王茶茶 《光明中医》2013,28(2):235-237
探讨瘀血在糖尿病发病中的机理,以及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理论依据;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吴光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胆石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盛荣 《山西中医》1994,10(3):11-12
吴光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胆石症经验福建省南安市中医院(362300)吴盛荣指导老师:吴光烈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虽然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不断问世,但治疗上的困难依然存在。我院院长、国家级老中医专家吴光烈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法辨治糖尿病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糖尿病与祖国医学的消渴病症状相似,故中医对糖尿病的研究是从消渴病开始。一、糖尿病瘀血机理探讨 1.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瘀血证病机的认识古代文献中早就有瘀血与消渴证关系描述。《金匮要略》“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而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当下之。”唐容川则认为“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津上升,是以为渴,名曰血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在糖尿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建华 《山东中医杂志》1994,13(11):495-496
<正>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以消渴病辨治为法。消渴的病因主要是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房劳过度有关;此外,瘀血对消渴的发生也占有重要位置,历代医家对此已有诸多论述,而在治疗中适当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可收到良好效果。1 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的理论依据 1.1 瘀血导致消渴论 瘀血是导致消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古人早有认识,如《灵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田悦  王伟 《吉林中医药》2005,25(10):22-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神经本身和营养神经的小血管的改变.神经的缺血性梗塞和血管的狭窄而使神经发生缺血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与中医瘀血间有密切关系,瘀血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糖尿病及其合并症,临床疗效满意,为糠尿病的治疗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医疗实践中体会到,糖尿病的病机主要是阴虚燥热,气虚血瘀。从血液流变学以及临床观察指甲、口唇的变化,证实瘀血是形成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症的重要因素。在糖尿病的整个病程中,病程越长,瘀血越重,合并症越多越重,所以在糖尿病的整个病程中,抓住活血化瘀这一关键环节,兼以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临床中观察到,血瘀既是DM的病理产物,又是DM的致病因素,贯穿于DM的始终,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在DM的综合治疗中,辨证地应用中医药,尤其是注重活血化瘀法的运用,是中西医结合治疗DM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