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和评价宜昌市消除麻疹的效果,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进一步巩固消除麻疹的成果.方法 对宜昌市实施消除麻疹综合措施对比评价.结果 通过维持高水平2针次疫苗接种率,麻疹发病率已降至较低水平,麻疹抗体阳转率不断升高,麻疹病例向成人及低龄两极分化,流动儿童及免疫空白人群仍然是消除麻疹的重点人群.结论 采取维持高水平2针次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开展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预防接种等措施是巩固和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麻疹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公认为是第三个可能被消除的传染病,为此,世界各国根据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的自然史,采取了疫苗免疫策略和疫情监测策略等一系列科学的策略和措施,在控制与消除麻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由于受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改变的影响,消除麻疹的进程仍然存在很多困难。2006年以后部分省份麻疹发病回升,部分麻疹发病持续较低的省份近几年又有增多的趋势,已经完成麻疹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的地区疫情大幅反弹。目前,全国麻疹疫情持续高发,发病水平距消除麻疹目标有较大差距。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增多。应降低初免内儿童发病和成人发病,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麻疹监测。  相似文献   

3.
中国2006~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麻疹措施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6~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国麻疹发病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在2005年全国麻疹发病大幅回升后,2006年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报告发病率为8.29/10万,较2006年有所上升.部分西部省采取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Live;MV)强化免疫和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管理,麻疹发病有所减少,其中部分省2007年底疫情有所反弹,而西南地区和流动人口较多的东部地区发病有所增多或持续居高不下.总体仍呈以小年龄组人群发病为主的模式,<15岁病例分别占2006、2007年总病例数的69.92%、73.69%,<1岁病例分别占26.22%、24.70%;流动人口发病均占30%左右.结论 MV常规免疫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不高,是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提高易感人群MV免疫覆盖率,加强麻疹监测,控制医院内感染,适时开展高质量的MV强化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2004~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及消除麻疹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安徽省2004~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5.59/10万,发病仍以小年龄为主,1岁以下儿童麻疹所占比例逐年上升,3~6月为发病高峰。对2008年麻疹病例免疫史分析,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27.96%、45.35%、26.69%。结论保证2剂次以上MV接种率和首剂MV及时接种率,加强麻疹监测,预防医院内感染,控制大年龄人群发病,适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和后续强化免疫活动,是控制乃至最终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麻疹是全球力争限期消除的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之一,中国政府已庄严承诺在2012年实现消除目标。海南省自开展麻疹控制、实施消除策略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2009、2010年发病率已降至0.5/100万以下,在全国提前实现消除目标。本研究对海南省2006—2010年消除麻疹工作策略和效果进行分析,为实现和证实消除麻疹目标提供策略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东莞市2005-2011年麻疹疫情资料分析,阐述东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麻疹消除困难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疹消除困难因素及其对策吴国钧消除麻疹已成为目前全球专家们的难题,笔者拟对消除难因素及对策作简要综述。一、概念及背景麻疹消灭(eradication)和消除(elimination)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全球消灭发病,且同时意味着麻疹病毒在生物学上...  相似文献   

8.
摘要:迪庆州1953年开始有麻疹疫情统计资料,疫苗前时代(1966年以前) 年平均发病率为1293.26/10
万、突击接种时代(1966-1986年)年平均发病率为1120.97/10万、免疫规划时代(1986年以后) 年平
均发病率为18.43/10万,2009-2011年已无麻疹病例报告。目前,人力因素已成为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
量的瓶颈,境内与周边地区彝族居民不定期的自由迁居已成为防控工作的又一重点和难点,同时又面临着
集中办学的新挑战。因此,在消除麻疹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麻疹防控工作的领导,切实解决好工作需要
的人员编制,保持队伍稳定和长期相对专职,确保含麻疹成分2剂次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5%以上,并根据
人群抗体水平或疫情监测有计划地开展高质量的强化免疫活动。
关键词:消除麻疹;措施探讨;人力因素;流动人口;彝族居民;集中办学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4 0382 04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探讨预防控制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开展情况,收集2009与2010年麻疹发病资料并对强化免疫接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适龄儿童接种报告接种率98.66%,调查接种率99.21%,各年龄组儿童接种率均在97%以上;2009年与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45/10万和0.53/10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率下降了93.73%;发病人群麻疹IgM抗体阳性率2009年80.00%,2010年28.57%。结论2009年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效果显著,应进一步研究麻疹免疫策略,以适应消除麻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广泛使用麻疹疫苗(MV)后,大大降低了麻疹的发病和病死率,但每年全球在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中,麻疹仍然是儿童死亡人数最多的.随着世界性天花的消灭以及无脊灰状态在多数地区的实现,WHO将麻疹列为下一个拟被消除的传染病.消除麻疹已成为wHO各区主要目标之一,2005年,中国所在的WHO西太平洋区(Regional Office for the Western Pacific,WPRO)承诺于2012年消除麻疹[5].采取了麻疹活疫苗接种和麻疹监测为主的消除麻疹综合策略和措施,我国的麻疹防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未能在2012年如期实现消除目标,文章对我国消除进展情况进行综述,探讨我国消除麻疹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海口市消除麻疹的工作经验,指导免疫措施的完善和有效实施.方法 对海口市2009—2015年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资料、免疫监测资料和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5年,海口市MCV的基础免疫(MCV1)年平均接种率达到99.00%以上,及时接种率为87.23%,含麻疹成分疫苗第2针(MCV2)年平均接种率达到98.00%以上,及时接种率为81.12%.流动儿童查漏补种MCV的补种率最低为16.13%,最高为95.12%.学生查验接种证补种(查证补种)MCV的补种率最低为56.25%,最高为100%;麻疹抗体阳性率:流动儿童在92.00%以上,常住儿童在93.00%以上,18~50岁成人在85.00%以上.年平均发病率为0.203/10万,以2013年发病率最高,为0.691/10万,患者以<8月龄(占18.75%),8月龄~1岁(占31.25%)和≥20岁(占37.50%)人群为主,8月龄~1岁病例有免疫史者占10%,>1~2岁病例有免疫史者占33.33%,≥20岁病例有免疫史者占16.67%.结论 海口市麻疹免疫措施实施仍存在漏洞,特别是补充免疫措施的实施不够扎实.近期应注重抓好补充免疫措施的落实来推进消除麻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建立快速,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是预防控制麻疹的重要策略之一,卫辉市自1998年10月开始建立麻疹监测系统,随着监测工作的开展,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及完整性不断提高,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市麻疹控制工作的开展,现将我市2003年-2004年麻疹监测工作分析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卫辉市1965~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卫辉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进一步控制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卫辉市1965~200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65~1985年麻疹发病呈高发状态,共报告麻疹14 40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0.07/10万,每年10月至次年2月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71.55%,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2~3年出现1个发病高峰,整个流行呈阶梯形下降态势;1986~2004年发病呈低发状态,共报告麻疹180例,其发病率波动在0.41/10万~7.26/10万;流行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并存,以暴发为主,暴发病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4.44%;3~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占病例总数的75.56%;≤7岁的麻疹病例由1990年以前的91.01%下降到1991年后的36.42%;对1986~2004年麻疹病例的免疫史分析表明,29.45%未接种麻疹疫苗(MV),22.78%免疫史不详。结论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为控制麻疹疫情应继续加强MV的常规免疫,适时开展MV强化免疫;加强麻疹监测与报告,及时处理疫点,防止麻疹暴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天津市2008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ies,SIAs)的效果.方法 利用MV SIAs接种资料、MV监测资料和现场督导资料,分析麻疹疫情的前后变化.结果 天津市2008年MV SIAs报告接种率98.13%;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 436例,发生率37.65/10万剂;疫苗效价监测为3.1 logTCID50/0.1m1:2009年报告麻疹188例(发病率1.60/10万),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92.33%.SIAs后<1岁组发病构成比为27.66%,≥15岁组为62.77%.结论 天津市MV SIAs效果显著,高质量的SIAs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1岁和≥15岁人群将成为今后控制麻疹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艾滋病高危人群艾滋病相关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利用一年时间对其开展两轮培训活动。同时向目标人群发放宣传资料与安全套,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8.06%提高到干预后的88.59%,干预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正确认识使用安全套作用由干预前的60.00%提高到干预后的100.00%,干预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性行为时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由干预前的29.00%提高到干预后的94.50%,干预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开展相关干预,能提高该人群的相关知识水平和行为正确率,对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推行百分之百安全套活动和建立安全性行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研究海南省开展控制与消除麻疹活动以来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其效果,为海南省制定消除麻疹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标准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调查1~3岁和6~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儿童,同时采取1~3岁被调查儿童母亲配对血标本,还采集海口市大学生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儿童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6.37%,母亲抗体阳性率为96.47%,大学生抗体阳性率为93.75%;儿童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儿童组、母亲组、大学生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人群总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儿童组(3 247.51±324.25)mIU/ml,母亲组为(2 258.22±322.42)mIU/ml,大学生组为(1 778.84±632.32)mIU/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间GMC两两比较,儿童组与母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儿童组与大学生组G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母亲组与大学生组GMC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114)。结论 2007-2011年海南省开展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以来,通过免疫策略的实施,免疫效果较好,人群已形成了高的血清免疫保护屏障,有效控制了麻疹的发生和流行,2009-2011年全省麻疹发病率分别为0.5/100万、0.5/100万、0.47/100万,连续3年麻疹发病率已达到1/100万消除目标以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河南省卫辉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11-2012学年卫辉市46 511名6~15岁小学、初中学生体检资料,根据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营养状况分析.结果 该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肥胖、超重检出率依次为7.17%、45.60%、6.60%和3.75%;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合并检出率有城乡、性别差异,以农村男女学生为甚,其次为城区男生、城区女生,检出率以次为56.14%、55.28%、50.58%和45.07%.结论 卫辉市中小学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状况较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In 1983, 5 years after the inception of an aggressive national measles elimination strategy, 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d its lowest level of reported numbers of cases of measles. This accomplishment was the result of an effective vaccination strategy coupled with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efforts by local, state, and national public health agencies. After 1983, however, the reported number of measles cases slowly increased until 1989, when the number exceeded that of 1979, the first full year of the National Measles Elimination Program. In 1990, we are experiencing epidemic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pect the reported number of cases of measles to exceed that of 1989. In this context, we felt it was timely to reflect on this experience in light of previous measles control efforts. In particular, we looked back to the contributions of Professor George Macdonald, which were critical to the successful elimination of measles from The Gambia in 1969. As we enter the last decade of this century, the sensible merging of mathematics and epidemiology in useful models, and the appropriate use of such models for planning, offers the best hope for achieving the elimination of measles either in this or the next century.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上海市普陀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了解麻疹发病特征,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病例专报系统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普陀区共报告麻疹病例46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25/100万,其中2005年发病率最高,2010年最低;3-5月为麻疹发病高峰;1岁内儿童和20岁以上成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占20.82%和62.91%;散居儿童、干部职员和家政家务及待业发病最多;95.88%的病例无麻疹类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普陀区麻疹发病率高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提高儿童的接种率和重点人群的成人免疫,有助于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从而逐步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009—2014年长沙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寻找监测工作薄弱环节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长沙市麻疹监测系统的6个指标,运用Topsis法将有限指标中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构成一个空间,计算待评价的指标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欧氏距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评价指标与正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结果时间维度,2009年起长沙市麻疹监测质量逐年升高,2013年最佳(Ci=0.99),2014年有所下降(Ci=0.61);空间维度,监测质量居于前3位的是浏阳市(Ci=0.99)、开福区(Ci=0.59)、望城区(Ci=0.56),居于后3位的是岳麓区(Ci=0.04)、宁乡县(Ci=0.12)、芙蓉区(Ci=0.22)。结论运用Topsis法综合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提高麻疹病例样品采集质量,对于提高麻疹监测工作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