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胃癌患者多数于术前即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创伤和应激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手术后短期内无法正常进食,从而明显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使并发症及病死率增加.研究发现,早期肠内营养(EN)能促进胃癌患者的术后恢复[1].本科对217例胃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改善了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促进了创口愈合,减少了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患者营养支持的类型、途经、方式、时机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术前营养支持、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联合支持、术后后期肠内营养支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出有利于喉癌患者术后康复的营养支持方法,期望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胰腺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本院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8例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28例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除1例发生管道堵塞、3例发生腹泻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胰腺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的满足患者术后营养供需,促进肠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总结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纤维型肠内营养制剂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行手术治疗的4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术后24 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本组47例患者无死亡,发生轻度腹泻7例,经对症处理后无1例中断肠内营养支持,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早期使用纤维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术后营养水平,促进肠蠕动恢复,有利于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早期肠内营养在上消化道手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上消化道手术后的应用效果,并与其他营养支持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对我院近3年间共132例上消化道术后患者按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根据术后测定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指标,体重、肝转氨酶指标,淋巴细胞分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否安全且较肠外营养具有优势.结果:通过对共132例术后患者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分析证实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有利于术后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缩短术后康复周期,并发症发生率较肠外营养支持途径明显减低.结论:上消化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可行的、安全的,有助于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改善,相对于术后肠外营养支持更加符合人体生理,有利于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减少了术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降低了术后肝功能异常等肠外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不良,术中创伤较大,术后禁食时间长,因此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目前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食管癌患者术后均放置鼻胃管,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临床上,为了保证肠内营养液在输注过程保持恒定的温度,消除肠内营养液与体温的温度差,保证营养支持的有效实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均使用输液恒温器将肠内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8~40℃。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TS)治疗理念,提高患者胃癌术后的营养状况,加快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通过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早期下床活动、围手术期护理等一系列措施,观察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肠蠕动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合理的营养状况评估和肠内营养支持,辅以快速康复外科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加快胃癌术后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20例Ⅱ、Ⅲ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分别给予肠外(PN)和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分组对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支持费用、血液检测指标、并发症情况和出院后首次复诊的营养状况。结果 EN组较PN组患者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体重、人血白蛋白测量值术后第14 d和出院后首次复诊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EN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8 d、14 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EN组明显高于PN组(P<0.05);而2组术后吻合瘘、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Ⅱ、Ⅲ期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可以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对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预防作用不明显,但可以明显缩短吻合瘘发生后的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癌术后两种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方法:4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 为两组: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分别于术 前1d及术后第9天(营养治疗后)测体重、检测血浆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研究组的血浆白蛋白、淋巴细 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胰腺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可替代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既能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又可作为静脉营养的替代和补充,在食管癌术后、胃癌术后胃瘫的病人中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意义重大。作者对12例病人使用鼻肠营  相似文献   

11.
尹光政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01-5402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5例严重腹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3例,延迟肠内营养(delayed EN)组22例.均术中空肠造瘘,EEN组术后24 h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delayed EN组术后接受常规输液,72 h后转为肠内营养支持.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营养支持前、中、后检测两组营养状况指标、免疫指标及肠黏膜通透性.结果 23例EEN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营养状况指标、免疫指标及肠黏膜通透性均显著优于delayed EN组.结论 严重腹部外伤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较延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9r7例腹部手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加强肠营养液输注过程的管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97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进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9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测定入院时及行肠内营养后第8天的血清总蛋白、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等均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69例均痊愈出院.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因患者术后营养不良,术中创伤较大,术后禁食时间长,因此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有效保护肠粘膜的屏障功能,促进肠蠕动。营养液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符合生理特点,从而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使患者早日康复。本科将微量注射泵广泛应用于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中,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癌69例术后肠内营养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EN)支持的效果.方法:对69例胃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7 d后体重、血糖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则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肠内营养是胃癌患者术后安全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均衡型全营养素肠内支持对舌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舌癌术后患者62例,使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术后常规营养支持,研究组术后使用均衡型全营养素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4天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各因子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F-36各评分因子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9.68%)显著低于对照组(35.48%)(P0.05)。结论均衡型全营养素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加强生活质量并减少本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姜伶俐 《上海护理》2009,9(2):49-50
肝移植患者术前均存在营养不良,移植手术的实施又必然会加重这一情况,故营养支持对肝移植术后恢复有着重要的价值。既往主要采用肠外营养,但是近来肠内营养在肝移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积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肝移植术后氮平衡,减少ICU停留时间,减少医疗消费,减少移植后感染的发生。我院自近年来对移植患者,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术后24h后,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这对维持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均具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肠内营养是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法,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容易导致高血糖等并发症,因此寻求适合此类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尤为重要.本科对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的4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致昏迷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实施后加强观察,重点是营养过程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病人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对颅脑损伤病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76例贲门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肠内营养组各38例,肠外营养组术后每天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经口进食,肠内营养组术后第2天开始经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输液。观察术后体重变化、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肠内营养组体重变化、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费用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