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就《素问·上古天真论》“逆于生乐”、《素问·至真要大论》“蛰虫不去”、《素问·生气通天论》“精则养神”、《素问·宝命全形论》“土得木而达”、《伤寒论·145条》“无犯胃气及上二焦”等经文中“逆、去、精、达、二”诸字的含义从文字训诂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吴又可在《温疫论·论气所伤不同》中提到“二五之精”。《温病学》五版教材注释中认为此语“义不详”。《温疫论评注》(二版)也仅对此加以简注。为了更好地领会本篇的思想内容,现就个人所识对此加以浅析,供同道参考。“二五之精”首见于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  相似文献   

3.
论《内经》中"神”与针灸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医学、自然哲学和道教都认为 ,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要素。精、气、血是“神”形成的物质基础 ,“神”寓于精气之中。宋·虞庶云 :“神者 ,精气者之化成也”,表明人身之神是由精气化生而成的。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深受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影响 ,应用大量篇幅论“神”,《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 ,人之神也”。《灵枢·小针解》:“神者 ,正气也”。《平人绝谷》云 :“故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 :“所言节者 ,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 ,非皮肉筋骨也”。可见《内经》中之神就是人身…  相似文献   

4.
新编《医古文》六版教材选嵇康《养生论》“目惑玄黄”一句仍沿用旧注,“玄黄”释为“此泛指自然界的事物”,殊为不妥。玄、黄分别来解释,《说文解字》曰:“黑而有赤色者为玄”,“黄,地之色也。”皆指色彩而言。二者合释也多指色彩,如《诗经·卷耳》:“陡彼高岗,...  相似文献   

5.
江克明 《开卷有益》2003,(10):36-37
清代名医陆九芝所著的《世补斋医书》中,有“老年治法”一文,并推荐抗老防衰方“延寿丹”,论点精辟,切乎实用。摘录如下。《素问·五常政大论》云:“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盖以阳能发泄,阴能坚凝。阳固可贵,阴亦未可贱也。《上古天真论》云:“年半百而动作皆衰。”《阴阳应象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于此益知:垂暮之年,阴易亏而阳易强。不知何时认作老年多阳虚?。老年之药宜补阳,而老人则自此危矣。昔之言老人治法者,宋·陈无直有《养老奉亲书》,元·邹有《寿亲养老新书》,明·刘宇有《安老怀幼书》,皆不传于…  相似文献   

6.
王叔和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著名医家,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卷二十九引《养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太平御览》引高湛《养生论》说:“王叔和,高平人也。博好经方,洞识摄生之道。”晋·皇甫谧《甲乙经·序》“近代太医令王叔利”,唐·甘伯宗《名医传》说;“王叔和,高平人,为太医令。性度沉静,通经史,穷研方脉,精意诊切,洞识修养之道。”综合上述资料和近年考证,王叔和名熙,东汉末年至三国魏时人,约生活于公元177~255年,在魏曾任太医令,籍贯是汉魏山阳郡高平县,即今之山东省微山县西北两城人。  相似文献   

7.
免疫学是六十年代以来进展较快的一门科学。追朔到古代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已察觉机体具有天然的防病、抗病能力。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又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相似文献   

8.
“秋伤于湿”之我见周发祥,许东升,贾玉梅(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素问》;中医名词;注释1引言“秋伤于湿”一语,首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两篇。《生气通天论》曰:“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阂...  相似文献   

9.
谈“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曹大明(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灵枢》,中医名词《灵枢·本神》篇说:“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素问·保命全形论》载:“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在《内经》的其它篇章如《灵枢·官能》篇亦说:“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相似文献   

10.
《内经》“气血以流”观刍言王光晃江西抚州中医学校344000“气血以流”一语,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篇。原为阐述五味入五脏的恃统理论时,对因饮食五味偏嗜或太过,而致人发病的问题,所倡导的“谨和五味”等养生防病中的一种学术观点。推原“气血以流”观的真...  相似文献   

11.
浅议养生防病重在阳气福建中医学院96级中基研究生(福州350003)王芗斌指导老师郑家铿《内经》曰:“生之本,本于阴阳”[1],“阴平阳秘,精神乃治”[2]。然而阴阳之间是否有主从关系呢?《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调查和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医宗必读·不失人情论》的内容与张景岳《类经》对《素问·方盛衰论》“不失人情”一语的注文雷同。据此认为:“医宗必读·不失人情论》所反映的基本思想,并非李中梓所倡导。因为这一思想在早于李氏《医宗必读》面世的景岳《类经》中,便已经有了与之基本相同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精治细防根治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 ,是小儿时期的多发难治的一种疾病。为寻求彻底治愈哮喘之法 ,本人参与小儿哮喘的根治研究 ,倡导医者精治和医家细防的新举措 ,使病儿获得根治 ,浅析如下。1 论哮有夙根人类的哮喘 ,早在我国的《内经》始有记载 ,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的“喘鸣”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的“喘息”等描述 ,以及后来的元代《丹溪心法·哮喘十四》统称“哮喘”。明代 ,万全在儿科专著《片玉心书·哮喘门》中论哮喘之治曰 :“轻者用五虎汤一贴 ,重则葶苈丸治之。此皆一时急解之法 ,若要断根 ,常服五圣丹 ,外用灸法。”这是中医儿科学…  相似文献   

1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心主舌……在窍为舌。”《素问·金匮真言论》又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一脏竟有二窍,孰是孰非?历代《内经》注家于此或直曰错简,或避而不注,偶有注者,亦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心开窍于耳”既有其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5.
“膻中”考     
<正> 一、膻中的内涵《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灵柩·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灵柩·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归纳后世注家对膻中的认识,约有如下几种观点:  相似文献   

16.
甲诊临床浅识孙咸茂,黎涛,赵辉(青岛市401医院266071)关键词甲诊,望诊,临床应用甲诊属中医望诊范畴,源于《内经》,发扬于后世。《灵枢·本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灵枢·天年...  相似文献   

17.
神阙穴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阙穴又称脐中,“气舍”、“下丹田”、“命蒂”。近年来笔者对该穴进行探讨,现概述如下。1历代医家对神阙穴的认识神阙穴始见于《素问·气穴论》,但最早提出“神阙”二字的是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素问·气穴论》曰:“藏俞五十穴,……齐一穴,……针之所由...  相似文献   

18.
浅谈淋证从胃治疗史嘉林《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论也。”笔者遵循这一理论,淋证从胃治疗收效良好,愿与同道共讨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阳明司天之政…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小便黄赤,甚则淋。”“热至则身热…淋闷之...  相似文献   

19.
“疑殆”、“苛疾”考释许学东山东中医学院1疑殆《素问·著至教论》:“亦不疑殆”。“疑殆”,古本无注,现今新本有注“疑似”的(见《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以下简称《校注》),也有注“怀疑”的(见《素问注释汇粹》),均不确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良...  相似文献   

20.
中医顺势思维研究(续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顺势思维与养生养生即保养生命 ,增强体质 ,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形成了顺应自然、养性全神、固护肾精、慎事摄身、饮食调养、动静结合等养生原则及方法 ,顺势思维则贯穿于上述养生原则与方法的多个方面。3.1顺应天时自然之势《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各种生理功能与天地自然变化之间形成了近乎同步的节律性 ,故养生当顺应天时自然变化 ,特别是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 ,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综合调理。对此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已提出了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