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某高校教职员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方法 人选1 571名教职工为调查对象,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并作肝脏超声检查.结果 B超检查诊断检出脂肪肝者143人,在受检年龄段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检查人群中脂肪肝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脂肪肝组的血脂和空腹血糖(FBG)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领导干部发病率明显高于教员与工人(P<0.01).结论 高血脂、高血糖、高职务将更易导致男性知识分子患脂肪肝.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学校教职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对全体教职工的2007年12月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内容包括肝胆B超、肝功能、血糖、血脂、乙肝两对半及血压. 结果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脂肪肝各年龄组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脂肪肝患病率与高脂血症、高血糖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与乙肝病毒携带、转氨酶升高、血压升高无关. 结论 加强人群自我保健意识, 改变不合理饮食结构, 积极参加适量体育运动, 对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某高校中老年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并分析可能原因,以便寻找有效预防与治疗途径.[方法]对北京某高校中老年教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收集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645名教职工脂肪肝患者检出率为19.21%,男女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40~50岁脂肪肝患病率最高,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降低,女性40~50岁患病率最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结论]某校中老年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偏高,膳食不合理、缺乏锻炼、肥胖是主要原因,应加强对高校教职工健康理念及生活习惯干预,预防脂肪肝发生.  相似文献   

4.
吴正  严娟 《中国校医》2012,26(11):833-834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脂肪肝检出情况,为今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体检的1 014名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脂肪肝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 014名体检者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22.64%、42.41%、10.63%和28.11%,其中男性检出率分别为28.81%、44.21%、13.95%、40.62%;女性检出率分别为18.11%、44.11%、8.22%、18.79%。男性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将参检者按年龄分组,其中青年组(22~35岁)上述异常指标检出率分别为5.43%、25.70%、3.27%、13.59%,中年组(36~59岁)检出率分别为19.74%、44.58%、9.16%、28.39%,老年组(60~96岁)检出率分别42.44%、52.19%、18.61%、39.84%。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及脂肪肝的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该校教职工慢性病症检出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防治,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该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并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和方向。方法对常州工学院2012—2013年1020名在职教职工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013年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012年,而脂肪肝检出率为4项检查中最高,并且呈年轻化趋势,检出率在40~49岁最高,高血糖在4项检测结果中检出率最低,高血压检出率在40~50岁阶段开始增多。结论该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有针对性对各个年龄段高校教职工的宣教,提升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度,进行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提高教职工的健康素养,降低慢性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杨静 《中国校医》2006,20(4):408-409
脂肪肝可以分为肥胖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肝炎性脂肪肝等类型。要有效预防和治疗脂肪肝,必须弄清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本文以我院在2004年5月教职工健康检查中发现的脂肪肝为例。对我院教职员工脂肪肝患病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有效预防和治疗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医疗检测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检出率在国内为12.5%~26.8%。由于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如果不加以预防,长期的肝内脂肪蓄积可以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直至肝硬化,甚至肝功能哀竭而死亡。为了解有关脂肪肝的发生与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对全校3125名教师的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世蘋 《现代预防医学》2015,(17):3107-3111
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人群脂肪肝患病分布趋势,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高校群体脂肪肝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对2014年某高校健康体检的1447名教职工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转氨酶、肌酐、尿酸及腹部B超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总检出率为25.7%,60岁之前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χ2=41.053,P<0.001),50~60岁组达高峰为37.4%,随后下降;男性检出率(38.5%)明显高于女性检出率(16.0%)(χ2=93.428,P<0.001);脂肪肝组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高血压和肝功能异常检出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高血压的检出率与脂肪肝检出率性别和年龄趋势一致,男性高于女性,与年龄呈正相关;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分层分析,脂肪肝检出率随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而升高,最高达85.5%和62.0%,趋势性卡方检验χ2值为364.493和208.155(P<0.001),提示体重指数和甘油三酯与脂肪肝发生关系最为密切。结论 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高,肥胖、血脂紊乱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血脂水平是人体脂类代谢的重要指标[1],高脂血症与脂肪肝、高血糖等疾病关系密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的健康状况亦发生很大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职工的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糖患病状况,为疾病预防保  相似文献   

10.
吴正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3):515-516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脂肪肝检出情况,为今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体检的1014名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脂肪肝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14名体检者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22.64%、42.41%、10.63%和28.11%,其中男性检出率分别为28.81%、44.21%、13.95%、40.62%;女性检出率分别为18.11%、44.11%、8.22%、18.79%。男性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将参检者按年龄分组,其中青年组(22~35岁)上述异常指标检出率分别为5.43%、25.70%、3.27%、13.59%,中年组(36~59岁)检出率分别为19.74%、44.58%、9.16%、28.39%,老年组(60~96岁)检出率分别42.44%、52.19%、18.61%、39.84%。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及脂肪肝的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该校教职工慢性病症检出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防治,提升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外企员工中高血压、脂肪肝、血脂、高血糖的情况,为做好预防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天津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2005-2006年外资企业员工体检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四种疾病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经统计学分析,高脂肪肝、高脂血症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高血压、高血糖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衡阳市机关干部脂肪肝的患病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衡阳市机关干部健康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机关干部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7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70岁以上年龄组下降。男女两性总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男女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男性患病率升高至40~50岁年龄组后呈下降趋势,女性患病率则持续上升至60~70岁年龄组。脂肪肝组超重和肥胖人数的比例显著超过非脂肪肝组。结论脂肪肝的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衡阳市机关干部脂肪肝的患病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衡阳市机关干部健康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机关干部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7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70岁以上年龄组下降。男女两性总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男女各年龄组间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男性患病率升高至40—50岁年龄组后呈下降趋势,女性患病率则持续上升至60—70岁年龄组。脂肪肝组超重和肥胖人数的比例显著超过非脂肪肝组。结论脂肪肝的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昌队列人群HBV感染对脂肪肝患病的影响,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昌队列基线人群为研究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描述并比较不同HBV感染模式下的脂肪肝患病率异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HBV感染模式对脂肪肝患病的影响。结果金昌队列基线人群共45605人,男性27917人,女性17688人,男女性比例1.6∶1;总人群年龄均值为46.49岁。队列人群常见8种HBV感染模式中以大三阳(HBsAg、HBeAg和HBcAb阳性)、小二阳(HBsAg和HBcAb阳性)和小三阳(HBsAg、HBeAb和HBcAb阳性)3种模式的脂肪肝患病率较低。HBsAg和HBeAg阳性组脂肪肝患病率低于HBsAg和HBeAg阴性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二阳(OR=0.61,95%CI:0.39~0.98)和大三阳(OR=0.52,95%CI:0.30~0.89)是脂肪肝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急性HBV感染可降低脂肪肝的患病率,原因可能与活跃的HBV复制干扰机体脂肪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
长春市1300名职工脂肪肝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长春地区20-60岁人群脂肪肝发生情况。方法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对长春1300名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以自行设计的与脂肪肝有关联的生活方式调查表开展调查。结果20-60岁人群脂肪肝发生率24.31%,其中男性为32.01%;女性为6.60%。男性与女性相比脂肪肝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男性生活方式明显不如女性有规律,男性较女性对脂肪肝相关知识了解得更少。结论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脂肪肝的重要手段。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铜陵地区脂肪性肝病(FLD)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安徽铜陵地区FLD的流行病学和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男女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在不同年龄组,FL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患病率不同,皆为年龄50-60岁高发(P〈0.01),并常重叠存在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组成。结论:脂肪性肝病与性别、年龄、肥胖及各种代谢紊乱疾病相关,开展健康教育,控制体重、加强锻炼,是预防FLD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分析脂肪肝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利用计算机储存的干部体检资料,分别检索出脂肪肝患者的有关信息,与同年受检的相应人群作比较,研究分析脂肪肝与年龄、高血脂症、饮酒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脂肪肝的检出率有居高不下的趋势,高脂血症与无高脂血症人群相比较,脂肪肝的检出率显著增高,其中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存在密切相关;饮酒者与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但统计学上差异不明显。<60岁年龄段的脂肪肝检出率大于≥60岁年龄段。结论脂肪肝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应加强对脂肪肝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患病率,观察其与2型糖尿病非脂肪肝患者的性别、病程、糖化血红蛋白、C肽、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43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血脂、体重指数的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患病率为52.29%,该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甘油三酯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体重指数、血甘油三酯为其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脂肪性肝病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所辖地区部分公职人员的人体学指标和血脂、血糖及腹部B型超声波等进行检查,参数采用χ2检验和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资料完整应检者8 580人中脂肪性肝病1 807例,患病率21.06%。其中体质指数(BMI)不足者3例(0.17%),正常者314例(17.38%)、超重者1 098例(60.76%)及肥胖者392例(21.69%);各年龄组别患病例数分别为:20~岁79例(4.37%)、30~岁375例(20.75%)、40~岁625例(34.59%)、50~岁415例(22.97%)、60岁313例(17.32%);本组病例中高甘油三酯症844例(46.71%)、高胆固醇症97例(5.37%)、混合性高脂血症432例(23.91%)、高血压318例(17.60%)、空腹血糖受损247例(13.67%)和糖尿病150例(8.30%)。脂肪性肝病6种危险因素χ2检验差异均有性统计学意义,与高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血糖4种危险因素均有正相关性。结论该地区公职人员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多种危险因素存在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