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 男性,21岁,因贫血入院.既往无输血史.本次入院后查血Hb为44 g/L,血型B型,急需输血,申请输注B型红细胞悬液2 U,在进行交叉配血时出现配血不合.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患者女,37岁,因“持续呕血、黑便3d”入院.经内科药物及内镜止血治疗无效.患者24 d前曾行“剖宫产术”,否认肝炎及肝硬化病史.体格检查:贫血面容,四肢湿冷,血压80/50 mmHg,心率135次/min;腹稍膨隆,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无其他阳性体征.血常规:红细胞2.7× 1012/L、血红蛋白82.0 g/L、红细胞压积0.24、白细胞20.4× 109/L、血小板117× 109/L.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0岁.因间断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偶尔伴小血块6年,右侧腰部隐痛4个月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血尿每次持续20天左右,间歇3~5个月,劳累时明显.查体:血压14/9kPa,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肾区叩痛(十).尿常规示红细胞满视野/HP,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5 g/L,红细胞3.2×10~9/L,白细胞4.1×10~9/L,血  相似文献   

4.
急性气肿性肾盂肾炎合并出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43岁,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胆囊炎入院,入院后第4天出现恶心、乏力、双足浮肿,同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及肉眼血尿,右侧腰部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1×109/L,嗜中性粒细胞78%,红细胞2.98×1012/L,血红蛋白75 g/L,血小板62×109/L.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葡萄糖++++,酮体+-.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0岁,稻农,因反复上腹部胀痛不适15年,进油腻或辛辣食物后症状明显,复发3 d于2009年5月31日入院.体检:体温正常,腹软,无压痛,Murphy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4×109/L,红细胞3.59×1012/L,血红蛋白115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4%.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CA199均在正常范围.入院前外院超声提示肝内囊肿.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1岁,右侧腰痛伴肉眼全程血尿一天入院.病史:八年前发作一次而自行缓解.既往曾患结核性胸膜炎已治愈.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腹平软,肝脾未及,全腹无压痛,右肾区叩击痛( ).胸透:心肺正常,双隔角清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40X×10~9/L,红细胞:3.54×10~12/L,血红蛋白:107g/L,尿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80岁。因排尿不畅伴下腹部酸胀不适2个月余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明显肉眼血尿,无发热,无肾区叩击痛,无胸闷气急,大便成规律,无下肢浮肿。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6×109/L(N0.51,L0.41),红细胞3.28×1012/L,血红蛋白109g/L;尿常规WBC23.1/L,RBC45.4/L,白细胞酶(+),潜血(++++),酮体阴性;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rimary splenic angiosarcoma,PSA)极为罕见,但为最常见的脾原发性非淋巴源性的恶性肿瘤[1].其起源于脾窦血管内皮细胞,为高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多见于老年男性.本院收治1例,具备完整的影像、临床、病理资料,现报告如下并文献复习. 患者 女,63岁,主因上腹胀满不适1月余入院.患者无恶心、呕吐,无腹痛,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体格检查:脾左肋缘下约10 cm,触之质韧,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8 g/L,红细胞2.76×1012;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57 U/L,谷草转氨酶74U/L,直接胆红素10.6μmol/L,血糖6.4 mmol/L,总胆红素23.7 μmol/L,尿酸122 μmol/L,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9.
石静  谢军  王影  陈颍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1,30(12):1307-130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因"呕血、黑便4 d,加重1 d"于2020年5月6日急诊入院.20年前曾行食管癌根治术.入院急查血常规:红细胞 1.65×1012/L,血红蛋白 49 g/L.血压74/42 mmHg (1 mmHg=0.133 kPa),心率140次/min血氧饱和度98%.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41岁.入院8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痛,伴肉眼血尿,偶有暗红色血块排出,无尿频、尿急,无畏寒、发热症状.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尿蛋白1 g/L;尿沉渣定量:尿红细胞>250个/μL.盆部CT示膀胱前上壁不规则增厚,形成大小约2.6 cm×2.7 cm软组织肿块突入腔内,边缘不规则,可见分叶,密度不均(CT值约36.7~56.2 HU)(图1),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CT值约61.3~99.5 HU)(图2),冠状位及矢状位示肿物边界较清(图3,4);相应膀胱外壁不规则.前列腺、精囊腺形态、大小、密度正常.盆壁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
克感敏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案例报告患者女性,18岁,咳嗽、发热20余天,头晕、乏力、恶心、呕吐1天入院。入院前曾因感冒服用克感敏、头痛酚。查体:重度贫血貌,手、面部皮肤苍白,无酱油色尿。体表淋巴结不肿大,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肝肋下5cm可及,脾肋下未触及。WBC:19.1×109/L,RBC:0.65×1012/L,HGB:22G/L,PLT:573×109/L。骨髓穿刺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淋巴系增生活跃,细胞形态及阶段比例正常。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可见红细胞碎片。巨核系增生活跃,成堆血小板可见,未见寄生虫。铁染色:外铁+,铁粒幼红细胞45%。血片分类:幼稚红细…  相似文献   

12.
季倩  沈文  祁吉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2):1564-1565
患者女,17岁,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乏力4个月,伴食欲减退。血常规:WBC 8.0×109/L,RBC 6.88×1012/L,Hb 195 g/L,PLT 177×109/L,以“红细胞增多症原因待查”收入院。查体:面颊、口唇黏膜呈红紫色,舌红,咽充血,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未扪及包块,双肾区无扣痛。超声检查:右肾近下极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70岁.主因“血尿1月余”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不明原因出现肉眼全程血尿,为鲜红色,伴尿频,排尿费力,偶有血块,无明显腰痛、尿痛、会阴下坠、发热等不适.在外院行腹部B超发现右肾强回声结节,怀疑错构瘤.给予抗炎、止血治疗,无明显效果后遂来我院进一步治疗.入院后查体:轻度贫血貌,腹部平坦、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侧腰部外形对称,无局限性皮肤红肿及隆起,双侧肾区无叩压痛,双输尿管移行区无压痛,未扪及明显包块,耻骨上无隆起及包块.血常规:白细胞5.51.69×109/L;红细胞2.9×1012/L;血红蛋白70 g/L;血小板9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87×109/L;淋巴细胞计数1.69×109/L.尿常规:隐血(3+);白细胞(+);尿蛋白(+).凝血四项:PT18.5 s(11~15);FIB 0.718 g/L;APTT 76.6 s(24 ~37);TT 22 s(12 ~16).PSA正常.生化检查:尿酸549.3 μmol/L;肌酐、尿素氮正常;总蛋白127.1 g/L,白蛋白23 g/L,球蛋白104.1g/L,白球比0.22;碱性磷酸酶26.5 IU/L.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输注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及K族维生素、左氧氟沙星静滴等治疗后患者小便颜色逐渐变淡,复查凝血功能示:PT不凝,APTT74.8s,TT29s,其凝血功能尚未恢复正常并有加重趋势.纵观患者病史及辅助检查,患者球蛋白异常升高(104.1 g/L),考虑患者是否存在骨髓瘤,遂行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提示:IgG 4.6 g/L;IgA 43.95 g/L;IgM 0.17 g/L;IgE 75.38 g/L.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查以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A升高为主,骨髓穿刺检查提示: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浆细胞明显增加占细胞数57.0%,其中以原始浆细胞为主(占51.5%).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65岁.突发持续性剧烈腹痛8 h入院.体检:P 120次/min,Bp 85/42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差,呼吸稍促,贫血貌,皮肤略湿冷,心音低钝,心率120次/min,律齐.左侧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89×1012/L,血红蛋白84 g/L,血细胞比容0.265.  相似文献   

15.
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成人尼曼-匹克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4岁,主因心慌、乏力2月于2009—02—25入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2.29×10^9/L,红细胞1.2×10^9/L,血红蛋白58g/L,血小板6×10^9/L,以“全血细胞减少,再障”收住。查体: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7岁。活动后胸闷、气促半月,伴双下肢水肿入院。查体:全身水肿,无色素沉着,满月脸,水牛背。实验室检查:pH值7.502,红细胞计数4.01T/L,白细胞计数8.41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70%,淋巴细胞百分比12.00%,空腹血糖10.37mmol,血钾3.0mmol/L。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2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全程肉眼血尿入院。患者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腰腹部疼痛等不适症状,既往史无特殊。尿液检查示:尿中红细胞量大于1 ml/L,未见红细胞管型、变形红细胞,尿蛋白(-);尿沉渣检查示:镜下完整红细胞。泌尿系超声示:膀胱前壁可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5 cm×3.0 cm,部分侵入膀胱壁内,边缘呈强回声,可见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膀胱肿物。PET-CT示:膀胱前壁软组织影,边缘放射性摄取增强,考虑膀胱平滑肌瘤或脐尿管囊肿。  相似文献   

18.
股静脉留置管拔除术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男性,47岁,因尿量减少2年,呼吸困难10 d,加重伴意识模糊1 h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70/90 mmHg,意识模糊,呼之能应,呼吸深快.重度贫血貌,颜面、眼睑浮肿,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0 次/min,节律整齐,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部平软,腹水征(+).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急诊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8.7×109/L,中性粒细胞88.5%,红细胞1.31×1012/L,血红蛋白34 g/L.血生化报告CO2CP 19 mmol/L,K+ 4.6 mmol/L,BUN 53 mmol/L,Scr 2 000 μmol/L.入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尿毒症性脑病.立即给予经皮右侧股静脉穿刺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临时血管通道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入院后经3次血液透析后病情明显好转,因家庭经济困难,要求出院放弃治疗.出院前给予行股静脉置管拔除术.拔管前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心慌、胸闷、气促,无头昏、头痛.查体:血压150/70 mmHg.心率92 次/min,节律整齐.缓慢拔除股静脉留置管,拔管后数秒钟患者出现烦躁,全身大汗淋漓,诉胸闷、气促.  相似文献   

19.
肺肉瘤样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76岁,因咳嗽、咳痰20余天入院.痰为白粘痰,偶有黄脓痰,无发热、盗汗、乏力,无喘憋等症状.查体: 双肺呼吸音粗,右上肺可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8.83×109/L,中性粒细胞73%,淋巴细胞20%,红细胞 3.70×1012/L,血红蛋白113g/l,氧总量 15.5ml/dl,二氧化碳总量 23.3mmol/l,肺泡动脉氧分压 44.2mmolHg,动脉血氧分压 0.67,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阴性.  相似文献   

20.
例1 男,80岁.自诉进食时胸骨后轻微疼痛不适6个月,无明显阻滞感.体检:轻度贫血面容,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4×1012/L, 血红蛋白89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