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河北省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方式选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2年10月-2013年1月采用随机整群抽取方法对在唐山市路南、路北区抽取的2个社区共724名≥60岁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唐山市724名社区老年人中,228人(31.5%)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496名非居家养老老年人中,218人(44.0%)选择自我养老,193人(38.9%)选择子女养老,85人(17.1%)选择机构养老;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女全部在身边、患≥2种慢性病、有抑郁状态的社区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月收入≥3 800元的社区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非居家养老。结论 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患慢性病数量、月平均收入、子女在身边情况、是否抑郁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居家不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抽取2个社区860名≥60岁老年人进行居家不出状况筛查,对筛查出的居家不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60名老年人中共筛查出居家不出老年人149人,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7.4%;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有70.5%和77.2%的居家不出老年人选择日常生活照料养老服务和医疗保健养老服务,仅有11.4%的居家不出老年人选择精神慰藉养老服务;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2种慢性病、不能自理是居家不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患≥2种慢性病是居家不出老年人医疗保健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居家不出老年人更愿意选择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养老服务;性别、患慢性病数量、自理能力是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天津、唐山两地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跌倒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跌倒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唐山市和天津市8所养老机构内490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在调查日前过去一年内发生跌倒的情况。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Morse跌倒评估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收集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影响因素。结果 223位(45.5%)老年人在调查日前一年内发生跌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90~95岁(x2=4.744,P=0.029)、是否害怕跌倒(x2=14.769,P<0.001)、跌倒风险(x2=94.526,P<0.001)、日常生活轻度依赖(x2=6.691,P=0.010)、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进行跌倒评估(x2=12.613,P<0.001)和经常提醒老年人注意预防跌倒(SymbolcA@2=18.828,P<0.001)是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可通过进行跌倒风险评估等方式减少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贵阳市居家养老人群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个居委会中年龄≥60岁的1 898名居家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调查;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71.4±5.9)岁。贵阳市居家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ADL)总分为(14.91±3.88)分,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PADL)得分为(6.26±1.27)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得分为(8.65±2.7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PADL、IADL和总的ADL有影响的因素及影响大小依次为年龄、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是否患慢性病和文化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阳市居家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总体水平较好,居家养老护理应重点关注高龄、患有慢性病和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信阳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0年4—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每月入住费用分为高、中、低3层,对每个层次各抽样2家养老机构,对抽中的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跌倒发生情况相关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过去1年跌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发生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调查431名老年人,男性227人,占52.67%,女性204人,占47.33%。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74.89±8.32)岁。在431名老年人中共有107例在过去的1年内发生过跌倒行为,跌倒发生率为24.83%。女性(OR=10.644)、年龄超过70岁(OR=1.407,1.555)、不使用助行器(OR=1.967)、罹患白内障(OR=3.861)、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不足(OR=2.413)、规律体育锻炼不足(OR=2.787)、罹患高血压(OR=5.114)、罹患跌倒相关慢性疾病(OR=2.740)、日常生活能力受损(OR=3.514)、室内照明情况较差(OR=10.329)、预防跌倒意识欠缺(OR=2.971)、喜欢穿拖鞋出门(OR=7.418)、喜欢饮酒(OR=3.585)的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出现跌倒行为的风险较高。结论 信阳地区养老机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跌倒发生风险,应对部分导致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施及时、有效的干预,保证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安全,抑制跌倒出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了解河北省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4个区(县)的2 294名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信息、行为习惯、疾病史、用药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同时收集跌倒发生情况,包括跌倒类型、时间、地点、原因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河北省社区老年人过去1年的跌倒发生率为14.04%,标化率为13.91%。老年人最容易在夏天跌倒(36.84%),跌倒发生地点多数在家中(52.08%),且以上午居多(49.86%)。影响跌倒的外部因素中,男性排名前3位的是:地面不平(29.79%)、地面湿滑(29.08%)和没有扶手或支撑(26.95%),女性排名前3位的是:地面不平(31.36%)、没有扶手或支撑(26.36%)和地面有障碍物(25.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337,95%CI:1.046~1.709)、使用助行器(OR=2.07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家庭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的影响,为促进居家养老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居家养老意愿现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仅有296老年人(13.87%)选择居家养老方式。见面频率和子女孝顺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选择的重要因素,见面频率较多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见面频率较少的老年人的0.041倍;子女不孝顺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子女孝顺的老年人的2.113倍。此外,年龄、教育、经济水平、社会保障和健康自评等因素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有影响。70~79岁和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60~69岁老年人的0.509和0.345倍,有社会保障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没有社会保障老年人的1.278倍。结论 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应该更关注那些没有子女或者与子女情感联系不紧密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成都市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现状,探讨影响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8年1-3月,课题组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市若干个社区,将社区内60岁及以上且居住满一年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2017年1-12月间的跌倒情况。采用自制的问卷收集资料。 结果 本次共调查了782名成都市社区老年人,2017年1-12月间共有104位老人发生184次跌倒经历,跌倒发生率为13.30%,跌倒发生例次率为23.53%,男女跌倒发生率分别为8.31%、1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4,P=0.001),随年龄增加,跌倒发生率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 5.117,P=0.024),跌倒发生的时间分布:一天中7-11点(57.61%)与14-18点(21.74%)是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的高峰期,四季中冬季(29.35%)发生占比最高;跌倒发生的地点分布:家中(47.28%)、楼梯或台阶(26.09%)、公共场所(13.59%)是社区老年人跌倒的频发地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52)、年龄为70~<80岁组及80~92岁组(分别OR=1.315、2.347)、患有慢性病(OR=3.329)及视力不好(OR=3.027)是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经常锻炼(OR=0.362)是其保护因素。 结论 成都市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女性、年龄在70岁以上、患有慢性疾病及视力不好的老年人,制定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徐州市新城镇社区老年居民抑郁心理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新城镇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及营造良性生活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徐州市多个新城镇社区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新城镇社区老年居民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参与调查的2 345名新城镇老年人中,554名CES-D10抑郁量表得分≥12分,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3.6%。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有配偶、是否有宗教信仰、经常运动锻炼、较好就业机会、较好基础设施等因素可以减少新城镇老年居民抑郁状况的发生(P均<0.05);有宗教信仰、较高住房价格、较高生活成本、与原住地跨省、恋乡情结较重是新城镇老年居民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新城镇社区老年居民存在抑郁症状,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应对高危人群从不同维度、有重点地进行防控,以确保社区老年居民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广东省城乡社区≥60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及其流行特征。 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2019年广东省3个地市6个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共5691名老年人的数据纳入分析。采用〖XC五号.EPS;P〗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群间认知功能障碍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调查对象的认知功能障碍率为14.95%,认知功能障碍率在女性、农村、文盲、无配偶、独居和低体重老年人中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在女性、≥75岁、农村、无配偶、独居和低体重老年人中较高(女性:OR=1.74,95%CI:1.45~2.08;75~79岁组:OR=1.86,95%CI:1.43~2.42;≥80岁组:OR=4.10,95%CI:3.15~5.33;农村:OR=2.43,95%CI:1.88~3.15;无配偶:OR=1.32,95%CI:1.08~1.62;独居:OR=1.37,95%CI:1.06~1.78;低体重:OR=1.42,95%CI:1.10~1.82;),小学文化程度和超重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相较于文盲和正常体重的老年人低(小学文化:OR=0.58,95%CI:0.48~0.70;超重:OR=0.75,95%CI:0.62~0.91)。结论 广东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形势严峻,应积极开展良好生活方式的健康宣教,加强对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了解兰州市和陇西县3~8岁学生食品安全行为形成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对3~8岁学生家长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KAP)及学生食品安全行为进行调查,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学生食品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3~8岁学生食品安全行为总形成率为67.45%,各行为形成率在22.41%~90.18%之间。兰州市的学生行为得分[(7.57±0.94)分]高于陇西县[(6.98±1.15)分],女生[(7.39±1.04)分]高于男生[(7.27±1.09)分],少数民族[(7.67±0.85)分]高于汉族[(7.30±1.0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家长知识得分、家长行为得分、居住地和学生性别与学生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0.05);学生的年龄和民族与学生行为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3~8岁学生食品安全行为总形成率较低,家长应丰富食品安全知识,规范自身食品安全行为,与学校一起督促学生形成健康的食品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兰州市和陇西县3~8岁学生食品安全行为形成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对3~8岁学生家长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KAP)及学生食品安全行为进行调查,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学生食品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3~8岁学生食品安全行为总形成率为67.45%,各行为形成率在22.41%~90.18%之间。兰州市的学生行为得分[(7.57±0.94)分]高于陇西县[(6.98±1.15)分],女生[(7.39±1.04)分]高于男生[(7.27±1.09)分],少数民族[(7.67±0.85)分]高于汉族[(7.30±1.0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家长知识得分、家长行为得分、居住地和学生性别与学生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0.05);学生的年龄和民族与学生行为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3~8岁学生食品安全行为总形成率较低,家长应丰富食品安全知识,规范自身食品安全行为,与学校一起督促学生形成健康的食品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地域老年人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60岁及以上人群,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抑郁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老年人抑郁总体检出率为40.17%,西部(46.76%)、中部(40.73%)、东部(32.98%)。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差(OR=4.379,95%CI:3.655~5.245)、失能(OR=2.150,95%CI:1.909~2.421)、女性(OR=1.585,95%CI:1.417~1.771)等与老年人抑郁有关,也是地域间共有影响因素。患慢性病(OR=1.362,95%CI:1.115~1.662)是东部影响因素;非婚状态(OR=1.314,95%CI:1.058~1.630)、有社交活动(OR=0.787,95%CI:0.654~0.945)是中部影响因素;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OR=0.699,95%CI:0.521~0.936)是西部影响因素。结论我国老年人抑郁检出率较高,且不同地域间抑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制定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时要注重地域中各具特色的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