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各种病毒侵犯心肌引起的、以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项目均缺乏特异性,易与许多疾病相混淆,而误诊为心肌炎.我院从2006-01-2009-12共收治了15例被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袭心肌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临床上病毒所致心脏疾病,包括心包心肌及心内膜等,但以心肌炎为多见。而病毒以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为常见,尤其以柯萨奇B病毒占30%-50%。此外,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及肝炎病毒等均能引起心肌炎。根据临床症状表现,该病前者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心痛等病证范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不典型临床表现,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急性心肌梗死样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胸闷不适1周急诊入院。病程早期外院心电图示V1~V4导联ST段抬高,查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升高,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后通过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程、心肌酶、心电图等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完善心脏超声、MRI心肌灌注成像、血清毒物检测、病毒学、免疫学、结缔组织病相关检查,以及脂肪组织活检病理、冠状动脉造影、左室造影等检查,考虑病毒性心肌炎可能性大,积极予营养心肌、改善心肌重构及支持对症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诊断病毒性心肌炎。3个月后随访病情恢复良好。结论以急性心肌梗死样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成人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少见;对缺乏冠状动脉危险因素,心电图出现多导联ST段抬高,并有心脏超声或MRI示弥漫性活动减弱表现者,需与相关心肌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常以各种心律失常作为首发和主要表现 ,也往往被临床医师和病人所关注。为进一步探讨其心律失常发生的特点和预后 ,对两院1990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7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病人 ,随访2年 ,现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2例中 ,男性32例 ,女性40例 ,年龄15~53岁 ,平均34.3岁 ;住院天数17~67天 ,平均28.3天。1.2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常规或动态心电图、X线心脏三位片、超声心动图、血清酶学 (CK、AST、LDH)及双份血清 (相隔2周 )柯萨奇B组病毒中和抗…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是目前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中发病率最高的疾患之一。病毒性心肌炎病因为病毒感染。与其有关的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粘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为病毒直接侵袭心肌和免疫反应。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数预后良好 ,但也有一部分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是继发性心肌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病毒性心肌炎时免疫系统与心肌病理变化的关系、病毒性心肌炎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决定因素等作一综述。1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变化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 ,感染机体以后 ,患者是否即患病毒性心肌炎以…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本病有逐渐增多趋势。本院从1996年2月~2000年10月收治病毒性心肌炎52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组所拟定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危重型中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者16例 ,病情较危重 ,病死率较高 ,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严重心律失常中 ,男10例 ,女6例 ,年龄13岁~28岁 ,平均21岁。1.2临床表现发病前均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状 ,表现为鼻塞、流涕、咽…  相似文献   

7.
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呼吸道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的炎性损害,已知柯萨奇病毒B3((CVB3)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密切。病毒性心肌炎多发生于青壮年和儿童,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VMC的诊断主要依靠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的改变和心肌酶的检测。cTNT是肌钙蛋白三种成分的T组分,在心肌损害时,可在血清中检测出心肌特异性的cTNT。cTNT对心肌损伤、心肌细胞坏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59名临床诊断并经心电图和治疗后证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进行血清cTNT的早期检测。了解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为心肌炎病人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院收治的重症肝炎患者中,在病情危重阶段,临床上除表现重症肝炎肝衰竭的症状外,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甚至往往因心功能衰竭而猝死。现就重症肝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重症肝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原因 1.肝炎病毒侵犯心脏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使心肌出现组织学改变。表现为轻度纤维性变、心肌出血性渗出,也可因心肌纤维束严重缺氧而形成部分心肌坏死以及心脏特殊的心肌纤维受到病毒毒素侵犯,应激性与传导性等受到影响,会产生过早搏动或心动过速。 2.低血钾对心脏的影响。当血清钾离子浓度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长谦  王彬尧 《新医学》1999,30(9):539-540
进修医生教授,请问什么是心肌炎和病毒性心肌炎?教授心肌炎是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根据病因不同,心肌炎可分为感染性心肌炎,过敏、变态反应所致心肌炎和理化因素的毒性损伤引起的中毒性心肌炎三类。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性心肌炎中常见类型,其中尤以嗜心肌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进修医生常见的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哪些?教授早在19世纪末即有学者报道了流行性胆腺炎患者的心脏表现;1929年,Lucke等对死于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进行尸解,结果发现心肌炎症性病变;1942年,SaP…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小儿血清IL-2、IL-4、IL-6浓度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桂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1):1608-1609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症等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并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病毒感染后直接作用于心脏及病毒感染后的免疫损伤有关。本文检测了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白介素IL-2(IL-2)、白介素IL-4(IL-4)、白介素IL-6(IL-6)的浓度。探讨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时对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室性早搏是心肌炎常伴症状。从1993年3月至1999年3月 ,我们诊治各种心肌炎引起室性早搏62例 ,并经过2~5年的随访 ,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小儿室性早搏患者均为我院6年来门诊及住院病例 ,共62例 ,男39,女23例。年龄>10岁3例 ,5~10岁38例 ,2~5岁19例 ,<2岁2例。初诊时病程>6个月5例 ,3~6个月4例 ,<1个月53例。原发病中 ,病毒性心肌炎29例 ,疑似病毒性心肌炎26例 ,中毒性心肌炎5例 ,农药中毒致心肌损害2例 ,均符合我国九省市心肌炎协作组制定的标准[1]。早…  相似文献   

12.
联用双黄连粉针与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病毒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及病毒感染后引起免疫调节失调有关〔1〕。因而,在治疗上采用抗病毒与免疫调节剂为临床上的一个重要手段。联用双黄连粉针与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6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6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均符合...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主要是柯萨奇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心内膜炎症,如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我院自1998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7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康复及预后傅勇1傅鹤松2心肌炎大多为病毒(柯萨奇、埃可等)引起。在由这些病毒引起的相关传染病流行期间,约有5%的病人发生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可流行发生,也可散在发病[1]。VMC的确切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的病变,病毒除侵犯心肌外还可累及心内膜、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各年龄均发病,但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各种病毒均可引起,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或呈亚临床发病,重者发生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猝死、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包炎.心肌炎急性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5.5%~60.0%[1],多于7 d~20 d恢复.  相似文献   

16.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盛锋 《新医学》2001,32(5):267-268
1 引 言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血管常见疾病之一,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或坏死,导致心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的疾病。由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轻重程度、临床表现差异很大,造成诊断的困难,尤其对轻症患儿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还有较大的争议。2 病原及发病机制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4、A16、B1至B5,埃可病毒9、11和22,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合胞病毒,肝炎病毒,疱疹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人类免疫…  相似文献   

17.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的炎症。病毒性心肌炎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其危害性也较大,则引起家长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以肠道病毒如柯萨基B族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心肌炎最多见[2]。本病以学龄前期及学龄儿童多见,其起因是机体有病毒的入侵,  相似文献   

19.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的病变,病毒除侵犯心肌外还可累及心内膜、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各年龄均发病,但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各种病毒均可引起,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或呈亚临床发病,重者发生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猝死、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包炎。心肌炎急性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5.5%~60.0%,多于7d~20d恢复。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脏病已成为内科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公认小RNA病毒中的柯萨奇B组病毒(CVB)是该病的主要病原。据估计在一次急性病毒性疾病中,约5%的病人的心肌受染,在普通感冒中有1/3患者可出现异常心电图。大约3.2%的CVB感染可引起有关的心肌炎症状及体证,而由CVA或埃可病毒感染引起者则为0.8%和0.7%。病毒性心肌炎可以经历急性期、亚急性期或慢性期.病人可以全愈或慢性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或心脏暴发性疾病所致早期死亡等不同结局。由于目前几种常用的检测手段相对耗时、费力、敏感性、特异性较差,使人群中病毒性心肌炎确切发病率尚属未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