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儿科床位配置现状及公平性,为合理配置儿科床位提供建议。方法:在全国随机抽取44个地市,对提供儿科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儿科床位设置、服务提供和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国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儿科床位0.20张。县区级医疗机构床位数量最多,占44.9%,乡级机构次之,占29.4%,市级及以上机构最低,占25.7%。2008—2010年儿科床位数和服务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中部地区床位数增长最快。儿科床位利用率高于全国医疗机构整体床位利用率。全国儿科床位配置泰尔指数为0.0775,各地区之间为0.0164。不同地区的儿科床位供需比值在0.54~1.04之间。结论:我国儿科床位总体数量不足,儿科床位比例基本合理,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儿科床位分布不公平性大于地区间不公平性。建议:各级政府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加强对儿科床位的合理配置,适当增加县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儿科床位数,调整综合性医院内部床位设置,增加儿科床位比例。同时加强省市级儿童医院的建设,并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完善基层机构和上级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目前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为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卫生资源集聚度(HRAD)以及HRAD与人口集聚度(PAD)的比值评价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 2018年河南省全省各地市间医疗机构数、床位数及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布不均。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分布中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的比例约为1∶4∶19∶44∶8;学历分布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49.2%),其次为本科学历(43.9%),研究生学历最少(3.8%)。郑州、漯河、焦作的医疗机构、编制床位及卫生技术人员的HRAD远大于1;南阳、信阳、三门峡、济源、洛阳、新乡、周口、驻马店、许昌和商丘地区的医疗机构、编制床位及卫生技术人员的HRAD部分小于1。从HRAD/PAD来看,商丘、周口、南阳集聚的医疗机构数按人口配置公平性较差;洛阳、周口的编制床位数按人口配置公平性较差;洛阳、周口、新乡、南阳、驻马店的卫生技术人员按人口配置公平性较差。结论 河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整体质量偏低,全省卫生资源配置地理可及性整体较好,但仍有部分地区资源配置不足。政...  相似文献   

3.
目的: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北京市Z区医疗设施布局及居民就医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布局、提高居民医疗服务公平性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ARCGIS软件,采用两步移动搜寻法模型,对北京市Z区的居民点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空间可达性进行测算。结果:Z区人口及医疗床位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几条核心街道地区;空间可达性呈典型的单核辐射向四周的布局状况。一级医疗机构资源空间可达性东部更高,二、三级医疗机构则西部更高。结论:Z区医疗床位资源总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增加对西部地区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资源投入,此外,通过建设医联体增强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协作,从而促进优质资源下沉至东部地区,将有助于提高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宁夏2011—2019年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状况、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合理均衡配置宁夏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基于2012—2020年《宁夏统计年鉴》、《宁夏卫生统计年鉴》,选择2019—2020年宁夏保健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采用卫生资源集聚度指数评价宁夏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采用基于加权空间可达性模型测算居民点到妇幼保健机构的空间可达性;最后采用空间相关性分析来探究空间区域的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空间集聚情况并寻找其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结果 宁夏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总量及妇幼资源的HRAD值均呈增长趋势,但其空间配置公平性差异明显,银川市兴庆区最优,中卫市中宁县、海原县最差;各居民点与妇幼保健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差异明显(92.05~345.07),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2019年宁夏妇幼保健机构主要资源配置具有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银川市兴庆区、西夏区存在高高集聚,其他地区均未有显著集聚现象;影响因素中人均GDP、总诊疗人次、实有床位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变量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宁夏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总量稳步增加;其卫生资源配置存在明...  相似文献   

5.
惠州地区卫生资源公平性配置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辉 《中国卫生资源》2008,11(6):281-282
根据惠州地区历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两种评价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分析方法,对惠州地区主要卫生资源在所辖区(县)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惠州地区三项主要卫生资源指标(医疗机构床位、医生、护士)在各区(县)配置是基本公平的,并且医生、护士配置公平性在逐年提高,而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公平性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资讯     
热点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新指导原则确立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提出县级区域原则上设置1家县办综合医院和1家县办中医类医院;地市级区域,每100万~200万人口设置1~2家地市办综合医院;省级区域划分片区,每1000万人口规划设置1~2家综合医院。新设置的县办综合医院床位数原则上不超过1000张,新设置的地市办综合医院床位数原则上不超过1200张;新设置的省办及以上综合医院床位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张。原则上各省(区、市)三级综合医院床位总数不得超过区域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30%,不超过区域医院床位总数的35%。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床位资源现状,探讨现有资源的数量与特征,为上海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上海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数量、主办单位、区域分布、床位密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末,上海市共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64家,实际开放床位数14267张,床位密度为5.91张/万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以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为主,占全部机构数的71.88%;精神科床位主要集中在精神专科医院,占总床位数的93.21%;精神卫生床位资源多集中在静安、徐汇、黄浦、虹口等中心城区。结论:上海市精神卫生资源配置的数量、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合理,民办精神卫生资源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海南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及其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合理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对卫生资源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2010—2014年,海南省主要卫生资源总量呈上升趋势,医疗机构数、医疗机构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增幅分别为121.00%、32.92%、36.97%、30.26%、26.12%和26.04%。与2010年相比,2014年每千人口医疗机构数、医疗机构床位数、卫生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亦有明显增加。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结果显示:(1)2014年海南省医疗机构配置的公平性最好,注册护士配置的公平性最差;(2)2010—2014年,海南省医疗机构配置公平性得到较大改善;医疗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的公平性较为稳定;卫生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的公平性有一定改善;注册护士的公平性无明显改善。结论:海南省在2009年后,卫生资源总量明显增加,主要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得到一定改善,但结构性问题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泰尔指数的广西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健  文秋林 《现代预防医学》2016,(22):4121-4125
目的 分析2005 - 2014年广西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现状,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用泰尔指数对广西区卫生资源配置进行分析。结果 2005 - 2014年,卫生机构数和床位数的总泰尔指数分别介于0.040~0.196、0.006~0.026之间,组内差异均大于组间差异;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总泰尔指数分别介于0.010~0.025、0.012~0.044之间,组间差异均大于组内差异。结论 床位、卫生技术人员的配置公平性较好,执业(助理)医师、卫生机构的配置公平性较差;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分别是影响硬件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测算及标准制定方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 介绍测算和测定医疗医生和医院床位标准的方法。方法 采用直线回归方法研究各区域标志值与有效医疗医生数(人/千人口)和有效床位数(张/千人口)的关系。结果 分别制订了广东省各类区域的医疗医生和医院床位的建议配置标准。结论 该方法在制订卫生资源配置中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我国2013—2019年卫生资源分配在“人口公平性”与“地理公平性”存在的差异,以此对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估。方法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和绘制洛伦兹曲线对卫生机构数、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五个指标分别按人口公平性与地理公平性分析我国2013—2019年卫生资源分配现状,使用空间相关分析结合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的综合视角考察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和地理的基尼系数分别在0.055~0.186和0.614~0.679之间,各类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相对公平,而按面积配置则较为不公平,我国卫生资源分配的空间公平性分析显示,卫生资源数据在总体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卫生资源无论按人口还是地理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说明全国卫生资源分配仍不均衡。结论我国卫生资源分配存在地区差异,从人口、地域分布特点出发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包括地理条件、人口因素、经济发展等在内的各类影响区域卫生配置的条件,全面优化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天津市2010—2020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效率进行分析评价,为实现配置公平与效率统一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公平性,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效率。结果 2010—2020年天津市卫生机构、床位、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的公平性总体较好,但卫生机构的基尼系数上升,注册护士的基尼系数相对较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主要表现为区域间差异,卫生机构的组间贡献率高达76.5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有效 - 无效”的态势,纯技术效率制约综合效率。结论 通过增量配置和存量优化向环城区和远郊区输送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床位向老年人口增长较为集中的地区、病床使用率高的卫生机构倾斜。纵向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定位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辛雨  任晓晖 《现代预防医学》2022,(11):2019-2023
目的 对成都市优质医疗资源设施的空间可及性和各小区拥有的优质医疗资源水平进行分析,并对成都市优质医疗资源进行初步的空间优化。方法 本文优质医疗资源采用三级综合和专科医院衡量。小区数量和小区人口信息通过爬取二手房网站(贝壳网)获取,共得到12 521个小区信息,小区人口数按照爬取的小区户数乘上第七次人口普查成都市每户的平均人口数2.49人获得; 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运用最优路径分析方法和两步移动搜寻方法对成都市三级医院空间可及性进行分析,随后从供需双方的角度对成都市三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成都市优质医疗资源总体的可及性较好,仅有3.9%的小区达到优质医疗机构的距离大于15 km,2.1%的距离大于30 km。成都市中心地区小区单元享受优质医疗机构数量为10~55家,而南部和西部边缘地区小区单元享受的优质医疗机构数量仅有0~1家。成都北部、东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小区每千人口享有优质医疗机构病床数大于25,而西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享受病床数不足1。通过对优质医疗资源位置分配分析,需增加5家三级医院即可满足目前小区单位人口的优质医疗服务需求。结论 成都市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布局存一定的问题,可通过新增优质医疗资源及加强道路建设提高空间可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描述分析发热门诊和定点救治医院的空间分布与可达性,为应对重大传染病流行事件的医疗资源供给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南省344家发热门诊和224家定点救治医院(含后备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设施点分析和两步移动搜索法分别分析发热门诊和定点救治医院的可达性。结果:湖南省发热门诊每10万人0.51个,45.25%的居民和16.31%的地域能在15分钟内行车到达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呈现以县中心可达性高且向边缘递减的空间格局。湖南省定点救治医院的床位总数为14.35万张,每万人床位数为21.19张。结论与建议:湖南省发热门诊在市县之间空间分布较为均衡,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配置较多,但行车60分钟才能基本覆盖全域和绝大部分居民,一定程度上影响"哨点"作用的发挥。建议结合湖南省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进一步优化农村地区发热门诊以及城市定点救治医院的布局配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和分析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结合引力模型与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的统计学描述方法综合评价深圳市2016年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结果]深圳市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可达性差距较大,基本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外逐渐递减的趋势;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2%0.75,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81和0.77,处于不公平状态,且两者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6和0.17,倾向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结论]深圳市卫生资源的可达性和公平性有待提升,要以需求为导向,结合人口、地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考虑卫生资源的配置,保障医疗服务覆盖薄弱区域居民的就医公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浦东新区2004年-2008年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和公平性,为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并分析了上海市及浦东新区各类统计年鉴和政府统计报表的相关数据,用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评价了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2008年浦东新区医疗机构数、医疗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比2004年有了显著增长,主要社区卫生资源的基尼系数较低。结论:浦东新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但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自由贸易港建设下海南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公平性,为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对2020年海南省18个市县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研究,从人口、地理面积两个维度,采用Lorenz曲线、基尼系数,对公平性进行研究,同时从纵向角度分析2016—2020年海南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情况。结果:2016—2020年海南省各类医疗卫生资源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2020年海南省各类医疗卫生资源的洛伦兹曲线受地理面积因素的影响大于受人口因素的影响。2020年按人口配置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的基尼系数均小于0.2,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在0.30~0.60之间。结论:海南省医疗卫生资源区域分布和要素结构配置失衡,人口分布优于地理面积分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劣于卫生物力资源配置。需进一步均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整体公平性和可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新医改前后我国中医类医院医疗卫生资源规模变化特点以及在不同地区之间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情况,探究新医改政策实施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方法:将新医改前后分两个时间阶段,对中医类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发展速度及占比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变化情况利用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结果:新医改后,2008—2018年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年均增速分别为4.72%、10.21%、8.53%和8.26%;中医类医院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占比不足20%,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占比在30%左右;新医改后2018年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集中指数分别是-0.047、-0.010、0.051和0.063。结论:新医改政策实施对中医药发展成效显著;新医改后,中医药医疗卫生资源占全国的比例仍然较低;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较好,但区域内差异较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依然集中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描述性分析我国各省份和区域之间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差异和配置公平性,为政府优化配置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提供政策依据和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9年我国各省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从人口和地理面积两个角度计算不同省份和区域的资源集聚度,分析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公平性.结果: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