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李爱凤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5):331-332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2例,干预组42例。干预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方式。结果干预组患者掌握药物知识、应对药物不良反应能力、主动服药态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1年后复发再住院人数明显低于与对照组。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患者复发和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3.
健康教育对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坚持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出院后坚持对其进行跟踪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只在出院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出院后不再进行跟踪健康教育,然后每两个月一次调查病人坚持服药的情况。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坚持服药者明显比对照组的比率高,比较两组病人坚持服药的时间,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病人坚持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延长精神病人服药坚持时间,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的先后次序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从入院到出院、再到出院后6个月内的连续性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时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急性期症状控制后。能否坚持长期服药,关系到治疗效果。笔者对8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阂进行了调查分析,试图从健康教育这一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诊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0年3月,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建卡管理正在服药的162例高血压病患者参与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实验组除常规指导外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一系列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复诊率及高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集体培训,小组讲课,个别指导和电话咨询等健康教育形式下,第6、12个月后实验组服药依从性率为92.6%、93.9%,对照组为74.1%、79.2%,实验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第6、12个月实验组患者复诊率为93.8%、90.1%,对照组为72.8%、59.3%,实验组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1),实验组高血压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分别P<0.05、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诊率,使患者血压保持平稳,控制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自知力又称自省力或洞悟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1]。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没有自知力,不会主动求医治疗。自知力在临床诊断、服药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8.
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999年6月-10月入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次序随机分成两组,甲组(心理治疗组)30例,入院初即实施心理治疗;乙组(对照组)30例,只做一般性常规护理,两组均每周进行服药依从性,NOSIE、BPRS、CGI-SI评定比较。结果 甲组各评定项目在治疗数周后改善程序均明显高于乙组,且改善时间甲组比乙组早(除NOSIE外),尤其是服药依从性改善在大提前,结论 心事治疗不失为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8月~2009年12月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健康教育干预、跟踪问卷调查沟通联系的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实验组(86.8%)与对照组(31.7%)的比较发现,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差异明显(P〈0.01),说明经过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能保持积极的态度,患者由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合作参与配合,自动进食低脂低盐低糖和高纤维饮食.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改善了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门诊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在高血压基本知识、健康信念、服药依从性3方面情况。结果通过6个月对实验组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高血压基本知识、健康信念各项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信念,增强服药依从性。对门诊规范治疗高血压和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定期开展精神病防治健康教育(简称"精防日")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为在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中推广"精防日"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为基础,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汕头市198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区化管治并实施"精防日"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实施半年和实施1年后分别评定患者对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应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以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估病情恢复程度。结果实施干预后患者的疾病知识、预防复发知识、药物治疗知识的知晓率极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前的知晓率为1.0%~10.6%,干预1年后提高到26.8%~59.1%(P<0.01);治疗依从率实施干预后也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前仅为2.0%~6.1%,干预1年后显著提高到38.4%~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社会功能缺陷的比例逐渐减少,实施前社会功能缺陷者占18.7%~29.8%,实施半年后降为8.6%~16.7%,实施1年后降至4.5%~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S总分实施前为6.3±1.6分,实施半年后降为3.2±1.1分,实施1年后显著降至1.7±1.4分,而BPRS总分实施前(49.6±10.8分)显著高于实施后(半年为41.5±7.6分,1年为30.5±4.3分)。结论汕头市"精防日"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职工雾霾健康知识调查,测试雾霾健康教育效果,提升职工对雾霾健康防护的知识和技能。方法于2015年11月设计雾霾健康知识题库,包含基本知识、健康影响和防护措施三类内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在线答题系统,在北京市组织环境健康领域的专业研究机构和普通行政机构共两个机构的职工参与答题。结果共有243名职工参与本次活动,参与率为51.9%,答题正确率为93.1%;两个机构职工之间的总答题正确率、不同内容及不同年龄段的答题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调查的所有职工不同内容之间、不同年龄段之间答题正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境健康领域专业机构及普通行政机构职工均对雾霾健康知识有很高关注度,雾霾健康教育效果良好;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便捷地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知识调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 9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门诊符合标准的孕产妇9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产前健康教育,比较2组分娩方式、3个产程时间、会阴侧切、会阴裂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结果 干预组3个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改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临床路径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有效的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按照住院时间来安排路径的方法(称为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一组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称为研究组),本模式注重患者病情发展阶段,以医生为主体,医、护、家属三者共同参与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出院时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好的占53.3%,一般的占20.0%,差的占26.7%;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好占的30.0%,一般占的30.0%,差的占40.0%;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好占56.7%,一般占26.7%,差占16.7%;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占30.0%,一般占36.7%,差占33.3%;患者出院3年内疾病复发情况:研究组复发的占30.0%;对照组复发的占60.0%;以上3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注重患者病情发展阶段,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为主体,医、护、家属三者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符合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需要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将123例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健康教育,共计24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疗效。结果在干预后,研究组的BPRS总分为21.14±5.78分,优于对照组的33.04±3.64分;SDSS总分改善为7.07±3.08分,优于对照组的10.70±3.31分。同时,研究组各量表的因子分的改善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社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知信行”理论模式中认知和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方式并估测其影响程度,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到武汉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用结构方程分析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认知、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及其特征。结果认知对态度为直接影响,总体影响系数为0.32;态度对行为为直接影响,总体影响系数为0.79;认知对行为只有间接影响,影响系数为0.25。本次调查的用药依从性态度10%取决于所调查的认知,而用药依从性行为有63%被认知与态度共同影响。结论态度在“知信行”理论模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认知通过态度对行为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下的健康信念教育在哮喘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哮喘患儿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6例。予以对照组常规门诊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微信平台下的健康信念教育。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患儿哮喘控制、肺功能与父母疾病管理能力,并记录急性发作与再住院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Z=2.641,P=0.008)。两组干预前F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PEF(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FEV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及父母疾病管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FVC为(3.90±1.13)L、PEF为(162.16±29.10)L/min、FEV1(2.94±0.97)L,父母疾病管理能力为(41.52±5.19)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77±0.98)L、(144.62±26.05)L/min、(1.52±0.74)L、(34.56±4.27)分,(t=5.124、3.046、7.894、7.024,P值均<0.001)。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1.20±0.39)次、再住院(0.87±0.21)次,少于对照组的(2.35±0.70)次、(1.14±0.53)次,(t=9.374、3.212,P值均<0.001)。结论 微信平台下的健康信念教育在哮喘儿童家庭教育中应用价值确切,能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减少急性发作与再住院,改善患儿肺功能,利于提高父母疾病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43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16例和对照组216例。对观察组的患儿家属进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预防、治疗、护理等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在对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护理等的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规范地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