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晚发现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促进HIV/AIDS病例检测发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获取2015—2017年绍兴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资料,分析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及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776例,其中晚发现病例202例,晚发现比例为26.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1.530,95%CI:1.074~2.181)、医院就诊发现(OR=2.573,95%CI:1.479~4.447)、检测咨询发现(OR=2.329,95%CI:1.584~3.424)和常住人口(OR=1.491,95%CI:1.061~2.096)是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论绍兴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为26.03%,年龄35岁、医院就诊和检测咨询发现及常住人口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济宁市HIV/AIDS病例晚发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该地情况的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2012—2021年济宁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采用χ2趋势性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例晚发现比例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21年济宁市累计新报告HIV/AIDS病例1 683例,平均年龄为(36.98±13.47)岁,晚发现554例,晚发现比例32.92%,2012—2021年病例晚发现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5.930,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5岁以下儿童(OR=6.27,95%CI:2.14~18.36)、高年龄(OR45~岁=2.97,95%CI:2.15~4.11;OR≥60岁=4.26,95%CI:2.65~6.85)、外地户籍(OR=1.53,95%CI:1.14~2.06)和农民(OR=1.31,95%CI:1.04~1.64...  相似文献   

3.
刘静静  戚广浩  李乐  温祁  李震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2):1424-1427
目的 分析北京市通州区2013—2020年HIV感染者/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为制定通州区艾滋病病例早发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出2013—2020年新报告的现住址为通州区的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3—2020年通州区共报告HIV/AIDS病例1 799例,晚发现病例219例,晚发现比例为12.17%。不同特征的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不同,且2013—2020年病例晚发现比例呈下降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50岁年龄组病例(OR=1.967,95%CI:1.241~3.117)、≥50岁(OR=2.496,95%CI:1.334~4.673)、异性性途径传播(OR=1.554,95%CI:1.061~2.276)、干部职员(OR=1.863,95%CI:1.161~2.991)、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就诊者(OR=1.495,95%CI:1.054~2.122)为晚发现的危险因素。结论 通州区应继续加大对重点人群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6 - 2017年玉溪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晚发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病例报告卡数据库和随访数据库,以及历年CD4+ T 淋巴细胞检测原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 - 2017年玉溪市新发现HIV/AIDS病例2 132例,历年检测份数占当年总人口的比例由2006年的3.33%上升至2017年的31.81%(χ2 = 9 840.375,P<0.001),晚发现比例由2006的16.28%上升到2017年的17.99%;截止2018年3月,457例晚发现病例中死亡的占30.8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 = 1.280,95%CI:1.020~1.605),相对于18~30岁年龄组,年龄为31~40(OR = 1.841,95%CI:1.343~2.523),41~50(OR = 3.585,95%CI:2.506~5.129),50岁以上(OR = 2.899,95%CI:1.974~4.255),相对于婚检和孕检,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OR = 2.887, 95%CI:1.921~4.337)、自愿咨询检测(OR = 1.704,95%CI:1.109~2.618)等是晚发现的危险因素。结论 需要继续扩大HIV抗体筛查面以更早的发现患者,对于晚发现的AIDS病例,应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提高治疗和预防服务质量,避免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成都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简称HIV/AIDS)的晚发现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当地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成都市2010—2019年10年间新报告的HIV/AIDS的数据,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95%可信区间值。分析不同病例生存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共纳入39 230例研究对象,总晚发现率为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出现晚发现的可能性更低(OR = 0.77,95%CI:0.73~0.82),随年龄增加出现晚发现的可能性逐渐增高,家务、家政及待业较农民更易出现晚发现(OR = 1.12,95%CI:1.05~1.19),外地户籍较本地户籍出现晚发现可能性更低(OR = 0.83,95%CI:0.79~0.88),以医院就诊人群为参考,样本来源为重点人群(OR = 0.65,95%CI:0.61~0.68)、羁押人群(OR = 0.25,95%CI:0.20~0.31)、献血人群(OR = 0.31,95%CI:0.25~0.39)和其他(OR = 0.50,95%CI:0.42~0.59)出现晚发现的可能性更低。晚发现病例生存时间为(32.3±30.8)月,非晚发现病例为(42.1±31.6)月。结论 成都市近几年发现的HIV/AIDS晚发率呈下降趋势。性别、年龄、样本来源是晚发现的影响因素,非晚发现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远高于晚发现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宜宾市2017—2021年新报告的15~24岁青少年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及晚发现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宜宾市青少年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7—2021年宜宾市新报告15~24岁HIV/AIDS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χ2检验进行晚发现单因素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晚发现多影响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7—2021年宜宾市新报告15~24岁青少年HIV/AIDS病例402例,其中学生58例,学生病例的报告年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户籍、感染途径与其他职业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3例接受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感染者中晚发现137例,占比3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报告年份在2021年的晚发现高于2017年(OR=2.947,P=0.005);2018年(OR=0.464,P=0.008)、2019年(OR=0.423,P=0.002)的晚发现风险低于2017年;感染途径为异性传播人群晚发现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6-2020年许昌市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早期发现HIV/AIDS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得新报告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HIV/AIDS病例晚发现的相关因素。结果 2016-2020年许昌市新发现1 621例HIV/AIDS中,晚发现病例有520例,占32.08%。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报告地、样本来源与晚发现有关,以<30岁年龄组为参照,30~49岁年龄组OR=2.343,95%CI:1.679~3.269,≥50岁年龄组OR=3.474,95%CI:2.495~4.836;以本地报告为参照,外地报告OR=1.696,95%CI:1.329~2.164;以检测咨询为参照,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检测OR=1.518,95%CI:1.186~1.943。结论 2016-2020年许昌市HIV/AIDS晚发现比例仍然较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检测服务可及性,促进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今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2010—2019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首次CD4+ T淋巴细胞(简称CD4)检测结果及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在历年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库中筛选出2010—2019年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应用χ2检验、Cochran - Amitage趋势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首次CD4的构成、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完成首次CD4检测的病例为39 688例,占新报告病例的80.9%(39 688/49 078),各年完成比例呈上升趋势(Z = 76.28,P<0.001);CD4≥450 个/μl的占比最高,为39.2%,呈下降趋势(Z = - 17.39,P<0.001),属于晚发现病例(<200 个/μl)的占比最低,为13.9%,呈上升趋势(Z = 13.00,P<0.001);与<20岁的病例相比,其他龄组(20~29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的病例更容易发生晚发现的情况(OR≥1.27和P<0.05);与咨询检测来源的病例相比,羁押场所(OR = 0.79,95%CI:0.69~0.90)和孕产检(OR = 0.86,95%CI:0.76~0.99)来源的病例则不易发生晚发现的情况。结论 2010—2019年凉山州新报告病例的首次CD4检测结果普遍偏高,占比较低的晚发现病例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新老感染者并存,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1年—2021年聊城市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晚发现情况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从中国传染病监测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中下载2011年—2021年聊城市新报告HIV/AIDS个案信息,选取年龄> 15岁且具有报告1年内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检测结果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样本来源、传播途径、晚发现比例等特征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聊城市2011年—2021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1 056例,其中晚发现263例,晚发现率为24.91%。2011年—2021年报告晚发现率分别为12.00%、44.44%、16.67%、25.00%、23.68%、19.77%、24.30%、27.46%、23.72%、25.74%、26.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0岁以上人群、农民、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是病例晚发现的危险因素。结论 聊城市2011年—2021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年龄、职业和样本来源是晚发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绵阳市2017—2021年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为制定检测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对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绵阳市2017—2021年艾滋病抗体检测覆盖率、有效检出率、不同样本来源检测情况和晚发现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2021年绵阳市HIV抗体检测平均筛查覆盖率为36.18%,不同年份筛查覆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有效检出率为0.06%,不同年份有效检出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509.764,P<0.001);不同样本来源和新报告病例不同样本来源构成比中,一般就诊者占比最高;有效检出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重点人群、检测咨询和监管场所;2017—2021年绵阳市HIV/AIDS病例的晚发现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趋势=26.407,P<0.001)。结论 绵阳市HIV抗体检测覆盖率逐年上升,有效检出率逐年下降;重点人群检出率最高;晚发现比例逐年下降。HIV抗体检测促进了病例发现,今后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调查2017—2018年期间共1 092例南宁市嫖客,了解嫖客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嫖客使用安全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2018年在南宁市七个城区内使用统一制定的问卷对嫖客群体实施随机抽样,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结果 本次调查嫖娼对象1 092例,嫖客群体以来自高档场所为主,占82.9%(905/1 092);平均年龄是(53±14.0)岁,初中及以下低水平文化群体为主占82.9%(905/1 092);主要以本省当地居民较多,占94.4%(1 033/1 092);大部分嫖客处于在婚或同居状态。嫖客人群对HIV知识知晓率为87.8%(959/1 092),嫖客在进行商业性性服务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5.4%。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显示年龄小于50岁(OR = 0.324,95%CI:0.213~0.493)、处于已婚或同居状态(OR = 0.517,95%CI:0.333~0.801)的嫖客更愿意使用安全套;本地户籍(OR = 5.634,95%CI:1.282~24.753)、不知晓艾滋病知识(OR = 2.026,95%CI:1.356~3.029)的嫖客更不愿意使用安全套。结论 南宁市嫖客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相对其他高危人群低,存在不使用安全套等感染 HIV 的高危性行为因子,需要加大健康知识教育,推荐广泛使用安全套等针对性的有效干预,遏制艾滋病经性传播途径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云南省红河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晚发现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整理2013 - 2017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历史卡片数据,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法对红河州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红河州2013 - 2017年报告HIV/AIDS病例共10 655例,其中,晚发现病例3 685例。历年晚发现比例呈递增趋势(χ趋势2 = 20.019,P<0.001)。男性晚发现病例占37.4%(2 647/7 074),女性晚发现病例占29.0%(1 038/3 581),不同性别间晚发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4.70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医院就诊者样本来源的病例晚发现的风险是咨询检测的1.318倍,女性医院就诊者样本来源的病例晚发现的风险是咨询检测的1.302倍。结论 红河州2013 - 2017年新报告HIV感染者的晚发现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医院就诊者晚发现风险较高,仍需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提高大众主动检测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开展前后MSM HIV感染者(MSM感染者)的晚发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从中寻找现阶段需要优先干预的人群。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选取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的MSM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Joinpoint 4.9.1.0软件对晚发现病例和非晚发现病例进行时间趋势检验,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5-2021年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共5 764例, 晚发现比例为28.45%(1 640例)。以2015年为界, 晚发现比例呈先急速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6.90%(P<0.001), 2010年后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样本来源于就诊医疗等因素在攻坚工程开展前后对晚发现的影响效应变化较大, 现阶段晚发现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常住人口、职业为农民工和学生。结论攻坚工程前后广西新报告MSM感染者的晚发现比例下降趋势明显, 但晚发现仍不容忽视, 需针对常住人口、农民工和学生人群开展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描述2017-2018年深圳市龙华区医疗机构新报告HIV感染和AIDS病例晚发现基本情况及分析晚发现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选择2017-2018年新报告的成年HIV/AIDS病例为研究对象.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描述,并用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农村地区≥50岁男性的艾滋病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反歧视干预措施。方法 2021年8—12月,采用艾滋病知识问卷、中文版Zelaya艾滋病歧视量表对彭州市3个乡镇240名听说过艾滋病的中老年男性进行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变量进行重要性排序并降维,将筛选后的变量纳入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 在240名农村中老年男性中,平均年龄(66.01±8.42)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9.6%,艾滋病歧视总得分均值为(3.00±0.68)分,在歧视各维度中,耻辱偏见得分最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艾滋病歧视总得分呈负相关(r=-0.203,P=0.002)。随机森林算法显示,变量数为5时袋外估算误差率最低,依次为艾滋病知识得分、个人月收入、年龄、居住情况、文化程度。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知识得分低(OR=0.762,95%CI:0.672~0.863)、60岁及以上年龄组(OR=1.927,95%CI:1.029~3.534)、独居(OR=2.902,95%CI:1.089~7.736)、小学及以下者(OR=2.03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算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险基金中的医药补偿费、管理费用以及风险储备金,继而测算2011—2015年不同补偿方案下的医疗保险基金总体筹资额度与人均医保基金筹资额度,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中的筹资可行性。方法:运用残差合格模型、关联度合格模型、均方差比合格模型以及小误差概率合格模型等多种方法,对2011—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不同补偿方案下的医疗保险基金进行测算。结果:2011—2015年的五项补偿方案下的人均医保基金在521.43~2 012.27元之间;五种补偿方案分别应需筹集资金在128.85~497.23亿元之间。无论哪类补偿方案下,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额度均在逐年增长,平均年增长幅度为20%,人均医保基金筹资额度平均年增长幅度为10%。结论:各筹资主体筹资额度逐年增加,且迅速增长,筹资压力相对较大,这对于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的有序推进,是一个难题。同时,本研究为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提供了一套科学、有效地医疗保险基金筹资测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3~5岁儿童家长喂养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8-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辽宁省、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四川省共计10所幼儿园,使用《看护人喂养方式问卷》对1057名3~5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和多项Logistic回归法分析家长喂养行为的家庭人口学特征差异。结果4种喂养方式中,不良的喂养行为独裁型占比36.1%,纵容型占比35.8%,忽视型占比17.8%;较好的喂养行为权威型仅占10.3%。5岁年龄组家长更易采用纵容型喂养方式(OR=2.60,95%CI 1.60~4.22);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更易采用独裁型喂养方式(OR=2.77,95%CI 1.39~5.52)和纵容型喂养方式(OR=3.79,95%CI 1.86~7.72);母亲为主要看护人的更易采用独裁型喂养方式(OR=2.48,95%CI 1.06~5.83),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要看护人更易采用纵容型喂养方式(OR=3.49,95%CI 1.54~7.91)。结论3~5岁儿童家长采用独裁型、纵容型和忽视型不良喂养方式的比例较高,其中母亲为主要看护人更易采用独裁型不良喂养方式,祖辈父母为主要看护人更易采用纵容型不良喂养方式,父亲文化程度较高的更易采用独裁型和纵容型不良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18.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25所中学的4 09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等信息.结果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8.69%(2 404/4 096).48.12%(1 971/4 096)的学生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艾滋病教育处方(63.48%)、艾滋病知识宣传栏/海报(60.63%)和专家专题讲座(4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9,95%CI=1.04~ 1.36)、学校提供过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OR=1.84,95%CI=1.56~2.17)、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OR=2.54,95%CI=2.21 ~ 2.92)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尤其对艾滋病流行形势、主要传播途径和新型毒品危害方面的知识缺乏.学校应加强针对流行新形势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