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ATMFS对犬骨盆弓状线部力学性能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盆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cetabular tridimensional memory fixation system,ATMFS)对犬骨盆弓状线部力学性能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选用10只成年杂种家犬,双侧髋臼臼顶上方1.5cm处横形截骨,分别采用ATMFS前柱固定器和6孔重建钢板内固定,于术后2、4、6、8、12周各取2只动物,行X线检查、大体观察、生物力学测试及Masson三色法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ATMFS侧骨折端无凌乱骨痂,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快于钢板侧,胶原纤维的排列较钢板侧规则有序,与骨皮质的方向一致。术后第4周开始,ATMFS侧骨折端生物力学强度明显高于钢板侧(P〈0.05),两组骨折端新骨生成面积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有(P〈0.05)。结论:ATMFS的解剖位固定和其产生的持续顺应生理力线的压应力能够刺激骨折端胶原结构的重建及力学性能的恢复,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2.
1 病例资料 例1 男,22岁.车祸致股骨中段粉碎性闭合骨折行胫骨结节骨牵引,2周后行左股骨开放复位,AO钢板内固定术,术中骨折不易复位,骨折远段只能在内旋内收位才能使骨折对合,即予顺势固定,并用12孔AO加压钢板将骨折端良好复位固定后,发现患肢呈屈曲、内旋状.术中X线摄片为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即手法复位成功,术后切口Ⅰ期愈合.例2 男,19岁.因车祸致左下肢活动受限,在当地乡镇医院X线片为左股骨干骨折,次日患肢左踝关节不能活动,左髋关节不能放平、压痛明显,骨盆X线片为左髋臼后上缘骨折并左髋关节后脱位,行手法复位…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出现应力遮挡影响骨折愈合。 目的:观察动态应力钢板(CO钢板)与普通应力钢板(AO钢板)治疗羊股骨干骨折愈合的效果。 方法:24只山羊制备股骨干骨折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2组,AO钢板组和CO钢板组分别用AO、CO钢板内固定,分别在1,2,3周取出股骨,常规行X射线与磁共振扫描。 结果与结论:X射线显示1周时,两组钢板骨折断端均未见明显变化,骨折线清晰可见;2周AO钢板组骨折断端无明显变化,骨折线明显,CO钢板组骨折断端骨密度增高,骨折线开始变模糊;3周AO钢板组骨折断端骨密度增加,CO钢板组骨折断端骨密度继续增高,出现云絮状外骨痂。MRI显示1周时,两组钢板骨折断端T1WI呈高信号,T2WI压脂序列上呈低信号,但AO钢板组骨折断端PDIR-TSE呈低信号,CO钢板组呈高信号。2周时两组骨折断端T1WI呈等或高信号,在T2WI压脂序列上呈等或低信号,AO钢板组PDIR-TSE呈低信号,CO钢板组呈高信号。3周AO钢板组可见骨折线明显,骨折断端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在T2WI压脂序列上呈等低信号,PDIR-TSE呈低信号;CO钢板组骨折断端可见骨折线模糊,骨折断段在T1WI上呈等或高信号,在T2WI压脂序列上呈等或低信号,PDIR-TSE呈等或高信号。提示CO钢板组骨折断端的血液循环、骨痂含量均优于AO钢板组骨折断端。  相似文献   

4.
背景:近年来内固定的研究主要从降低应力遮挡效应和减少血供破坏二方面展开。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对20条家犬两侧胫骨中段横型截骨,随机选择一侧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内固定,对侧以普通接骨钢板固定作为对照,分别于内固定后4,8,12,16周行大体病理、X射线摄片、光镜观察。 结果与结论:内固定后1,3周对照组分别出现骨折劈裂、钢板松脱和钢板断裂各1例,实验组术后5周出现内固定弯曲变形1例。实验组内固定后8周开始出现明显骨痂生长,对照组骨痂出现时间稍晚,各时期评分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16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实验组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骨痂的生长均早于对照组,各时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16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能有效减少骨折端血供破坏,对骨折断端提供坚强动态的固定,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骨改建。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年来,交锁髓内钉逐渐应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联合植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患者,普通钢板13例,加压钢板7例。行钢板螺钉取出后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均为静力固定,远近端各有两枚锁钉,术后评价其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10~36个月(平均16.2个月)。按照Hohl功能评价方法评价临床结果优12例,良6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90%。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7.4个月。表明交锁髓内钉联合植骨术疗效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满意,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期取出感染侧内固定物、二期取出对侧内固定的方法,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双钢板内固定术后慢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于外院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慢性感染的患者,共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为23~74岁,平均(59.3±14.3)岁;Schatzker分型Ⅴ型13例,Ⅵ型2例;所有患者来院时骨折线模糊或骨痂形成。根据患者创面分泌物微生物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一期手术仅取出感染侧内固定钢板,联合VSD负压引流治疗控制感染,待骨折愈合后二期手术取出对侧内固定钢板。结果 所有患者在行取出感染侧内固定钢板+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后,感染控制满意,术后无感染复发,骨折愈合后二期手术取出对侧内固定钢板,术前术后对侧均无感染,且骨折端愈合良好。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优9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 对于胫骨平台骨折行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慢性感染的患者,一期仅取出感染侧钢板,联合VSD技...  相似文献   

7.
三维重建模型模拟拉力螺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经坐骨小切迹置入拉力螺钉内固定髋臼后柱骨折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用60例正常成人骨盆CT数据(男30例,女30例),导入Mimics14.1行三维重建,观测骨盆三维模型髋臼后柱的纵轴走向,模拟置钉并确立螺钉穿出点。测量髋臼后柱纵轴的长度、后柱纵轴与冠状面夹角α和矢状面的夹角β,测量进针点及后柱盆腔侧、髋臼侧骨皮质厚度。 结果 髋臼后柱轴线向下穿出点位于坐骨小切迹中点,向上穿出点位于弓状线后端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髋臼后柱纵轴的长度男性(105.04± 4.29)mm、女性(101.80±3.20)mm,α角男(33.41±2.18)°、女(31.56±2.71)°,β角男(21.74±1.19)°、女(19.15± 1.24)°。进钉点骨皮质厚度为(5.54±0.46)mm,盆腔侧和髋臼侧分别为(1.45±0.13)mm、(1.04±0.10)mm。 结论 三维重建模拟经坐骨小切迹中点行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可快捷、准确测量钉道参数并进行术前评估,用该方法置入拉力螺钉固定后柱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折端加压螺钉对兔骨量减少股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雌兔中随机选取30只肌注甲强龙构建骨量减少模型(包括模型组6只),另外6只为对照组(肌注生理盐水)。肌注后4周,模型组和对照组行骨密度,血清P1NP、CTX,Micro-CT检测。造模成功后,24只骨量减少兔建立股骨骨折模型,分为S1组(单纯钉板系统,4周)、L1组(骨折端加压螺钉结合锁定钢板,4周)、S2组(单纯钉板系统,8周)和L2组(骨折端加压螺钉结合锁定钢板,8周),每组6只。骨折术后4、8周行X线、Micro-CT、生物力学测试、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肌注后4周,模型组腰椎骨密度为(216±21)mg/cm^(2),对照组为(251±21)mg/cm^(2);模型组股骨近端骨密度为(237±30)mg/cm^(2),对照组为(281±28)mg/cm^(2)。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1NP及CTX均有提高(P<0.05)。模型组腰椎三维骨密度为(208.61±18.75)mg/cm^(3),对照组为(243.83±21.17)mg/cm^(3)。模型组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数量较对照组下降,骨小梁分离度及结构模型指数较对照组上升(P<0.05)。骨折术后X线示L1、L2组骨折愈合较快,S2组有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术后4周,Micro-CT提示L1组骨痂组织的骨体积分数更高,骨小梁厚度明显、数量较多、分离度更低(P<0.05);L1组最大载荷及弹性模量更高(P<0.05);HE、Masson及番红固绿染色显示L1、L2组更早出现成熟骨组织;TRAP染色显示L1、L2组破骨细胞数量更少(P<0.05);免疫组化提示两组BMP-2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骨量减少性长骨骨折时,骨折端加压螺钉结合锁定钢板固定有助于早期形成骨痂以及骨折的快速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骨折后48h给予单次放疗预防异位骨化的同时对骨折愈合造成的影响,并将其用于创伤骨折初期预防异位骨化的可能性。方法取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制成双侧股骨骨折模型,实验侧骨折后48h予放疗,对侧为对照侧。分别于骨折后2周、4周、8周、12周、16周取双侧股骨,进行放射学,组织学和生物力学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实验还采取实验侧伤口旁皮毛和部分股四头肌组织作组织学观察。结果骨折后4周时实验侧骨痂厚度明显小于对照侧(0.05),其余各组双侧无显著性差异;骨组织切片观察发现骨折2周组中实验侧的股骨愈合的组织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侧(0.05),其余各组双侧无显著性差异;生物力学测试,4周组大鼠的实验侧股骨最大弯曲载荷显著低于对照侧(0.05),其余各组双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于预防异位骨化的单次小剂量放疗的确在早期抑制了骨折修复,骨折都是会逐步愈合,只是愈合的时间相对延长。这种放疗对皮肤伤口愈合,毛发生长,骨周围软组织无明显损害。临床应用尚需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0.
背景:前交锁髓内钉是大部分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纵观目前对于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更换原有髓内钉和改用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方面,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术后不能早期功能锻炼,患者不易接受。目的:随访观察不更换原有髄内钉,直接附加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保定市第一医院骨外科2006-02/2008-12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后不愈合患者,采用不更换原有髄内钉直接附加钢板并结合植骨的方法治疗。手术采用外侧切口,骨折端周围骨膜及骨痂给予保留,清理骨折端的纤维组织及硬化骨,术中检查骨折端稳定性差,于股骨前外或后外侧给予用7~9孔窄有限接触钢板固定,固定钢板处不剥离骨膜,骨折远近端各用3枚螺钉固定,固定后骨折端稳定,取自体髂骨植于骨折端,植骨后不负重或部分负重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肢体活动良好。附加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折不愈合,手术操作创伤小,可以综合交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的优点,克服这两种内固定的不足,提高骨折固定稳定性,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练,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固定胫骨骨折时骨折区钢板置入螺钉帽对固定结构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方法 通过CT扫描数据和三维图像重建,模拟临床手术固定建立胫骨中段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有限元模型,13孔钢板布钉位置为1、2、4、5、9、10、12、13孔,骨折区钉孔为6,7,8,并设计两种钢板固定方式:A(骨折区置入螺钉帽)和B(骨折区不置螺钉帽),对模型A和模型B分别进行600N压缩试验和1000N三点弯曲试验,计算分析模型各部位的力学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压缩试验中,模型A钢板最大应力出现在钢板下端,模型B钢板最大应力出现在骨折区,模型A钢板最大应力明显小于模型B;三点弯曲试验中,两种模型钢板最大应力均出现在骨折区,模型A钢板最大应力明显小于模型B。 结论 在钢板骨折区空螺钉孔处增加螺钉帽,可以明显降低钢板的最大应力,减少钢板骨折区的应力集中,从而减少在骨折端处钢板发生疲劳性断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1例长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均采用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66例均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优良率达到92.42%,骨折愈合时间为(8.3±2.9)个月。且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优于钢板固定,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有效的手段,操作简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S形接骨板与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9月~2006年10月,笔者手术治疗59例成人锁骨中1/3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27.8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随机分为2组,A组31例采用S形接骨板内固定,B组28例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根据X线片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取出内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评定疗效。结果A组27例得到随访,B组25例得到随访,骨折愈合后于笔者医院取出内固定置入物,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取出内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优21例,良5例,可1例;B组优12例,良7例,可5例,差1例;A、B两组优良率分别为9613%和76.0%,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结论S形接骨板是治疗锁骨中1/3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可注射组织工程骨治疗关节周围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取关节内骨折骨不连患者6例,其中肱骨髁间骨折3例,股骨髁部骨折2例,胫骨平台骨折1例。关节镜下行骨不连部位清理术,直视下用穿刺针将组织工程骨注射于骨折端,必要时经皮穿针内固定。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X线检查观察骨不连愈合状态,观察骨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复查时间分别为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结果术后随访9~12个月;所有患者各部位骨折均愈合;骨痂愈合时间为(8.34±2.4)周;骨折愈合时间为(18.2±3.3)周。术后均以Johner-Wruhs功能分级法评定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其中5例为优,1例为良。1例(胫骨平台)术后出现炎性反应,经万古霉素抗炎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1例(股骨髁间骨折)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系统抗凝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关节镜下可注射组织工程骨治疗关节周围骨折骨不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白兔胫骨骨不连的治疗效果,为NGF在骨不连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各选2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右胫骨粗隆下3~5 cm处造成横行骨折骨不连模型,实验组在骨折处每周注射NGF一次,连续12周;对照组在骨折处每周注射生理盐水一次,连续12周。试验期间两组均同时接受X线和组织学检查以观察骨痂生长和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 实验组动物骨痂出现时间为(2.0±0.5)周,骨折线模糊时间为(8.2±1.2)周,骨折愈合时间为(12±1.7)周;对照组骨痂出现时间为8周以上,未出现骨折线模糊和骨折愈合。实验组骨折愈合情况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GF有较强的促进骨不连骨痂生长和愈合作用,NGF在骨不连的临床治疗中有良好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LCP)采取微创术式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1年6月,对52例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病人(A3、C型),男33例,女19例;年龄19-75岁(平均38.5岁),采用前方的髌旁切口入路,精确复位关节面后,经皮肌肉隧道插入锁定钢板固定,术后有计划的康复锻炼。结果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2周(14~24周),浅表感染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无内固定物断裂骨折再移位者。按Kotmert股骨远端功能评价法,优28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90.4%。结论LCP经前方的髌旁切口入路,微创插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提供了稳定的固定,骨及软组织血运干扰小,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首选治疗手段;骨折良好的间接复位及按照LCP固定原则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临床用接骨板内固定骨折,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钢板发生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应用静强度理论模拟人体单肢站立承受太弯组合变形,在人体新鲜尸体下肢人为造成骨折,用接骨板固定。对接骨板进行应变测量,还对接骨板进行疲劳实验、四点弯曲实验。用静强度理论和低周疲劳劳强度理论分析接骨板的破坏原因,旨在为设计应用接骨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生物电能稳态失衡"概念与骨折内固定后出现应力遮挡综合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即"组织细胞内环境生物电能稳态"(或"骨组织内单位体积生物电能含量稳态")。这个概念包括骨组织细胞外基质中蛋白聚糖分子生物电能的储存量、细胞膜膜电位以及细胞内负离子含量要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通过这一新理论阐述应力遮挡形成原因的关系。结果骨折内固定(钢板或带锁髓内钉)出现不同程度的应力遮挡现象,应力遮挡区域骨组织出现单位体积内生物电能含量不足,并且处于长期、持续性生物电能含量减低现象,导致内固定应力遮挡范围内骨组织生物电能稳态失衡,骨组织处于长期、持续性极其轻度的酸化环境中,最终出现骨组织局部骨质疏松。结论骨组织单位体积内生物电能含量持续性减低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愈合缓慢(应力遮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