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AF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路植入AF钉对35例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测量手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伤椎高度、后凸角,对合并神经损伤患者进行Frankel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前与末次随访相比,伤椎平均高度由术前37%~69%恢复到80%~98%;后凸角由术前的20~37°恢复到0~11°;按Frankel分级:A级3例无恢复,B级7例恢复到C级6例,1例无恢复;C级11例均恢复至D级;D级8例恢复到E级6例,2例无恢复。结论 AF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能使伤椎得到良好的复位,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植入胸椎椎弓根螺钉时风险较大,但只要熟悉胸椎椎弓根解剖特点,选择合适直径椎弓根螺钉,并注意螺钉植入的方向、深度,仍然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均采用后路AF系统复位内固定,其中25例椎管占位超过33%的行有效的椎板切除,有限椎管前后减压。结果所有患者骨折脱位复位良好,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6°恢复至5,°脊髓功能有1~2级恢复。结论AF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好的特点,且复位确切,固定可靠,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郑登权  黄光龙 《淮海医药》2001,19(4):314-315
目的 观察 AF椎弓根固定系统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 6 7例应用 AF系统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 CT。结果  6 7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 5 2 %恢复至术后 98% ,椎体后缘由术前 72 %恢复至术后 98.8% ,cobb’s角由术前 19.5°恢复至术后 1.7°。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 92 %以上。平均随访 19个月 ,瘫痪恢复按 ASIA分级 ,除 A级 5例无变化外 ,余均有 1~ 2级恢复。结论  AF椎弓根固定系统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能达到精确的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的效果 ,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
岳晨  李国庆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788-278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AF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后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7例,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测定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Cobb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通过手术复位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Cobb角均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测量以上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采用AF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但可在三维空间内使伤椎复位,椎管得到有效的减压,而且可以防止后期脊柱骨折复位丢失、后凸畸形重现、内固定失败等发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椎板减压AF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52例,经过6~25个月随访,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5%,恢复到术后平均94%.脊柱后凸畸形角由术前平均23.20,恢复到术后平均8°.截瘫明显恢复,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正确使用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武进  程银树  汤瑞新  凌荣 《淮海医药》2004,22(6):471-472
目的 综合评价 AF系统治疗腰胸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5例应用 AF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X线片和 CT资料。结果  4 5例患者平均椎体前缘高度由 6 0 %恢复到96 % ,中柱高度由术前 74 %恢复到 92 % ,平均 Cobb’s角由术前 1 5°恢复到 4 .5°。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 92 %。平均随访 1 8个月 ,瘫痪恢复按 Frankel分级 :A级中 3例无变化 ,其余 4 2例均提高 1~ 2级。结论 AF系统内固定能达到精确复位及恢复椎管容积 ,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F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AF经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6例。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46例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25%恢复至平均95%,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神经损伤的恢复按Frankel分级:A级中11例无变化,余35例均提高1~2级。结论AF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能达到满意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55例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术,对有神经损伤者行椎管减压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以Cobb角及伤椎与下位邻椎中心高度比为指标评价复位效果。结果 55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伤椎高度基本恢复,随访期间无后凸畸形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能更直接牢固的复位和固定骨折,改善固定强度和应力分布,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体锤顶直接复位、AF钉间接复位,同时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在治疗胸腰段、腰椎骨折的作用及疗效评定。方法回顾性分析新鲜胸腰段、腰椎骨折病例17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后路骨折椎锤顶复位、AF钉间接复位、经椎弓根植骨、椎板后外侧植骨。术前、术后摄X片,测量伤椎的高度、Cobb角,并比较术前、术后的变化,末次的测量值与手术后的测量值比较来确定有无矫正的丢失,同时比较伤椎临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以明确椎间盘是否有损伤性退变。结果随访8~44个月,平均25个月。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伤椎高度及邻椎Cobb角即刻矫正率良好,远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出现椎间隙高度出现变化时为明显。固定椎上下椎间盘总退变率64.71%;伤椎上下椎间盘总退变率23.53%。全部病例在随访末期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断裂、断棒。结论通过锤顶直接复位与AF钉间接复位技术的联合应用,同时进行经椎弓根植骨技术,可以减少椎弓根钉棒系统的失败率,能有效地恢复椎体的高度,术后在早期就能避免后凸畸形的发生。强调MRI扫描在创伤早期及创伤处置后的应用,应重视骨折椎临近的椎间盘损伤在发生胸腰段、腰椎创伤处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后如路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及漏斗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的效果。方法对20例胸腰椎骨折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及GSS、AF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脊柱后凸角度(Cobb’S)由术前的30。平均恢复到8°(5°-10°);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30%(10—50%)平均恢复到90%(80%-100%)。按Frankel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标准D级15例,E级5例。结论后入路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及漏斗技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定位准确、损伤小、椎管减压充分等优点,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髓内扩张自锁钉(IESN)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螺旋型及长斜型骨折18例,蝶型骨块粉碎型4例,短斜型3例。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7例(按Gustilo分型:Ⅰ型6例,Ⅱ型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结果 随访时间6个月~1.5年,术后无感染及断钉。髓内扩张自锁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5个月,无畸形愈合,按Johnerwruh评分标准全部达到优良水平。结论 髓内扩张自锁钉固定坚强持久,无应力遮挡,提高了疲劳极限,且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 愈合时间短,是较理想的固定方法,适宜于向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邹日昌  陈家赣  常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859-2860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带针钢丝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3月以来用带针钢丝行环抱和8字内固定治疗25例髌骨骨折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25~67岁,平均42.6岁。均为闭合性损伤。骨折分型:横型骨折15例,粉碎性骨折10例。手术均在伤后1周内完成。结果:本组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 ̄12周,平均7周。根据Merchan临床评分,优17例,良8例。结论:带针钢丝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手术方便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取出方便、节省医疗费用、适合基层医院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89例患者进行一系列严格临床检查来确定诊断,设计治疗方法 .结果 临床疗效优48例(54%),良25例(28%),可11例(12%),差5例(6%).优良率为94%.结论 锁骨骨折的治疗以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优于传统8字绷带外固定的手法复位.重建钢板、锁骨钩钢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固定坚强,可早期活动肩关节,关节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儿童股骨颈骨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其中颈部骨折6例,颈基底部骨折7例,粗隆间骨折2例。采用牵引复位后C形臂下闭合空心钉固定9例,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6例。15例全部随访,随访1-10年,根据儿童股骨颈骨折术后评定标准,优8例,良4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80%。结论无论闭合或开放复位,准确复位、避免多次复位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吕廷灼 《天津医药》2011,39(10):977-978,988
摘要:目的:探讨距骨体剪力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09年1月采用经内踝截骨或结合外踝前外侧手术入路治疗15例距骨体剪力骨折,按Boyd和Knight剪力骨折分型:I型共13例,其中IB8例,IC型3例,ID型2例;ⅡB型2例。闭合性骨折10例,开放性5例(均为Gustilo-AndersonⅡ型)。距骨体骨折合并踝部骨折4例;距骨体骨折合并距骨颈骨折1例。结果:本组病例1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46个月,平均28.6个月。术后伤口浅表感染3例,伤口皮缘坏死2例。距骨缺血性坏死5例。无骨折不愈合病例。结果按Hawkins疗效标准评定评价:优6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73.3%。结论:距骨体剪力骨折应早期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以降低距骨缺血性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距骨体开放骨折或合并距骨颈骨折明显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10年9月我院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21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8~16个月,203例患肢功能恢复优9例良,效果满意。结论使用小切口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和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0年开始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胫骨骨折48例 ,其中男35例 ,女13例 ,新鲜骨折40例 ,陈旧骨折8例。结果 :48例随访半年~1年 ,骨折均获满意愈合 ,其中1例发生主钉断裂 ,1例发生锁钉断裂 ,但骨折未发生移位 ,经治疗 ,骨折顺利愈合。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感染率低、应力遮挡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9例,D级6例。骨折3例,爆裂骨折18例,骨折脱位8例,爆裂脱位6例。均进行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25.5个月,均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使伤椎得到满意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2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其中股骨59例,胫骨57例,肱骨6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骨折全部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平均愈合时间24周,无骨折畸形愈合及感染、内固定物断裂,骨折愈合后均取出内固定物,平均取钉时间14个月,其中5例取钉困难,1例取钉后发生再骨折。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无钟摆效应、患者可以术后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在本院治疗的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同时分析骨折类型以及固定方法,之后利用Jsckson以及Baird评分系统去评定治疗效果。结果随访发现,患者的伤口均在一期进行缝合,并且愈合情况良好,没有感染现象。50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恢复十分好,8例患者恢复良好,6例患者一般,4例患者恢复较差。优良率高达80%。结论正确地判断骨折类型,然后采用固定方法进行踝关节骨折治疗,可以提高复位质量和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