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PHC)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26万人患此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肝细胞癌的因果关系已得到公认。HBV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HBVDNA复制与PHC关系密切。本文对近期关于乙肝病毒载量与PHC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9月收治的2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试验对象;依据中医辨证分型完成分组,分别设为A组(肝气郁结型46例)、B组(瘀血阻络型52例)、C组(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型58例)以及D组(脾气虚证52例),对每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测定,并且探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与A组以及B组原发性肝癌患者AFU水平以及AFP水平对比,C组以及D组患者呈现出显著提升(P 0. 05);与C组以及D组原发性肝癌患者异常凝血酶原(DCP)水平对比,A组以及B组患者呈现出显著提升(P 0. 05);与A组以及C组原发性肝癌患者γ-GT2水平对比,B组以及D组呈现出显著提升(P 0. 05);对于A组患者,DCP水平占有较高比例;对于B组患者,γ-GT2水平以及DCP水平占有较高比例;对于C组患者,AFU水平、AFP水平以及γ-GT2水平占有较高比例;对于D组患者,AFU水平、AFP水平占有较高比例。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而言,临床对其完成中医辨证分型后实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测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对于肝气郁结型患者,DCP水平与其表现出较高相关性,对患者实施AFP+γ-GT2水平联合检测,对于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证可以有效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患者中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为中医证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辨证分型共分为4型,分别为:肝气郁结23例,瘀血阻络26例,肝郁脾虚瘀血阻络29例,脾气虚证26例,测定并分析各型患者血清中γ-GT2、DCP、AFU和AFP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结果:DCP在肝气郁结证患者的表达水平为(20.4±6.4)ng/mL,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和脾气虚证患者分别为(8.8±4.3)ng/mL和(11.7±5.0)ng/mL,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气郁结证患者中DCP呈表达水平〉15ng/mL的患者20例(86.9%),显著高于其他3种证型患者。γ-GT2在瘀血阻络和肝郁脾虚瘀血阻络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肝气郁结和脾气虚证患者的表达水平,AFP和AFU在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证和脾气虚证的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肝气郁结和瘀血阻络证患者(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DCP表达与肝气郁结证患者的相关程度较高,γ-GT2与AFP联合检测可定型为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证。 相似文献
4.
5.
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癌中医证型与肿瘤标志物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收集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进行相关肿瘤标志物测定,对证型与肿瘤标志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癌不同证型中肿瘤标志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是甲胎蛋白、糖抗原19-9、血清铁蛋白、α-L-岩藻糖苷酶。结论原发性肝癌证型与肿瘤标志物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4):3059-3060
目的探讨α-L-岩藻苷酶(AFU)、甲胎蛋白(AFP)、β2微球蛋白(β2-MG)三项检测指标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速率法检测AFU、酶免法检测AFP、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β2-MG,分别测定原发性肝癌100例、良性肝病组100例(肝硬化75例,慢性肝炎25例)及健康体检者100例。结果原发性肝癌三项指标与良性肝病及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原发性肝癌组单项AFU、β2-MG与AFP阳性率分别为60%,76%和80%。结论 AFU、AFP与β2-MG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阳性诊断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在我国部份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通过实验室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肝癌患者血清AFP,γ-GT,CEA,AKP,SF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P<0.01),且脾 气虚证,肝郁脾虚瘀血阴阻络证患者血清AFP,CEA高于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P<0.05),说明AFP,γ-GT,CEA不仅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依据,而且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表现与中医分型的关系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医分型将其分为气滞血瘀型、脾虚湿困型、湿热聚毒型、肝肾阴虚型,比较不同中医分型之间超声表现情况。结果:气滞血瘀型患者超声表现分型主要为块状型(65.63%)、脾虚湿困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小癌型(78.57%)、湿热聚毒型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漫型(52.00%)、肝肾阴虚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节型(63.16%),各中医分型患者超声表现构成比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中医分型患者之间肝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Vmax、PI、RI)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中医分型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D、Q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AMX比较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而言,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具有着不同的超声表现,且在肝脏血流动力学上具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临床上可将超声诊断技术与中医辩证相结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定性检测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标,主要反映人体对乙肝病毒(HBV)的免疫反应状态,但不能直接反映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情况,也不能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1]。HBV-DNA定量检测是目前衡量乙肝传染性最精确的指标,可以直接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是确定HBV感染不同复制状态的有效检测手段,但是其不能反映人体对乙肝病毒(HBV)的免疫反应状态[2],而且费用 相似文献
13.
苦参碱对肝癌化疗乙肝病毒活动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癌化疗对乙肝活动状态的影响及苦参碱的作用。方法:检测89例肝癌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及其HBV DNA定量,分为两组,均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单纯化疗者42例,联合苦参碱者47例,化疗期间、化疗后8周监测HBV DNA及标志物、肝功能。结果:化疗后HBV DNA量较化疗前增加(P<0.01),乙肝病毒再激活与肝炎活动相关,联用苦参碱可减轻肝功能损害,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对降低血清HBVDNA载量作用不明显。结论:肝癌化疗可引起乙肝病毒再激活,并导致肝炎活动,苦参碱能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对乙肝病毒再激活引起的肝损害有保护作用,但抗病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梅品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18):58-59
目的:探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100份2009年1~5月本院收治患者血清标本的HBVM,同时与ELISA法检测结果比较.结果:100例血清标本中,除HBsAg和抗-HBe检测结果MEIA法和ELISA法差异有显著性(P <0.05)外,其它单个HBV-M项目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PLC)在临床上常有明显的肝病背景。PLC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密切相关,在我国HBV感染是PLC发生的最主要病刚,其次是HCV感染,其余肝炎病毒如HAV、HEV似与肝癌无关。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人数占全世界的42.5%.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HBV标志物阳性率高达90%,全世界目前大约有三亿五千万人感染HBV,尽管HBV引起PH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证实HBV.X基因的整合、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多种生长因子在PHC发病机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HBV感染与PHC发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从辨证分型、专方专药、中成药、中药注射液、外治法以及介入治疗6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PLC)是我国常见的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普及而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更由于手术疗法(OP)、肝动脉栓塞疗法(TAE)、B超导引下无水酒精注入疗法(PEI)、放射疗法(IR)等针对原发性肝癌的局部治疗方法的迅速发展,使其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不断提高,但对中晚期肝癌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发挥中医优 相似文献
20.
严冰教授认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机为正虚于内,湿、热、毒、瘀、痰相互胶结,日久积而成块。肝、脾、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是肝癌的发病基础,治疗肝癌首当扶正。严教授认为,本病病初在肝脾,当清肝养肝为主,佐以健脾以防变;病中及肾,当健脾为要,辅以补肾以防进;病久关键在脾肾,当健脾益肾以防传。严教授根据肝癌本虚标实的特点,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治疗原发性肝癌需以健脾扶正、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利水消肿为治疗大法,药用自拟肝癌条达饮化裁,随症加减,对原发性肝癌未行手术而行中药治疗或术后、放化疗后康复治疗以及防止复发或转移等,皆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