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慢性乙肝与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1H,^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慢性乙肝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方法: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20例)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11例)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找出慢性乙肝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差异。结果: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比较,重肝患者血清中蛋氨酸、乙酰乙酸盐、三甲胺、葡萄糖和乳酸升高,而胆碱和脂的含量降低。结论:慢性乙肝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代谢组具有明显差异,基于核磁共振氢谱和主成分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为重症乙肝的诊断提供代谢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食管癌患者血清代谢组核磁共振氢谱的特征及其变化。方法:对健康人血清(健康组,10例)和食管癌患者血清(食管癌组,20例)样本检测核磁共振氢谱,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食管癌患者血清代谢组的特征及其改变。结果:健康组与食管癌组患者血清代谢组差异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食管癌患者血清中脂和乳酸的含量升高,葡萄糖和胆碱的含量降低。结论: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得到食管癌患者血清中具有较大变化的血清代谢物,对食管癌的诊断提供代谢依据。  相似文献   

3.
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代谢组的核磁共振氢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PCA)方法研究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变化。方法慢性乙肝患者血清20例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18例,采用BRUKER Avance 500 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检测,并运用模式识别方法分析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代谢组变化。结果乙肝患者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的代谢组具有明显的差异。肝硬化引起血清中的脂和胆碱/磷酸胆碱降低,而乳酸、丙氨酸、甲硫氨酸、谷氨酰胺、肌酸以及葡萄糖的含量升高。结论通过上述代谢物的变化可以区分乙肝和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这种基于磁共振氢谱和主成分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为肝硬化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分子水平上的代谢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magnetic resonancc1H,1H NMR)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研究鼻咽癌(NPC)患者血清中代谢物的代谢组变化.方法 健康人血清10例和鼻咽癌患者血清2l例,采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口腔癌患者血清代谢组的特征及其变化。方法健康人血清(健康组.10例)和口腔癌患者血清(口腔癌组,10例)样本,采用BRUKER5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检测,运用PCA分析方法,研究口腔癌患者血清代谢组的特征,探讨相关生化过程的改变。结果健康组与口腔癌组患者血清代谢谱有不同的代谢特征。口腔癌患者血清中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谷氨酸、糖蛋白、甲胺和二甲胺、葡萄糖的含量是升高的,而乳酸和胆碱的含量降低。结论根据血清代谢物的变化可以区分健康人和口腔癌患者。这种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为口腔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代谢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食管鳞癌是一种在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不易被早期发现且缺乏临床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因此,本研究拟使用基于核磁共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来寻找食管鳞癌相关的代谢分子标志物?方法:使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比较了发现组(29例食管鳞癌患者和31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中代谢物的差异,进而在验证组(20例食管鳞癌和21例正常人)中验证了相关结果?使用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和食管鳞癌相关的代谢组学指纹图谱?结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我们发现脯氨酸和谷氨酰胺为食管鳞癌相关血清代谢标志物,并使用聚类分析对这两个标志物进行验证?这两个代谢物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脯氨酸和谷氨酰胺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结论:基于核磁共振的血清代谢组学方法是一种潜在的食管鳞癌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借助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的特征峰,为食管鳞癌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测试30例正常人血清和60例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的核磁共振波谱?结果:利用1H NMR分析方法,借用指纹图谱技术,构建了人体血清1H NMR指纹图谱?对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与正常人血清1H NMR图谱进行比较,发现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样品在1.0~1.1 ppm和3.0~3.8 ppm存在一定的差异波峰,可能为食管鳞癌的特征峰?结论:借助特征峰,通过测试可疑食管鳞癌患者血清,核磁共振谱波测定技术有助于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将基于氢谱核磁共振(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个体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血常规检测选取符合条件的受试者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指标的差异;收集唾液进行核磁共振检测,比较图谱的差异;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研究聚类关系。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三个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牙周炎患者的图谱与健康个体的图谱比较在δ3.0~4.0和δ2.0~2.6区域以及δ1.0附近的波峰有明显的变化。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个体相应的数据内部有集中的聚类关系。结论基于氢谱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区分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个体,代谢组学方法有望在早期牙周炎的快速诊断中成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代谢谱,结合证候研究及炎症指标,探讨肾虚督寒型是否与患者内在代谢网络变化存在联系,为中医证候现代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方法]选取25例肾虚督寒型AS患者作为AS组,另选取2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健康组).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结合模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者光照前后血清代谢谱学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新生儿黄疸和光疗反应代谢谱学提高依据。方法:选取本院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新生儿黄疸组,25例健康新生儿为正常对照组。运用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来研究生儿黄疸组光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代谢谱差异。数据通过多因素的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处理。结果:依据PCA和OPLS-DA模型鉴别,新生儿黄疸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缬氨酸、肌醇、赖氨酸、亮氨酸等10种代谢物存在差异;新生儿黄疸组治疗前后有β-葡萄糖、α-葡萄糖、缬氨酸、酪氨酸等28种代谢物存在差异。结论:新生儿黄疸患者的代谢紊乱,且光疗对脂质、氨基酸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宏慧  李仲平 《中外医疗》2012,31(9):16-17,20
目的探讨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血清HBVDNA水平与a-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77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233例,肝炎肝硬化组105例,原发性肝癌组39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分为轻度组159例、中度组29例、重度组45例,检测血清HBVDNA水平与a-L-岩藻糖苷酶活性并统计分析。结果 (1)在所有病例中,慢性乙型肝炎组HBV-DNA水平最高,其次肝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最低,3组间两两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3组间AFU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轻度组HBVDNA水平最高,其次中度组,重度组为最低,3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重度组HBV-DNA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最高,其次中度组,轻度组最低,3组间两两比较,轻度组与中度、重度组血清AFU活性水平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脏损害程度与HBV-DNA水平、AFU的活性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HBV-DNA水平、AFU活性可以作为乙肝病毒感染者肝脏炎症程度的指标,受肝脏炎症活动影响,AFU作为肝癌血清标志物特异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输血传播病毒(TTV)基因变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ene variant of 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 (TTV). METHODS: A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nested-PCR) assay with specific primers from open reading frame one (ORF1) of TTV genome was established to detect TTV DNA in the serum samples from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and blood donors. Asymmetric PCR was established to get single strand DNA in the TTV DNA positive cases, and then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 was applied. RESULTS: 1.25 +/- 0.50, 1.60 +/- 0.55, 3.36 +/- 1.36 and 4.59 +/- 1.83 SSCP bands were detected in the blood donors, chronic HBV carriers,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nd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patients respectively. SSCP bands were much more complicated in 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s and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than those of chronic HBV carriers and blood donors (P < 0.05). CONCLUSION: There is gene variant in TTV infection. The complication of gene variant strain or quasispecies infection of TTV may be one of the causes responsible for clinical exacerbation of TTV superinfection in 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HB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分布特点。方法从我国东部(山东、江苏)、西部(新疆)、南部(广东、广西)、北部(吉林、北京)及中部(河南、河北)5个地区的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收集735份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样品,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型特异性引物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nPCR)检测HBV基因型及基因亚型。结果 735份样品中,71.8%(528/735)为C型,10.3%(76/735)为B型,6.3%(46/735)为D型,11.6%(85/735)为混合型,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528份C型样品中,C2亚型占94.0%(496/528),C1亚型占4.9%(26/528),C1+C2混合亚型占1.1%(6/528);76份B型样品中,B2亚型占90.8%(69/76),B1亚型占5.3%(4/76),B1+B2混合亚型占3.9%(3/76)。除西部新疆地区C型相对较少(31/116,26.7%)外,其他地区均以C型为主。D型主要分布在西部新疆地区,占31.9%(37/116)。混合型在各地区均有发现,但以西部和南部地区相对多见,分别占30.2%(35/116)和20.0...  相似文献   

14.
比较健康人和乙肝患者血清中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差异。方法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对健康人和乙肝患者血清中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并对这2种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对比。结果从健康人和乙肝患者血清中共得到8个显著的差异点。其中在乙肝患者血清中表达量上调有5个点,表达量下调有1个点,乙肝患者血清中新出现2个点。结论健康人和乙肝患者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点可为进一步筛选乙肝患者血清中具有医学价值的蛋白质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激活诱导细胞死亡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 L  Gu CH  Li X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3):1146-1149
目的 研究激活诱导细胞死亡 (AICD)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分离 10名健康献血员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设置加HBVDNA阳性血清组与加健康人血清对照组(HBVDNA阴性血清组 ) ,在体外培养 72h ,采用碘化丙啶染色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并相互比较 ;分离 14例慢性乙型肝炎、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与 10例健康献血员PBMC ,在植物血凝素刺激下培养 72h ,采用碘化丙啶染色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并相互比较。结果 加HBVDNA阳性血清组培养PBMC凋亡率高于加健康人血清组培养细胞凋亡率 [(39 5 6± 7 0 3) %vs(2 7 5 7± 7 78) % ,P <0 0 5 ]。慢性乙型肝炎组PBMC凋亡率 [(30 5 7± 13 4 3) % ]高于正常对照组PBMC凋亡率 [(11 4 5± 5 2 7) % ,P <0 0 1],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PBMC凋亡率 [(13 5 9±6 4 4 ) % ,P <0 0 1]。结论 HBV感染可能具有诱导PBMC凋亡的能力 ,AICD可能是形成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山东地区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状况,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检测159例病毒性肝炎血清HGV-RNA。结果表明:甲型和戊型肝炎HGV-RNA均阴性。乙型肝炎HGV-RNA的检出率,在急性肝炎(0/20)、慢性肝炎(2/50)、肝硬变(1/10)和慢性重型肝炎(1/5)依次升高。慢性丙型肝炎HGV-RNA的检出率为30.0%。非甲-戊(NA-E)型肝炎HGV-RNA的检出率为23.3%,且在急性肝炎(2/15)、慢性肝炎(2/8)、肝硬变(3/5)中依次升高。肝细胞癌4例,2例HGV-RNA阳性。本组HGV-RNA阳性19例中,8例有输血史,7例有多次住院史,4例感染来源不清。提示HGV感染常见于乙、丙、非甲-戊型肝炎和肝癌中,其感染途径可能与输血和医院内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低血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其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INS)、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呼吸商(RQ)的关系。方法以20例慢重肝低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20例慢性乙型肝炎(慢肝)患者为对照组,用免疫放射法测定比较2组患者血清IGF-1及INS水平,采用间接测热法应用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检测2组患者的呼吸商,探讨其与IGF-1水平的关系。结果慢重肝组血清IGF-1水平(11.9±2.6)μg/L明显低于慢肝组(159.8±35.7)μg/L(P<0.01);慢重肝组中晚期IGF-1水平为(8.99±4.61)μg/L,病死率为60%,早期IGF-1水平为(15.43±3.70)μg/L,病死率为20%,2组间中晚期、早期IGF-1水平及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重肝组INS水平(19.2±10.9)mIU/L明显高于慢肝组(10.6±7.3)mIU/L(P<0.05);慢重肝患者IGF-1<19.03μg/L,提示预后不佳;慢重肝组血清IGF-1水平与ALB、PTA、RQ正相关性(B=0.O45、B=0.O32、B=0.O65,P均<0.05),与INS负相关(B=-0.053,P<0.05),与TBiL、FBG无相关性(B=0.32、B=0.78,P均>0.05)。结论慢重肝患者血清IGF-1水平显著下降,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提示IGF-1是反映慢重肝患者预后指标之一,且与低血糖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