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旨在翻译、修订孕妇社会资本评估量表(Social Capital Assessment Tool for in Pregnancy for Maternal Health, SCAT-MH),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采用两阶段便利抽样的方法,样本1(n=253)主要用于修订中文版SCAT-MH量表;样本2(n=335)主要验证该量表的信效度。结果 中文版SCAT-MH主要包含4个维度16个条目,量表总的Cronbach ɑ为0.862,各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在0.701~0.901之间,分半信度系数为0.819、0.760,重测信度系数为0.854;量表各个条目与总分(r=0.484~0.776,PSymbol|@@0.01)、维度与总分均呈中高度相关(r=0.575~0.807,PSymbol|@@0.01),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总量表及4个维度得分与效标工具均有相关性;验证性因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结论 修订、汉化后的中文版SCAT-MH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区分度,适用于我国孕妇社会资本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身体活动量表、简版老年人抑郁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 38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得分为(18.9±9.1),社会支持得分为(35.4±6.3),抑郁症状得分为(5.8±1.6),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21.0%(249/1 188);身体活动与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r=0.291,P<0.001),身体活动与抑郁症状存在负相关(r=-0.210,P=0.012),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存在负相关(r=-0.308,P<0.001)。身体活动对抑郁症状具有直接效应(β=-0.179,P<0.001),社会支持在身体活动与抑郁症状间具有中介效应(β=-0.063,P<0.001)。结论 身体活动可以直接对抑郁症状产生负向作用,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产生间接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红  任晓晖 《现代预防医学》2022,(10):1833-1839
目的 探讨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的影响,为维护老年人群健康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基于CHARLS2011年基线数据,将280个社区4 269个调查对象纳入分析。采用因果逐步回归法,分析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ADL损失的影响,以及社区建成环境的中介作用。结果 调查对象ADL损失率为26.9%。因果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个人层面变量后,社区年人均纯收入越高,老年ADL无损失率越高(OR = 0.70,95%CI:0.51~0.96;P<0.05);社区安全资源(OR = 0.75,95%CI:0.59~0.96;P<0.05)和社区运动资源(OR = 0.76,95%CI:0.60~0.96;P<0.05)对老年ADL损失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两者可分别作为完全中介。 结论 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可能通过社区安全资源和社区运动资源对老年ADL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社区老年居民的ADL,为社区老年居民创造安全良好的运动与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社会资本、生活质量及衰弱三者的联系。方法:横断面研究,以云南省407名农村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综合评估工具、农村老年人资源生成器量表及健康调查12条简表,调查老年人基本情况、衰弱程度、社会资本和生活质量。采用SPSS27.0进行统计描述及相关性分析;Process4.0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社会资本对生活质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03,P<0.001),对衰弱程度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77,P<0.001);衰弱程度对生活质量有负向预测作用(β=-0.532,P<0.001),且削弱了社会资本与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β=0.149,P<0.001)。衰弱在云南省农村老年人社会资本与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bootstrap95%CI:0.187~0.328),中介效应占比63.03%。结论:社会资本可通过衰弱程度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肺癌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现状,探讨心理困扰和社会支持对支持性照护需求的作用机制。方法 便利抽取安徽省四所三级医院的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患者护理专业性支持需求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困扰温度计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肺癌患者475名,其信息需求得分最高为3.50(2.67,4.00)分,67.16%的患者存在临床意义上的心理困扰,患者感知到的主要是家庭支持。心理困扰与支持性照护需求呈正相关(r=0.14,P=0.002),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35,P<0.001),领悟社会支持与支持性照护需求呈正相关(r=0.15,P=0.001)。心理困扰能正向预测支持性照护需求(β=0.21,P<0.001),负向预测领悟社会支持(β=-0.35,P<0.001),领悟社会支持能正向预测支持性照护需求(β=0.17,P=0.003)。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困扰和支持性照护需求间起到遮掩作用,间接效应与直接效应比值的绝对值(|a*b/c’|)为0.286。结论 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困扰,提供专业性支持,引导其表达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支持性照护,促进其心理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社会参与、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孤独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筛选数据变量包括老年人基本信息、社会参与、孤独感、生活满意度。采用温忠麟提出的传统中介效应检验三步法,探究孤独感、社会参与与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 家务型社会参与与生活满意度间呈负相关(β=-0.048,P=0.001),孤独感在二者间呈现出遮掩效应;孤独感在老年人经济型社会参与与生活满意度之间不存在中介作用(β=0.027,P=0.392);孤独感在休闲娱乐型、社交型社会参与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β=0.062,P=0.001;β=0.038,P=0.007)。结论 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减缓其孤独情绪的萌生,是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和实现“积极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新雨    刘思琦    孙晓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1,(8):1448-1451
目的 分析社会资本对老年人认知能力影响的性别差异。方法 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数据,选取4 751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信任、社会支持、社会参与、互惠度量社会资本,以心智状况和情景记忆度量认知能力,利用广义线性回归分析社会资本对认知能力影响的性别差异。 结果 男性认知水平高于女性(P<0.001),男女心智状况和情景记忆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男性高社会信任和有经济支持的比例均高于女性(χ2 = 1.1×103,P<0.001和 χ2 = 58.695,P<0.001)。老年男性中有经济支持(β = 0.302,P = 0.011)、社会参与(β = 0.605,P<0.001)者的心智状况更好;老年女性的心智状况除受经济支持(β = 0.508,P<0.001)、社会参与(β = 0.410,P<0.001)的影响,还受照料支持(β = 0.292,P = 0.008)的影响。老年男性中有经济支持(β = 0.199,P = 0.010)、照料支持(β = 0.182,P = 0.017)、社会参与(β = 0.363,P<0.001)和互惠(β = 0.233,P = 0.032)者的情景记忆更好,社会信任与其情景记忆负相关(β = - 0.238,P = 0.010);老年女性的情景记忆受经济支持(β = 0.269,P<0.001)、社会参与(β = 0.167,P = 0.018)、互惠(β = 0.461,P<0.001)的影响。结论 社会资本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代际支持、社会网络、老化态度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机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使用代际支持量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老年抑郁量表以及老化态度问卷对合肥市8个社区的1 13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代际支持和社会网络类型均与老化态度有正向关联(r=0.112~0.179,P<0.01),向上代际支持与抑郁呈正相关(r=0.233,P<0.01),向下代际支持、双向情感支持、家庭网络和朋友网络与抑郁呈负相关(r=-0.340~-0.194,P<0.01)。老化态度在双向情感支持和家庭网络与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18(95%CI:0.004~0.037)、-0.032(95%CI:-0.068~-0.010)。结论 双向情感支持和家庭网络不仅能直接改善老年人抑郁,还可通过老化态度改善其老年人抑郁。  相似文献   

9.
何君  于洪宇 《现代预防医学》2016,(22):4150-4152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对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方法 从辽宁省锦州市2所三甲医院的住院患者中方便抽取住院老年人600名,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进行调查,运用SPSS21.0、AMOS22.0软件和PRODCLIN程序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呈正向关联(r = 0.428,P<0.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联(r = -0.610,P<0.001),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联(r = 0.532,P <0.001);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联(r = 0.473,P <0.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联(r = -0.639,P <0.001);社会支持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积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消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8.6%(0.358/0.736)。结论 应对方式在老年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模型探讨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与抑郁症状的纵向关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济南市789名社区老年人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进行为期10个月的纵向追踪调查,使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简化版和老年抑郁量表简化版进行两次测量(T1和T2)。结果 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与抑郁症状均具有一定稳定性;2个时间点的社会隔离与抑郁症状均呈负相关(r=-0.429,-0.327,P<0.001)。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T1抑郁症状后,T1社会隔离显著预测T2抑郁症状(β=-0.136,P<0.001);控制T1社会隔离后,T1抑郁症状对T2社会隔离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12,P=0.750)。结论 社会隔离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前因变量,社会隔离可以显著预测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流动老人积极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受访者驱动抽样的方式在抽取流动老人446名,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积极老化测评问卷和老化态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 t 检、相关分析、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检验。结果 ①在控制了年龄和性别后,社会支持不仅能够直接预测积极老化(直接效应占比22.45%),还能通过自我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积极老化(中介效应占比77.55%);②流动原因在自我老化态度和积极老化之间起调节作用( β =0.20, t =6.80, P <0.01),自我老化态度对随迁老人的积极老化水平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加显著( β =0.95, t =20.39, P <0.01)。结论 社会支持通过自我老化态度影响流动老人的积极老化水平,流动原因调节了自我老化态度对积极老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孕妇关于婴儿睡眠安全实践意向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选取青岛市某三甲医院四个院区来院孕检的孕妇,使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自编问卷,调查其对于婴儿睡眠安全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行为意向,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 孕妇对于婴儿睡眠安全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及行为意向得分分别为(22.26±5.27)、(16.65±4.17)、(13.35±4.23)、(20.77±5.62)分。是否为独生子女(t = - 3.555, P<0.001),年龄(F = 3.764, P = 0.011)、文化程度(F = 5.983, P<0.001)、居住地(F = 5.865, P = 0.003)和家庭人均月收入(F = 8.485, P<0.001)不同的孕妇关于婴儿睡眠安全的行为意向有统计学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文化程度(β = 0.655, t = 3.659, P<0.001)、是否为独生子女(β = 1.214, t = 3.131, P = 0.002)、行为态度(β = 0.373, t = 9.598, P<0.001)、主观规范(β = 0.328, t = 6.426, P<0.001)及知觉行为控制(β = 0.231, t = 5.371, P<0.001)是行为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孕妇对于婴儿睡眠安全实践的认知及行为意向较积极,但其知觉行为控制力有待提高。孕期健康教育应增加婴儿睡眠安全内容,提高孕妇对其认知及自我效能感,展开公众教育以增强孕妇的社会支持,改善其与婴儿睡眠有关的养育行为。  相似文献   

13.
宋淑洁  许静 《现代预防医学》2021,(17):3195-3198
目的 了解移居老人健康管理利用情况,探讨影响移居老人开展健康管理的因素,为健康管理服务在移居老人中的开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1500位移居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移居老人的人口学信息、健康管理行为情况和影响老人健康管理行为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人口学特征与健康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健康管理服务可及性与移居老人健康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移居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得分为(9.34±3.01)分,其中高、中、低利用者占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12.22%、55.63%、28.46%;年龄、学历、收入、健康状况和医学背景是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得分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健康管理服务可及性对行为有直接影响(效应值为0.576),并通过知觉行为控制产生间接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有直接影响(效应值为0.370),并通过健康管理服务可及性、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态度产生间接影响;行为态度对行为有直接影响(效应值为0.593);知觉行为控制通过行为态度对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效应值为0.3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高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以及无医学背景移居老人健康管理利用情况较差。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提高健康管理服务的可及性、培养移居老人对健康管理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知觉行为控制从而促进健康管理服务的全面开展,保障移居老人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社区环境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休闲锻炼行为的影响方式。   方法   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自行设计2型糖尿病患者调查问卷, 各量表的信效度均良好。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研究分析社区环境对于糖尿病患者休闲锻炼行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结果   本研究对807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环境与休闲锻炼行为进行分析, 发现男性糖尿病患者的休闲锻炼活动量显著高于女性(Hc=4.924, P=0.027)。结构方程结果显示, 运动行为意向对于运动量存在影响(β=0.155, P < 0.001)。同时, 社区环境会通过影响运动态度(β=0.008, P=0.017, 占总效应比重为5.16%)和感知行为控制(β=0.050, P=0.001, 占总效应比重为32.26%)间接影响运动行为意向, 进而最终影响到休闲锻炼行为。   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休闲锻炼行为活动量有待提高, 社区相关部门应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同时患者自身应增加对社区运动设施的了解和使用频率, 这对于提高运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信息素养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信息素养问卷对陕西省30所医院3 48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构建三者之间结构方程模型。结果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得分(25.42±6.93)分,社会支持得分(43.63±8.57)分,信息素养得分(114.18±18.62)分;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信息素养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从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护士自我效能感对信息素养有直接促进作用(β=0.11,P<0.01)和间接促进作用(β=0.06,P<0.01),社会支持对信息素养有直接促进作用(β=0.24,P<0.01)。结论临床护士信息素养水平较低,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能够提升护士信息素养水平,应充分发挥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在信息素养提升中的直接与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alth literacy and hospic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decision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participants.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enrolled 990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participants in three residential areas, with a mean age of 71.53 ± 7.22 years. Health literacy was assessed using the Mandarin version of the European Health Literacy Survey Questionnair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decision towards hospice care were assessed using an interviewer‐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Partial least squares were used for data analysis. More than half of the respondents had sufficient knowledge of hospice care (60.7%) and a positive attitude (77.3%) and positive decision (85%) towards hospice care. In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general health literacy positively predicted knowledge (β = 0.73, p <0.001), attitude (β = 0.06, p = 0.038) and decision (β = 0.14, p < 0.001) towards hospice care. General health literacy had a greater overall effect on hospice decision (β = 0.57) than hospice knowledge (β = 0.54). In addition, disease prevention health literacy also demonstrated a higher level of influence on hospice decision (β = 0.59) than hospice knowledge (β = 0.53). Health literacy was associated with hospic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decision. Incorporating health literacy interventions into hospice promotion strategies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生命历程理论下探讨童年健康对中老年期健康状况的影响路径,为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理念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4年和2018年截面数据,构建可调节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童年期健康状况对中老年期健康影响的中介路径。结果 描述性分析显示,童年自评健康得分在3.35以上,童年期健康水平得分整体上略高于中老年期自评健康水平(3.03);不同户籍的中老年期自评健康(t=6.614)、童年自评健康(t=2.514)、个体受教育水平(t=35.312)、童年期家庭护理支持(t=9.732)和成年期卫生服务利用(t=26.268)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年龄和户籍性质的情况下,童年自评健康对中老年期健康无显著的直接效应(β=0.038,P=0.248,95%CI:-0.027~0.103);个体受教育水平、童年期家庭护理支持以及成年卫生服务利用均为童年自评健康影响中老年期自评健康的中介变量,β分别为0.041(95%CI:0.030~0.053)、0.085(95%CI:0.046~0.124)、-0.064(95%CI:-0.079~-0.049),P值均小于0.001;户籍性质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除直接效应外(β=-0.516,P<0.001,95%CI:-0.757~-0.274),还通过个体教育水平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β=-2.645,P<0.001,95%CI:-3.016~-2.274),即教育水平是城乡老年人健康差异的重要因素。结论 树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理念,从家庭、社会多个层面重视个体儿童期的健康成长经历,提升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素养;提升城乡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均衡性,从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着手,制定城乡平等的健康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泸州市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和抑郁的相关性。   方法   于2017年3月―6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在泸州市选取975名≥60岁者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简版老年抑郁量表(u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15, GDS-15)、杜克社会支持量表(Duke social support index, DSSI)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中有认知功能障碍者有127(13.03%)人。认知功能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呈正相关(r=0.160, P < 0.001)、与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237, P < 0.00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社会支持对认知功能的直接效应为0.116(95% CI:0.053~0.178);以抑郁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为0.116(95% CI:0.076~0.162)。   结论   抑郁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产生负向影响,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认知功产生直接正向作用, 且抑郁在社会支持与认知功能关系中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化态度在代际支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使用老化态度量表,代际支持问卷及生活质量量表对四川省成都市、泸州市等6个城市的464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采访调查。 结果 社区老年人代际支持得分(25.39±3.43)分,生活质量得分(66.43±11.72)分,老化态度得分(81.55±8.70)分,老化态度、代际支持分别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181~0.367,P<0.01),老化态度与代际支持呈正相关(r=0.257,P<0.01),老化态度在代际支持与生活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代际支持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315,95%CI(0.3098,0.9242),中介效应为0.3018,95%CI(0.1813,0.440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8.91%。 结论 代际支持能够直接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又可通过积极的老化态度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