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联模式。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选取19 145名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关联分析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联。结果 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率为55.76%;中老年群体中,低体力活动、睡眠不足或过长的人患慢性病共病的置信度为72.51%;男性中低体力活动、无社交和吸烟的人患慢性病共病的置信度为64.55%;女性中低体力活动、睡眠不足或过长的人患慢性病共病的置信度为76.23%;随着年龄的增高,慢性病共病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联规则增多,45~59岁人群中,睡眠不足或过长、无社交的人患慢性病共病的置信度为53.10%;60~74岁、75岁及以上人群中,低体力活动、睡眠不足或过长的人患慢性病共病的置信度分别为78.11%和76.40%。结论 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率较高,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人群慢性病共病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联模式不同,医疗机构可根据不同群体特征开展精细化健康教育,改善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独居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和特征,分析其共病模式,探索健康相关行为与独居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的关联,旨在为老年人多病共防和共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CLHLS)数据,使用网络图识别独居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中常见的二元共病模式,并运用Gephi软件对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网络进行可视化;运用Apriori算法,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健康相关行为与独居老年人共病情况的关联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独居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联大小。结果 共纳入1 905名65岁以上的独居老年人,其中766人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疾病,慢性病共病率为40.2%。通过网络图分析共发现45种有意义的具有中强链接的二元共病模式,其中10种与高血压有关,7种与心脏病有关。独居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与共病情况的关联规则中的强关联规则为睡眠质量差、无体力活动、无锻炼、无户外活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与无慢性病共病的独居老年人相比,会吸烟(OR=1.791,95%CI...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中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吸烟行为的关联,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对这种关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使用CHARLS2011年与2015年的调查数据,选取基线不吸烟的7 722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0项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 - D10)评估抑郁症状,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症状对吸烟行为的影响。结果 随访4年后,有7.17%(554例)的中老年人出现吸烟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抑郁症状的中老年人出现吸烟行为的风险是无抑郁症状者的1.35倍(OR = 1.35,95%CI:1.09~1.68)。分层分析发现,与无抑郁症状者相比,有抑郁症状的女性(OR = 1.67,95%CI:1.11~2.52)、45~59岁(OR = 1.52,95%CI:1.11~2.09)、居住地在农村者(OR = 1.55, 95%CI:1.17~2.06)吸烟行为风险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国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与吸烟行为显著相关,且在女性、45~59岁和居住在农村的人中更为显著。建议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中老年人临床抑郁与吸烟行为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4.
伍茂林  韩颖  赵雅琪 《现代预防医学》2023,(18):3293-3298+3304
目的 分析我国农村中老年人残疾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残疾部位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 我国农村中老年人残疾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6.1%、3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疼痛部位数目越多(OR=1.308,95%CI:1.096~1.559)、仍然吸烟(OR=1.140,95%CI:1.035~1.256)、生活不满意(OR=7.337,95%CI:6.321~8.517)、生活需要帮助(OR=1.105,95%CI:1.001~1.221)、聋或半聋(OR=1.156,95%CI:1.034~1.292)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教育程度高(OR=0.797,95%CI:0.702~0.904)、有社交活动(OR=0.895,95%CI:0.821~0.974)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P䥺Symbol|@@0.05);神经网络模型可知影响抑郁症状的最大危险因素为生活满意度。结论 我国农村中老年人残疾和抑郁检出率较高,聋或半聋会增加患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关系, 为完善老年人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于2021年5月6日-7月31日对宁夏回族自治区1 949名老年人展开调查, 应用抑郁症筛查量表-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re-9, PHQ-9)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自评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C)进行测评, 利用X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抑郁症状与健康促进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共有1 937人有效完成问卷, 其中760人有抑郁症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 年龄越大、女性、健康行为等级为不健康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均有P<0.05)。结构方程模型中健康责任(β=0.20)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 自我实现(β=-0.15)、人际关系(β=-0.06)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健康促进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可以通过改善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方式来预防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健康相关行为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常春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9):662-66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核心是改变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从各国疾病控制的历史看,大致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控制传染病传播,方法是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改善环境卫生;第二阶段是个人卫生阶段,通过预防接种、定期体检、生长发育监测等,实现疾病的三级预防;第三阶段为行为生活方式阶段,主要靠改变人们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来促进和保护身心健康,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大约有60%的死亡与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我国与行为生活方式相关的死亡占47%。  相似文献   

7.
中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社区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现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社区中老年人抑郁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社区55岁及以上的304名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量表(APGAR问卷)评价其抑郁症状和家庭功能。结果社区中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1.4%,按家庭功能、生活赡养方式、年龄、是否慢性病患病情况、有无配偶等因素进行分组,发现中老年人SDS平均得分及抑郁症状检出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上述因素与社区中老年人抑郁症状有关。结论针对上述因素采取改善家庭功能、加强自立能力、防治慢性病等措施有利于社区中老年人抑郁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广东省广州市居民健康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按性别定额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422名15岁~的居民进行健康相关行为(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其中社区居民200名,医院门诊患者222名。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 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本调查吸烟者11.85%;饮酒者6.2%;常参加体育锻炼者59.72%;主动获取保健知识者66.10%。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混杂因素后,性别是影响吸烟(OR=19.68,95%CI=7.37~52.60)、饮酒(OR=7.84,95%CI=2.61~23.59)、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OR=2.05,95%CI=1.34~3.15)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是影响吸烟(OR=0.42,95%C I=0.21~0.83)、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OR=2.09,95%C I=0.31~0.73);在业状况是影响体育锻炼(OR=0.61,95%CI=1.02~2.62)和主动获取卫生保健知识(OR=1.77,95%CI=1.08~2.90)的主要因素。结论 本次调查对象健康行为与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在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探究我国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为我国老年人抑郁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60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n=6 976),利用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对变量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样本4 361例。对变量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究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 我国≥60岁的老年人中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9.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0.732,95%CI:0.620~0.864),有配偶(OR=0.681,95%CI:0.551~0.84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OR=0.749,95%CI:0.613~0.915),有读书习惯(OR=0.727,95%CI:0.556~0.950),自评健康一般(OR=0.463,95%CI:0.370~0.580)和良好(OR=0.462,95%CI:0.383~0.557)等与老年人抑郁呈负相关;有慢性病(OR=1.300,95%CI:1.101~1.535),在业(OR=1.261,95%CI:1.061~1.498),对生活...  相似文献   

10.
薛志林  范利国  曹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2):2293-2295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提高医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在校医学专业学生320名,使用自编大学生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调查7种促进健康行为和7种危害健康行为.结果 医学生对健康影响因素的认知水平较高;在促进健康行为方面能保证积极休息和睡眠的学生只有29.8%,适度锻炼的只有36.9%,能杜绝药物乱用的仅为19.1%,能参与定期体检的为0%.而在危害健康行为方面如疑病、瞒病、讳疾忌医高达19.9%,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吸烟、饮酒、网瘾、熬夜、喜欢重口味饮食的分别为3.5%、31.9%、10.6%、22.7%、59.6%;健康相关行为在性别间有统计学差异的有适度锻炼、积极应对环境的变化、饮酒、网瘾、吸烟、经常吃宵夜或零食、喜欢口味重的饮食;医学生中生活学习精力充沛、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力敏捷、体力充沛得比例分别为23.4%、23.4%、37.5%、20.6%,主观上对自己身体状况满意度较差.结论 医学生健康相关行为整体认知水平高,但在某些实际生活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国中老年人抑郁症状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患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数据库中重要变量完整的6 963名年龄≥45岁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10)评估抑郁症状,根据202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 CDS)提出的诊断标准评估MS的患病情况。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在均衡潜在混杂因素的基础上估计抑郁症状对中国中老年人MS患病的平均处理效应(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 ATT),以探究抑郁症状对MS影响。结果  6 963例研究对象中,有33.10%(95% CI: 32.00%~34.21%)的中老年人存在抑郁症状,MS检出率为18.44%(95% CI: 17.53%~19.35%)。经倾向性评分均衡混杂因素后发现,抑郁症状对中老年人是否患MS没有影响(ATT=-0.002~0.002,均P>0.05)。结论  中国中老年人群的抑郁症状和MS检出率较高,但有抑郁症状与该人群是否患MS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2.
中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变化与抑郁症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变化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基线无抑郁症状、情感及精神方面问题和记忆相关疾病的≥ 45岁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收集人口学变量及健康状况功能等,采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水平评定量表评定抑郁症状,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测评日常活动能力。利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抑郁症状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差异。以是否为抑郁症状作因变量,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日常活动能力变化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关系。结果 log-rank检验表明,不同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下,抑郁症状发生风险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表明,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差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0.01),相对于不变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差组抑郁症状发生风险的HR值(95%CI)分别为1.45(1.20~1.76)和1.64(1.36~1.98)。农村中老年人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变差组其抑郁症状发生风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城乡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变差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相关,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现不同,且具有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少儿期缺乏关爱与中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开展的"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第三期基线调查资料,选取其中完成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9 223名≥ 50岁广州市中老年人,回顾性调查其少儿期是否觉得有亲密亲属关心支持、是否与母亲连续分开≥ 1年、是否父母双亡3个反映少儿期关爱情况的变量,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模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少儿期关爱与中老年MMSE得分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经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体力活动、吸烟、饮酒、职业、个人年收入、少儿期家庭经济环境和抑郁症状后,少儿期觉得缺乏亲密亲属的关心支持、与母亲连续分开≥ 1年、父母双亡与中老年MMSE得分负相关,偏回归系数β值(95%CI)分别为-0.44(-0.65~-0.23)、-0.26(-0.38~-0.14)和-0.61(-0.96~-0.27)。少儿期觉得缺乏亲密亲属的关心支持、与母亲连续分开≥ 1年、父母双亡均与认知障碍风险增加有关,OR值(95%CI)分别为1.43(1.15~1.78)、1.26(1.08~1.47)和1.64(1.16~2.31),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者分别为1.27(1.01~1.62)、1.29(1.09~1.55)和1.75(1.19~2.55);初中及以上文化者,仅亲密亲属与中老年认知障碍风险增加相关,OR=2.26(95%CI:1.41~3.50)。结论 少儿期缺乏关爱与中老年认知障碍有关,重点表现在文化程度较低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中老年人抑郁症状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年和2018年的数据,选取11 281例基线没有高血压且有完善抑郁量表评估问卷的中老年人(年龄≥45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抑郁情况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简表进行测量。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抑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 在平均时长为2.85年的随访中,1 045名研究对象发生高血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状评分每增加1分,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增加2% (HR=1.02,95%CI:1.01~1.03)。与无抑郁症状的研究对象相比,有抑郁症状的研究对象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22%(HR=1.22,95%CI:1.07~1.39)。进一步分析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结果显示,与无抑郁症状的研究对象相比,轻度抑郁症状的研究对象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17%(HR=1.17,95%CI:1.01~1.34),重度抑郁症状的研究对象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53%(HR=1.53,95%CI:1.19~1.97)。结论 中国中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状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且抑郁症状越严重,高血压发病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安徽省某胃癌高发县中老年居民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 DII)与消化道症状的关系,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开展肿瘤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在庐江县随机抽取45岁以上居民共1 229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DII与消化道症状的关系。结果  消化道症状为无、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消瘦/贫血的居民人数和占比分别为953(77.5%)、87(7.1%)、171(13.9%)、18(1.5%)。调整变量后的多因素分析显示,与DII按照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为Q1(P0~P25)相比,DII为Q4(P75~P100)的居民具有上腹部不适症状的风险更高(OR=2.326,95% CI: 1.350~4.008,P=0.002)。结论  安徽省某胃癌高发县中老年居民DII评分越高,则消化道不良症状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卒中症状的影响因素,为脑卒中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武汉市2个行政区随机抽取410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登记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出现卒中症状的因素.结果 31.83%的研究对象出现了卒中症状...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口市中老年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张家口市中老年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方法:以年龄在40~69岁,分别来自城区和农村的506人为研究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10.42μmol/L,各年龄组之间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高于女性。结论:张家口市中老年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男女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城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积极老龄化提供行为干预的理论基础。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以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类别分析,探索中老年人健康危险行为聚集的潜在类别数,采用多项无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不同人口学特征对潜在类别分组影响。结果 中老年人健康危险行为可分为低风险组(16.2%)、中风险组(50%)和高风险组(33.8%)3个潜在类别。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男性(OR = 1.747,95%CI:1.578~1.934)、农村(OR = 1.677,95%CI:1.506~1.868)、自评健康较差(OR = 1.830,95%CI:1.605~2.086)、无残疾史(OR = 1.262,95%CI:1.087~1.464)、文化程度较低等是进入中风险组的危险因素。未患有慢性病(OR = 1.375,95%CI:1.191~1.589)是进入高风险组的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普遍存在多种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自评健康、残疾史、慢性病种类是健康危险行为潜在类别分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隔代照料与抑郁症状现状,探究隔代照料对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提出促进中老年人心理健康、降低抑郁症状发生率的对策建议。方法 使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隔代照料对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5~80岁中老年人7 652名,提供隔代照料的中老年人占比51.0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各项混杂因素后,发现提供隔代照料能够降低中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概率(OR=0.754,95%CI:0.616~0.900)。讨论我国中老年人隔代照料比例高,隔代照料与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有关,提供隔代照料有助于降低中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概率。子女、政府、社会应尊重中老年人的主观意愿,体谅提供隔代照料的不易,充分利用中老年人力资源,满足其自我效能感,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