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北京市居民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防护行为情况,为制定相关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8月5-13日,通过网络问卷,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法对北京市1942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在1942名北京市居民中,"一般症状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的知晓率为95.2%,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中知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媒介信任度的影响因素,为政府的风险沟通及对公众的信息行为引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0年8月3-13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网络平台和微信转发的方式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9 132名年龄≥18周岁的成年人进行了媒介信任相关调查.结果 公众对钟南山和张文宏等专家学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民预防措施行为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为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当面访问为辅的问卷收集方法.[结果] 388名居民中,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居民比居住在城市地区的居民行为依从性低20%.自评健康与居民行为依从性呈正相关关系,自评健康每增加1个单位...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了解公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群防群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滚雪球方法,网络邀请公众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到问卷1 576份,有效问卷1 553份,有效回收率为98.5%。调查对象的流行病学知识知晓率为87.3%,病原学知识知晓率为93.1%,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5.9%;对新冠肺炎的畏惧态度平均得分为(15.47±3.15)分,对政府认同态度的平均得分为(11.28±1.58)分,预防行为平均得分为(24.47±2.61)分;男性在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知识上的认知得分较女性高(P<0.05),女性对疫情的畏惧态度和对政府的认同态度得分较男性高(P<0.05);城市户籍者的预防知识得分高于农村户籍者(P<0.05)。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职业、对疫情关注程度、流行病学知识、病原学知识是对疫情畏惧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对疫情关注程度和预防知识是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公众对新冠肺炎的知晓率和对政府的认同度较高,对疫情的畏惧程度和预防行为均中等偏上。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公众开展新冠肺炎预防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20年、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早期和常态化疫情控制期对我国成年居民的健康影响。[方法]分别于2020年3月和2021年3月,在安徽、上海等地相同微信群中发放电子问卷,匿名收集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疫情对健康的影响等。应用描述性统计、卡方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借助匹配方法分析健康影响的年度变化。[结果]2020年、2021年分别有1929名和2209名成年居民纳入研究。2020年疫情控制早期和2021年常态化疫情控制期中,样本居民健康变差的比例分别为19.1%和15.3%。多因素分析发现,2个年份居民健康变差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隔离中、医疗影响较大、有慢性病、焦虑合并抑郁、健康较差和周围疫情较重或曾经被列为高风险地区,而且慢性病越多、医疗影响越大、健康越差的成年居民健康变差的可能性越高。另外,2020年男性和离异/丧偶也是居民健康变差的影响因素,2021年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教育背景是高中及以下学历。匹配分析发现,居民自报健康变差的比例有所下降。[结论]疫情对成年居民健康产生较大负面影响,但2021年该影响已明显降低。疫情的医疗影响、健康状况、焦虑抑郁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公众风险感知对防控行为的作用机制,考察情绪的中介作用和疾病认知的调节作用。 方法 借助问卷星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调查,通过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探究公众风险感知、情绪和防控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采用bootstrap检验分析疾病认知的调节作用。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10 846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公众的风险感知和防控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情绪和防控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P<0.05)。风险感知、情绪、疾病认知、防控行为四者之间构成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情绪作为风险感知和防控行为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28.75%。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认知对风险感知和情绪的调节效应显著(β=-0.06,t=-5.28,P<0.001),对风险感知和防控行为的调节效应也显著(β=0.26,t=25.05,P<0.001)。 结论 焦虑、神经衰弱等症状会对公众防控行为造成负面影响,认知过程可以对人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对情绪变化起主导作用,因此情绪引导可以从改变认知开始。通过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缓解公众情绪,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可以有效引导公众及时采取有效防控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山西省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食品安全风险沟通机制、强化公众食品安全教育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1年3月在山西省抽取2275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山西省居民1991人,其中认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高的居民有692人(34.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食品企业或公司人员、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10 000元、每日运动、一般信任以及信任政府管理食品安全、一般信任以及信任企业管理食品安全的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较低,OR值分别为0.501(95%CI:0.291~0.863)、0.624(95%CI:0.393~0.991)、0.364(95%CI:0.178~0.744)、0.623(95%CI:0.504~0.769)、0.384(95%CI:0.272~0.541)、0.288(95%CI:0.204~0.407)、0.397(95%CI:0.292~0.539)、0.389...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了解北京市和黑龙江省公众风险认知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8-11月,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988人)和黑龙江省(971人)城市和农村居民进行风险认知现状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软件对风险认知的可能性与严重性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不同特征居民风险认知比较,北京市居民整体水平高于黑龙江省居民,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事故灾难:北京市居民(3.09±1.03)分,黑龙江省居民(2.93±1.16)分,城市居民(3.09±0.03)分,农村居民(2.92±0.04)分;公共卫生事件:北京市居民(2.90±1.00)分,黑龙江省居民(2.69±1.12)分,城市居民(2.85±0.03)分,农村居民(2.73±0.04)分;暴力恐怖事件:北京市居民(2.63±0.97)分,黑龙江居民(2.46±1.09)分,城市居民(2.68±0.03)分,农村居民(2.39±0.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否残疾在风险认知可能性与严重性单因素分析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显示,是否残疾、是否购买保险、居住的房屋类型是北京市和黑龙江省居民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身体残疾的居民风险发生严重性的认知程度高于健康人群(OR=1.727,95%CI=1.024~2.911);楼房居民对风险认知的严重性程度高于平房居民(OR=1.373,95%CI=1.063~1.773);北京居民的公众风险认知度高于黑龙江居民(OR=1.290,95%CI=1.052~1.582)。结论 区域间公众风险认知水平存在差异;了解公众风险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公众应急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北京市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信息获取情况,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开展健康传播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20年8月5—13日,通过微信和QQ等交流平台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法对北京市1 942名居民的基本信息、新冠肺炎信息获取途径及信息内容需求等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在1 942名北京市居民中,获取新冠肺炎信息的途径比例最高的前两位为“网络与新媒体”(98.0%)“电视、广播”(90.2%)。通过网络与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来源前两位为“政府官方和专业机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94.0%、93.6%)。信息需求最高的前两位为“新冠肺炎基本知识”(85.5%)“预防措施”(83.9%)。不同居住地、性别、职业和年龄特征的居民通过各获取信息途径和对各种信息需求的比例存在差异。 结论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北京市居民通过网络与新媒体获取新冠肺炎信息的比例最高,对新冠肺炎信息需求均较高,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多元化的健康传播途径,及时科学精准地将新冠肺炎信息传播给广大居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研究生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社交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为研究生群体健康促进提供参考借鉴。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江苏省5所高校研究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疏离感量表(GAS)、社交焦虑量表(IAS)以及自编基本信息与居家生活状况调查表进行评估调查。  结果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 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疏离感、社交焦虑得分分别为(2.58±0.50)(30.68±6.22)(47.55±8.77)分, 社交焦虑问题阳性症状检出率为43.9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依赖加重(OR=1.86, 95%CI=1.32~2.61)及较高的疏离感(中水平: OR=2.06, 95%CI=1.45~2.92;高水平: OR=5.19, 95%CI=1.00~27.00)均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 与好友交流增多(OR=0.65, 95%CI=0.47~0.90)、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中水平: OR=0.37, 95%CI=0.21~0.66;高水平: OR=0.15, 95%CI=0.08~0.30)均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  结论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研究生社交焦虑问题仍较为严重。获得朋辈支持、缓解个体疏离、提升自我效能感与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有助于改善特殊时期研究生社交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COVID-19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职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4所CDC共538名职工开展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抑郁、焦虑、人际孤独得分分别为10(3, 20)分、7(2, 15)分、4(0, 12)分。不同学历、婚姻状况、职业、有无基础性疾病、不同单位、不同工作班制组的抑郁得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有P < 0.05),不同学历、职业、有无基础性疾病、不同单位、不同工作班制组的焦虑及人际孤独得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有P < 0.05)。职工自我判断抑郁、焦虑、人际孤独来源主要是常规工作与疫情工作并存带来的双重压力、疫情进展不明确、不知何时结束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位、基础性疾病、轮班制(多班、倒班制)、学历、近两周最长工作时长是职工抑郁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单位、基础性疾病、轮班制(多班、倒班制)、近两周最长工作时长是职工焦虑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单位、轮班制(多班、倒班制)是职工人际孤独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职工中抑郁、焦虑、人际孤独三个维度的得分及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应结合抑郁、焦虑、人际孤独自我判定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潮州市居民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潮安区≥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各组率比较采用χ2分析;应用log - binomial回归分析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居民超重肥胖率为29.7%,中心性肥胖率为25.4%。log - binomial回归显示:45~59岁(PR = 1.33,95%CI:1.21~1.46)、山区(PR = 1.28,95%CI:1.16~1.40)、已婚(PR = 1.79,95%CI:1.51~2.12)、丧偶/离婚(PR = 1.35,95%CI:1.05~1.73)、身体活动3~5次/周(PR = 1.09,95%CI:1.01~1.19)和≥6次/周 (PR = 1.14,95%CI:1.04~1.25)、水果模式(PR = 1.21,95%CI:1.07~1.37)、蔬菜肉类模式(PR = 1.19,95%CI:1.06~1.34)、海产品模式(PR = 1.22,95%CI:1.08~1.39)为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学生(PR = 0.49,95%CI:0.28~0.87)、文化程度(中学PR = 0.91,95%CI:0.84~0.99,大专及以上PR = 0.79,95%CI:0.64~0.97)、中等水平静坐时间 (PR = 0.91,95%CI:0.83~0.99)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女性(PR = 1.10,95%CI:1.02~1.19)、45~59岁(PR = 1.32,95%CI:1.23~1.41)、≥60岁(PR = 1.28,95%CI:1.18~1.38)、已婚(PR = 1.49,95%CI:1.32~1.69)、丧偶/离婚(PR = 1.36,95%CI:1.16~1.60)、无业/离退休居民(PR = 1.07,95%CI:1.01~1.13)、身体活动3~5次/周 (PR = 1.09,95%CI:1.03~1.15)、身体活动≥6 次/周 (PR = 1.18,95%CI:1.11~1.25)、海产品模式(PR = 1.17,95%CI:1.07~1.27)为中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学生(PR = 0.47,95%CI:0.44~0.8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PR = 0.78,95%CI:0.66~0.92)、中等水平(PR = 0.93,95%CI:0.88~0.99)和高等水平(PR = 0.87,95%CI:0.87~0.92)静坐时间是中心性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潮州市居民超重/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较高,应针对高危人群和饮食模式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控制居民肥胖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18~79岁常住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淀区20个街道18~79岁常住居民6 598人,对超重/肥胖及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8.53%和18.84%,标化率分别为34.82%和16.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组、在婚、饮酒、口味偏咸是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女性、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北京海淀区居民超重、肥胖患病形式严峻,需采取综合措施,有针对性的开展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安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以后有目的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为评价工作效果提供参照。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46个乡(镇、办事处),92个村(居委会)的368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3663份。结果 安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68%;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的素养水平分别为26.63%,8.82%,14.48%;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的素养水平分别为29.63%、17.03%、9.18%、51.71%、15.86%、16.9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安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城乡、文化程度和职业。结论 安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今后要对农村居民、农民、低文化程度者等重点人群,慢性病防治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确定农村居民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调查,随机抽取江苏省金湖县、姜堰市、扬中市14~65岁农村居民3170人。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调查者的一般情况、肺结核防治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居民的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只有0.4%的人知晓结核病的症状,2.6%知道“使用肺结核病人用过的东西不会感染肺结核”,3.9%的人知晓肺结核早治疗的好处,但90.9%居民知晓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态度上,80%以上的人都认为肺结核病较为严重但可以治愈,但大部分居民选择“躲避”和“疏远”态度对待患有肺结核病的邻居或同事,只有21.1%的人愿意与肺结核病人交往。男性、高中以上文化、20岁~和30岁~年龄组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掌握较好(P〈0.05)。结论江苏农村居民的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农村居民结核病健康促进的重点是根据年龄、文化程度的不同,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武汉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全市13个行政区4 500名15~65岁城乡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016年武汉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79 %, 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2.88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9.92 %,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4.74 %;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44.42 %,科学健康观素养33.73 %,健康信息素养19.74 %,传染病防治素养16.73 %,基本医疗素养12.75 % 和慢性病防治素养11.47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分布是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结论  武汉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较低,应针对农村地区、低文化程度和老年人群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重点加强基本医疗和慢性病防治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广东省城乡社区≥60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及其流行特征。 方法 调查对象来自2019年广东省3个地市6个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共5691名老年人的数据纳入分析。采用〖XC五号.EPS;P〗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群间认知功能障碍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调查对象的认知功能障碍率为14.95%,认知功能障碍率在女性、农村、文盲、无配偶、独居和低体重老年人中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在女性、≥75岁、农村、无配偶、独居和低体重老年人中较高(女性:OR=1.74,95%CI:1.45~2.08;75~79岁组:OR=1.86,95%CI:1.43~2.42;≥80岁组:OR=4.10,95%CI:3.15~5.33;农村:OR=2.43,95%CI:1.88~3.15;无配偶:OR=1.32,95%CI:1.08~1.62;独居:OR=1.37,95%CI:1.06~1.78;低体重:OR=1.42,95%CI:1.10~1.82;),小学文化程度和超重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相较于文盲和正常体重的老年人低(小学文化:OR=0.58,95%CI:0.48~0.70;超重:OR=0.75,95%CI:0.62~0.91)。结论 广东省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现状形势严峻,应积极开展良好生活方式的健康宣教,加强对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