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评估日均气温对新疆7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人群非意外总死亡(A00-R99)人数的影响,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新疆7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非意外总死亡资料及同期气象和空气质量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 DLNM)研究日均气温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 新疆7个监测点日均气温与居民非意外死亡呈“J”型关系,死亡最低风险温度为17℃。高温当天对居民非意外总死亡的RR值(95%CI)为1.031(1.019~1.043),危害效应达到最大,滞后天数为5 d;在不同年龄、性别层中,高温对女性和≥65岁人群非意外死亡风险的影响较大。低温对总死亡及不同年龄、性别层中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健康风险及滞后效应。结论 高温会造成居民非意外死亡风险增加,早期呈明显急性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女性和≥65岁人群为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阿图什市日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2019年阿图什市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病例资料及同期气象和大气污染物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ion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的影响及滞后效应。结果 日均气温与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呈"J"型关系,住院风险最低温度为23℃。总人群在极低温、一般低温时滞后0~14 d下对呼吸系统疾病日住院人次累积效应的RR值及95%CI分别为2.32(1.55~3.47)和2.09(1.46~3.00),两者均在当天时住院风险达到最大,且随着滞后日增加住院风险呈先下降后增加再下降趋势,滞后天数均为2 d。在亚组分析中,极低温、一般低温对女性和<16岁人群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风险的影响较大。极高温、一般高温对总人群及不同亚组中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健康风险及滞后效应。结论 低温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住院风险增加,早期呈明显急性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女性和<16岁人群是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日平均气温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影响,为降低气温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深圳市2013-2017年气象监测数据和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监测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以及对循环系统主要疾病死亡的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以日均气温中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安阳市日均气温对居民非意外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6-2019年安阳市人群死亡个案资料,结合同期气象及大气污染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在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和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日均气温与每日非意外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 安阳市日均温度与居民非意外及循环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郑州市日均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3-2019年郑州市主城区全人群死亡个案资料,结合同期气象及空气质量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拟合逐日平均气温与逐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的关系,分析高温和低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累积滞后效应。结果 郑州市日均温度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群对冷热效应的最适合温度为27℃。冷效应具有滞后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效应在滞后4 d开始出现,持续9 d,对应的最大RR值为1.047(95%CI:1.023~1.071);热效应表现为急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效应在当天最大,RR值为1.046(95%CI:1.009~1.085),持续6 d。累积冷效应随滞后时间增加而增加,在滞后9 d达到最大值,持续至滞后15 d。结论 高温和低温均能增加郑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且冷效应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气温与济南市4 个区居民日均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探讨气温在不同滞后天数下对各死因别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济南市4 个区(市中、槐荫、天桥、历下)2008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死亡资料,以及同期气温数据和空气污染指数(API)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和季节效应以及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滞后天数时气温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及部分亚类(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结果 济南市4 个区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暴露-反应曲线为“W”形;低温的滞后天数较长,累计效应可达1 个月,高温的滞后天数较短,不超过5 d,且呈现出收获效应;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热效应,高温当天的RR 值分别为1.12(95%CI:1.07~1.17)、1.06(95%CI:1.02~1.31)、1.08(95%CI:1.003~1.16)、1.10(95%CI:1.02~1.20)、1.13(95%CI:1.003~1.26),滞后期较短,泌尿系统疾病和高血压病在极高温时有较高的RR 值,分别为2.30(95%CI:1.18~4.51)、1.65(95%CI:1.02~2.69);其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均呈现出一定的冷效应,30 d 滞后的累计效应分别为1.51(95%CI:1.42~1.60)、1.90(95%CI:1.64~2.20)、2.12(95%CI:1.67~2.69)、1.48(95%CI:1.08~2.03)、1.60(95%CI:1.46~1.75)、1.40(95%CI:1.26~1.55)、1.68(95%CI:1.45~1.95)。结论 气温与济南市4个区居民的非意外死亡及各死因别死亡存在关系,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是其危险因素,在高温或低温期间需针对敏感疾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日均气温在不同滞后日对呼吸系统疾病急救风险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市2016-2018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救人次、气象和大气污染物数据.气象数据包括日均气温、相对湿度和平均气压;大气污染物数据包括细颗粒物、可吸人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的日平均浓度和臭氧的日最大8h平均值.急救数据来自乌鲁木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郑州市气温与居民死亡的关系,评估气温暴露造成的人群非意外死亡归因风险.方法 收集2013-2020年郑州市逐日人群死亡个案资料,结合同期气象及空气质量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在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和其他混杂因素后,分析日均气温与非意外死亡的关系,并定量估算由气温造成的归因死亡人数和人群归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合肥市PM10与人群非意外死亡率的关联。方法收集2013-2017年合肥市每日空气污染物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居民死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来研究PM10质量浓度对居民死亡人数影响,按照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进行亚组分析,并分析纳入NO2和SO2后PM10对居民死亡的影响。结果合肥市2013-2017年PM10质量浓度为95μg/m3经过DLNM模型拟合分析得出,居民非意外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随着PM10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PM10质量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95%CI)增加0.55%(0.23%87%)和0.97%(0.26%,1.68%)PM10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之间无统计学关联;纳入SO2和NO2后PM10与人群的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之间的关联变弱;女性、老年人群对PM10更加敏感未发现PM10与死亡人群学历高低有关。结论合肥市PM10污染较为严重,对居民死亡人数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肥市PM_(10)与人群非意外死亡率的关联。方法收集2013—2017年合肥市每日空气污染物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居民死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来研究PM_(10)质量浓度对居民死亡人数影响,按照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进行亚组分析,并分析纳入NO_2和SO_2后PM_(10)对居民死亡的影响。结果合肥市2013—2017年PM_(10)质量浓度为95μg/m~3经过DLNM模型拟合分析得出,居民非意外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随着PM_(10)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PM_(10)质量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超额危险度(95%CI)增加0.55%(0.23%87%)和0.97%(0.26%,1.68%) PM_(10)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之间无统计学关联;纳入SO_2和NO_2后PM_(10)与人群的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之间的关联变弱;女性、老年人群对PM_(10)更加敏感未发现PM_(10)与死亡人群学历高低有关。结论合肥市PM_(10)污染较为严重,对居民死亡人数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大气污染物与浦东新区居民每日肺癌死亡人数的相关性,为制定针对肺癌病人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浦东新区200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间的每日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因素以及居民肺癌死亡资料,利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并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探讨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对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的影响。结果 大气污染物(PM10, SO2, NO2)浓度与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风险呈正相关。PM10, SO2, NO2浓度对居民肺癌死亡风险的影响均在累积8 d(Lag 0~7)最强。PM10, SO2, NO2浓度上升10 μg/m3累积8 d(Lag 0~7)居民肺癌死亡风险分别上升1.09%(95%CI:0.35%~1.83%), 3.78%(95%CI:1.98%~5.61%)与2.76%(95%CI:1.10%~4.44%)。女性人群肺癌死亡对PM10与NO2的影响不敏感(P>0.05)。大气污染物对高龄人群与低文化水平人群肺癌死亡效应较强,人群间效应差异不显著。结论 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可以升高浦东新区居民肺癌死亡风险,以累积8 d(Lag 0~7)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都市气温与人群死亡的关系,为降低敏感人群死亡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 — 2018年12月31日四川省成都市逐日气象、大气污染物及全死因死亡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将 ≤ 第2.5个百分位数的气温定义为低温,≥ 第97.5个百分位数定义为高温。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气温与死亡的暴露–滞后–反应关系,求得最适宜温度,并将其作为参考水平,计算气温归因死亡人数与分值。  结果  2013 — 2018年,成都市日均气温范围为 – 1.9 ℃~29.8 ℃,P50为17.5 ℃,死亡总人数484 736人,日死亡人数范围为137~375人/d,P50为214人/d,日均气压、日均相对湿度、PM10、和O3 – 8P50分别为950.8 kPa、80 %、88.3 μg/m3和79.3 μg/m3;日均气温和死亡人数存在统计学关联(P < 0.05),暴露 – 反应关系呈近似L型,最适宜温度为25 ℃。高温效应在暴露当日出现,最长持续5 d;低温效应在暴露后1~2 d出现,最长持续13 d,高温和低温暴露0~21 d的累积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42(95 % CI = 1.087~1.199)、1.405(95 % CI = 1.244~1.587);以最适宜温度作为基线暴露水平,累积滞后0~21 d情况下,气温归因死亡人数为60 280人(95 % CI = 30 875~85 953),归因分值为12.4 %(95 % CI = 6.5 %~17.6 %),其中低温归因死亡人数为56 794人,归因分值为11.7 %,高温归因死亡人数为3 493人,归因分值为0.72 %。  结论  成都市日均气温和人群死亡的暴露 – 反应关系呈近似L型,低温风险大于高温风险,表现在相对危险度大、效应滞后时间长,归因死亡人数多和分值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多个城市居民死亡与夏季高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中国31个城市夏季高温变化与人群死亡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中国31个城市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每日死亡数据和气象数据。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等的影响,分析夏季前期和后期高温变化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夏季前期高温对死亡影响的RR值高于后期,夏季前期高温对死亡影响的RR值集中于1.08~2.14,夏季后期高温对死亡影响的RR值集中于1.03~1.67。夏季前期时,高温对死亡的影响主要集中在P5以下和P50以上,而夏季后期高温对死亡影响主要集中于P95以上。夏季前期高温对死亡的影响可以滞后6 d左右,而夏季后期高温对死亡的影响只滞后2 d左右。结论 夏季高温与居民死亡之间存在关联性,夏季前期高温对死亡的影响高于夏季后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湖南省日均气温对COVID-19日发病数的滞后影响,为疫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对2020年1月21日―2020年3月2日湖南省气象因素和空气质量因素与COVID-19日发病数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结果  观察期间,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告新发病例共1 018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结果显示,日均气温与COVID-19日发病数的关系呈非线性,累积发病风险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且发病人群的气温风险最低点为0 ℃。高温对日发病数的影响为短期即时效应,低温对每日发病人数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滞后效应长达12 d,当日均温为-5 ℃,滞后天数为8 d时,相对危险度最高(RR=2.20, 95% CI=1.16~4.19),且高温(10 ℃)较低温(6 ℃)影响更为显著。结论  气温是影响湖南省COVID-19发病的因素,且有滞后性;高温和低温均可导致发病风险升高,应针对脆弱人群和危重患者加强防护措施从而降低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市气温对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4个城市2005—2018年流腮发病与气象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在控制时间趋势、星期几效应、相对湿度和气压等混杂因素下,研究不同城市气温与流腮发病的关系。最后分别比较低温(日均气温的第5百分位数)和高温(日均气温的第95百分位数)对不同年龄别和性别人群流腮发病的冷热效应。结果 4个城市2005—2018年共报告流腮病例212 109例,日均气温中位数为23 ℃~25 ℃。4个城市气温与流腮日发病例数的总体效应关系呈倒“S”形的非线性关系。男性的冷效应(RR=1.131,95%CI:1.018~1.256)略高于女性(RR=1.093,95%CI:0.955~1.251),女性的热效应(RR=1.014,95%CI:1.001~1.026)略高于男性(RR=1.009,95%CI:0.997~1.02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7岁青少年的冷效应(RR=1.476,95%CI:1.300~1.677)和热效应(RR=1.020,95%CI:1.006~1.034)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日均气温与流腮的发病呈非线性关系,可能是流腮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6~17岁青少年是气温较为敏感的人群,应重点关注这些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宁波市气温对居民COPD死亡影响。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的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控制时间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大气污染和其他混杂因素,分析2011-2016年宁波市日均气温与居民每日COPD死亡的归因风险。结果 宁波市日均气温与每日COPD死亡人数呈反"J"形,最小死亡效应温度为25.5℃;COPD死亡存在一定的冷效应和热效应,滞后14 d累积效应分别为2.767(95% CI:1.950~3.928)和1.197(95% CI:1.021~1.404)。归因于气温暴露造成的COPD死亡人数为4 963(95% CI:3 469~6 027)例,占总死亡的31.62%(95% CI:23.05%~38.89%)。低温的归因风险大于高温,归因死亡人数分别为4 772例和192例,归因分值分别为30.41%和1.22%。女性和≥ 65岁人群更易受到低温和高温天气的影响,而<65岁人群影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温和低温均可增加宁波市居民COPD死亡风险,应对脆弱人群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COPD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银川市日内温差(daily temperature range,DTR)与居民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死亡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银川市居民死亡及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DTR与CVD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 DTR与CVD死亡呈"J"型关系,以20℃为拐点,随着DTR的增大,死亡效应增加。全年中,极高DTR对CVD死亡效应持续2 d,滞后1 d时最大(RR=1.054,95%CI:1.006~1.104),男性和<65岁者更易受极高DTR影响。在温暖季节,极大DTR总效应在滞后2 d时最大(RR=1.105,95%CI:1.034~1.182),男性和各年龄人群均易受DTR影响。在寒冷季节,极高DTR只对<65岁者有危险效应(RR=1.144,95%CI:1.005~1.303)。结论 银川市DTR的心血管病死亡效应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当DTR接近20℃时,心血管病死亡增加。男性和<65岁人群对极高DTR更敏感,应制定干预策略,有针对性的保护易感人群,以防止高DTR暴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日均气温对居民每日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关系.方法 根据上海市2001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每日居民死亡资料和同期气象指标及大气污染指标,采用非线性分布滞后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和其他混杂因素后,研究日均气温与日非意外死亡数、心血管疾病死亡数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上海市日均气温对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效应曲线均为J形.冷效应具有延迟性,在滞后1d开始出现,4d达到最高,持续14~30d.热效应表现为急性效应,以当天最高,持续2d,呈现出明显的收获效应.结论 高温和低温均是上海市居民每日死亡的危险因素,存在滞后效应,且低温效应的滞后时间长于高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广东省、安徽省和吉林省(3个省份)共46个城市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2009-2018年、安徽省2009-2015年和吉林省2013-2018年的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及同期气象数据。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46个城市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通过Meta分析合并不同城市的结果,采用Meta回归方法分析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3个省份46个城市的每日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发病总体上呈非线性关系,广东省和吉林省的发病风险关系相似,即随体感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安徽省的发病风险随体感温度上升先增加,在18.1℃达峰值后下降。不同体感温度的滞后作用不同,较高体感温度的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久。经纬度、平均气温和平均日照时数可能是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的原因。结论体感温度是一个同时评估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3种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关系的综合指标,其升高会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体感温度与手足口病关系的空间异质性与所处地理位置和当地气象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