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调查辽宁省农村独居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选择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建立和发展农村独居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辽宁省农村地区302名独居失能老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制长期照护模式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219例(72.5%)独居失能老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83例(27.5%)选择机构长期照护,勉强能在家生活(76.3%)和没钱去养老机构(60.3%)是独居失能老人选择居家长期照护的2个主要原因,选择机构长期照护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专人提供生活照料(73.4%);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月收入(OR = 4.156,P = 0.001)、社会支持(OR = 0.903,P = 0.036)和能力等级(中度失能:OR = 26.593,P = 0.001;重度失能:OR = 557.370,P<0.001)是长期照护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 居家长期照护仍然符合大部分农村独居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意愿,应针对独居失能老人的不同特点,加强居家长期照护功能并发展机构长期照护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和完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描述现状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家庭照护仍是最主要的照护模式,占比高达85.1%,农村(OR=0.228,P<0.001)、已婚(OR=0.359,P<0.001)、首要照料者态度较差(OR=0.446,P=0.030)及想要与子女一起居住(OR=0.240,P<0.001)的失能老人倾向选择家庭照护,女性(OR=1.440,P=0.046)、文化程度高(OR=2.446,P<0.001)、中重度失能(OR=2.384,P<0.001;OR=3.042,P<0.001)及想要居住在敬老院、老年公寓或福利院(OR=32.759,P<0.001)的失能老人倾向选择社会化照护。结论 家庭照护仍占主体地位,且照护负担较重,需建立从家庭、社区到机构的“智能一体化”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完善失能老人照护保障机制,并建立照护需求评估体系,为失能老人营造良好的照护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唐山市高龄失能老年人的精神照顾需求,探讨家庭、社会支持对其精神照顾需求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32个社区中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应用WHO推荐的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失能筛查,基于孤独感视角来推测其精神照顾需求。结果 77.9%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处于中等及以上孤独感水平。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配偶(OR=1.224,95%CI:1.003~1.495)、子女从不采取老人意见(OR=5.164,95%CI:2.721~9.806)、无提供支持帮助的朋友(OR=3.626,95%CI:2.149~6.117)、邻里从不关心(OR=2.829,95%CI:2.000~4.007)是高龄失能老年人精神照顾需求的危险因素;与子女关系和睦(OR=0.094,95%CI:0.065~0.135)、居委会经常提供帮助(OR=0.649,95%CI:0.427~0.989)是高龄失能老年人精神照顾需求的保护因素。结论高龄失能老年人精神照顾需求突出,应构建完善的照顾服务体系,提升整体照顾水平,实现健康积极老龄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疆牧业地区失能老年人居家非正式照护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家庭照护质量量表(FCCI)对335例新疆牧业地区哈萨克族失能老年人居家非正式照护者进行现场调研,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对照护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居家非正式照护质量平均得分为44分;被照护老年人的失能程度、与照护者关系、被照护时间、照护者就业情况、年龄及社会支持是影响居家照护质量的主要因素,上述6个变量解释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质量总变异量的32.3%。其中,被照护老人的失能程度重(Beta = - 0.475)、配偶照护者(Beta = - 0.171)、被照护时间长(Beta = - 0.180)、照护者就业状况差(Beta = - 0.134)、照护者年龄大(Beta = - 0.116)为其危险因素,高社会支持(Beta = 0.110)为保护因素。结论 新疆政府相关部门在解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中,应优先考虑牧业地区失能程度重、照护时间长及年龄较大的照护者,减轻其照护负担,提高居家非正式照护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纳入836名受访者。运用order logit模型分析中国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分失能程度估计研究样本异质性。  结果  有55.74%的农村失能老年人精神亚健康,其中抑郁状况一般的为35.05%,抑郁状况差的为20.69%。基本特征、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社会经济特征、代际支持五方面变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儿女数量对总样本抑郁状况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女儿数量(OR=1.416,95%CI:1.055~1.901,P=0.020)和儿子数量(OR=2.012,95%CI:1.579~2.564,P=0.043)分别对中度和重度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产生负向影响,与孙辈同村(OR=0.732,95%CI:0.554~0.966,P=0.028)对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重度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产生正向影响(OR=0.527,95%CI:0.341~0.813,P=0.034)。  结论  农村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受多元因素共同影响。"养儿防老"与"多子多福"现象正在逐渐消失,"隔辈亲"现象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疆牧业地区居家照护质量在老年人失能程度与非正式照护时间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家庭照护质量量表及居家照护时间评估量表对335名新疆牧业地区哈萨克族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非正式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回归分析检验居家照护质量及其3个维度在老年人失能程度与非正式照护时间间的效应关系。结果 (1)居家照护质量在老年人失能程度与照护时间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2.40%,其中“家庭照护质量”维度中介效应最大,占总效应的14.22%。(2)居家照护质量在老年人失能程度与照护时间间具有显著调节效应,交互作用项β = - 0.128(P<0.001),△R2 = 0.013(P<0.001),其中“照护者质量”对老年人失能程度与非正式照护时间关系调节作用最强;“照护者质量”ד老年人失能程度”交互作用项β = -0.119(P<0.001),△R2 = 0.012(P<0.001)。结论 新疆牧业地区居家照护质量在老年人失能程度与非正式照护时间之间起一定调节作用和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老年人失能状况并分析失能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CHARLS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对中国≥60岁农村户籍老年人的失能状况进行分析,利用Katz指数量表评价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判断其失能状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失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从CHARLS 2013数据库中选取≥60岁农村老年人样本,共7 629人,其中失能农村老年人668人,失能率为8.8%;洗澡的失能率最高5.8%,吃饭的失能率最低1.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80岁(OR=4.186,95%CI=3.364~5.210)、低经济收入(OR=2.689,95%CI=1.832~3.947)、患有≥3种慢性病(OR=2.301,95%CI=1.827~2.897)、睡眠状况较差(OR=1.727,95%CI=1.384~2.155)、心理健康状况较差(OR=2.511,95%CI=1.962~3.214)的农村老年人失能风险较高;每月饮酒超过1次对农村老年人失能具有保护作用(OR=0.530,95%CI=0.417~0.675)。结论中国农村老年人失能率较高,应针对高危人群开展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疆牧业地区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35例新疆牧业地区哈萨克族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居家照护总时间为(5.72±2.108) h/d,其中以日常家务活动照护时间(IADLT)最高,为(4.19±0.857) h/d。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失能程度、居家照护者性别、年龄、照护能力、照护者健康状况、照护者的子女是否需要照护、社会支持以及照护负担会影响照护时间。结论 居家照护时间的影响因素涉及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者及家庭内外部相关因素,应优先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导致居家照护时间较长的照护者进行相应的照护费用补偿及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海南省社区居家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精准供给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省10个市县2 346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因素。结果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总得分为(39.96±4.71),其中,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子维度得分最高(13.35±2.21);社会参与需求子维度得分最低(7.70±1.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t = - 2.892)、年龄(F = 54.328)、户籍类型(t = - 2.749)、户籍地(t = 2.604)、婚姻状况(t = - 4.869)和文化程度(F = 10.823)对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总得分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β = 0.530,95%CI:0.150~0.910)、年龄(β = 1.175,95%CI:0.908~1.443)、户籍类型(β = 0.463,95%CI:0.074~0.852)、户籍地(β = - 0.691,95%CI: - 1.356~ - 0.026)和婚姻状况(β = 0.620,95%CI:0.098~1.142)是长期照护服务需求总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特征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具有差异性,应以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为导向,实现社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的精准化供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牧业地区居家主要照护者健康状况对所照护的老年人失能程度与照护时间之间的调节和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居家照护时间评估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及自评健康状况问卷对335名新疆牧业地区哈萨克族居家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照护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照护者健康状况在老年人失能程度与照护时间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老年人失能程度与照护者健康状况交互作用项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β=0.067,P0.05。以照护者照护时间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在引入交互作用项后ΔR~2=0.004,P0.05,说明照护者健康状况在照护时间与被照护者失能程度间起一定调节作用。照护者健康状况的中介效应回归系数显著(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10.01%,说明照护时间主要受被照护者失能程度影响,其次是通过照护者健康状况产生影响。结论新疆牧业地区居家主要照护者健康状况在老年人失能程度与居家照护时间之间起一定的调节作用和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中重要变量完整的17 075名老年人,收集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方式、养老服务利用等信息。根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情况分为利用组(1 946人)和未利用组(15 129人)。按1∶1对人口学特征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成功匹配1 945对,匹配前两组数据在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态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60,χ1=126.614,191.320,P<0.001),匹配后在人口学特征上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戒烟(OR=1.168,95%CI:1.008~1.396)、患慢性病(1~2类,OR=1.433,95%CI:1.107~1.687;≥3类,OR=1.566,95%CI:1.269~1.931)、无社会活动量(OR=0.617,95%CI:0.515~0.741)、无长期照顾者(OR=0.573,95%CI:0.496~0.661)、有养老金或退休金(OR=1.221,95%CI:1.034~1.443)及医疗服务满意度(一般,OR=1.375,95%CI:1.127~1.678;满意,OR=1.531,95%CI:1.257~1.865)是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管理、鼓励社会活动、加强长期照护和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可有效促进我国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滕州市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4-6月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4处乡镇8个自然村的80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等17种变量调查与影响生活满意度有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孤独感、有病不能及时医治、健康自评差、家庭关系不和睦、婚姻状况差、经济状况差、有慢性病7种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满意度的危险因素(P〈0.01),OR值分别为60.95(OR95%CI:41.18-90.20)、8.67(OR95%CI:6.72-11.19)、3.52(OR95%CI:2.58-3.84)、2.48(OR95%CI:1.61-3.82)、2.36(OR95%CI:1.60-3.50)、1.99(OR95%CI:1.52-2.62)、1.67(OR95%CI:1.14-2.42);文化程度低和无经济来源OR值分别为1.49(OR95%CI:0.93-2.39)和1.43(OR95%CI:0.99-2.08),两者虽进入主效应模型,但由于OR95%CI都包括1,即两者对生活满意度有影响趋势,但尚不明显。结论营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确保物质生活和医疗保健的基本需求,是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徐州市区老年人对家庭病床服务的需求意愿,并研究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区1713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人家庭病床服务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徐州市区老年人对家庭病床服务的需求意愿率为66.4%。多因素分析显示,与一年前比健康状况差不多(OR=2.299,95%CI:1.686~3.135)、过去两周有就诊经历(OR=1.926,95%CI:1.460~2.541)、文化程度为初中(OR=1.575,95%CI:1.125~2.204)、家庭功能良好(OR=1.572,95%CI: 1.412~2.164)、对生活满意度为一般(OR=1.535,95%CI:1.135~2.074)、空巢(OR=1.438,95%CI: 1.114~1.856)、医疗费用负担有些困难(OR=1.419,95%CI:1.072~1.877)的老年人对家庭病床服务需求意愿更高。结论 老年人社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等因素对其家庭病床服务的需求意愿有影响。应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意愿,采取加大宣传、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综合性措施,推动我国家庭病床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在甘肃、青海、山西和新疆4个省(自治区)16个项目县抽取的84个行政村共1145名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在1145名老年人中,对生活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有876人(76.5%)。有偶同居的老年人满意度为78.3%,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老年人满意度为86.1%,自评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满意度为82.7%,较其他条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3000~4999元/年OR=1.899,95%CI:1.136~3.174;5000~8000元/年OR=2.000,95%CI:1.094~3.656)、自评健康状况(自评"中"OR=0.611,95%CI:0.409~0.913;自评"差"OR=0.709,95%CI:0.504~0.996)和焦虑/沮丧状况("没有或偶尔"OR=1.977,95%CI:1.047~3.736)综合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结论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的自评生活满意度较高,但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并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我国农村中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数据,筛选出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农村中老年人样本7 427例,根据Berkman社会网络指数判断是否存在社会隔离,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对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中国农村中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为28.84%,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OR = 1.55,95%CI:1.38~1.73)、年龄(OR = 1.69,95%CI:1.58~1.80)、地域(OR = 1.21,95%CI:1.13~1.29)、教育水平(OR = 0.83,95%CI:0.74~0.94)、金融机构存款金额(OR = 0.86,95%CI:0.80~0.93)、出入阶梯数(OR = 1.06,95%CI:1.01~1.13)、听力(OR = 1.25, 95%CI:1.11~1.41)、认知情况(OR = 0.91,95%CI:0.89~0.93)、生活满意度(OR = 1.07, 95%CI:1.01~1.15)、抑郁(OR = 1.17,95%CI:1.04~1.31)。结论 我国农村中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较高,应结合农村中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管理,增加其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以减少社会隔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65岁以上失能老人的代际照顾现状及其需求未满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失能老人代际照顾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分析1 908名失能老人代际照顾需求满足状况,再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代际照顾需求未满足的影响因素。结果 49.6%的失能老人的代际照顾需求未完全满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能老人的年龄、居住地、失能程度、居住方式、子女个数、生活来源是否够用、代际经济支持、照顾者类别、照顾时间、照顾表现是影响失能老人代际照顾需求满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失能老人长期照顾问题亟需受到关注,应根据失能老人及其照顾者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失能老人的代际照顾水平,满足代际照顾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比较以照顾家人为目的城乡来源的流动老年人的健康及锻炼行为。 方法 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获取研究对象3 175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城乡老年人自评健康及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 以照顾家人为目的的流动老年人自评健康和锻炼时长普遍较高,但城乡来源老年人存在差异。二项logistic回归发现,未患高血压/糖尿病、共同居住、本地朋友数量多是城乡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的共性因素,而城市老年人中个人经济独立(OR=1.62, 95%CI: 1.08~2.44)、农村老年人中家庭人均收入更高(OR=1.74, 95%CI : 1.38~2.18)与自评健康状况好相关。有序logistic回归表明,朋友数量多是城乡老年人锻炼时间长的共性因素,而城市老年人经济独立(OR=1.63, 95%CI : 1.08~2.45)和独立居住(OR=1.56, 95%CI : 1.08~2.22)、农村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OR=1.35, 95%CI : 1.10~1.65)和健康自评好(OR=1.32, 95%CI : 1.11~1.56)与锻炼时间长相关。结论 城乡来源的流动老年人自评健康和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需要关注流动老年人群的异质性,同时需要加强社会支持和家庭支持以促进流动老年人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