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内蒙古2022年各盟市居民健康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及其耦合度和协调度,为二者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利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综合水平指数计算子系统的综合水平,并引入耦合理论构建耦合协调发展模型,计算各盟市之间居民健康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内蒙古各盟市耦合度均值为0.561,居于勉强协调水平;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属于健康水平滞后型,其余各盟市均为区域经济滞后型;整体协调发展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结论:内蒙古居民健康水平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程度有待提升,建议在重视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健康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健康水平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健康水平的差异和产生原因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1981-2010年,各地区的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健康水平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且健康水平的地区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的缩小趋势不显著。此外,本文探讨了卫生支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支出、平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对健康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全国各地区人均医疗卫生费用的分布差异,分析医疗卫生费用充足区域和不足区域居民的健康水平与医疗卫生费用的关系,为我国医疗卫生费用的合理投入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整理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采用相关和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人均医疗卫生费用和居民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总体上,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与期望寿命和死亡率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53和-0.457,但在医疗卫生费用充足区域,医疗卫生费用对死亡率和期望寿命的回归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卫生费用不足区域,医疗卫生费用与死亡率和期望寿命的回归系数为0.320和-0.589。结论医疗卫生费用的持续增长并不能带来居民健康水平的持续显著性的提高,当人均医疗卫生费用达到一定程度,增加医疗卫生费用对居民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地区和城市视角分析2016—2021年广东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方法:使用Stata 14.0软件对广东省各地区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使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和Moran空间分布散点图的绘制。结果:2016—2021年广东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耦合协调程度呈现略微递增趋势,但处于失调水平的城市占比较多(2021年17个)。截至2021年,粤北、粤西地区大部分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领先于经济水平,粤东、珠三角地区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落后于经济水平;各年份的Moran’sI指数均大于0.30,各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存在聚类分布。结论:广东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随年份变化略有增加,但整体不高,且区域间差异较大,呈现高、低聚类分布。政府应持续增加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注重区域间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良性流转,丰富两者间的转化途径,建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经济发展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6.
走向下坡的俄罗斯居民健康水平天津医学情报研究所张安宁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整个社会处于不景气状态,出现全面危机,俄罗斯居民健康及影响健康因素更令人严重不安。医学统计表明,近年俄罗斯居民人口增长缓慢,出生率下降。尤其近2年,目睹当前形势变化,青年人普遍... 相似文献
7.
<正> 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发表公报,降继续提高键康水平列为90年代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全国人民和卫生部门提出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怎样理解健康水平的含义,应该包括哪些基本的健康水平指标,目前我国健康状况处于什么水平,到2000年健康水平指标可能提高到什么程度,认真研究并切实回答上述问题,对于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计划,采取措施继续提高健康水水平,努力实现90年代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健康知识水平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石景山区803名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X2和Logistic分析。结果基本卫生防病知识的知晓率为86.7%,基本卫生防病行为的形成率为75.9%,重点卫生防病知识的知晓率为82.3%。女性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基本85.5%,重点84.4%)和卫生行为形成率(80.1%)均高于男性;高年龄段者基本知识和行为均高于低年龄段者;知晓率和形成率随着文化程度提高而升高;收入在2000~3999元之间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基本卫生防病知识影响因素是性别(OR=2.32)和年龄(OR=1.38);行为影响因素是性别(OR=1.81)、年龄(OR=1.19)和家庭人均月收入(OR=1.21);重点知识影响因素是性别(OR=2.00)和家庭月收入(OR=0.77)。结论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低年龄、低收入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定量评价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协调程度。方法:基于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1~2019年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虽然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程度仍低于基本医疗保险,但两者发展差距不断缩小,耦合协调程度不断提高。结论 :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补充保障作用,加强两者的衔接与协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1982年~1987年新疆核试验场周围居民区环境放射性水平和居民健康调查的结果。估算出了由于我国核试验所致当地居民的剂量当量负担为58.8μSv。相当于正常地区天然辐射年有效剂量当量的2.9%。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核试验对当地居民区没有造成明显的局部污染,对居民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淮北市民与癌症患者硒营养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随机选取335名健康居民和214例癌症患者进行发硒含量测定,以发硒估算膳食硒摄入量,考察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淮北市民硒营养水平较低,且癌症患者显著低于健康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淮北市民癌症发病率较高与硒的低营养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与经济互动关系。[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健康与社会经济水平间关系模型,比较不同经济水平区域间健康状况的差别;估算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的经济价值及病伤就医直接经济损失。[结果]健康的经济分层现象明显,人均GDP每增加1000元,人均期望寿命将增加0.61岁,0岁~组年龄别死亡率与粗死亡率将分别降低9.77%、2.55%,不同经济区域间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经济实力越强,健康状况相对越好;死亡经济损失巨大,2000年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经济价值高达144.32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1589.34亿元的9.08%。[结论]经济发展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必须协调发展,居民健康是政府应优先投资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国家卫生计生委11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主要介绍了健康素养监测基本情况、2012年健康素养监测主要结果和分析,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8.
40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大量卫生统计资料分析了新中国建立40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变化。统计资料表明,解放前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很低,传染病广泛流行,婴儿死亡率高达201‰,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仅39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0年来,在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死亡率由1949年的20‰降为1990年的6.3‰,婴儿死亡率由1944~1949年的201‰降为1985~1987年的37‰,同期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由39岁提高到69岁。传染病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慢性退行性病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我国人民的主要健康指标已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先进地位,某些指标已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城市健康产业与体育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城市建设提供实证支持。方法: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5—2020年4个一线城市健康产业与体育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健康产业与体育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提升,耦合度从0.93401提高到0.99604,耦合协调度从0.516227提高到0.779 086,实现了从起步阶段的勉强协调到稳定阶段的中级协调。结论:城市健康产业与体育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存在产业同构同质、多规不合一、利益再分配调整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挖掘两个产业的关联性,提升产业融合动力,发挥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健康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区域层面分析省(区、市)人均经济发展、教育和卫生健康投入与健康素养水平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提升中国整体健康素养水平提供新视角。方法 选取公布2020年健康素养水平的26个省(区、市)作为案例,以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生均教育经费、卫生从业人员数、人均地方财政卫生支出5个指标为条件变量,各省(区、市)2020年健康素养水平为结果变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5个条件变量对区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结果 形成高健康素养水平的中间解有4种组态,分别为人均GDP*~生均教育经费*~人均地方财政卫生支出;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生均教育经费*人均地方财政卫生支出;~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生均教育经费*~卫生从业人员*~人均地方财政卫生支出;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生均教育经费*人均地方财政卫生支出(*代表条件同时存在;~代表条件不存在)。总体一致性为0.85,说明组态充分性好,总体覆盖度为0.77。结论 人均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区域健康素养水平的核心条件;在人均经济发达地区,加大教育和卫生投入对于提升区域健康素养水平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