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高血压家族史和行为危险因素聚集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为制定适宜的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10-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抽取12092名≥18周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家族史和行为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患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家族史与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 方法  利用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调查的13 382名居民数据,其中血糖信息获得3 209份。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使用相加模型评估二者交互作用对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影响,并探讨二者交互作用的性别差异。 结果  本研究糖尿病患病率17.3%,标化患病率12.9%,糖尿病阳性家族史占8.8%,血脂异常者占7.6%。调整年龄、吸烟、饮酒及高脂饮食等混杂因素后,糖尿病家族史与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病风险存在协同作用,家族史和血脂异常共同存在时,男、女性人群患病风险分别是二者均不存在者的15.24倍(95% CI:4.57~50.82)和9.84倍(95% CI:4.58~21.12)。男性相对超危险度比(the 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teraction, RERI)为6.59,归因交互作用(the attributable proportion due to interaction, AP)为43.2%,交互作用指数(the synergy index, S)为1.86,纯因子归因交互作用百分比AP%×(AB)为46.3%;女性RERI为4.22,AP%为42.9%,S为1.91,AP×(AB)%为47.7%。 结论  糖尿病家族史和血脂异常对糖尿病患病风险存在协同作用,且男性人群的交互作用可能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病家族史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 (CHD)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多因素疾病。冠心病家族史在冠心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但现有的研究提示 ,其作用的途径是通过家族史的独立作用和危险因素的家族聚集而使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1,2〕。由于各研究所选择的人群和研究方法的差异 ,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因此 ,我们以病例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对冠心病患者家族史与主要危险因素及发病年龄间的关系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病例组来自 1992年 3月至 1997年 3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社区居民糖尿病(DM)患病情况与吸烟指数关系。方法 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哈尔滨市20~74岁社区常住居民2 300人,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DM与吸烟关系及可能的DM危险因素。结果 哈尔滨市社区居民DM患病率为7.29%,吸烟率为31.00%,吸烟指数与DM患病率呈线性趋势关系(χCMH2=17.433 7,P<0.000 1,rs=0.164 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DM家族史、收缩压、腰臀比(WHR)、吸烟指数及年龄可能是DM危险因素,其中,吸烟指数OR=1.776(95%CI=1.191~2.649),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为19.39%(95%CI=3.86~33.83)。结论 哈尔滨市社区居民吸烟率较高,吸烟累积量越高,发生DM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我国女性乳腺癌家族史或肿瘤家族史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和关联强度,为拟合构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评估模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近30年来国内有关乳腺癌家族史或肿瘤家族史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文献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计算合并比值比OR值及其95%CI。结果:综合39篇文献结果,得出乳腺癌家族史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合并OR值为2.76(95%CI:2.60~2.94),肿瘤家族史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合并OR值为2.23(95%CI:1.86~2.67)。结论:乳腺癌家族史或肿瘤家族史都与乳腺癌发病中等相关,属于乳腺癌发病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家族史、饮食及肥胖与糖尿病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对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3个村所有≥15岁常住居民1 602人,调查社会人口资料、糖尿病家族史、饮食习惯及身高、体重、腰臀比、血糖值以及体育锻炼等情况,并对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望城县农村居民糖尿病年龄标化患病率为5.35%,糖尿病家族史与向心性肥胖、年龄≥45岁、文化程度低及高脂饮食间均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其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分别为6.2997、7.1803、3.500、3.020,向心性肥胖与高脂饮食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RERI为6.642。结论 糖尿病家族史、饮食及肥胖间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与肥胖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协同作用。方法以4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3,158名血糖正常者为对照组,运用相加模型分析糖尿病家族史与肥胖对2型糖尿病的交互作用。结果糖尿病家族史与肥胖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协同作用,协同效应指数为1.655;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为0.834;纯因子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39.58%;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体力活动、经济收入、学历等影响因素后,协同效应指数为1.710;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度为1.047;纯因子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为41.51%。结论糖尿病家族史与肥胖同时存在可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乙肝病史、肿瘤家族史和心理因素对肝癌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居民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联合作用,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各因素的比值比以及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归因交互百分比,结果显示乙肝病史,肿瘤家族史和易生气,有抑郁感,消极处世态度等因素可能是肝癌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及95%CI0分别为18.26(4.40-75.77),2.75(1.22-6.12),1.67(0.92-3.06),1.70(1.08-2.17)和2.00(1.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及其交互作用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方法  基于金昌队列平台,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计算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及不同组合下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家族史、BMI、WHtR对糖尿病发病的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运用相乘模型分析家族史与BMI/WHtR的交互作用。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糖尿病前期人群5 495例,平均随访2.2年后,糖尿病累积发病率为15.69%,其中有家族史组发病率(18.31%)高于无家族史组(15.26%)(χ2=4.664,P=0.031),随着BMI/WHtR水平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91.727,P < 0.001;χ2=73.334,P < 0.001)。调整混杂因素后,当糖尿病家族史和肥胖(BMI ≥ 28 kg/m2或中心型肥胖)同时存在时,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HR=4.401,95% CI:3.026~6.401;HR=2.565,95% CI:1.989~3.307),且均存在正向相乘交互作用。当家族史/BMI ≥ 28 kg/m2/中心型肥胖三个因素叠加,糖尿病发病风险达到最高(HR=4.977,95% CI:3.351~7.392)。 结论  糖尿病家族史与肥胖相互叠加增加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但两者的独立效应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1997年和2009年深圳市人群糖尿病患病及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方法 以深圳市1997年和2009年两次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分别抽取深圳市20~69岁常住居民7956名和8487名,分析不同年龄组(每5岁划分为1个年龄组)居民糖尿病患病事变化特征,采用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 of first degree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on known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as evaluated in 4989 non-diabetic employees of the Italian Telephone Company.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was present in 759 subjects (476 males and 283 females); in these subjects body mass index,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blood glucose levels (fasting and one and two-hour post-load), triglyceride and cholesterol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age and sex-matched control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30, 31–40, 41–50, >50 years) the effect of first degree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was evaluated after stratification by sex. In males with first degree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this effect was strongest in the under 30 age group: body mass indices,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 fasting and two-hour post-load blood glucose levels, triklyceride and cholesterol level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subjects with negative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These differences between subjects wi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family histories declined with age and disappeared in subjects over 50.In females the effect of familial diabetes was weaker and delayed for body mass index and one hour blood glucose, appearing only in subjects over 30.Multiple logis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only body mass index and one-hour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The differences observed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in the youngest age group were also confirmed by this analysis. These data may indicate a multifactorial genetic link leading to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in subjects with diabet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主要慢性病家族史与个体健康生活方式间的关联。方法 数据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2004-2008年的基线调查和2013-2014年的第2次重复调查,剔除自报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的个体,最终分别纳入461 213名和20 583名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报告一级亲属(生父、生母、亲兄弟姐妹)中≥ 1人患有急性心梗、脑卒中、恶性肿瘤和糖尿病中任意一种疾病即为有主要慢性病家族史。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当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每日摄入蔬菜水果、积极的体力活动、BMI(18.5~23.9)kg/m2、腰臀比男性 < 0.90/女性 < 0.85。结果 基线调查时,人群中具有上述任一家族史的比例为36.5%;具有上述各类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依次为70.5%、93.0%、18.0%、25.0%、53.4%和43.5%。与无家族史者相比,有家族史者当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和体脂的比例更低,而每日摄入蔬菜水果和积极体力活动的比例更高。但是总的来说,无论就家族史病种类型或数量、涉及的家庭成员类别、或是患病人次数而言,不同家族史状态人群的健康生活方式比例差异甚微。家族史与个体生活方式间的关联状态在10年后的第2次重复调查中没有很大的改变。结论 自知有主要慢性病家族史的个体在健康相关的主要生活方式上并未表现得更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哮喘发病家庭环境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哮喘患儿400例,以同时期来医院治疗的非呼吸道疾病患儿403例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与儿童哮喘有关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家族哮喘史、家族过敏史、过敏性体质、饲养动物、被动吸烟、使用空调、接触花粉、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经常情绪低落的比例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哮喘史、过敏史、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被动吸烟、饲养动物5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族哮喘史、过敏史、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被动吸烟、饲养动物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提示平时及时控制纠正与哮喘发生或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儿童哮喘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状况,为顺义区糖尿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顺义区18岁以上826名常住居民,调查内容包括问卷、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顺义区糖尿病患病率9.93%(标化率9.92%),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占调查总人数的16.95%,其糖尿病患病率为20.00%,无家族史的患病率7.87%(P0.05);超重肥胖人群占调查总人数的72.52%,其糖尿病患病率为12.02%,体重正常人群患病率为4.41%(P0.05);有高血压症状人群占调查总人数的33.54%,其糖尿病患病率16.61%,未患高血压人群的患病率为6.56%(P0.05);血脂异常人群占调查总人数的43.70%,其糖尿病患病率为15.24%,血脂正常人群患病率为6.16%(P0.05)。结论顺义区糖尿病患病情况严重,危险因素流行广泛,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落实适宜的干预措施,降低危险因素流行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来自社区,其中病例108例,对照170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与年龄显著相关(OR=2.573),根据年龄分层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有饮茶、食用腌制鱼或肉、食用两种以上烹调油、以米为主食。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因素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茶、食用腌制鱼或肉、食用两种以上烹调油为该人群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以米为主食可能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苏州市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找早期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苏州市20岁以上的居民30578名,进行吸烟、饮酒等行为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及测量血压、血糖、身高、体重等。结果苏州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12%,糖尿病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但50岁以下年龄则是农村高于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73.22%、73.91%、44.9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超重与肥胖、饮酒、口味偏甜、睡眠质量差和生活紧张;保护因素为经常体育锻炼、饮食节制。结论苏州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对糖尿病的防治应采取针对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以及血压、血糖控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岁以上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47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相关临床资料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该住院老年糖尿病人群中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为77.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检出率为44.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95,95% CI:1.064 ~1.126)、收缩压升高(OR=1.027,95% CI:1.010~1.04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升高(OR=1.430,95% CI:1.121~1.823)和吸烟(OR=1.452,95% CI:1.014~2.079)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血压严格控制组相比较,血压未控制组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和CIMT的风险比血压严格控制组分别增加了46.5%和38.7%;但血糖控制对其风险的影响未见差异.结论 高龄、收缩压升高、LDL-C增高与吸烟可能是住院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血压控制可能比血糖控制对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