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0年10月下旬,来自新闻媒体的报道,不仅让医生们再度审视细菌耐药对感染患者带来的威胁,也让普通百姓开始关注细菌耐药对他们健康的威胁。一时间,似乎"超级细菌"———这个"全新"的概念闯入了人们的生活,而同时带给人们的一个理念则是,抗生素的使用是"超级细菌"泛滥的罪魁祸首。那么,“超级细菌”是才出现的吗?它的出现意味着什么?该如何应对?笔者就其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权威医学专业期刊到主流大众传媒,2010年,"超级细菌"以其极高的出现频率诱发了全球对其的高度关注.所谓"超级细菌"是指一种携带有NDM-1基因的肠杆菌科细菌,因对多种广谱抗生素具有耐药性而得名.事实上,在人类与细菌争斗的历史过程中,耐药以及多重耐药细菌的现象并非少见,如上世纪60年代发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上世纪90年代报道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以及21世纪初报道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但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超级细菌"的形成、传播与流行、预防控制和治疗策略不仅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义务以及面临的挑战,而且与普通民众的健康观念和抗生素使用倾向密切相关.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所谓"超级细菌"所带来的恐慌,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到控制细菌耐药的行动中来,人类将最终取得与细菌耐药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是1941年发明的,随后链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相继向世。这些物质,由微生物产生,又能“抗”致病微生物,当时便命名为“抗生素”。后来,人们认为“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并不能抗一切致病  相似文献   

4.
思考题(四)     
题①感染性腹泻主要由哪些病毒或细菌引起? 题②夏季腹泻多由什么细菌引起?好发于什么年龄? 题③中医的“病机十九条”内容是什么? 题④寒邪伤人常见哪些证候? 题⑤六岁男孩,四天来出现全身水肿。血浆白蛋白为2.3克/100毫升;选择性蛋白尿0.01。  相似文献   

5.
"超级细菌"的出现,彰显出抗菌药物滥用的严重程度,国民需警醒抗生素滥用的危害性,改变用药习惯。医务工作者需规范化、合理化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日趋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流行,使得耐药细菌感染的治疗日益棘手.有专家预言,不久将来我国将率先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的超级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级细菌"是指对其有效治疗药物几乎均耐药的细菌.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主要"超级细菌"有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匍萄球菌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新的"超级细菌"不断出现,须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加强"超级细菌"监测和医院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8.
庆大霉素临床应用比较普遍。若忽视了它的毒副反应以及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往往会使抗菌效能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毒性。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庆大霉素呢?了解以下用药“十不该”有一定帮助。“一不该”与同类抗生素联用:庆大霉素长时间单用,即可出现耳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都市出现了这样一族已结婚的年轻夫妻:平时两处分居,只是在周末团聚,过着“周末夫妻”的生活。以下是笔者新近采访的几对年轻夫妻“周末夫妻”生活的事例,读者或许可以从中了解到: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选择“周末夫妻”生活,他们的现状如何,他们自己有何感受?  相似文献   

10.
"耐药"一词似乎已经不再是什么专业词汇,而最近"超级细菌"竟然成了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作为每天接触感染以及抗菌药物的临床医生,在感叹各路媒体过度渲染的超能力之余,应当认同愈演愈烈的耐药现状的严峻性,同时深思能够为减缓耐药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高度耐药的大环境下为众多感染患者谋求好的临床结果?这的确是个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是21世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大难题之一。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出现大量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和全耐药(PDR)的细菌,特别是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革兰阴性细菌~([1])。治疗这些"超级细菌"所致的感染,目前可用的有效抗菌药物有限,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是治疗MDR菌最后选择。然而随着多黏菌素的广泛使用,相应的耐药菌流行导致临床治疗无效。多黏菌素属于阳离子抑菌肽,于1947年被发  相似文献   

12.
1 认识感冒1 .1 感冒是什么感冒是普通感冒 (commoncold)的简称 ,是由于病毒或细菌入侵人体 ,如鼻腔、咽喉、气管而引起的。病毒是引起感冒的“罪魁祸首” ,其队伍庞大达 2 0 0多种 ,大多有“孪生姐妹”(亚型 ) ,而且异常“狡猾” ,躲到人体细胞内繁衍后代 ,连抗生素对之也束手无策 ,只能任其在体内大行其道。当然 ,对于少数由细菌引起的感冒 ,抗生素还是有其用武之地的。感冒好发于冬春季节 ,多在气候变化时流行。值得注意的是 ,感冒与另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即流行性感冒 (流感 )是不一样的。流感不属于感冒 ,也不是感冒…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治疗学的历史上,抗生素的诞生,曾创造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但随着细菌的变异,耐药菌株形成,抗菌效力下降,加之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多年来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日趋严重,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已构成了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并引起了全世界医药界的关注。目前接近60%的亚洲人过量使用抗生素药物,使得许多细菌产生耐药性,这对治疗许多传染性疾病十分不利。为此专家呼吁,如果不停止滥用抗生素,那些新产生的、能抵御所有药物的“超级病菌”将会使目前所有抗生素失效,人类在严重的感染面前将再次束手无策,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
答 :“超级传播者”(super spreader)现象WHO开始认为没有医学科学根据。但随着疫情的发展和更多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超级传播者”概念已逐渐清晰 ,它是指传染了 10人以上的“非典”患者 ,受染的多半是患者的家属和医务工作者。“超级传播者”的构成主要为老年人或已患其他疾病的“非典”患者 ,这些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 ,SARS冠状病毒的载量可能更高 ,因此更容易感染他人。何谓“超级传播者”?@倪安平.NULL.  相似文献   

15.
戴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29-5429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目前青霉素的耐药性几乎达到100%。而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目前我国已发现3例超级细菌病例,每年有8万人死于滥用抗生素。关注患者安全,已成为全球医疗卫  相似文献   

16.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把孔孟的“生而知之”、“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天命观”视为珍宝,奉为信条,作为他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理论纲领。林彪胡说什么:“不承认天才,这不是马克思主义”,还恬不知耻地自吹:“我的脑袋长得好,和别人不一样,特别灵”。几句话,就不打自招地道出了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忠实信徒。人的知识是天生就有的,还是从实践中来的?是“脑袋灵”,还是实践灵?是英雄创造历史,  相似文献   

17.
耐药细菌尤其是多耐药、超级耐药细菌的出现,以及由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和暴发流行的发生,不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8.
问:合理使用抗生素应掌握哪些原则?答:应掌握的基本原则是:(1)一定要有严格的用药指征,绝对不能滥用,病毒感染或因非细菌感染所致的发热,应视为抗生素使用禁忌症。(2)如能检出细菌,最好作药敏试验,选用抗菌活性最强的抗生素.(3)如不能检出细菌(从临床考虑确属细菌感染)或鼠已检出细菌,因条件所限不能作药敏试验,则宜选用广谱抗生素。(4)对抗生素使用指征明确、菌株又敏感者,为迅速控制感染,通常采用足量,要有一定疗程,“蜻蜒点水”式用药对治疗不利.但如系老年人、新生儿、孕妇、体弱消瘦、肝功能损害或肾功能不好者、则抗  相似文献   

19.
美国NCCLS 2002年版抗生素药敏试验操作标准更新内容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于 2 0 0 2年出版的抗生素药敏试验操作标准M1 0 0 S1 2文件[1 ] ,变更内容归纳如下。一、仅有“敏感”判定标准的细菌和抗生素的总评论迄今为止 ,一些细菌对某些抗生素尚未发现“中介度”和“耐药”菌株 ,因此在标准中只有“敏感”的判定折点 ,而未设定“中介度”和“耐药”的判定折点。如果临床遇到如下所列的细菌与相应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不敏感时 ,应当重复菌株的鉴定和药敏结果 ,同时将菌株送往参考实验室 ,用NCCLS参考稀释法确认结果。仅有“敏感”判定标准的细菌和抗生素及判定折点…  相似文献   

20.
用正交设计法对青霉素静滴液合理配制的实验研究空军兰州医院张莉,李泱,齐丽莎,王瑞华,陈玉梅青霉素是临床应用最多的抗生素之一,也是出现耐药性最多的抗生素之一,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有效措施。类似研究护理临床上未见报道。作者在1991年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