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玉林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林市报告的4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标本检验并送广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检测。结果4例病例均为中老年男性,职业为肉制品加工人员或农民,病例散在分布,发病时间为冬春季;传播途径与直接接触猪肉有关,病例手上均有伤口,3例病例无法追溯到可疑猪肉的来源。临床分型均为脑膜脑炎型,病例以发热、畏寒、头晕、头痛、呕吐、昏迷或神志不清、脑膜刺激征阳性、颈项强直、听力减退等症状体征为主,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4例病例的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即猪链球菌特异性基因(16srRNA)、猪链球菌2型荚膜多糖基因(cps2j)阳性。结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无人传人现象;直接接触猪肉是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20年1月21日—2月20日浙江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月21日—2月20日浙江省报告的COVID-19病例资料,对浙江省COVID-19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症状严重程度和暴露史等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2月20日浙江省共报告COVID-19病例1 284例,其中确诊病例1 176例,占91.59%;无症状感染者108例,占8.41%。1月21日浙江省报告首例确诊病例,1月22日—29日为发病高峰,单日最高87例,随后逐渐下降;1月28日—30日为病例报告高峰,单日最高130例,随后逐渐下降。截至2月4日,浙江省79个县(市、区)均有病例发病,县级覆盖率为87.78%,此后没有再增加。1 284例病例男女比为1.02∶1;年龄集中在30~69岁,1 021例占79.52%;职业以商业服务为主,339例占26.40%;医务人员感染11例,但均非职业暴露所致。以轻症病例为主,1 010例占85.88%;死亡1例。1月23日前,浙江省COVID-19疫情以湖北省输入病例为主,本地病例散在发生;1月27日后转变为以本地病例为主。结论浙江省COVID-19疫情波及面广,人群普遍易感;病例集中在30~69岁,以轻症为主,无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浙江省前期防控措施成效显现,COVID-19疫情已转入低水平散发状态;随着返岗、返工、返学人员增加,建议防控策略从面上防控转为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明确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传染来源、途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现场流行病学人员,用统一的流行病调查表和诊断标准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病人26例,病死猪为传染源,96%的病例的感染途径主要为经手部伤口。在宰杀、洗切病死猪的过程中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3d,养猪的农民、屠宰人员、切洗分割和搬运病死猪内的人员为本病的高暴露人群占90%以上;发病高峰为7~8月、病例间无时间、空间聚集和人与人传播的联系;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为猪链球菌病2型。结论:切断人与病(死)猪等家畜接触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河南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为进一步制定防控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病例相关信息,采集病例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开展细菌培养和核酸检测,使用Arc-Gis10.7绘制病例地区分布。结果2019年河南省发生首起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截至2021年底共发生5起,累计报告病例5例,死亡1例,病死率20.0%。疫情发生时间集中在6-9月,分布在商丘、新乡和驻马店3个省辖市5个县区;患者中位年龄53岁,男女比例4:1,均有明确的生猪及其制品暴露史。4例临床分型为脑膜炎型,1例为休克型脑膜炎型,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中位数为4.0天(最短1.0天,最长7.0天);从首次就诊到明确诊断,平均转诊2.2次,诊断延误中位数6.0天(最短4.0天,最长14.0天);感染菌株均为猪链球菌2型。结论 河南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呈现散发态势,无防护的屠宰、加工生猪及相关制品是感染猪链球菌的高危因素,应定期开展针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断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一起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人感染猪链球菌2型暴发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 调查2005年7月中旬四川省资阳市一家医院报告5例以败血症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病例的病因。方法 建立了病例主动发现、报告的加强监测系统,根据病例的流行病学暴露史和临床表现进行临床诊断;采集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应用PCR方法对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和序列测定;与当地往年报告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数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6月10日至8月21日,四川省共报告了68例实验室确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发病前都有屠宰、洗切、加工等病(死)猪的直接暴露史。其中26例(38%)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5例(58%)死亡。其他病例临床表现为轻型败血症或脑膜炎。分离菌株应用PCR方法检测猪链球菌2型的种属和毒力基因(tuf、16S rRNA、cps2J、mrp、sly、ef)均为阳性。同期还报告了136例有相似暴露史,但缺乏实验室确诊依据的临床诊断病例。结论 证实该起发生在四川省部分农村地区直接暴露于病(死)猪后的疾病为猪链球菌2型感染暴发。推测这种罕见的、表现为高病死率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可能是由于感染某种高致病性菌株循环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9年江苏省报告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基因检测.结果 2010-2019年江苏省共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18例,病死1例.病例年龄33~94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55岁组最多,共4例(占2...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盐城市盐都区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探索感染来源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盐都区发现的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确诊病例于2019年2月报告,有头痛、全身酸痛、腮腺淋巴结肿大,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颈项强直、双耳听力障碍、克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阳性、尿失禁等症状,经脑脊液细菌培养出猪链球菌Ⅱ型阳性确诊,有明确的生猪接触史,且有外伤暴露,初步推测病例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带菌猪,共同暴露史者中未发现病例。结论建议加强动物的疫情监测和人群的健康宣教,提高部门间信息的互通和职业暴露人群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谢月梅  陈丽娟  周世卿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660+1793-F0002,F0003
目的分析广宁县2006—2011年狂犬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宁县2006—2011年报告的狂犬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宁县2006—2011年共报告狂犬病34例,死亡34例,病死亡率为100%。每年均有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1.31/10万。34例病例均分布在农村,性别比为2.78∶1;发病年龄以50~59岁为主,占35.29%;其次为40~49岁和60~69岁,各占20.59%。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91.18%;其次为学生,占5.88%。发病时间以4—6月最多,共18例,占总发病人数的52.94%。83.25%的病例被犬只抓、咬伤或接触犬只感染病毒。58.82%的病例暴露后伤口未作处理或未及时正确处理。91.18%的病例未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结论犬伤后患者的伤口未及时作规范处理、未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或同时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广宁县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加强狂犬病预防知识特别是暴露处理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预防意识,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桂林市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情况,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桂林市17个县(区)报告的布鲁氏菌病病例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3—2018年桂林市报告人感染布鲁氏菌病207例,男性137例、女性70例。年均发病率为0.70/10万,2017年最高(1.72/10万),2013年最低(0.04/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28, P0.01)。感染的高发时间为4~5月份,其次是7~8月份。40~5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58.94%)。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感染人群类型以农民为主(占45.0%),家务及待业人员占19.32%,职业人群(包括牧民、屠宰场人员、禽类经营者等)及食品餐饮业人员分别占11.11%、 7.73%,感染有从职业人群转向非职业人群的趋势。结论桂林市人感染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应继续加强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加大对非职业人群健康干预力度,积极与畜牧部门合作,加强源头防治,更好地开展联防联控工作,以降低全市人群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浮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现状和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情况,完善预防职业暴露感染HIV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云浮市2009—2013年报告HIV职业暴露案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应急处理情况、预防用药的及时性及预防效果。结果云浮市2009—2013年共报告45例HIV职业暴露者,医务人员39例,占86.7%;公安人员6例,占13.3%。暴露方式以针刺和切割伤为主,占60%;暴露级别以Ⅰ、Ⅱ级为主,分别占20.0%和75.6%。91.1%(41/45)的暴露者实施了应急局部处理,86.7%(39/45)的人进行预防性服药,13.3%(6/45)无需进行预防性服药。所有病例医学观察12个月后,均未发现HIV抗体阳转。结论医护人员和公安系统人员是HIV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他们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增强其个人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时进行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减少因职业暴露发生的HIV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改进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已审核的2020年1月1日—2月23日安徽省COVID-19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信息,分析流行特征。结果安徽省2020年1月23日—2月23日共报告COVID-19聚集性疫情176起,累计报告病例564例,其中确诊病例497例,占全省确诊病例数的50.3%(497/989),阳性检测者67例,占全省阳性检测者52.8%(67/127)。以家庭聚集性疫情为主,占聚集性疫情总数的90.9%(160/176),高峰期在2月3日—2月11日,16个地市均有报告,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占48.9%(86/176)。感染来源的构成比随时间改变,首发病例具有武汉及周边旅居史的疫情占比从81.8%下降到18.9%,首发病例具有本地暴露史的疫情占比从0上升到40.5%。感染方式主要为亲人共同生活、亲朋聚餐,占53.4%(31/58)。结论安徽省COVID-19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性为主,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感染来源逐渐由武汉输入病例转为本地感染病例,亲人共同生活、亲朋聚餐是主要传播方...  相似文献   

12.
2005-2009年中国人禽流感(H5N1)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2005-2009年人禽流感(H5N1)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策略和措施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5-2009年我国确诊的人禽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2005-2009年全国共确诊人禽流感病例38例,其中有2例为军队病例。2005-2006年冬春季和2009年初的人禽流感疫情有明显的报告发病高峰。病例分布在17个省份,前三位为安徽(5例)、湖南(5例)和福建(4例),占所有报告病例数的37%。病例的年龄中位数26岁(2~62岁),女性(53%)略多于男性。病死率为66%。感染来源主要是病死禽,活禽市场也是一个重要的感染危险因素,而人禽流感病例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很有限。结论人禽流感病例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感染人群以50岁以下的青壮年为主,性别和职业分布无明显特点。病死禽和活禽市场暴露在我国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与防护现状,为控制职业暴露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整群抽取2019-2020年某市30所医院,回顾性收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资料,包括职业暴露管理情况、职业暴露现状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报告职业暴露1 263例次(2.45%),2019、2020年暴露例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2%vs. 2.20%,χ2=14.557,P<0.001)。实习/进修人员暴露例次率最高(3.80%)。护士占48.22%,工龄≤5年占63.18%,针刺伤是主要的暴露方式(75.77%),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为主(19.48%),暴露高危科室为门急诊,个人不慎/操作不熟练是暴露的主要原因(65.56%)。无暴露后感染病例发生。结论 提高防护意识,规范诊疗行为,可有效防控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新冠肺炎感染情况,分析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新冠肺炎的流行特征,为下一步更好地防控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监测系统下载2020—2021年云南省德宏州报告的新冠肺炎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新冠肺炎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20—2021年德宏州辖区医疗机构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包含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 348例,无死亡病例。其中确诊病例1 176例,占云南省64.72%,以境外输入为主,占75.00%;临床分型中轻型和普通型分别占51.11%和47.28%;报告无症状感染者172例。累计报告聚集性/暴发疫情14起,由缅甸疫情输入导致本地感染暴发的疫情12起,占85.71%;省外输入2起,占14.29%。全年均有感染者,无明显季节性;地区分布以瑞丽市报告数最多,占93.99%;16~40岁感染者占79.90%,男女性别比为2.28∶1;境外输入感染者以户籍地为其他省籍人员最多,821例,占86.51%;本地感染者以德宏州籍人员最多,180例,占45.11%。截至2022年2月3日,所有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治愈时间中位数为21.0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996-2018年广元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疫情研判及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元市1996-2018年HIV/AIDS(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人)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6-2018年广元市累计报告HIV/AIDS 1 175例,死亡219例,近五年报告病例占76.85%;2018年底存活HIV/AIDS 956例,全人群感染率3.58/万,病死率3.92%;利州区、剑阁县、苍溪县占74.30%,2013年后剑阁县、旺苍县病例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3.30∶1,农民占44.00%,20~49岁年龄组占70.21%,2018年50岁以上年龄组占40.99%;异性传播占75.74%,同性传播占20.68%;医疗机构是HIV/AIDS 发现的主要机构,2018年病例晚发现率40.09%。结论 广元市艾滋病疫情呈现低位快速增长模式,职业分布多元化,地区分布不均匀,病例晚发现率较高,以性传播为主,同性传播占比较高。近年来50岁以上老年人群、离退休人员、青年学生人群增长较快,应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宣传干预、促进检测、扩大治疗等措施降低疫情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攀枝花市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攀枝花市2006-2008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55例恙虫病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其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55例病例中以2008年报告数最多,占58.4%,发病以6-10月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89.4%;地区分布以农村为主,占全市报告病例数的96.9%,其中米易县占59.6%;人群分布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以19岁以上的成年人为主,占68.6%,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67.5%,其次为学生和幼儿,分别占14.5%和13.7%;报告病例类型以疑似病例最多,占52.2%,其次为临床诊断病例,占45.5%,实验室诊断病例仅6例;病例报告医疗机构以县级为主,占62.4%,其次为市级占23.5%,乡镇级占14.1%。结论攀枝花市恙虫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人群分布以农民为主,防制的重点应是夏秋季的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6-2018年中山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AMES)监测病例的流行特征及病原谱构成,为指导中山市急性脑炎脑膜炎防控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制定中山市AMES监测方案,通过实验室检测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AMES病例及病原学分布。结果 AMES病例基本情况:1643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6[DK]∶1。各年龄段均有病例,<15岁的病例占58.5%,其中<2岁的婴幼儿占24.2%,2~4岁组占21.4%;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42.2%;月份分布以3-7月为发病高峰,占53.7%。病原体阳性检出率11.1%,其中病毒类占69.4%,EB病毒最高(2.4%);细菌类占30.6%,肺炎链球菌和念珠菌最高(均0.9%)。病原体阳性率较高月份分别是:EB病毒1-5月,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4-7月,肺炎链球菌11月。感染年龄分布:病毒感染阳性率较高为<5岁组;脑膜炎奈瑟菌和溶血性猪链球菌阳性率较高为>30岁组,大肠埃希菌阳性率较高的为<1岁。结论 2016-2018年中山市AMES病例以低年龄组的散居儿童为主,以病毒类病例占多数,实验室确诊率偏低,应加强监测系统建设,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7—2018年绍兴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18年绍兴市30家医疗机构报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资料,随机抽取病例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病原体检测结果和可疑食物暴露史。结果 2017—2018年绍兴市报告食源性疾病7 534例,检测病例标本4 243例,阳性率为15.70%。5—10月是绍兴市食源性疾病报告的高峰期,5 016例占66.58%。市直医疗机构阳性率最高,为21.11%。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1.02;年龄以20~40岁为主,2 475例占32.85%;职业以农民为主,2 464例占32.71%。从事餐饮食品业的病例阳性率最高,为63.64%。绍兴市食源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诺如病毒,分别检出253株、222株和179株,占检出病原体的98.05%。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主要发生在8—10月,沙门菌感染主要发生在6—11月,诺如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11月—次年4月。引起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和沙门菌感染的主要可疑食品均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分别占40.32%、22.35%和17.12%。结论绍兴市食源性疾病以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诺如病毒感染为主。夏季应重点防控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冬春季应重点防控诺如病毒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病例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描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死亡病例特征,探讨预防死亡发生的重点人群及其指示指标。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开展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存活病例为对照分析死亡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死率最高的人群是40~49岁年龄组(病死率29.73%),97.37%的死亡病例有中毒性休克表现。死亡病例发病至入院平均间隔为0.76天,平均病程为2.11天,病程进展较存活病例更快。死亡病例中皮肤瘀点(斑)(73.68%)、腹泻(50.0%)、呼吸困难(21.05%)、眼结膜充血(34.21%)等临床表现较存活病例常见,肝、肾功能损伤较存活病例严重。死亡病例的平均潜伏期、危险因素暴露率与存活病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防休克是减少猪链球菌感染死亡的关键,40岁以上病例是预防死亡的重点人群。对病例开展肝、肾功能指标监测可有效反映疾病进展与结局。  相似文献   

20.
沈平  林婕 《现代预防医学》2016,(21):3845-3849
目的 分析钦州市钦南区2005-2015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状况及防控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钦州市钦南区2005-2015年自然疫源性疾病病例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评价防控效果;结果 2005-2015年共报告自然疫源性疾病9种95例,年均发病率为1.53/10万,死亡72例,病死率为75.79%,年均死亡率为1.16/10万。总体发病率呈较低水平。主要的病种为狂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布鲁氏菌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属首次发生。除狂犬病之外,其他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时间,基本符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的时间,显示明显的季节性;病例以男性占比例最多(68.42%);职业以农民、民工类人群占比例最多(67.37%);在年龄分布中,狂犬病占比例最高的分别为≥60岁组(26.36%)、50~岁组(19.44%)和<10岁组(15.28%);乙型脑炎全部为<10岁儿童;其他则以20~49岁的青壮年为主;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未发生疫情蔓延。结论 2005-2015年钦州市钦南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处于低流行状态,防控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