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近6年来贵州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 - 2016年贵州省上报在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所有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 - 2016年全省共收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486起,发病4 173人,死亡110人,罹患率为18.40%,病死率为2.64%。6 - 9月是发病高峰;农村家庭的报告事件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主要致病因素为有毒植物和细菌,以野生毒蕈最多;主要引发事件原因为误食误用。结论 夏秋季有毒植物中毒和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我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重点,尤其应在高发季节和高发地区做好提前预警。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相关食品安全防控知识的宣教,以减少此类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降低发病和死亡,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泉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特征,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7—2021年泉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结果 2017—2021年,泉州市共上报124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758人,住院294人,死亡1人。其中报告最多的是安溪县44起(35.5%),其次是晋江市报告31起(25.0%)。主要发生在4~9月,共91起(占73.4%),报告事件数最多为8月和9月,各占14.5%。引起暴发事件的致病因素主要为:细菌性32.3%、有毒植物及其毒素17.7%、真菌及其毒素(毒蘑菇)14.5%。暴发事件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52.4%,餐饮服务场所36.3%,校园7.3%。结论 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致病因子主要为细菌性、有毒植物和毒蘑菇。应加强农村地区毒蘑菇等有毒植物的卫生宣教工作,加强餐饮环节的监管,督促餐饮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滨州市2016—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发现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2016—2020年滨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并对监测到的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6—2020年滨州市共发生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34起,共暴露11 299人,发病1 276人,无死亡病例。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每年的发生高峰期均为第三季度,占总起数的55.13% (129/234);家庭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发生场所,占总起数的50.43% (118/234)。报告明确或可疑致病因素的55起事件中由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类引起的占43.64%(24/55);在查明原因食品的221起事件中,可以明确的暴露食品主要归为动物类食品87起(39.37%)。导致暴发的污染环节多是由两种或三种以上因素混合引起的,单纯引发因素以加工不当为主。结论 滨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集中在夏秋季节,高发场所为家庭,重点防控因素为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类。针对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工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降低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温州市2011—2016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暴发规律和流行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6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食源性疾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暴发时间、致病因素、致病食品、就餐场所等进行归类统计。结果 2011—2016年温州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87起,累计发病数93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1/10万,死亡8例,病死率0.86%。已查明病因物质的事件62起,占71.26%,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人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8.28%和58.40%,其中副溶血性弧菌(19.54%)、金黄色葡萄球菌(10.34%)和沙门菌(4.60%)是主要致病菌。家庭、宾馆饭店、学校是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共发生66起,占75.86%。水产品及其制品引起的暴发起数和病例数均居首位,分别占14.94%和22.67%。结论应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建设,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与报告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开展针对性防控措施,降低食源性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分析成都市有毒植物中毒流行特征,以明确预防控制工作方向。方法 收集整理2017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和“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成都市报告的有毒植物中毒的病例与事件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年成都市共报告有毒植物中毒散发病例467例,暴发事件29起;其中毒蘑菇中毒散发病例和暴发事件分别占39.8%、75.9%。有毒植物中毒的高发时间是7-9月,毒蘑菇中毒散发病例中农民占60.2%,发生在家庭的占98.9%。散发病例和暴发事件的可疑中毒食物均以毒蘑菇和四季豆为主,占比分别为67.0%和89.7%。农民、家庭及待业人群的可疑中毒食物种类多于其他人群。结论 需大力开展预防有毒植物中毒的分类宣传,提升医疗救治和检测鉴定能力,进一步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太原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致病因素、暴发场所、原因食品等分布情况,为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和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6—2020年上报到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的太原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太原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42起,累计发病311人,发病率为1.42/10万。其中,第三季度事件数最多,发生16起,罹患率最高,为20.43%;<10人的小规模事件最多,发生33起,占76.74%;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的有16起,占38.10%;原因食品大多是多种或混合食品,发生14起,占33.33%。在明确致病因素的事件中,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各占一半。结论建议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敏感性和上报意识;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加强对人群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和对餐饮服务业等高风险点场所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驻马店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2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驻马店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信息,描述性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6—2022年全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19起,暴露2 363人,发病461人,死亡1人,罹患率为19.51%,病死率为0.25%。7年罹患率在6.41%~68.0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9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98起(82.35%),其中7月41起(34.45%),发病122人(26.46%);驿城区最多,共报告55起(46.22%),发病248人(53.80%)家庭(53.78%)和餐饮服务场所(42.86%)为主要发生场所;40起(33.62%)事件致病食品为熟肉制品和毒蘑菇,误食误用引发的17起(14.29%),致病因子为真菌及其毒素的19起(15.97%);不明因素事件57起(47.90%),不明致病因子事件85起(71.43%)。结论 毒蘑菇中毒和熟肉制品中毒是驻马店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防控重点,需针对性的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不...  相似文献   

8.
张莉  周亚娟  朱姝  田继贵  李军  郭华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893-1896
  目的  对2011—2021年贵州省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监测结果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为儿童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支撑依据。  方法  对监测系统中2011—2021年0~6岁儿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发病率为因变量,以致病因素、居住地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  2011—2021年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报告618起,占报告总体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21.29%。发病1 169人,住院833人,死亡18人,病死率为1.54%;上报事件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5月为报告高峰,共报告159起;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地区为遵义、铜仁,分别报告169,98起;主要是农村家庭误食误用引起食源性疾病;毒蘑菇及其毒素、有毒植物及其毒素和不明原因是主要致病因素;发病率在不同年份、居住地、致病因素等因素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 444.44,577.82,1 935.15,P值均<0.05)。  结论  0~6岁儿童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在贵州省总体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占比较大,病死率较高。要加强对儿童食源性疾病的防控,且农村家庭是重点防控宣教对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贵州省2012—2021年毒蕈中毒暴发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为贵州省组织实施地区毒蕈中毒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贵州省“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2012—2021年毒蕈中毒暴发事件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时空聚集分析。结果 2012—2021年贵州省共报告毒蕈中毒暴发事件1 509起,发病5 221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14/10万。毒蕈中毒暴发事件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 I=0.286,P<0.05),有19个空间聚集区,其中“高-高”聚集县(区)6个、“高-低”聚集县(区)1个、“低-低”聚集县(区)12个。进一步分析显示毒蕈中毒暴发事件的时空聚集区有3个,其中1类时空聚集区包含24个县(区)、2类时空聚集区包含1个县(区)、3类时空聚集区包含6个县(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2—2021年贵州省毒蕈中毒暴发事件存在时空聚集性,应对各时空聚集区开展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中国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开展的调查及处置措施。方法 整理2016-2020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麻疹暴发疫情信息、调查及处置情况,根据麻疹暴发定义在同期麻疹散发病例中侦测疑似麻疹暴发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中国报告麻疹暴发疫情344起,共涉及麻疹病例1 886例,暴发首例病例发病距暴发疫情报告时间M范围为4~10 d,涉及病例M范围为2~3人,疫情持续天数M范围为8~13 d,2016-2020年每年最长疫情持续时间分别为65、44、28、63、13 d;报告暴发数位于前三的省(直辖市)为甘肃、北京、山东;在居民小区/村发生共115起,所占比例最高;2016年暴发病例基因型鉴定结果100.00%为H1基因型,此后H1基因型占比逐年下降,2017年H1基因型所占比例为88.57%(31/35),2018年为85.00%(17/20),2019年为15.79%(3/19),2020年无H1基因型报告,4株均为D8基因型;313起暴发对当地医疗机构开展了病例主动搜索,266起暴发开展了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调查。2016-2020年中国共发现疑似麻疹暴发919起,涉及麻疹病例4 212例;疑似麻疹暴发位于前三的省(自治区)为新疆、甘肃、四川;疑似麻疹暴发场所同样以居民小区/村为主(493起)。结论 麻疹暴发疫情数量、规模和持续时间逐渐下降,社区水平的麻疹暴发不容忽视,本土H1基因型有逐渐被其他基因型替代的趋势。麻疹暴发监测报告的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继续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覆盖率、对疫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是我国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8—2021年龙岩市流感监测结果,为龙岩市流感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1年龙岩市2家国家级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核酸检测结果、病原学结果及流感暴发疫情数据,进行描述及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1年度龙岩市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9 867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1 239份(阳性率12.6%)。龙岩市4年来累计报告ILI病例54 288例,占门急诊病例数3.92%,每年流感样病例的高峰为冬春季(12月至次年2月),夏季(5至8月)出现小高峰。ILI年龄分布以14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主,(5岁组以下儿童占46.4%,5~14岁组占23.8%),主要流行毒株为甲型H1N1、甲型H3N2、Byamagate和Bvictoria。暴发疫情的报告单位以中小学校为主(76.0%),病原类型以Bvictoria为主(44.0%)。结论 2018—2021年龙岩市流感发病呈明显季节性,甲型、乙型流感病毒为主要毒株,甲、乙型毒株交替出现。2021年全年只流行Bvictoria1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河南省家庭内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措施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上报系统收集2016—2020年河南省报告的家庭内暴发事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发生在家庭内的食源性疾病事件144起,发病人数597人,住院人数304人,死亡人数6人。5-8月份是家庭食源性疾病事件的高发期。导致家庭食源性疾病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为植物类,合计占总上报事件数的56.25%。在查明致病因素的事件中,引发家庭内食源性疾病事件最多的致病因素为毒蘑菇,占总事件数的20.14%。引发死亡人数最多的致病因素是亚硝酸盐,占总死亡人数的50%。引发家庭食源性疾病事件最多的原因环节因素是误食误用,占总事件数的34.72%。对查明原因的主要食品与致病因素的事件进行分析,以菌类及其制品中因毒蘑菇引起的事件数最多,占45.31%,其次是粮食类食品-亚硝酸盐,占9.38%。结论 建议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毒蘑菇和亚硝酸盐危害的认识,相关部门要加强市场上该类别食品的监督检查,提高食源性疾病的医疗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贵州省麻疹暴发原因,为今后麻疹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贵州省现场流行病培训项目学员对施秉、关岭、赫章、兴义、德江5县市6起麻疹暴发村所有8月~14岁儿童进行现场调查。[结果]6起麻疹暴发强度大,每起暴发均在60例以上。病例主要集中在3~4月。多为3~9岁儿童。7个暴发村寨麻苗平均接种率为47.03%,有6个暴发疫点疫苗保护率在70%以下。[结论]在计划免疫工作薄弱的地方,麻疹病例往往常年发生,当易感儿童积累到一定程度,非常容易出现暴发。暴发原因主要是接种率低;其次是有效接种率低;再者疫情监测系统不完善,病例漏报、迟报导致了疫情蔓延扩大;另外,处理措施不落实,效果不佳也是疫情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07年襄樊城区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流感流行。WHO已将流感作为第一个实行全球监测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BJ。特别是近几年禽流感在世界各地发生并导致多人死亡后,流感监测更加引起全球公共卫生界的重视。襄樊市2007年加入全国流感监测网络,按照《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2005—2010年度)的要求,对城区中、小学流感暴发疫情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长沙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5—2021年长沙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21年长沙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87起,发病2 142人,死亡23人。6—9月是长沙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高发期,报告的事件起数和发病人数分别占67.96%和57.75%。致病因子查明率73.90%,毒蘑菇中毒是最主要的致病因子,导致的暴发事件数、发病人数、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56.85%、36.74%、53.39%和91.30%。家庭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报告的事件起数、发病人数、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71.32%、43.84%、62.77%和100.00%。结论 2015—2021年长沙市食源性疾病高发期为夏秋季,高发场所为家庭,重点防控的致病因子为毒蘑菇中毒。建议根据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特点,在重点月份、重点场所和对主要致病因子加强监测、监管、健康教育和医疗救治等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北省荆州市2016—2021监测年度的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相关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荆州市2016—2021年6个监测年度的流感样病例(ILI)报告及病原学监测数据。【结果】2016—2021年,荆州市2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46 272例ILI,ILI构成比在各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采集标本12 812例,检出核酸阳性1 513例,年均阳性检出率为11.81%。核酸阳性标本中B(Victoria)占比最大,为39.33%,不同监测年度的阳性率和流感流行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荆州市流感流行大致呈冬春季和夏季双流行高峰,以新A(H1)、A(H3)、B(Victoria)、B(Yamagata)4种型别相互交替、混合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6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2016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6年江苏省共发生143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病2 657例,无死亡。全年各月均有暴发事件发生,第三季度高发,8月份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占24.47%和21.45%);报告事件数最多的地区为苏州市、无锡市和南京市,3市报告数占总数的67.14%;20~59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占71.96%);发生场所主要在宾馆饭店(占37.06%)、单位食堂和农村宴席(各占18.18%);动物类食品是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食品(占37.06%);细菌性致病因素是暴发事件的主要致病因素(占63.6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事件数和发病人数最多。结论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和系统建设,提升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深圳市2005~2006年暴发疫情监测系统的运行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分析两年监测结果的异同。方法对法定传染病疫情及常见的非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建立主动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从深圳市暴发疫情监测系统导出2005及2006年的监测数据Excel报表,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市2006年聚集性病例及暴发疫情共报告204起,总病例数2423例,分别较2005年上升89%和51%。2006年暴发疫情仍以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暴发疫情多集中发生在中小学和幼儿园等集体单位;2006年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高峰在春季;与2005年暴发疫情大多类似但略有区别。结论深圳市2006年传染病暴发疫情较2005年有明显增加,但流行特征类似。依托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建立的暴发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是行之有效的,它能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2 - 2016年我国文献报道家庭内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家庭内食源性疾病防控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2 - 2016年有关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文献,采用自制调查表摘录相关信息,利用EpiData3.1对摘录信息进行录入,Excel2010进行数据整理,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2 - 2016年我国文献报道571起家庭内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人数7 430例,住院4 910例,死亡345例。主要的原因食品为肉类及其制品,占总起数的18.39%。化学污染物引起的暴发事件最多,占总起数的42.67%。死亡事件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椰毒假单胞菌(占13.91%)和肉毒梭菌及其毒素(占12.17%)、毒蕈(占11.01%)。结论 应加强对亚硝酸盐、有机磷农药、沙门菌、毒蘑菇等主要致病因素引发的家庭内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防控力度,以减少发病人数和死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陈文  兰真  程刚 《现代预防医学》2020,(17):3092-3095
目的 了解四川省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8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报告的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8年全省共报告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51起,发病1020人,死亡8人,病死率为0.78%,年平均发病率为每百万人口1.4人;5月事件数最多,占21.19%,成都市的事件数最多,占19.87%,雅安市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每百万人口8.1人;家庭是主要的疾病暴发场所,占51.66%;引起有毒植物中毒前三位的是豆类、曼陀罗和桐油与油桐籽,分别占21.19%、13.25%和11.26%,川乌草乌附子的死亡人数最多,占25.00%;引起有毒动物中毒最多的是织纹螺,占1.32%,河豚鱼干的死亡人数最多,占37.50%;主要引发事件的环节和因素分别是自采(54.76%)和误食误用(67.97%)。结论 要在重点季节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相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通过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抢救有毒动植物中毒患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